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国子监祭酒程敏政,还有司业诸葛后等人,因为周致的考试每次都及格,而且很多学科都能达到优秀,按周致现在的水平,其实早就达到了离开国子监的标准,他们对周致自然就更减少了关注。

    从国子监大门口出来,一直朝西南方向行走。

    此时正是午时,日头正盛,只是走出不多远,三人浑身便都是汗涔涔的。那小厮朝周致咧嘴一笑,道,“周致秀才随小的这一路行下来可是辛苦了。

    不过,小的可以向你透露一些,我家老爷可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他能见你,俨然是周致秀才的福分呐!

    说起来有很多人去拜望我家老爷,我家老爷都是避而不见的。

    呵呵!真是搞不明白了,不知我家老爷为何对你这般上心?”

    周致只是微微笑笑,并不说话。不过此时周致的那颗心很激动,他家老爷到底是谁?大人物?在这京城中大人物可多了。

    走了差不多有一个时辰,眼前出现的是一片低矮的平房,建筑都非常简陋。这里明显是京城普通百姓们的住所了。随着那小厮钻入一条小巷,在小巷中三拐两拐,小厮在一处朱红漆的大门前停住。

    说是大门,其实也并不是很大,和白岳村的陈家、岳家的那种大门都没法比。至于比周致家里现在的大门,那就更是小上很多了。

    站在门外,观察这处宅院,只有两进房间,宅院的面积显然不大。

    那小厮轻轻叩门,大门便随之开了,里面是一个年约五十岁的老仆,看了一眼那小厮,也不说话,等小厮和周致齐彦武三人进门,便随之将大门关闭。

第440章 谆谆教诲() 
这里是小厮口中所说的大人物居所吗?这里分明就是一处极其普通的民间宅院。一个大人物就住在这里的居所?让谁看来都不会相信。

    宅院内的仆人似乎除了这个小厮还有那个开门的老仆外,再也没有了其他人。而且宅院静悄悄的,似乎很没有生气的样子。

    此时那开门的老仆却张口说话了,“老爷在书房等着!”

    声音缓和,此后就再也不发一言。

    他显然没有跟着周致三人,而是随后去了别的房间,不知去忙碌什么了。

    那小厮就领着周致和齐彦武进入第二进院落。第二进院落收拾的倒是干净整洁,还种植了几种时令的花草,散发着各种清香的气息。书房也不过是一间甚是平常的房屋罢了。站在书房外,那小厮先是朝周致轻轻挥手,示意周致止步。而后他则是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

    显然是去禀报了。

    果然功夫不大,他便出来,又是朝周致挥挥手道,“老爷让你进去。”

    周致迈步进入。

    齐彦武则是跟在周致身后,也想随着周致进去的。毕竟这里非常陌生,而且不知他们是什么样的来历。齐彦武很担心周致的安危。

    可那小厮伸手就止住了齐彦武,道,“这位小哥就不要进去了。我家老爷只说了,让周致秀才进去,却不曾提到你。”

    齐彦武就很是尴尬了,朝那小厮横眉冷对。

    周致回头,朝齐彦武微微一笑道,“小武莫要担心,哥哥不会有危险的,你站在门外等候便是!”

    齐彦武这才心有不甘的轻轻点头。

    周致进入书房,书房内的光线很阴暗。在书房正中央摆放着一桌案。桌案显然非常陈旧,桌面上的朱漆已被磨损下去了很多。在桌案后面,蜷缩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此时那老者正用一双透亮的眼睛盯着周致看。

    周致真是轻轻扫了一眼,便慌忙跪下,高声道,“周致见过阁老!”

    在桌案后面坐着的赫然是当朝内阁首辅徐溥。

    不对,其实徐溥在半个多月前应该是致仕了。现在接替他首辅位置的应该是刘健。

    “起来吧,不必多礼,老夫现在已不是内阁首辅了,老夫只是寻常百姓!”徐溥说道。

    听他说话的语气好像很生硬,周致就不明白他其中之意了。等周致谢过徐溥站起身后,徐溥便当即说道,“老夫今日让你前来,是有些话想和你说。

    说起来老夫和你也没有过什么交集,你我之间只是在御书房见过一面罢了。

    今日老夫是要训诫你一番,不知你愿意听还是不愿听?

    若是不愿听,那周致秀才,那就请现在离去吧。老夫不会怪你,其实也没有理由怪你。

    总之一句话,接下来老夫说的话可能很是难听。”

    可能人老了都有唠叨不休的毛病,饶是首辅徐溥也不例外。他啰嗦着说了一通,周致则是恭谨的听着。等他说完了这些,周致旋即说道,“小子自然是愿意听阁老教诲了。阁老有话请讲。”

    是呀,徐溥可是大明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是贤臣。正如那小厮所说,有很多人前来拜望徐溥,徐溥都是避而不见的。而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得到他的训诫教诲,那俨然是自己的福分了。

    “好,那老夫可就说了。

    周致秀才,周大秀才,你从十五岁读书,只是读书一年稍多,就考中了秀才,的确非常难得。而后又得杨一清的举荐来了国子监读书,还得到了皇后的欣赏,李东阳的看好,成了太子伴读。

    在你老家庆都县,你弄出来的动静不小,有很大的名气,来了京城国子监,提到你周致的名字,俨然也是响当当呐!

