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译者便道:“阿济格,你该谢的不是我,而是上面的公子,我们的武扬君!”

    这话阿济格自不敢反驳,便见他部族点头,口中连道:“大人说得有理,是该感谢伟大的武扬君阁下!”

    对魏无忌本人,阿济格内心却是不敢有半分不尊重的。

    这位可是将匈奴人都打得屁滚尿流的存在,自己在匈奴人面前连条狗都不如,对这位魏国公子便只能仰若神明。

    原本阿济格以为这次交谈便该结束了,但这位译者此时又道:“阿济格,公子对你可是极为看重,此次好好办事,到时候整个河内草原也未尝不能赏赐给你!”

    这下,阿济格是真的不淡定了,对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了吧!

    河内草原虽然不大,可对小小的铁林部来说,却是足够族人发展壮大的宝地。

    若是魏国人真的将河内草原交给他,那怕是一半的地盘,他阿济格睡觉都能笑醒了。

    阿济格随即跪拜在地,然后叩头道:“请大人告诉公子,奴才必豁出一切身家性命,为公子效劳!”

    当阿济格抬起头后,看见的是魏国人远去的背影,但此时他眼里的恭顺却消失不见。

    阿济格虽然实力弱小,可脑子却不笨。

    魏国人条件虽然开的好,但也不过是空口白话而已,想要拿恐怕得用命去换。

    而且,看着远去魏使的方向,阿济格更是明白方才的话都是套路,那边可是狎夷部所在方向啊!

    若是真的看重自己,又怎么会现在就去找狎夷部的人?这就说明河内草原的任何部族,对魏国人来说都只是工具。

    是工具,就避免不了被用坏,或者是用完就扔的命运!

    

第672章 总有人生气() 
(求订阅,求投票啊!)

    当魏无忌在北边摩拳擦掌,想要闹出些事端的时候,整个魏国如今都进入难得的修养阶段。

    北疆已经没有大的战事,且局势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熬过上半年后,燕山便可不用其他各郡供养。

    而在西边,如今已经集结了魏军近四成的河内郡,如今虽还是三国对峙,但大的战役已经没有,局势相对来说缓和了一些。

    但对徐安宏来说,局面绝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秦楚二国的大军已经虎视眈眈,驻扎在陈郑二国境内。

    除开西线之外,被魏国两次敲诈勒索的鲁国方面,倒是闹出了一些麻烦。

    那些在魏军控制下的鲁国百姓,居然有人煽动起来对抗魏军,驱逐魏国方面派驻的官吏。

    当然,这些微不足道的叛乱很快便被镇压下去,然后处以极刑。

    让人意外的是,鲁国占领区的百姓有人反抗,被征粮最多的鲁国官方却未有反应。

    这就不得不提到魏国的三公子,如今坐镇鲁国境内的魏建林。

    正是他对鲁国境内的血腥镇压,才导致鲁国官方噤若寒蝉,不想给自己招来兵祸。

    小国终究是小国,他们存在的意义便是给大国作为缓冲的,一旦周边大国力量失衡,他们的处境便极为堪忧。

    如今的情况便是,齐国忙着与南边的吴国人争斗,暂时是顾不上鲁国了。

    但此时,将鲁国之乱镇压下去的三公子魏建林,心里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作为一个有志于国君之位的公子,魏建林一直以来都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以前带给他这种感觉的是老二魏成泽,但现在却变成了远在北方的魏无忌。

    而且,和魏成泽不同,魏无忌才是真正让魏建林正视,并引以为绝强对手的。

    此时魏无忌执掌岭北大营,对魏建林来说便是再坏不过的消息,他对自己这位五弟的忌惮之心也就越甚。

    而对魏建林来说,他忌惮的不只是对方一次次取得的巨大胜利,而是对方在底层士卒心中那越来越崇高的地位。

    即使是魏建林自己执掌的军中,一样有人在议论武扬君的神勇,以及表达出对魏无忌的崇敬。

    这是魏建林一直以来,也是最不能忍受的一点。

    于是他只能拼命的去努力,拼命的去拼杀,以证明自己也是猛不可当。

    但是,魏建林却发现,无论自己有多努力,取得的成绩在对方的光芒下便不值一提。

    这让魏无忌不但感到愤怒,久而久之也多了几分无奈,自己是当真比不过这位五弟吗?

