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点徐钊当然不会反对,而此时胡汉三也问道“敢问将军,我部骑兵当列阵于左翼还是右翼?”

    正当胡汉三满怀期待时,却听齐豫答道“你部尾随于我大军后方,如此左右两翼皆可防备!”

    似乎感觉到这道命有些奇怪,胡汉三正要问个为什么时,齐豫却直接对他下了逐客令,并让他立即执行军令。

    于是胡汉三就这么被动的离开了,魏无忌让他听从齐豫差遣,这时候他也只能依令而行了。

    当然,此时胡汉三心里是把老东西骂了半死,自己可是国君心腹,他们居然敢这样对自己。

    待胡汉三离开后,徐钊则是满含深意看着自己搭档,然后他便问道“老齐,你这样将胡汉三赶出去,就不怕他向君侯上诉?”

    齐豫却不以为意道“军中依令而行,即便君侯知晓此时,对我也无可指摘!”

    徐钊又问道“为何要如此!”

    齐豫便道“秦军人数不明,我军左右两翼皆可能为敌军所袭,所以让胡汉三居于后方,正可……”

    可没等齐豫说完,便听徐钊反问道“是为了军功吧?”

    齐豫不由僵在原地,他没想到徐钊会这么说,但他也不打算反驳!

    然后,便听徐钊质问道“老齐你可知道,若是因此而致使大军征战失利,你我二人可承受得起此等罪过?”

    整理了自己铠甲后,齐豫便按剑道“有我武卒在,无论前方是何强敌,皆为死路一条……所以,并无失利一说!”

    武卒是很强,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遑论对手也是强国之一的秦国。

    徐钊对老搭档很了解,所以他知道齐豫也明白这个道理,这就说明对方这样决定还有其他原因。

    于是徐钊便又问道“究竟是何原因?”

    知道瞒不过徐钊,齐豫叹了口气后,便道“没错,我将胡汉三支到后方,是有军功的考量!”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是为咱们这些老将张目,为武卒张目……”

    听到这话,徐钊便大致能明白齐豫的心思。

    齐豫便继续道“这几年来,国君大力提拔新锐将领,你看看,如今左右两路大军的统领,还有那位新任的襄平大营主将,那个不是君侯潜邸时的旧臣……”

    “满朝将领,均有大半为新近提拔,可有我们这些老将的一席之地?”齐豫平静道。

    “而我武卒,多年以来更是驻于武安,丝毫未取军功……更失强军之衔!”

    徐钊仍不说话,他在思考齐豫的想法,在判断对方是否已有不臣之心,是否已经失去了一个臣子的本分。

    似乎看穿了徐钊所想,便听齐豫道“你别多想,本将依旧忠于大魏,忠于国君……”

    齐豫很是郑重道“我做这些,只是为向君侯证明,我们这些老将……也能征伐敌国,我武卒也能建功立勋,不输于那些年轻人!”

    似乎是被齐豫说动,徐钊此番也道“是啊……自昭侯十二年长平大营后,我武卒便再未有过大战!”

    魏武卒是魏国最强大的底牌,既然是底牌,那自然不会随意出动,所以这些年来魏武卒反倒没有什么建树。

    人人都说魏武卒战力冠绝天下,齐豫方才的话不只是为自己正名,更是为武卒正名。

    此时,齐豫已是红着眼问道“那么,你我二人何不携手,痛击当面之秦军……用秦人的鲜血,昭告世人,沉寂多年的魏武卒,还是那个魏武卒!”

    看着齐豫,命令已经被传达并执行下去,徐钊知道没有退路。

    于是他便抽出佩剑,直指苍天道“既如此,那就杀!”

    。

第762章 武卒之雄风2() 
    (评论区寂静无声,各位大佬些,能否赏个书评?)

    这边齐豫二人决定了展开战斗,另一边魏军斥候经过多番打探后,也大致搞清了秦军的兵力。

    于是消息立即往齐豫这边汇报过来,当得知秦军足有七万大军压过来后,齐豫二人的脸色顿时便沉重起来。

    魏武卒的战斗力强大不假,可真的面对三倍多敌人后,事情也就变得棘手了!

    虽然他们对魏武卒的战斗力依旧自信,但七万秦军也足够让他们慎重对待。

    当然,更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对面怎么会出现七万大军!

    秦军人数总共都才十五万,在这里就出现将近一半,秦国人是疯了吗?

    魏军统共三路出击,难道秦国人就那么自负,能用剩下的八万大军,挡住魏国其余九万大军?

