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魏武侯- 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无忌转过头来,便道:“你是想说,为夫一言决之,是否太过武断?”

    曹馨没有说话,不说话便表示默认了。

    魏无忌便道:“他们在外虽是百战百胜的将军,却是为夫自草莽提拔起来的,形同家奴……这等事情还需于他们商量?”

    曹馨点了点头,当然不能与家奴商量,否则主人的威严便会削弱了。

    “妾身明白了!”曹馨点点头道。

    

第668章 燕山的捷讯() 
(更新了,求订阅啊!!)

    在魏无忌安排了自己手下铁骑的人事后,第二天听到风声的方旋和高云便匆忙赶到了魏府,拜谢魏无忌的知遇之恩。

    而恰好这两人还遇到了老熟人,那便是原上司张显,张显此时已经被魏无忌任命为临时的副将了。

    张显这个副将的位置,被魏无忌安排到了胡谦的手下,胡谦原来那位副将被魏无忌免职了。

    对于魏无忌这种“恣意妄为”之举,整个燕山全军都保持了缄默,包括胡谦本人都是如此。

    这可就太能说明问题了!

    当初魏无忌提拔陈展的时候,那是闹出了多少风雨,于现在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这也让世人看到,如今的岭北大营,真的就成了魏无忌的一言堂。

    权柄手中握的感觉真的降临的时候,魏无忌本人却没有什么太大反应,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而已。

    最后魏无忌还给方旋和高云下了任务,让他们领兵返回武扬,以防匈奴反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把游离在长城外的东胡人赶跑,否则总让魏无忌感到不安心。

    东胡人的背信弃义让魏无忌很气愤,收拾这帮人便被他提上了日程,甚至于明年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这些家伙。

    同时,魏无忌也授意方旋二人敲打一下阿济格这些人。

    在匈奴大军来袭之时,阿济格和古达这些当初臣服的小部族,全都没了踪影,想来也是当匈奴狗腿去了。

    所以敲打这些人则必不可少,告诉他们主人回来了。

    甚至魏无忌还告诉方旋二人,若是这些部族已经不能任用,便可直接除掉。

    对魏无忌来说,这些部族不过是几条不怎么听话的狗而已,若是无用便只能杀了。

    当燕山的一切都开始逐渐往正轨恢复时,武安方面也接到了魏无忌的奏疏,整个燕山大捷也跟着传回了武安。

    当所有人都在高兴武扬君击败匈奴的时候,作为国君的魏侯却是愁眉苦脸。

    打了大胜仗魏侯自然高兴,匈奴这个心腹大患,终于不用魏侯再担心了。

    但是魏无忌上疏中提到的调粮之事,却让魏侯感到为难,粮草征调那里那么容易。

    这两年来的大战将魏国的府库消耗一空,所以魏侯真的是无粮可调,除非让西面前线的魏军饿肚子。

    既然不能让与秦楚交战的魏军饿肚子,就只能让燕山的老百姓饿肚子了。

    做出这样的决定,魏侯其实也是相当痛心的,毕竟那也是他的子民。

    但是,事情总是转机的,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在朝堂议事的时候,丞相郭梁栋提出了一条建议,让魏侯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郭梁栋提议说,如今鲁国为魏军大败,或许可以威胁鲁国交出粮食应急。

    别看鲁国是小国,但其国家却是很富裕的,所以敲诈鲁国自然具有可行性。

    以鲁国之粮资助西线战事,再将西线军粮调派部分往燕山,便可相对消除国内矛盾。

    所以,朝臣们久违的看见魏侯笑了,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自然该高兴。

    随后魏侯便让军尉府的人主持此时,到时候任务下派下去,便可让襄平大营的军队直接向鲁国施压。

    被魏军教训之后的鲁国,想必是不敢有多大反抗的,否则魏侯不吝于直接灭其国祚。

    当赋闲在家的高承德听到朝堂上的方案后,心里却泛起了担忧。

    鲁国是他打下了半郡之地的,所以他对鲁国的情况非常了解,这也是他担忧的源头。

    鲁国虽富,可今年才遭兵灾,想来也是没有多少存粮的,又能敲出多少粮食?

    而且,鲁国新拿下的半郡之地,现在的统治还未稳固,若强行征粮很容易闹出祸端。

    高承德在心中在叹气,可一边的高常诚却显得有些兴奋,只听他道:“父亲,这五公子还是真是不负众望短短两月,便将匈奴赶了出去!”

