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赢据刚才杀气腾腾,也只是为了给某些人一个下马威,目的达到也就点到为止。

    只听赢据问道:“卫将军,万城求援,危在旦夕……你为何不发兵救援?”

    此时卫长天也只能见招拆招,他便答道:“回禀公子,万城有两万守军,却能牵制六万魏军……这魏军前线一半兵力!”

    “若以万城两万兵能消耗魏军大部,臣以为这很值得!”

    可这话却没那么容易说服赢据,赢据便反问道:“可万城之兵,对魏军的消耗真的很大?”

    根据自己得到的消息,赢据知道万城那边秦军才是损失惨重,而魏军因轮番上阵反而伤亡不大。

    卫长天略微犹豫后,便道:“即便如此,万城之兵也能拖住魏军,为我主力大军削其锐气!”

    但即便这样,赢据还是没有被说服,只听他道“两万大军再加一座城池,换取魏军锐气受挫,这样真的值得?”

    这话卫长天便不敢答复了,因为他知道这肯定不值得。

    他也没指望方才那些话便能说服这位公子,因为那只是他为自己接下来的话做的铺垫。

    只听卫长天道“公子,您也知道……魏人如今势大,我军不可与之力敌!”

    赢据则反问道“所以你就避战不出,这样就能熬到胜利?”

    卫长天则叹息道“公子,大势便是如此,魏军经得起一败,而我主力大军则败不得!”

    见卫长天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赢据才收起了一些咄咄逼人的势头,但他还是道“可若失了万城两万大军,对我大秦来说也是伤骨之痛,你可明白?”

    卫长天点了点头,然后便道“臣明白……可臣更担不起主力大军受损的后果,大秦也担不起!”

    赢据默然不语,其实他也知道,若是真的主力大军正面与魏军放对的话,秦国输的可能会更大。

    所以在来之前,赢据便已经猜到了卫长天的想法,对此他也能够理解。

    作为秦公最为看重的儿子,赢据本人也是聪明绝顶之辈,这种战略问题他还是想得明白。

    既然想得明白,他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来质问卫长天呢?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赢据要在卫长天面前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当初是赢据举荐卫长天的,赢据对他可谓有知遇之恩,更何况他们本就属于西部集团一个阵营。

    但卫长天对此好像视而不见,在赢据出任监军以来,很少有主动亲近举动

    这让赢据如何受得了,现在是他与赢辕相争最激烈的时候,他迫切需要军方的支持。

    所以卫长天便成了关键之人,这位手握十数万大军的人,其站队结果无疑很关键。

    可这位本该站在自己这边的人,实际表现出的态度却让人捉摸不定,赢据今日自要前来敲打一番。

    既然此时已经敲打过了,赢据也要适当伸出橄榄枝,只听他道“虽然如此,可朝堂天下悠悠众口,你又能一一将道理讲给他们?”

    卫长天不由默然……是啊!世人只会看到他的不作为,又岂会深思他的良苦用心。

    可这时,却听赢据道“朝堂上那些人的嘴巴,本公子会帮你堵住……”

    卫长天一阵惊讶,在短暂的欣喜之后,他立马也想明白对方是在拉拢自己。

    这却让他左右为难,他本是不想参与进这种事的,毕竟国君现在还无明确倾向。

    但赢据话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方,他卫长天若再不表态,便真的恶了这位公子了。

    内心艰难抉择后,卫长天缓缓单膝下跪,拜道“多谢公子援手,臣自当以身报答!”

    卫长天还是倒向了赢据,因为他不可能倒向赢辕那边!

    赢据脸色浮现笑意,他快步自大堂上走下,来到卫长天面前后将他扶起。

    “将军为国思虑,本公子自当鼎力相助!”赢据笑着道。

    卫长天也陪着笑,但在他内心深处,对眼前情形还是排斥的。

    如今已到国家存亡之际,难道不可以暂时停下内斗?一致对外?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

    。

第760章 决战已来临() 
卫长天与赢据达成默契,两人之间的隔阂便少了许多,大堂内的气氛也无之前那样紧张。

    确定了与赢据之间的关系,让卫长天虽如释重负,但此时他仍面色苦楚。

    毕竟,魏国人的十三万大军还在虎视眈眈,秦国边境之危局依然存在。

    好在,既然认了赢据为主,卫长天此时也有了倾诉的对象。

    于是他便道“公子,我军如今动弹不得,皆因魏军兵力胜于我军……若想破此危局,仍需国内再派大军援助才是!”

    这个问题赢据看得很清楚,所以在他来之前便有了计较,只听他道“将军不必过于忧心,本公子方才便已派出快马,请求我父再派大军前来助战!”

