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张喜和张紫父女是聪明人,他们早就想好了,这是第一次和周致少爷在一起吃饭,也是最后一次。以后一定要秉承着下人的规矩。少爷抬举自己,但自己可不能忘乎所以,失了分寸呐!

    再有,张喜和张紫父女就更加喜欢周致。他们就更加清楚的想到了周家定是一个好人家。他们寻到了周家这样一个人家,俨然是他们这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刚刚吃了晚饭,寇沛涵在门外一声娇笑,“今日好生热闹哩,我就就知道是相公来了!”

    说笑着走进房间来。

    今日寇沛涵的心情显然十分不错,果然她刚刚见到周致的面,便轻轻的将玉臂一扬,道,“相公请看,这是太皇太后赏赐涵儿的。”

    在那白皙无暇的玉臂上套着一个晶亮的手镯,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着黄橙橙的光。

    周致当着齐彦武、张喜、张紫的面张口就道,“好看!”

    “这只手上还有一只!”寇沛涵将另外一只手臂也同样高高扬起,俨然对这副手镯十分喜欢。

    “太皇太后说了,这是天顺皇帝赏给她的,她今日心情十分好,索性就赏给涵儿了。太皇太后说了,要涵儿一定要一辈子保存着手镯,见到了这手镯,也就想到太皇太后了!”寇沛涵面色一整,说道。

    我的天呐!天顺皇帝赏给太皇太后的东西,竟然送给了娇妻涵儿。不用说了,今日涵儿不知费了多少口舌,费了多少心思,才哄得太皇太后高兴了。

    要知道,太皇太后今日开始的时候心情可不好。

    她对皇帝和皇后怪罪周致,要砍下周致的脑袋很不满。对皇上和皇后教育太子朱厚照的方式也很不赞同。

    嗯!还是自己的涵儿呀,她就是有这样的心计和本事。呵呵!说起来,今日若不是涵儿,自己被吴经那死太监阉了不说,还会砍下脑袋。

    这样看起来,我周致其实总是在沾老婆大人的光哩。

    周致这样想着,看娇妻涵儿的目光就有些炽烈了。

    寇沛涵自然能清晰感觉出周致那含情的目光,不禁俏脸绯红。张喜张紫和齐彦武自然很是知趣的退出了房间。而此时周致刚要开口向寇沛涵说起明日要归家之事。

    不料寇沛涵却朝周致轻轻一笑,道,“老公莫不是要说明日我们就回家去吧?

    太皇太后今日早就和涵儿说了,说相公可能会回家了。太皇太后虽然深居宫中,但对相公其实也了解了不少哩。太皇太后也对涵儿说起要相公不要过多想今日之事。

    当今皇上是圣明之君,相公只要日后刻苦读书,科举成功,一样能大展宏图呐!”

    周致心下不禁暗暗赞叹。人老成精,这话一点儿不假。太皇太后看似不关心朝中的任何一个人,不关心天下之事了。但其实她的一双眼睛还是很管用的,她对人心的洞察力也是非常厉害的。

    总之一句话,这次涵儿随着自己来了京城,对自己的帮助可谓太大,并且看样子,她现在结识下的人脉对自己的未来也是大有裨益的。

    呵呵!有妻如此,乃是周致之福啊!

    这一夜周致就住宿在客栈中。寇沛涵利用夜间的时间,简单收拾了行李。

    这样次日一大早,齐彦武早早的出去雇佣了两辆马车,周致等人离开客栈,出京城。

    马车驶出京城,周致轻轻撩开车帘,朝后面望着,暗暗道,京城,我周致一定还会再回来的。

    周致甚至想到,再一次回到京城的时候,自己可不能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一路无话,五日之后,周致回到白岳村周家。

    看门的家奴周同看到周致少爷回来了,几乎连招呼都没和周致大打,便欣喜的大呼小叫着跑着进去禀报了。

    老爹周铁、娘亲周何氏,还有姐姐周绿云齐齐的迎了出来。周绿云本来是在周家开的纺织作坊帮忙的。因为现在的纺织作坊在胡哲的管理之下,步入了正轨不说,每个月赚下的银子也着实不少了。胡哲的经商才华得到了很好的施展。

    一句话,现在的纺织作坊经营的可谓有声有色。姐姐周绿云其实在作坊里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

    再有,姐姐周绿云现在也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胡哲是家中独子,就更加重视姐姐的身体。所以他也就不让周绿云去帮工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弟周少成在纺织作坊里当着账房先生,也跟着姐夫胡哲学了不少的经商之道,他也渐渐参与到纺织作坊的经营与管理中。表现的很是不错,也很有天赋的样子。

    呵呵!这样看起来,小弟周少成离着他要做富家翁的伟大理想其实也并不是很遥远了。

    周铁笑呵呵的看着周致和儿媳寇沛涵,心里说不出来的欣喜。刚要开口说话,却不及娘亲周何氏的嘴巴快。

    周何氏道,“本以为你们会中秋之后才回来的,为娘很是挂念想念哩!在家一天天的数着日子。谁成想离中秋还有差不多两个月就回来了。

    现在回来更好,为娘心里也是彻底踏实了!”

