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族那些人保守顽固不知死活,非逼得国君大开杀戒,杀得武安人头滚滚之后才安分下来……这些人不是蠢是什么?

    那像自己没脸没皮,一旦做出决定便坐到极致,直接跪舔国君……如今便正经坐到大将军的位置上。

    想到此处,郑昌不自觉感慨道:“得君幸甚啊!”

    这话在魏国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在郑昌说完这话之后,一边的几位将军便都连连附和。

    对这些人来说,遇到魏无忌这位国君确实是幸事,否则出身寒门的他们又怎会有机会坐到将军的位置。

    郑昌收起自己遐思,便道:“诸位,如今我军连下数城,唐国军队如今皆龟缩于其国都晋阳,下一步……本将打算直取晋阳!”

    相比于其他城池,作为唐国国都的晋阳肯定没那么好打的,但此时却无人站出来反对。

    一方面在场将军们未将唐国军队放在眼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拿下晋阳确实好处巨大。

    因为晋阳位处大河支流以东,这也是当初唐国愿意依附魏国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国都处于魏军威慑之下。

    如果拿下晋阳,唐国便如陈国一样名存实亡,而被魏军拿下的唐国东部地区也就稳固下来。

    同时魏军拒守晋阳,再以大河支流为天险,即便面对秦国出兵,便也立于不败之地了。

    所以攻打晋阳势在必行,在郑昌提出这点建议后,下面主将便接连有人出来赞同。

    既然无人有异议,那么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站在主将中央,郑昌向西眺望道:“驻军,拿下唐国是君上对我等的期望,同样也是我等的军令!”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切不可辜负君上厚望,拿下晋阳,攻占唐国……必胜!”郑昌满怀激情喊道。

    “必胜!”诸将齐声喊道。

    喊口号一定要响亮,否则便是对国君的不敬,没人担得起这个罪名。

    将帅一心,军心可用,郑昌很是满意!

    郑昌大手一挥,便道:“诸君,都各自回营,等候本将军令吧!”

    对郑昌行礼后,众将则陆续离开,留下郑昌一人在城楼上。

    此时的郑昌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接下来晋阳之战才是最关键的,夺下晋阳唐国之战便有了保证,否则占再多唐国城邑都没什么用。

    而占领拿下晋阳的障碍,不在于晋阳城内的唐国军队,而在于躲在后面的秦人何事出手,

    “若是秦人先一步赶到晋阳城下,那事情可就麻烦了!”郑昌缓缓道。

    …………

    郑昌这边在担心秦军,而如今躲在晋阳城内的唐国公室,则如丧家犬一般惶惶不安。

    原本以为背靠秦国,唐国倒戈之后也会有个依靠,可如今却连秦国人的影子都没看见。

    于是现在便有人开始怀念起四年前,那时候唐国还没背叛魏国,一切都显得很平静。

    虽然那时候魏国人剥削唐国颇为严酷,但那也只是底下人穷苦人日子难过,魏国公室日子还是滋润的。

    穷苦人过不过的下去,可他们这些贵人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公室很多人便开始埋怨其自己国君,当初便是他做出决定,背弃魏国和秦国人搅在了一起。

    可这些人也不想想,若非当初他们利欲熏心说动国君背弃魏国,以减少对魏国方面的进贡给自己挥霍,又怎会有眼前的事端。

    此时,唐国国君冠冕歪斜显得有些狼狈,不同于公室其他人畏缩城内自怨自艾,他却来到了晋阳城头之上。

    唐国国君知道唐国没了退路,与其等死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他是国君……自当与国同戚。

    当然,这位国君心里还有一丝奢望,那就是等来秦国方面的援军,那也是唐国唯一的希望。

    国君身侧,突然有军吏上前禀报道:“君上……斥候来报,魏军抛弃所占城池,直奔晋阳而来!”

    唐国国君身形一颤,便见他转身问道:“秦国方向可以消息?”

    这名军吏哑口无言,好一会儿才道:“君上……秦国方面,暂无回报!”

    暂无回报……暂无回报……

    “难道上天也要绝我唐国社稷?”唐国国君心中呐喊道。

    

第745章 晋阳为之陷() 
(大家还是来点儿评论吧,不然作者怎么知道写得好不好,怎么针对大家的意见作出改变呢!)

    魏侯四年四月十五,唐都晋阳。

    经过连续五天的围攻后,晋阳城内的唐国兵卒终于支撑不住,一场大溃败开始了。

    最开始溃败的地方便是晋阳的东门,此处是魏军强攻的主要目标,此时更是一片尸山血海。

    在亲卫的护卫下,此次大战的指挥者郑昌打马来到晋阳城下,看着远处已经破败的唐国都城久久无语。

    自己这就是灭国了啊!郑昌心底感慨道。

    唐国同陈国一样,都是当世的二等诸侯国,远不是许国肖国之流能比的……

    近五十年来,二等诸侯国中也只有陈国是亡在昭侯手中,而他郑昌今日也有与昭侯比肩的战绩了?

