《三国之巅峰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张献忠留在冀州不在场外,黄巾之中但凡有点名气的渠帅和义军头领,基本都已到场除了。

    如此庞大的人才阵容,和历史上的黄巾军简直没有可比性。如此多的豪杰枭雄此时却老老实实的龟缩在张角麾下,听凭张角的调遣。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些反王原史上都是撬动王朝的人物,是时代的精英,而来到汉末这个大时代,自然也不会泯灭与众,黄巾就是最适合他们发挥的舞台。

    黄巾奋战了大半年,大浪淘沙,原先的三十六方渠帅也战死了大半,他们的位置大部分都被平衡而出的反王们所取代。

    看着堂下一张张英气勃勃的面容,而其中的老面孔居然少了大半,这让张角不禁有些伤感起来。

    这场战争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见所有头领都已到齐,张角强行压下心中的悲伤,故作淡然道:“都到了吧,那开始吧。”

    见张角发话,各大渠帅当即不敢再交头接耳,全都聚精会神的听张角训话,而张角却对黄巢点了点头,黄巢见此立马站出。

    “我黄巾于三月起义,奋战七个终于打下了半壁江山,现在我黄巾军掌有整个兖州,大半个豫州青州,半个冀州扬州。”

    众渠帅一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地盘可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不过洪秀全和项羽两人却皱起眉头。

    让黄巢当众宣读战果,这不明摆想着一副让继承自己位子的姿态嘛!黄巢兖州败的那么惨,大贤良师还那么看重黄巢吗?

    一念至此,洪秀全和项羽就不禁有些愤恨起来。

    洪秀全身为张角的大弟子,在没有太大支持的情况下,却独自打下近半个扬州,这战绩并不比黄巢比多少,而项羽则更是夸张。

    洪秀全攻下扬州有他一半功劳,爷爷项燕打下了大半个豫州,他自己更是在手下谋士“贾国”的辅佐下,打下了半个徐州。

    如此巨大的功劳,再加上项羽张角未来女婿的身份,难道还不够资格接替张角的位置,成为黄巾军的继承人吗?

    项羽心中不服。

    两人的表情黄巢自然是看在眼里的,心中更是无比的得意。

    项羽,就算你无力天下第一又怎么样?匹夫之勇罢了,大贤良师是不会选择你的,谋略出众者才能成为黄巾的领导者。

    洪秀全虽然是张角的大弟子,但黄巢都没有办法把他当成过竞争对手,在黄巢看来,洪秀全也就对于宗教有一些特殊的看法,自身能力并不算太强,若不是又杨秀清石达开等人帮助,洪秀全不可能立下如此大功。

第199章:不见硝烟的战争() 
【重复章节】

    第一百九十八章:大浪淘沙,适者生存

    中平元年,十月。

    继针对天下世家的豪强自行募兵的诏令发出之后,大汉朝廷再次出招,发出了针对天下流民的流民迁移诏令,号召天下流民的前往并北三郡。

    此诏令一出天下流民哗然,一直对流民不管不顾的汉室朝廷,现在居然也顾忌起普通百姓的死活了?

    朝廷在民间的信用并不好,否则也不会闹的天下皆反,很多流民对此一开始都不相信。

    不过流民在徘徊还有犹豫的同时,也都知道了雁门太守秦温之子秦昊,确实领兵收复了沦陷近二十多年的中北三郡。

    汉室以此作为突破点,刻意大力宣传之下,秦昊成了名扬天下的少年英雄,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

    而后朝廷又用秦温的人品作为保证,这才终于吸引了一部分人前往三郡。

    当迁往三郡的流民门确确实实的分到土地之后,也证实了三郡免费发放土地的事实,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无数流民纷纷向三郡赶去。

    迁移诏令为汉室在平民之中扳回了不少人心,许多依然对汉室还抱有幻想的百姓,在得知三郡确实分发土地之后,都激动的痛哭流涕,纷纷高呼吾皇万岁,秦将军万岁。

    就连黄巾军之中的部分人也出现了一丝动摇,毕竟自他们起义之后,天下百姓不但没有受其福泽,生活反而更加困苦。

    当然这部分人很少,大多数黄巾都极为坚定。

    既然已经走上这条反路,那就只能一条黑走下去,没有其他选择了。

    兖州,陈留。

    得知近百万黄巾要赶到兖州之后,兖州世家哪里还敢在多做抵抗,连投降条件都不敢提,全都主动投降。

    毕竟兖州世家大部分族兵,都被曹操带去了虎牢关,他们再也没有在抵抗下去的本钱。

    不过兖州世家都想得太简单了,现在的局势可不是他们想投降,就能投降得了的。

    因为兖州世家的狙击,致使黄巢被卢植曹操打的惨败,也使得黄巢黄巾继承人的身份再次变得风雨飘摇。

    扬州洪秀全一路顺风顺水连战连捷,项燕项羽爷孙更是打下了豫州和大半个徐州,黄巢一边大败后,成绩就显得有些不够了。

    所以黄巢对兖州世家简直是恨得直咬牙,又怎么可能接受他们的投降?