    对此,高承德也流露出敬佩之色。

    是的,高承德当初不去燕山,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收拾燕山的局面。

    可这位公子倒好,刚一到燕山便将匈奴骑兵吓得后退数十里,解了靖北城之围困。

    而后更是用很简单的围困之法,便将匈奴人的活动范围不断压缩,最后逼不得已与其决战。

    而决战的过程就更加传奇了,短短一天时间内,十数万人的决战结果便出来了,匈奴直接溃败而逃。

    甚至高承德这时都在想,匈奴人莫非是在有意配合?否则这位公子怎么会如此顺利。

    但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故而,此时高承德也只得叹道:“英雄辈出,为父却是老了!”

    没错,即便是高承德不服老,但身体的原因已经让他不再适合领兵,所以他也不得不服老。

    见老父亲这个样子,高常诚便劝慰道:“父亲老当益壮,岂能言老,明岁君侯还指着您主持襄平大营之事呢!”

    其实这话高常诚自己都不相信,老父亲的身体他是再清楚不过,是真的不适合去战场上了。

    对自己儿子的话,高承德只是笑了笑。

    他此时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魏侯的艰难之处,几个儿子究竟谁为接班人呢?

    现在的他没了带兵的心思,倒是开始考虑上这些问题。

    甚至此时高承德还在想,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谢、赵、张、王四家的老家伙们,心情肯定不会很好。

    和高承德的担忧与好奇不同,对魏无忌之大胜武安百姓已是议论一片,几乎占据了他们全部的话题。

    现在西面战局焦灼,全国唯一拿得出手的大胜,便是魏无忌在燕山驱逐匈奴,这让憋了许久闷气的人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先前北疆战局多么糜烂,而现在两个月时间,匈奴人便被魏无忌赶出了长城。

    如此战绩,武安百姓又岂能不赞叹。

    战神就是战神,武扬君就是武扬君,一出手对手便无招架之力这是武安百姓普遍的想法。

    可以说,这一次大胜在武安百姓心中,再次加深了对魏无忌的崇拜。

    而武安百姓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大捷的消息不断传开,当其他各郡百姓知道这些消息后,还会发生同样的效果。

    甚至于此时还会有人在想,既然西面战事如此焦灼,那么何不派武扬君去西面主持战事。

    若是武扬君出马,卑鄙的秦国和楚国,恐怕照样毫无抵抗之力吧!

    但这也只是百姓的想法罢了,朝堂诸公却是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魏无忌已经染指了岭北大营,难道还让他把长平大营和西关大营撰住?做梦去吧。

    

第669章 听燕山政务() 
(这一卷写了一半,接下来的部分便是登位了,大家拭目以待!)

    进入十一月后,整个燕山的军政系统又开始忙碌起来。

    军事方面,魏无忌敕令各部各归其位,安营扎寨之后准备整编。

    如今的岭北大营,除去重伤无法继续为兵者,满员率不过五成。

    也就是说,现在岭北大营缺员将近四万,不得不说是元气大伤。

    而各郡支援而来的群兵,魏无忌则让他们全部返回了各自郡府,以减轻燕山的物资压力。

    民政方面,燕山郡府则发布了通告,鼓励民众返家,开始战后的重建工作。

    而郡府方面只会给返家的百姓发放救济粮,以此逼迫民众返家。

    同时,魏无忌也在燕山发布了征兵令,只要是燕山境内的青壮都能报名参军,其家人将享受郡府更优厚一些的待遇。

    还别说,报名参军之人顿时踊跃,谁都想多从郡府那里领些救济,让自己的家人活下来。

    征兵之事便进行得很顺利,乃至于岭北大营都还有挑选的余地,将这批人全部筛选出来。

    而根据魏无忌的打算,这些新招募的三四万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军事训练将会减少,更多的还是去干些工程。

    比如集中起来重新开垦田地,在农忙之际参加秋收。将这四万人集中起来,效率无疑会高上许多。

    反正,一切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魏无忌本人具体要做的事情也没几件,他更多的时候是在各处巡视者。

    武扬君的名号虽然响亮,但若是过于神话,便会与底层军民产生距离感。

    所以到各处去巡视,便可在不损其威严的前提下,与下层更为亲近一些,这样大家才会打心眼里认为都是自己人。

    若是途中遇到不平事,再名正言顺的为名做主一番,那就更加完美无缺了。

    燕山吏员众多,难免良莠不齐,这种事情还真就被魏无忌给遇到了,让他过了一回青天大老爷的瘾。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在分发救济粮的时候,有小吏私自扣下了一些,为民众发现后起了争执。

    更为关键的是,与官吏发生争执的民众,家里是有人参军的,这就更加给了魏无忌借题发挥的动力。

    在了解清楚事情之后,魏无忌便当众处罚了那么官员。同时他还当场向围观百姓宣布,自己会派人严格监督救济发放等诸多事宜,定不会让百姓们吃亏。

    武扬君当场向大家做保证这下可见百姓们感动得痛哭流涕,这样的公子大家能不爱戴吗?