    好在,魏建林和魏无忌不同,他不是孤家寡人一个,在他背后同样有巨大的利益集团在支持着。

    此时,魏建林便站在原鲁国北部某个小县城的门楼上,负手而立面向北方怔怔看着。

    旁边值守士卒对此也见怪不怪,因为这位公子最近这段时间,只要没事便喜欢到这里来站着。

    而在士卒们不可见处,魏建林看着遥远的北方,嘴里却是喃喃道:“老五啊老五,我是比不过你,可惜的是有些事情还是由朝堂上说了算!”

    世族之中虽有许多支持魏成泽上位的,但支持他魏建林的人却也不少,四大家族中便至少有两家属意于他。

    魏无忌如今大出风头,武安世族不出手才是怪事,这时候他们甚至会不顾平日里在意的体面,也会想方设法将魏无忌拉下来。

    对世族来说,匈奴人已经被赶了出去,此时魏无忌则失去了其利用价值,是该卸磨杀驴了。

    所以,魏建林现在就是在等,等武安方面发回来的消息。

    三月的武安,和以往每一天一样都没什么变化,可朝中的诸位权贵们,却被燕山来的一份奏疏打乱了平静的生活。

    远在燕山的魏无忌上奏说,为了进一步遏制和打击胡人,他将派出大军扫荡格尔木草原和天南草原诸地。

    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魏无忌的这份奏疏不是请示,而是请求朝堂尽快拨付相关军粮军械,以备击敌之需。

    这是明目张胆的无视朝堂权威,私自做主领兵出击啊!绝对不能忍受!这是武安绝大多数权贵的想法。

    毕竟在这之前,他们便开始在搜寻理由,将魏无忌解职诓回武安。

    可现在魏无忌却自作主张挑起战端,这便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这些人不生气才是怪事。

    于是这些人纷纷上奏魏侯,请他治魏无忌擅权僭越之罪

    可再次让世族们不曾料到的事情发生了,魏侯居然说什么军机之事牵扯重大,贸然治罪一军主将可能会酿成大祸,于是众官所请不予通过。

    更是让人不解的是,在这之后魏侯还称病了,居然还破天荒的取消了每三日一次的小朝。

    这便让许多人认为,魏侯这是要偏袒自己的小儿子了。

    这下可还得了,对于世族来说,魏侯若是真的持此种态度,便比魏无忌现今取得的成就还要可怕。

    其要命程度,无异于当初澹世云主持变法,那是世族整个阶层来说都是噩梦。

    好在,经过世族中人的多番活动之后,他们很快便弄清楚了,原来魏侯是真的生病了。

    以至于此事许多人才想起,那个威严一世的国君,原来也是一位将近六十的老人了。

    在这个时代,六十岁被称为老人绝对是名副其实的,所以魏侯生病倒也算是正常之事,只不过这次可能严重一些而已。

    而此时世族也能理解,为何魏侯会驳回他们的上奏了,这时候魏侯当然是想以稳定为主。

    在如今的魏侯看来,魏无忌要闹可以,只要能保住北疆的安稳便好了,反正不管是否打仗,粮草军械都是要调拨的。

    在劝不过魏侯后,武安世族中的许多人那是气得半死,难道真的任由魏无忌在燕山胡闹?

    答案还真就是那样,魏侯不表态他们说得再多也是无用。

    而此时魏侯更是罢朝,便让他们当面进言的机会都不给,弹劾魏无忌便没了机会。

    对此,世族中的几位主事家族,也不得不平息下来等待时机,便先让魏无忌再蹦跶几天罢!

    当然了,这件事情他们之所以这么快就搁下,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魏侯,他不不表态不上朝,世族中人再是不满也只能忍着。

    这也就注定,远在南方的魏建林是等不到自己想要的消息的,或者说短时期内便别想着撤魏无忌的职了。

    其实,世族中人还是没有具体了解魏侯的病情,他们不知道国君这次是真的病来如山倒了。

    近两年来的高压焦虑的工作环境,魏侯其实一直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如今战局平稳心防一松便病倒了。

    这次病重绝对是魏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否则他也不会罢置自己的朝会了,这次反而还开了先例。

    而这次魏侯之所以没有听从世族建议,将魏无忌强行免职,便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在储君设立上的犹豫之心。

    很明显,此时的魏侯对自己的小儿子,又冒出了些想法来。

    但这也是魏侯内心的纠结而已,说不定那时候纠结结束了,某些人该被撤职还是要撤职的。

    

第673章 无战长平关() 
(求订阅啊各位,什么月票推荐票也都投起!!)