    郑昌在心里窃喜的同时,他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所处战略环境与当初昭侯攻伐陈国时相差甚大。

    他郑昌率大军攻伐唐国,需要对付的仅仅是唐队,而昭侯当初却面临秦齐楚吴四大国的联合反制。

    “大将军,晋阳东门已被我军拿下!”此时,作为攻伐东门主将的张庆山站出来道。

    张庆山是魏无忌当初的老部下,如今也跟着鸡犬升天成了将军。

    作为国君的嫡系将领,张庆山在面对郑昌这位上司时,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礼节,并未仗着出身便与郑昌为难。

    但郑昌心里却很清楚,这些国君嫡系将领都是极为傲气的,特别是在刘玄霸升任襄平大营主将后,这些人便更是按捺不住了,一个个都想立功得以擢升。

    就比如张庆山此次负责攻打晋阳东门,便是他竭力争取来的,为的便是立下首功。

    郑昌比较幸运的是,在国君十二大嫡系将领中,自己军中只有这么一位,否则可就真不好平衡了。

    听到张庆山的汇报,郑昌便沉声道“传令各部,攻入城中……捉拿唐国国君者,本将亲自为他向君上请功!”

    捉拿唐国国君本就是大功一件,在被郑昌这么一说后,可想而知各部绝对会全力以赴进行攻伐。

    “传令去吧!”郑昌对跟着自己身后的一队传令兵喊道,捉拿唐国国君的功劳他并不打算送给张庆山,那样对方可就能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所以干脆郑昌让各部都去分一杯羹,到时候就看张庆山也没有那个运气了!

    传令兵很快便将郑昌军令传达到位,所有兵卒将吏都沸腾了起来,谁又不想立下大功升爵受赏呢!

    三通战鼓之后,魏军于各方开始猛攻,晋阳城防彻底崩塌……

    …………

    唐宫,此时已是一片混乱,宫人们逃的逃死的死,这里已经快化为了绝地。

    随着魏国大军的陆续闯入,往日神秘的宫殿则呈现在了魏军兵卒眼前,虽然这里经历烽火已失去了往日的华美庄严,但还是让普通兵卒们大开了眼界。

    而当魏军兵卒们在唐宫内满足好奇心的时候,进入宫内的将军们却犯起了愁,因为他们满怀期待的唐国国君已不知所踪。

    难道唐国国君已经逃了?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他们还是命令兵卒仔细在唐宫内搜寻着。

    而唐宫外的魏国大军也加紧了对搜索,他们势必要将唐国国君这条大鱼抓住!

    就在所有人都寻找唐国国君时,这位备受牵挂的主角的背后,已经举起了一把剑。

    唐国宗庙,坐落于晋阳城西北角,相比于唐宫这里便显得很是冷僻。

    跪在祖宗神位前,唐国国君面容缟素,整个人虽是或者但好像已经死了一样。

    “我唐国依附魏国多年,从始至终一直深受魏国盘剥,稍有不顺便是魏军武力恐吓……以至家国不宁,百姓怨声载道!”唐国国君仍旧跪在地上,整个人说话的声音显得有些机械。

    随即,便听他继续道“祖宗把江山交给寡人手中,不是让寡人给魏国人当奴仆的,寡人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社稷百姓受魏人荼毒!”

    “于是寡人选择时机,在魏国风雨飘摇之际与之决裂……可寡人却没想到,会是如今这个结果!”唐国国君颓然道。

    而这时,他有忽的撑起身子,面向身后那人怒道“可更让寡人没想到的是,最后拿剑指着寡人的……会是你!”

    这话一出,唐国国君背后持剑之人的手不由微微颤抖,随即那人便苦笑道“寡人也没想到,会是如此这般情形!”

    没错,拿剑指着唐国国君之人,居然是以寡人自称的……但唐国国君丝毫都不以为奇怪,因为对方就是他的老盟友肖国之君肖基。

    唐国是二等诸侯,肖国则是三等诸侯,以往肖基见了唐国国君都是要行礼的,可如今他却拿着剑指着对方。

    这时,唐国国君便问道“为什么,为什么是你?”

    就知道对方会这么问,肖基也很是无奈道“老哥,你注定是要死的,可寡人和肖国却不能跟着你去死!”

    “用你的人头,换取寡人和肖国的存亡,寡人也是迫不得已!”肖基语气郑重道。

    但这份郑重却显得可笑,背叛自己盟友也就罢了,还要拿对方的命换自己的安危,却还说得那么理所当然!