    不过黄巢也明白不能把这些世家给逼急了,否则玉石俱焚的话,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黄巢假意接受兖州世家的投降,在彻底接收完胜利果实之后,立马就翻脸不认人。

    近百大小世家都遭到屠杀,只有部分侥幸逃去了荆州和徐州,曹家的夏侯家大部分成员都在曹操的军中,其余人等也都提前逃到了徐州,所以幸免于难。

    自此一役后,兖州世家实力损失惨重十不存一,整个兖州都彻底沦为黄巾的势力范围。

    在百万大军进驻兖州之后,紧接着的就是数百万民夫,没日没夜的往兖州运送粮草,现在的兖州已经成为黄巾军的粮库。

    陈留是兖州最接近司隶的州郡,所以理所应当的成了黄巾军汇聚的大本营,而此时的陈留太守府可谓是群英荟萃。

    黄巢、项燕、项羽、洪秀全、方腊、李自成、李密、窦建德、王世充、陈友谅、张士诚、方国胜……

    除了张献忠留在冀州不在场外,黄巾之中但凡有点名气的渠帅和义军头领,基本都已到场除了。

    如此庞大的人才阵容,和历史上的黄巾军简直没有可比性。如此多的豪杰枭雄此时却老老实实的龟缩在张角麾下,听凭张角的调遣。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些反王原史上都是撬动王朝的人物,是时代的精英,而来到汉末这个大时代,自然也不会泯灭与众,黄巾就是最适合他们发挥的舞台。

    黄巾奋战了大半年,大浪淘沙,原先的三十六方渠帅也战死了大半,他们的位置大部分都被平衡而出的反王们所取代。

    看着堂下一张张英气勃勃的面容,而其中的老面孔居然少了大半,这让张角不禁有些伤感起来。

    这场战争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见所有头领都已到齐,张角强行压下心中的悲伤,故作淡然道:“都到了吧,那开始吧。”

    见张角发话,各大渠帅当即不敢再交头接耳,全都聚精会神的听张角训话,而张角却对黄巢点了点头,黄巢见此立马站出。

    “我黄巾于三月起义,奋战七个终于打下了半壁江山,现在我黄巾军掌有整个兖州,大半个豫州青州,半个冀州扬州。”

    众渠帅一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地盘可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不过洪秀全和项羽两人却皱起眉头。

    让黄巢当众宣读战果,这不明摆想着一副让继承自己位子的姿态嘛!黄巢兖州败的那么惨,大贤良师还那么看重黄巢吗?

    一念至此,洪秀全和项羽就不禁有些愤恨起来。

    洪秀全身为张角的大弟子,在没有太大支持的情况下,却独自打下近半个扬州,这战绩并不比黄巢比多少,而项羽则更是夸张。

    洪秀全攻下扬州有他一半功劳,爷爷项燕打下了大半个豫州,他自己更是在手下谋士“贾国”的辅佐下,打下了半个徐州。

    如此巨大的功劳,再加上项羽张角未来女婿的身份,难道还不够资格接替张角的位置,成为黄巾军的继承人吗?

    项羽心中不服。

    两人的表情黄巢自然是看在眼里的,心中更是无比的得意。

    项羽,就算你无力天下第一又怎么样?匹夫之勇罢了,大贤良师是不会选择你的,谋略出众者才能成为黄巾的领导者。

    洪秀全虽然是张角的大弟子,但黄巢都没有办法把他当成过竞争对手,在黄巢看来,洪秀全也就对于宗教有一些特殊的看法,自身能力并不算太强,若不是又杨秀清石达开等人帮助,洪秀全不可能立下如此大功。

第200章:八关环守洛阳() 
第二百章:群关环绕,洛阳八关

    百万大军可是一股能够覆灭大汉的战力,由不得各方不重视,而黄巾在兖州的所作所为,也成功将无数势力的注意力都汇聚于此,各大势力都全力监督着黄巾的一举一动,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大谁何。

    大谁何虽然在太平卫和黑冰台的联手渗透下,目前已瘫痪了大半,想要反渗透黄巾军虽不太可能,但仅仅是打探确切消息还是绰绰有余的。

    两个多月内,兖州的黄巾军只是运粮和训练,根本看不出丝毫要打仗的样子。

    临近十一月,气候也越冷黄巾发动决战的可能性也越小,但朝廷依然严令前线将士严防死守,毕竟谁也不知道张角会不会按套路出牌。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朝廷虽下令命前线将士不得懈怠,但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前日防贼?