    可以说,这一波人心魏无忌收得得心应手,乃至于被他从武扬城叫回来,随同魏无忌巡视的周彦看了都不得不由心赞叹。

    但事情还没完,接着这股浪潮,魏无忌本人直接问责了燕山府衙,要他们给个说法。

    于是在十一月十五这天,燕山府衙及下面的县府主事官员们,都被召集到了郡守衙门,由江时洵亲自训话下面的官吏。

    被魏无忌抓住机会训诫一通的江时洵,现在的心情绝不是很好,这就让下面挨训的官员们也有些不好过。

    同时,这些官员们也对那位被魏无忌抓住的小吏恨之入骨,就是这人才让大家遭受这无妄之灾的。

    前面江时洵在训话,魏无忌则是坐在大堂之后,和周彦一起喝茶看着这一切。

    现在天气已经大寒,外面甚至已经停起雪来,这时候喝点热茶那叫一个惬意。

    “公子,这江大人虽然说得滔滔不绝,可说了半天,也没说个具体章程出来啊!”周彦实在忍不住道。

    魏无忌之所以让江时洵召集这些人来,为的不是仅仅开一个会,而是要拿出可行的法子来,让发放救济等诸多事宜能够公平公正。

    江时洵骂了一通却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这次会议不就成了他个人摆威风的戏码。

    “这老家伙,这时怕是不想得罪人吧!”魏无忌猜测道。

    魏无忌话只说了一半,其实他还认为,老家伙之所以不作为,恐怕也是想给自己添堵。

    不管江时洵是不是这样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魏无忌认为自己有必要再出手了。

    于是,他看着一边的周彦问道:“老周,你还记得当初在上洛,你立下的那些宏伟誓言吗?”

    这话让周彦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话题又扯到了这里。

    但周彦也是绝顶聪明之人,立时便能猜到,恐怕是公子要重用自己了。

    “属下当然记得!”周彦沉声道。他离乡追随魏无忌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得偿所愿。

    在等待了数年之后,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周彦又怎能不郑重对待。

    见周彦面色如常,魏无忌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周彦的稳重才让他觉得可以托付大事。

    “那么现在,就给你正式安排差事,你也可以真正入仕了!”魏无忌淡淡道。

    当魏无忌真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周彦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青训。

    只见他弯腰下拜,而后语气颇有些激动道:“公子,属下定不负公子重托,多谢公子!”

    周彦说得这番话可谓有些语无伦次,但也足见其内心之激动之情,毕竟这是正式要入仕啊!

    魏无忌摆了摆手,示意周彦可以起来,然后他便道:“你也别高兴太早,本公子只是打算在燕山设立一个监督机构,专门负责巡视燕山政务”

    “这只是战时的临时任命,后面说不定就要废止!”

    周彦便道:“属下明白,一切听公子安排!”

    魏无忌只是笑了笑,然后也不多说,便径直起身往前堂走去,周彦随后跟了上去。

    来到前面大堂后,江时洵的训话之声戛然而止,眼中颇含愠怒的看着魏无忌二人。

    “拜见公子!”底下官员尽皆起身拜道,他们可不敢对这位失了礼数。

    见此情形,江时洵也只能欠身一拜,口称“拜见公子”!

    “江大人说完了吗?”魏无忌笑着问道。

    江时洵其实想说自己没说完的,但他脱口而出的却是:“臣已经说完了,公子请赐教!”

    见这家伙如此上道,魏无忌便道:“方才见你们说得热闹,本公子倒是也替你们想了个办法!”

    “既然想要杜绝贪墨,那何不直接设立一巡视官,亦如军中设军法官监督军吏兵卒一样!”魏无忌笑着道。

    但他却没有和这些人商量的意思,而是直接道:“下面本帅宣布,燕山从即日起进入战事监管状态,与庶务设置监督官吏,检举一切不法事宜!”

    这相当于是下军令了,下面官员顿时有些转不过弯儿来,纷纷还在想找个“战事监管状态”是什么意思。

    但魏无忌那里会给他们解释那么多,见众人没个态度,他便沉声问道:“怎么,诸位这是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