    此时,唐国国君不由冷笑道“肖基,你以为你拿着寡人的人头,魏无忌就会放过你?”

    肖基不由一愣,他当然清楚魏无忌是个什么样的人,那绝对是一个嗜杀的暴君。

    即便知道这些,肖基却还是道“寡人拿着你的人头虽不一定能活,但寡人若如你一般一条路走到黑……却是必死无疑!”

    唐国国君明白了肖基的想法,此时他则问道“既然如此,当初为何随我一起悖逆魏国?”

    肖国是三小国,原本就不该在这种事上反复的,更何况反复之后再反复,这样很有可能将魏国和秦国都得罪了。

    只听肖基道“寡人和你一样,也是忍受不住魏国百般盘剥……同样寡人没想到的是,当初的武扬君会那么快安定魏国!”

    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唐国国君反而放松了下来,只听他接着问道“那你是怎么得到魏军允许,进入晋阳城中的?”

    此时肖基也显得很有耐心,只听他解答道“在魏军出兵唐国后,其实我也存了观望的想法,想着秦国出手会帮我们度过难关!”

    “但等啊等,等到魏国都合围晋阳后秦军都未出现,我便知道他们可能已经放弃我们了……”

    “与其等死,寡人便想着搏出一个生路来,所以三日前我便亲自带兵向魏军主将负荆请罪,并请求能够将功折罪!”

    说道这里,似乎是想到了那天的屈辱情形,肖基脸上不由浮现一缕狰狞。

    他知道魏军主将郑昌根本就没看得起自己,给自己这次机会更多的是起了玩弄的心思,玩弄一国之君可不是谁都有这个机会的。

    这下唐国国君便真的什么都明白了,就在肖基还要诉说后面的情形时,却听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这时便有肖吏闯进来道“君上,魏军往这边过来了!”

    肖基挥退了手下军吏,举起剑后缓缓道“老哥,该上路了!”

    唐国国君简单整理了衣袖,还将自己头上发髻扶正,才闭上眼睛缓缓道“寡人在地下,怕是也等不到魏国覆灭,大仇得报的时候了!”

    听到这话,肖基心里也是一阵难受,但他还是用力挥下了手中长剑,只见宗庙之内一道血花飞溅。

    “唐国之君在哪儿?”张庆山领着兵才进入宗庙内,便看见肖基将唐国国君首级斩下。

    迅速将唐国国君首级拎起后,肖基则道“将军请看,寡人已将罪君头颅斩下,特要将其献给大魏国君!”

    其实,张庆山第一个想法便是将那颗首级抢过来,可肖基提到的大魏国君四个字却让他打消了这个想法。

    如今众目睽睽之下,他张庆山若是干出抢功的事……那是给国君抹黑,也只会将自己带入深渊。

    所以张庆山忍住了,而这也让肖基的目的达到,但此时他后背已是一片冷汗冒出。

    若是对方真的不顾一切抢功,肖基还真的没什么办法,凭他手下几千人是不敢和张庆山较劲儿的。

    …………

    就在唐国国君身死,晋阳城易手之际,秦军斥候也赶到了大河支流洺河边上!

    当他们看见对岸飞驰的魏军骑手,已经晋阳城内变换的旗帜后,他们知道自己来晚了,秦国已经失去了唐国。

    。

第746章 肖子基所请() 
(诸位,熬夜写出来的一章,还是求点儿订阅,来点儿评论互动吧!!)

    魏侯四年四月二十三,武安。

    此时已经是晋阳被拿下的第八天,也正是这天消息才被飞马传到了武安,同时跟着一起来来的还有唐国国君的首级。

    当得知晋阳被拿下后,魏无忌便迅速召集了重臣于永明殿议事,也算是第一时间和他们分享消息。

    被魏无忌叫到永明殿的重臣有五位,分别是丞相郭梁栋、廷尉赵禹、御史大夫张育。而武将方面则是徐安宏和高承德。

    自陈万云被派往燕山之后,重病在身的高承德才迁回了武安,就是三日前才到的。

    而这位抱病在身的老将回家还没歇上两天,便被魏无忌给叫到了宫中议事,不得不说这有点儿残忍。

    所以作为稍微弥补自己的过失,魏无忌在永明殿内给高承德赐了座,这反而还让高承德有些惶恐。

    “诸位,方才寡人得了郑昌奏疏,晋阳城已经被拿下……唐伯的首级,也被送到了武安!”君位之上,魏无忌拿起一份帛书对下方几人道。

    这可是大捷的消息,于是在场众人皆是拜道“前方大捷,恭贺君上!”

    魏无忌面带笑意,而后便道“这也多亏诸位鼎立之助,前方将士厮杀用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