    前线的汉军将士怎么也没想到,老老实实训练了两个多月,没有丝毫进攻迹象的黄巾军,竟一直是在迷惑他们。

    十一月,一场大雪席卷了中原大地,天寒地冻之中,谁都没想到项羽竟然领着黄巾精锐,悍然发起了突袭。

    这次突袭计划自然是郭嘉策划,而后由项羽提出来的,具体情况也很简单,巧借天气麻痹汉军,出其不意之下定然一战而胜。

    当然郭嘉此举还有另一层深意,那就是提高项羽在张角心中的地位。

    这场突袭并不是决战,只是为个来年的决战而做准备,彻底将战线推至虎牢关一线,当然能拿下虎牢关自然是最好的。

    卢植虽退回了虎牢关,但却没有放弃虎牢关和陈留之间的数座城池,而且卢植还在沿途还设下了十余座险寨,准备以此为防线,节节抗击,消耗黄巾军的兵力。

    张角命人估算过,汉军若是凭借这些防线严防死守的话,黄巾一城一寨的进攻,等到打到虎牢关下的话,最少也要用十万条人命去填。

    而现在郭嘉的突袭之策,直接瓦解了汉军在虎牢关前的所有准备,也让黄巾军减少十万大军损伤,张角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突袭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而黄巾精兵强将尽出,又有项羽亲自领军,自然没有什么要塞是攻不下的。

    而后项羽发动闪电战,数座坚城,十余座险寨,竟在一个月内被项羽尽数拔掉,幸亏卢植反应迅速,不然虎牢关都有可能被项羽攻下。

    自此,洛阳与陈留之间,只剩下虎牢关与大谷关两道险关,当然也是最难攻取的两座险关。

    立下大功的项羽,在黄巾军中声望大涨,在加上其张角女婿的身份,项燕的拥护,项羽成为张角继承人呼声最大的人,而张角也因这次“项羽”的谋划,心中有了些微妙的改变。

    张角也是凡人,总会有一些私心,项羽要是适合的话,他自然是不会将黄巾军交给外人的。

    不过张角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不坚定,让黄巾形成了三个派系,暗地里更是争斗不休。

    洛阳,天眷之地,坐落于河洛平原中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且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南西北八关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易守难攻。

    中平元年三月,黄巾起义,而后数月内,关东大半沦陷,朝野百官为之震慑。

    洛阳之东,虽有虎牢天险,但黄巾也有雄兵百万,满朝文武都不认为仅一道雄关就能抵挡百万雄师。

    为了保卫京师的安危,汉帝刘宏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以镇京师。

    后又于洛阳周围设置八关都尉,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警卫京都安全,而此八关分别为: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

    函谷关地处洛阳以西,乃是洛阳通向西方的要塞,东指洛都,西望长安,南临涧河,北依邙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为洛阳八关之首。

    伊阙关位于洛阳之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河穿流其中,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荆襄北上的必经之道。

    广成关位于广成苑的南边,临汝镇一带,世称“两山夹一川”,其东北有长虫山、娘娘山、和尚山、白云山、盘龙山,西南有大马山、大虎岭,自古是通往汝颖的要塞。

    而在广成关附近,有广成泽,周围四百里,水出狼皋山中,东南流入汝水,由汝颖一带北上京洛,这里是必经之地。

    太谷关建关于嵩山与龙门山间的峪谷,《洛阳记》说:“太谷,洛城南五十里,旧名通谷”,战时这里可埋伏重兵,断绝南北交通,为历代兵争将夺的古战场。

    轘辕关于偃师与登封交界处,为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关处鄂岭坂,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轘辕关。

    轘辕关其南边的鄂岭口,又有一关,为宋时偃师县知县马仲甫庸工所凿,道路轩敞,人便其利,当地人称鄂岭口,也叫新轘辕关。

    旋门关于荥阳汜水西南十里铺一带,东汉以成皋旋门关为京师洛阳东南第一关。

    班昭《东征赋》中云:“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即指此关,洛阳向东过此,即无扼塞可以据守。

    孟津关亦称河阳关,在洛阳北,孟津扣马五里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