    说到这里,赢据便继续道“如今彻底没了讲和的希望,相信朝堂上对我求援军之事,当再无反对之声……毕竟,扶风北地之安危,干系实在太大!”

    赢据这话可谓别有深意,扶风和北地两郡是东部集团的老巢,他们当然不会允许魏军打进来,所以之前反战的他们将迅速变为主战派。

    卫长天打仗有几把刷子,但想这些事情却是差了一些,被赢据这么一点却如醍醐灌顶。

    卫长天连连点头,然后便道“确实如此,公子先见之明,臣感佩莫名!”

    对卫长天的称赞,赢据并没有多少兴奋,只听他继续道“羌人虽为大敌,但魏人却是大难……我大秦此番,非得全力以赴,方能保全社稷!”

    卫长天点了点头,此时他好像想到什么不平之事,只听他愤然骂道“那魏无忌黄口小儿,年内连灭唐国肖国社稷,人神共愤……他就是个疯子!”

    没错,卫长天最为愤恨的对象,则是如今在西平城内坐镇的魏无忌。

    一个刚继位不久的年轻人,就敢屡次兴兵攻伐诸国,实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但这话卫长天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说出来却是贻笑大方,毕竟魏无忌这一路走来,还未曾有过大的败绩。

    听到卫长天对魏无忌表达不满,赢据则是面色有些复杂,这源于其内心对魏无忌的二维看法。

    一方面,魏无忌是自己国家的大敌,赢据对其自然也如卫长天一般愤恨。

    但另一方面,赢据对魏无忌扫平国内诸多势力,用鲜血确立自己国君权威的行为又无比钦佩,乃至于羡慕。

    赢据多希望自己继位为君后,也能将朝堂上东西二部势力打压下去,停止内斗一致对外。

    正因为有此想法,赢据才知道自己的理想有多么困难,这也让他对魏无忌越发钦佩。

    赢据选择来到前线,便也是打算如魏无忌一般,以军功成就威名,然后再进军大位。

    所以,赢据现在走的路,便是沿着魏无忌曾经走过的路!

    “公子?”此时,卫长天在一边唤道。卫长天自然不会知道,对自己所厌恶的魏国新君,眼前这位公子竟会深含仰慕之意。

    赢据从自己的深思中清醒后,然后便听卫长天问道“公子,那如今对万城,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这个问题又被推到赢据这里,对此他也没什么更好的想法,于是便道“暂依将军所法吧,一切等朝堂决定增派援军后,再作计较!”

    …………

    七月二十,秦国朝堂上面收到了这份赢据的求援信,其中详细描述了魏军兵锋之盛,请求秦公尽快增派大军支援前线。

    情况也如赢据预料那样,秦国朝堂很快便通过决议,同意再度派遣兵力东进。

    于是秦公多番调配之下,便再挤出了五万大军,其中大部是从西部集团抽调出来的。

    也就是说,整个秦国已将超过一半的兵力投放道秦魏前线,这同样也达到了秦国方面的极限。

    五万大军再度南下,整个秦国在秦魏边境便有足足十八万大军,而在陈地边境与魏军对峙的则足有十五万人。

    反观魏国方面,加上魏无忌自武安带来的四万大军,魏军在陈地之兵力则有十二万。

    仿佛间,随着秦国五万援军出现,秦魏之间的力量对比便发生了反转。

    但这只是表面能看到的,实际上魏无忌对此一点儿不怵。

    且不说他这十二万大军战力顽强,就算最后力有不逮之际,长平大营和西关大营可还有十万大军供他调遣。

    当然,魏无忌也得到万不得已才能调动这些大军,仅如今这十二万大军的粮草供应便已经很是艰难。

    可即便在这个艰苦条件下,魏无忌也没有真的直接将秦军的万城打下来。

    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其一是魏无忌需要对秦军连续刺激,让他们同样感受到战争的压力。

    其二则是,佯攻和真的攻城差别很大,那样会死伤很多士卒,魏无忌不愿做这种的牺牲。

    但到了如今这个时候,秦魏双方都成了脱弦之箭,已经没有回头路……大决战无可避免。

    为让秦军动手,魏无忌下令撤销了万城的围困,而是命令精锐骑兵袭杀秦军粮道。

    昭侯十八年时,魏无忌便曾重创秦军骑兵,导致秦军骑兵力量折损严重,直到现在都还未完全恢复。

    为为了防御羌人,秦军又不得不将骑兵倾斜于西部,这就导致东进秦军中骑兵力量比较缺乏。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魏无忌才决定直接对秦军粮道下手,这样更能逼迫对方尽快发动攻击。

    实际上,魏国这边的压力也很大,尽快结束战争才不至于让魏国的弦崩断了。

    所以,在列国眼中魏国是肆意攻伐诸侯,实际却是有苦自知。

    魏无忌这一手效果很好,秦军方面面对来去如风的魏军骑兵,并无行之有效的防御办法。

    在连续几次粮草被截后,赢据和卫长天便忍受不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正面击败魏军。

    否则被魏军这般纠缠下去,终会不战而溃!