    三月末,时间已经将要进入夏季,天气则逐渐开始回暖,这一点在靠南的长平关尤其如此。

    此时的长平关彻底的变了一处防御堡垒,与当初魏国才将此处拿下相比,长平关内外都增设了不少军事设施。

    如今的陈国已经名存实亡,被魏国占据过半之地后,剩下的国境也都处于秦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甚至如今的陈国君臣,在当初内附周室不成后,现在都迁到了秦国都城咸阳。

    也就是说,现在魏国除了在西关与秦国直接接壤外,现在在长平关也相当于如此了。

    如今,作为长平大营几万大军统帅的徐安宏,便站在长平关高大的城墙上,看着远处目不可见的秦楚大军。

    徐安宏绝对是整个魏国压力最大的将领,没有之一。

    虽然他也手握十数万大军,可对面的秦楚联军也不是吃素的,两年来的断断续续的战争,对徐安宏来说无异于一场煎熬。

    但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徐安宏即便再是压力大也得受着,这才对得起魏侯的信任。

    此时,虽然目光所见之处没有一个秦人,但徐安宏却知道,接下来的时日长平关沿线的局势依旧会很紧张,爆发战争都算不上什么稀罕事。

    大国交战,不但大国本身消耗甚大,对周边的小国来说同样也是灾难。

    不说魏齐之间的鲁国和齐吴之间的许国,还有已经被打得稀烂的陈国,便是被楚军驻扎的郑国,一样被搞得民生疲敝。

    而徐安宏等会儿要接见的,便是唐国和肖国的使者,不出预料这二人是来诉苦的。

    和陈郑鲁这些国家一样,唐国算是二等国家,他和宋国一向都是认魏国为大哥的。这次派使者来,想必也是为了商议军粮征调之事的。

    唐国虽然运气比较好,没有外国军队直接踏上国境,但却需向魏军支付大批粮草军需的,所以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

    而随同而来的肖国,便更是在地图上都难找到的小国,这次出使貌似还是他们的国君亲自出马。

    “老将军,唐国肖国的使者已经在大帐内候着了!”此时,在徐安宏身后有一副将上前道。

    徐安宏却没有立即转身,而是问道:“可带他们去看了我军营寨?”

    那副将躬身答道:“依老将军的意思,已经带他们去过了步骑各军各营!”

    徐安宏脸上才泛起些许笑道:“他二人可有什么反应?”

    身后副将便答道:“唐国使者面目颓丧,而那肖国之君,更是为我大魏兵峰所慑,几近失魂落魄!”

    徐安宏这才点了点头,这才是小国的正常反应,实力不济就该认命才是。

    于是,徐安宏便道:“既然如此,你便去告诉他们,就说本将军务繁忙,他们各自回去吧!”

    徐安宏居然说出了这番话,站在的一旁的副将显然没有料到,此时倒是楞在原地不动。

    “去吧,让他们可以回去了!”徐安宏语气加重道。

    这名副将这才了然,老将军真的没有开玩笑,便道:“末将遵命!”

    向徐安宏行礼之后,这副将便转身离去,心里盘算的却是,等会儿该怎么把这件事对那两位使者说。

    如此安排,徐安宏当然是有自己用意的。

    这两国派出使者,目的无非是想告诉自己国内有多艰难,然后恳求减免粮草征调的份额。

    可这怎么可能,长平关内的十数万大军要吃饭,国内的粮草要贴补其他几处大营和燕山郡的百姓,不向这些小国征粮长平大营又怎么维持得下去。

    一句话来说,若是唐国和肖国不饿肚子,那就是魏国的百姓和士卒要饿肚子了,徐安宏别无选择!

    而且,想唐肖二国征粮是魏侯定下的国策,他徐安宏也权更改,这是臣子的本分。

    所以,他才让人直接带两国使者去军营里走走看,震慑和威胁的意味便是再明显不过了,两国使者自然能明白他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见面得必要了,见了对徐安宏来说反而可能给自己添堵。

    就在徐安宏想着这些的时候,在他背后却又来一人,只听这人道:“老将军做事毫不拖泥带水,末将佩服啊!”

    这声音徐安宏是再熟悉不过的,只见他转过身来,脸上带着笑容道:“王绣你可别夸老夫,老夫不过是嫌麻烦而已!”

    来人正是被魏无忌送到长平大营的王绣,此时他也因军功,被提上了副将的位置。

    而徐安宏对他的态度,相比于方才前来问话的那位副将来说,无疑也和煦了许多。

    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王绣有个大后台,他是武扬君心腹爱将啊!

    对徐安宏来说,此时的魏无忌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需要自己保护的小家伙了,人在变他的态度便也要发生改变。

    如今王绣找上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武扬君魏无忌本人再和他对话。

    “王绣,你找老夫有何要事?”徐安宏平静问道,对他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