    周何氏欢喜的唠唠叨叨的说着,还似乎不经意的朝寇沛涵的肚子上瞥瞥上。寇沛涵自然立刻察觉,那一张俏脸瞬间红了。说来真是怪了,周致和寇沛涵大婚也将近一年了,然而寇沛涵的肚子却一点儿反应没有,这如何不让娘亲周何氏着急呀。

    最后自然要说起张喜和张紫父女,周致详细说了事情原委和打算,周铁和周何氏就更是欢喜。

    “周家现在家业大了,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你们父女就在周家住下来,周家只要有口吃的,就绝不会饿到你们!”

    张喜和张紫父女自然千恩万谢,也十分欢喜。

    一家人其乐融融,说说笑笑的就朝院中行去。

第442章 大善举() 
周家因为周致夫妇的归来,整个院落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比以往就热闹了很多。早有那友好的乡邻,就在当天晚上就来周家拜望周致。

    周家平时待人和善,和白岳村的岳家和陈家不同,乡邻们都很敬重周家,和周家向来搞得关系不差。尤其是“破谜童子”王老伯,听说周致归来,急急的过来,嘘寒问暖,询问京城的情况。

    还有张永的老爹张老爹,也是过来询问一番。他询问最多的自然是儿子张永现在的情况。张老爹从一开始对张永做了太监不赞同,到了现在的认可,此时他还真是希望张永能在宫里混出点儿名堂,光耀门楣呢。

    对这些友好的乡邻,周家自然尽情款待。反正现在周家的日子好过了,管乡邻们一些饭食那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就在当日晚间,周致就惊奇的发现,很多乡邻们都是面呈菜色,很有点儿饥饿之状态。详细问起才知道,今年的麦收正如周致事先预想的一样,很多百姓家都是颗粒无收,庆都县遭了大旱。

    本来在麦收季节还是能收获些粮食的,可就在麦收那几日,天突然一连降了几日的大暴雨,成熟的麦就全部烂在了田里。

    好在现在已经种上了玉米,乡民们就都盼望着玉米能丰收了,也好度过灾年。

    再有,周致在年前和吕行川等人商议的那个八君子义仓真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乡民们没有粮食的时候,吕行川的老爹吕秋生和周致的老爹周铁便开仓赈粮。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开仓赈粮并不是不收百姓们的钱物。只不过是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卖给百姓,义仓并不赚取半分银子。当然了,遇到了那些实在穷苦,一文钱都拿不出的百姓们,义仓也会赈济给他们粮食,不过要签订契约,等着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了,让百姓们偿还而已。

    说是偿还,其实是不带有任何利息的。

    这样的举动绝对是大善举。当很多乡民们得知当初是周致的主意组建的义仓,都纷纷对周致赞不绝口。所以周致在国子监读书这段日子,他的名声在附近乡里又是大了不少。周致俨然成为附近乡里的大善人。

    当然了,附近乡里众多的百姓们单单依靠八君子义仓赈济的粮食,是不会度过难关的。庆都县知县陈光耀也组建了几个大粮仓,囤积了很多粮食,在最为危急的时刻,开仓放粮。

    陈光耀的名声也因为这样一件事情而迅速崛起,响彻了整个庆都县。百姓们说起陈光耀,都齐齐的要竖起大拇指,赞一声清官。

    庆都县说到底是贫苦之地,无偿的赈济粮食给百姓们,也是要亏空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效仿了八君子义仓的做法。

    陈光耀也好,周致也罢,其实心里很清楚,放出去的粮食说是要收回来,但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罢了。明年就一定会风调雨顺吗?谁能说的准呀?

    周致心里是最清楚的,历史上的小冰河天气从现在开始其实就显露出了端异。可能越是往后,天气会越糟糕,至于风调雨顺的天气,恐怕日后在这大明北方一带会越来越少了。

    此时在周家就有人说起周致的八君子义仓,周致只是一笑置之。周致现在想的是,自己现在只是一个乡下的秀才,影响力小的很。能尽自己的力量为附近百姓们做些事情就很不错了。至于日后到底能不能保证附近乡里百姓们不饿肚子,真正到了最为困难的时候,那又有谁能说的准呢?