    这事儿透着怪异,秦国将军绝不会是傻子,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可因为信息不全,齐豫二人并不能猜出秦军用意,他们能做的便是竭尽全力,挡住对面的围杀过来的秦军。

    于是乎,方才的决定便要更改了,齐豫二人现在迫切需要胡汉三骑兵的支援。

    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对秦军进行袭扰,便能大大减轻武卒正面战场的压力。

    哪怕牵制两万秦军,齐豫二人也有把握,将剩下的五万秦军击退,这些底气他们还是有的。

    想明白这事儿后,两位老将立即便传讯胡汉三,让他立即率部前行,竭力袭扰秦军。

    当胡汉三接到这道命令后,整个人都是有些懵的,随即心里便很是愤怒,这些老头子是把他当猴儿耍了!

    但是,在跟了魏无忌这些年后,胡汉三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止住自己的冲动。

    虽然对两个老家伙很有意见,但胡汉三也清楚自己必须按对方所说去做。

    秦军势大,唯有自己率骑兵袭扰,才能减轻武卒的压力!

    也是胡汉三将自己所部分为三部分,手下两名都尉各领军队出发,剩下一个都尉部加上他的直属校尉部,则由胡汉三亲自带领。

    铁甲骑兵一分为三,这是最正确的做法,袭扰不是正面冲杀,都尉部的规模便足够了。

    而兵分三路,也就意味着袭杀次数会更多,对秦军的影响也就越大,就会牵扯更多的秦军兵力。

    只说胡汉三一部,在他带领大军前行后,没跑出二十里便发现了秦军,于是这支骑兵立即便对秦军发动了攻击。

    当看到魏军骑兵杀来后,秦军这边倒也并不慌张,为应对魏军骑兵他们准备了步兵,以及成规模的弓弩部队。

    “弓箭手,放”秦军军吏大声嘶吼道,此时魏军骑兵距离以及进入他们射程之内。

    一片黑云顿时冲天而起,两千多支箭矢一次性被射出,找空气中发出“嗡嗡”的声音。

    但是,魏军这边却全然不怕,而是同样使用弓箭发射而出!

    “砰砰砰”

    箭矢飞驰而来,撞在魏军铁甲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却很难将其洞穿,也就无法对魏军士兵造成伤害。

    而秦军那边就没这么幸运了,在他们发射完毕后,虽然立即有步卒拿着大盾进行防护,但却不可能如魏军那边无死角。

    当魏军箭矢飞驰而来后,至少有三成箭矢未被挡住,然后刺穿秦军士卒胸膛。

    也就是这么一次简短交锋,秦军那边便有近百人的死伤,牺牲不可谓不大!

    这些站在后方的秦国将军都能看到,这让他们的心都在滴血,那都是一个个好儿郎啊!

    “传令前军两都尉,步卒遮掩,弓手射杀魏军骑兵!”秦国将军怒道。

    他们必须打疼这支魏军,这样才有可能将其赶走,否则这样会很大程度拖下大军行军。

    可当秦军想要强杀魏军骑兵时,胡汉三则立即带人远遁,随后又在秦军不经意间杀回来,将秦军弄得灰头土脸。

    于是,秦军这边不得不派出一军之力,掩护主力大军继续前行,只要将前面的魏军击败,他们便胜券在握。

    哪怕丢下一万兵力,秦军都还剩下六万大军,仍旧是魏武卒的三倍力量。

    可这时,在秦军另外两处童同样也遭受魏军袭扰,逼得下面再度求援于坐镇中军的卫长天。

    于是卫长天只得再度下令,再分出两万大军掩护主力前行。

    如此虽然主力被削弱,但兵力也是魏武卒的两倍,卫长天仍觉有一战之力。

    只要其他两线作战顺利的话,即便自己这边僵持不下,等到援军到来照样也可将魏军围杀。

    魏武卒在卫长天心中是很厉害,但他却并不认为对方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在加上这几年魏武卒并未参于国大战,便更让人怀疑其战斗了!

    在传令大军继续前行之后,卫长天不由想起了前两日定作战计划时,五公子赢据对自己说的那番话。

    当时两人皆在军帐中,赢据则给卫长天讲了在周王昭时期,发生在上洛的赛马事件。

    在那次事件中,魏无忌在身处劣势的情况下,依然以三局两胜赢了齐国,得到了陈地的归属权。

    也正是在那次事件中,魏无忌为天下所知,由此为其威名盛传之始。

    当然,赢据讲述的重点不是魏无忌如何英武,而是指出其与齐国赛马时的得胜的细节。

    当时魏无忌三匹马整体实力逊色于秦国,但其采用上驷对齐国中驷,中驷对齐国下驷,下驷对齐国上驷。

    由此,魏无忌反败为胜,战胜了实力强大的齐国!