    于是,秦军大部便往前线推进,直到越过万城之后才停下来。

    这时,秦军与魏军总共近三十万大军,便陈列于长部族百里,宽不足三十里的狭长地带。

    大军云集,这下魏军骑兵便不能随意越境毁人粮草,那样很可能被秦国大军围杀。

    此时两军之间鸡犬相闻,每日间斥候交手不断,大战一触即发,只等着最后那根稻草。

    而恰恰,最后那根稻草是由魏无忌抛出去的!

    。

第761章 武卒之雄风1() 
八月初三,魏无忌敕令魏军前线全军,共分三路大军出击。

    其中右路军由陈展领兵,共有步卒三万,骑兵两万。

    左路军由王绣领兵,共有步卒两万,骑兵两万,其中包括严庆率领的一万铁甲骑兵。

    而中路军,名义上则由魏无忌亲率,包含两万魏武卒,还有胡汉三手下一万铁甲骑兵。

    虽然表面上来看,陈展的右路军最是人多势众,但实际战力还比不过王绣的左路军。

    反而战斗力最强的,却是只有三万人的中路军,因为这里不但有胡汉三手下的一万铁甲骑兵,更有两万早已声震列国的魏武卒。

    在魏无忌的敕令下,由陈展所率领的右路军率先出动,对秦军左翼发动攻击。

    紧随其后的则是王绣所率的左路军,他们随即也对秦军发动了攻击。

    而魏无忌亲率的中路军,则采用徐徐推进的方略,步调满于左右两路大军。

    魏无忌很清楚,想要逼得秦军主动出击不知要多久,但魏国这边却已经不能再久拖下去。

    即便是在前线,魏无忌近些日子已连续接到武安飞报,告诉他国库以及各郡府库已经告急,最多再能坚持大军一月之需。

    两线同时出击,这对秦国防线是个巨大挑战,没有坚城作为依靠,秦军虽具有兵力优势,但却很难抵御住魏国攻伐。

    左右两路大军推进顺利,并开始与所面之兵接触鏖战,而最为强大的中路军却并未遇到敌人。

    一路平静,这反而让统领武卒的两位老将感到不正常,只是他们心中同样无惧于此。

    武卒本就是战力彪炳的存在,近两年被魏无忌换装铁甲铁刃后,更是如虎添翼。

    这让统领武卒的两位老将也更有信心,能将一切敌人斩杀撕碎。

    作为昭侯时期的老将,虽然齐豫和徐钊二人在魏无忌继位过程中帮了大忙,可毕竟他们是前朝老臣。

    这两人心里很清楚,此番领兵攻伐秦国,应当是他们征战生涯中最后一次领兵了。

    不论胜败如何,武卒这支强大力量,国君都会提拔自己人来统领。

    所以在军旅生涯的尾声中,这老哥俩两人都想着好好打一场,为自己这些老臣争一口气,同时也会子孙后代挣到足够功勋。

    虽说中路军是魏无忌亲率,但实际他不可能亲临前线,那样仗就没法儿打了。

    所以如今魏无忌在西平等待,一切事务皆由齐豫决断,哪怕是胡汉三这位国君爱将,也必须听从齐豫调遣。

    军队往前推进,齐豫和徐钊二人一边赶路,一边商讨着军情。

    因为主力大军是步军,所以胡汉三很少有插言的机会,直到有斥候来向他禀报情况后。

    见两位老将盯着自己,胡汉三便直言道“二位将军,斥候发现前方有秦国大军!”

    于是胡汉三便在两位老将眼中看到了欣喜之色,徐钊更是一捋胡须道“终于来了,老夫还以为,此番会无获而归呢!”

    倒是齐豫更为慎重道“秦军数量几何?”

    这胡汉三确答不出来,这等规模的国战,不是几千号人的小型战役,敌军人数没那么容易摸清楚。

    见得不到答案,齐豫则立即对徐钊道“老徐,依我之见,当立即传命全军上下,立即列阵准备开战!”

    这一点徐钊当然不会反对,而此时胡汉三也问道“敢问将军,我部骑兵当列阵于左翼还是右翼?”

    正当胡汉三满怀期待时,却听齐豫答道“你部尾随于我大军后方,如此左右两翼皆可防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