    一句话,现在就要开始准备,尽量让周家的日子好过一些,想办法积累更多的钱财,想办法让附近乡里的百姓们也抓紧积攒银钱,那才是最为关键的。

    自己尽力就好,却是强求不得。

    好在从老爹和众多乡民们口中得知,乡民们现在的日子虽说过的清苦,但终归能过的下去,家里的土豆、南瓜之类的东西保管好了,节省着吃,是能坚持到年底的。

    过一段算一段吧!

    夜色渐浓,乡民们很是满意的慢慢从周家散去。周致和寇沛涵才拜别了父母,回到自己的房间。

    顺带一提的是,张喜和张紫妇女在娘亲周何氏的安排下,很快就成了周家的一员。张喜负责打理整个周家,按照年亲的心思,是要他日后成为周家的管家的。

    张紫则是直接由娘亲周何氏派给了寇沛涵。

    怎么说寇沛涵也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在寇家的时候,那是时刻都有丫鬟婆子伺候的。可到了周家,竟然孤零零的,就是到了冬日,烧炭取暖之类的事情都是要寇沛涵自己来做。

    娘亲周何氏早就看在了眼里,疼在了心上。怎奈当时周家的日子似乎还不允许雇佣更多的佣人。况且周何氏和寇沛涵说过了几次,寇沛涵都是坚决不允,雇佣丫鬟的事情也就搁置下来。

    现在好了,周致和寇沛涵领回来了小张紫。这张紫一眼看过去,给人的印象就是聪明伶俐,而且手脚麻利,还会武艺。这不是正好适应寇沛涵吗?

    现在有齐彦武做周致的书童,张紫做寇沛涵的贴身丫鬟,这不是正合适吗?

    齐彦武也就每日能很多次的见到张紫,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慢慢发展,直到最后的水到渠成,结为连理。

    回家之后的第一个夜晚,夫妻二人自然很是温存了大半夜,在双双入眠。第二日一大早,寇沛涵则是在周致、张喜和张紫的陪伴下回娘家。

    好几个月不曾见到爹爹和母亲了,寇沛涵如何不思念他们。

    不到两个时辰便来到了唐县寇家。

    寇家现在对周致的态度是越来越好了,寇大刚早就放下了老丈人的架子亲自率领着儿子寇通,老管家寇仲迎接出院。

    未等周致磕头见礼,寇大刚便是拉住周致,爽朗的笑道,“贤婿呀,上次不是贤婿想办法,说不得老夫也就在京城回不来了。真是感谢贤婿呀。”

    “泰山大人不要客气,既然说到了此事,其实这次小婿来,还是有几句话要和泰山大人说。”周致神色凝重的说道。

第443章 匪夷所思() 
寇大刚倒是不以为意,笑道,“贤婿还是里面请,此处也不是讲话之所啊!”

    周致看寇大刚一脸的不在乎,不禁一愣。不过还是随着老丈人进入客厅。寇沛涵则是见过了爹爹之后,和母亲到后院去说话了。母女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了。

    客厅中,周致坐定,早有仆从端上来了香茗,让周致就有些受宠若惊之感。

    要知道,以前周致进了寇家,何曾有过这样的待遇。再有,即使后来和寇沛涵大婚之后,自己在寇家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老丈人和自己说话的时候,还是始终要端着一副架子,面孔始终是严肃的。

    就是在年初,自己搞定了老丈人被抓的事情,从后军都督府的郭良那里将老丈人救出来,老丈人在见到自己的时候,对自己还不是这样的表情。周致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丈人对自己虽说心生感激,但还是要板着脸的。

    可今日却是大不相同了。

    你没瞧见寇大刚是满面春风吗?

    周致稍稍迟疑了一下,不等寇大刚问起,便说道,“上次小婿从郭良手里将岳父大人救出来,那郭良表面虽说对岳父大人很是礼遇了,但在小婿想来,这件事郭良不会善罢甘休!

    一句话,郭良只是摄于皇上的压力,和当时大太监李广的完蛋才让他成了惊弓之鸟,毫不犹豫的放出了岳父大人。

    可等郭良回过味儿来,怕的是郭良还会想办法要祸害岳父大人呐!

    岳父大人请想,那郭良是后军的右都督,而岳父大人只是倒马关千户所一个小小的千户,岳父大人在他眼里可就是小的很了。”

    周致此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其实是这几日在细细琢磨之后才想出来的。他从郭勋对自己的态度就能清晰感觉出来。

    自己刚刚去国子监的时候,郭勋对自己那是百般刁难,各种看不起。可等到自己收拾了大太监李广,震慑了郭良,郭勋对自己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周致能感觉出来,郭勋俨然对自己有了很大的尊敬。

    可就在自己辞掉了太子伴读,或是说差点儿被皇上和皇后砍下了脑袋,郭勋对自己的态度就又回到了初始状态。

    当时自己一个人从皇宫回到国子监的,恰巧碰到了他们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