    而眼下,秦国整体实力也逊色于魏国,赢据便提出是否可以用此等方法,以错位的方式击败魏国。

    这个方法一提出,便吸引住了卫长天的注意力。

    虽然秦军兵力优于魏军,但在卫长天内心深处还是认为,对面的魏军实际更为强大。

    若是秦军也如魏军一般兵分三路,那只会被魏军各个击破,所以卫长天提出了一个更冒险的打法。

    将大军直接一分为二,用来对付魏军的两路军队,增大胜面!

    也就说,魏军的第三路大军直接放任不管,或者说用很少的军队去迷惑他们,但主力军队只用来对付魏国另外两路大军。

    这个决定却是很冒险,但最后两人合计后,赢据对此也表示了支持,因为他们必须有冒险的勇气,才能有胜利的机会。

    只出击的两路大军得胜,那么再回过头来对付第三路魏军也为时未晚,那时就是秦军彻底取得大胜的时刻。

    在三万大军的掩护下,秦国主力四万大军徐徐往前推进,此时在他们前方三里处,两万魏武卒也已进发于此。

    如此距离对整个大军来说已不算远,几万人聚集在这么一块地盘上,双方甚至都能从空气中闻到对方的味道。

    最残酷的厮杀,即将来临!

    

第763章 武卒之雄风3() 
“列阵!”

    当魏军与秦军之间相隔只不到两里的时候,军中校尉便再次强调军阵。

    魏武卒乃是魏军全军中挑选出的精锐之士,并时刻进行着严苛训练,军令的执行力度自是空前的。

    在听到上司们的军令后,武卒们本就整齐的队伍,此时更是变得严整起来。

    一面面大盾从背后取下,同时他们的将身上的弩机取下,以备随时发射!

    在魏无忌继位后,便对武卒的装备做了大幅度改装,除了每人一面盾牌外,还每人配有一把弩机,以及二十发箭矢。

    而魏武卒真正的利器则是,他们每人还配备了短剑,以及一把长柄大刀。

    在加上他们身上的铠甲,这一身装备下来至少百多斤,这对普通人来说肯定是沉重负担。

    但平日里武卒训练时,其负重几乎达到了两百余斤,所以现在的负担对他们来说还算不得什么。

    相比于武卒的杀气腾腾,对面的四万魏军看起来就有些不太妙了!

    虽然他们也是秦国少有的精锐的,但是毕竟不是他们那支铁鹰锐士,所以在面对武卒时他们对胜利的信心并不强。

    至于秦国那支原本与魏武卒齐名的铁鹰锐士,这些年来实际已经名存实亡了。

    虽然铁鹰锐士这支队伍还存在,但其人员选拔和训练标准面目皆非,比秦国普通步卒强不了多少。

    可偏偏他还是秦人心中战力绝强的军队,这就意味着这支军队绝不能承受失败,否则对秦人来说将是一次巨大打击。

    也因如此,秦公才未将这支队伍派出,因为他真的输不起!

    两军之间继续推进,其距离也越发靠近,越过烟尘他们甚至能看见对方的旗帜!

    而此时,坐镇中军的卫长天,见了魏军军阵之严正后,他的心开始变得沉重。

    自己这边虽有七万大军,可与魏军对峙的却只四万,虽然是对方兵力的两倍,但卫长天还是没有多少安全感。

    现在,卫长天也不可能从另外三万军队中增派援军,首先时间上来不及,其次魏军骑兵也要防守。

    “我大秦,必胜!”此时,卫长天给自己打气道。

    同时他便传令,让各军擂起战鼓,现在已到了必须要振奋士气的时候了。

    当秦军战鼓雷动后,魏军这边也不甘其后,战鼓声同时擂起!。

    有区别的是,魏军这边擂鼓鼓舞士气是次要目的,主要是为用鼓声节点同意全军步伐。

    看着徐徐前行的队伍,齐豫二人既有些兴奋,同时也暗含有一丝担忧,战争谁都不敢说有百分百把握。

    “此战,我军必胜!”徐钊同样喊出口号道。

    两军之间越发接近,魏军这边士卒面色沉着,他们对这一战本就期待已久。

    当国君用骑兵屡次获得对外大胜后,武卒的心也如齐豫二人一样,都迫切想向国人证明自己,依旧是魏军战力的扛把子。

    “弟兄们,君上可就在后面看着,咱一定得击败秦人,扬我君上之神威!”队伍中有队率等军吏对手下人道。

    很快秦军便展开了弓弩大阵,两军之间还有百多米的时候,他们便对魏军这边进行射杀。

    但秦人的这种攻击对魏军的杀伤比较有限,武卒身上的铁甲足够应付这一切。

    秦军大概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进行齐射的更大目的,是为了扰乱魏军阵型。

    但显然,秦军的做法收效甚微,武卒军阵在箭雨下并无多大波动。

    他们全身着甲,且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