    年轻人有这样的名气,在我大明的确少见。呵呵!这样看起来,你周致的确了不起,很有康狂妄的资本呐!”徐溥说到了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他在细细观察着周致脸色的变化。

    周致神色如常,不过内心却是在翻江倒海。

    他清楚的听出来刚才徐溥的一番话,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表扬自己,但实际上却话中带刺。

    周致对徐溥是万分尊重的,在周致想来,徐溥这样说自己,显然是要引出后面的话来了。后面的话才是他今日说话的重点。

    果然徐溥似乎对周致的表现很满意,轻轻点头,随后说道,“周致,你可知道君臣之礼,君为重臣为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道理想来不用老夫和你说了吧。可是你周致却不知轻重,竟然向皇上和皇后主动提出不做太子伴读了。这是哪门子道理?

    只有皇帝辞去你的份儿,却是没有你辞去皇帝的份儿。

    也亏得当今圣上是开明之君,不和你计较。

    但老夫却还是要训诫你了。想你周致聪明好学,很有才学,老夫了解到在国子监现在你是首屈一指了。今年的秋闱必能考中举人,明年的春闱和殿试想来高中进士也不会太难。

    日后你周致必定为官。可是官场险恶,像你这等不知隐忍,不知轻重,如何能在大明官场混下去,如何能为天下百姓做出更多的事情?”

    徐溥说到这里,显然声音有些和缓了,变成了对周致的谆谆教导。

    “年轻人锋芒毕露终归是不行的,所以你的性子必须要改一改。老夫看你是个人才,才对你如此说话,希望你能理解老夫的苦心,在日后不要让老夫失望。”徐溥最后说道。

    说完,他的眼神就很是和蔼的看着周致,周致能清晰的感觉出来,徐溥对自己是格外关心,是欣赏的。

    自己和他没有交集,甚至说不上相识,可他竟然醍醐灌顶般对自己这样一番教诲。周致顿时感激不已。

    是呀,他说的太对了。自己在辞去太子伴读这件事上台意气用事了。可能就影响了自己的未来。

    日后要想在官场混下去,自己就必须要向徐溥这样的大人物好好学学。

第441章 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徐溥最后说道,“周致啊,你拒绝了当今圣上,圣上虽是开明之君,但在圣上身边的那些小人日后定会拿着这件事作文章。所以在老夫看来,你拒绝皇帝绝对是愚蠢之举。

    老夫说到底是爱才之人,从第一眼见你,就对你很是欣赏,你我之间也算是有缘吧!

    老夫虽现在不在朝为官了,但老夫也有些门生故吏,也有几个相好关系不错之人,老夫会让他们在日后帮你把你在皇帝心中不良印象慢慢清除。

    但说到底最后还是要靠你自己。

    周致啊,好自为之吧!”

    周致当即跪下给徐溥磕头。是呀,徐溥对自己可谓煞费苦心,对自己这样帮助,自己何以为报?唯有日后堂堂正正做人,科举成功之后,在官场上风生水起,为朝廷为百姓们多多做出有益的事情了。

    徐溥终于呵呵的笑起来,又是说道,“起来吧,老夫信得过你,你日后定能成为大明栋梁!”

    带着徐溥的谆谆教诲,带着徐溥的希望,周致从徐溥的宅院出来。齐彦武跟在周致身后,眼见周致神色凝重,也不敢问周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两人便快步回到国子监。

    明日就要离开国子监回家了。周致便又去拜辞了司业诸葛后。自己在国子监这段时间,司业诸葛后对自己还是蛮关照的。对周致的离开,诸葛后也并不阻拦,只是叮嘱周致在日后定要刻苦读书,在今年的秋闱还有明年的春闱能考出个好结果来。

    周致在国子监这段时间,和国子监祭酒程敏政的关系一直很一般。但因为今日得了徐溥的教诲,周致受益匪浅,所以在临行之前,还是要去拜会一下程敏政的。

    程敏政显然对周致的到来很是吃惊。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在程敏政想来,周致虽说辞掉了太子伴读,但这并不意味着周致一定就在皇上和皇后那里失宠,也更不意味着周致前途尽毁。

    他太清楚周致的才华了。

    在日后周致的成就定然不会小。虽说周致的前途上可能磕磕绊绊会多一些,但有句话说的好,是金子到了哪里到了什么时候都会发光。

    周致是定会有发光的一日的。

    虽说以前和周致没有太多的亲近,但尽力把双方的关系保持好,或是更进一步也是好的。所以程敏政就对周致格外热情,弄的周致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没想到临到最后,和程敏政还能谈一次心,周致心下也就畅快了很多。

    程敏政和周致谈话的内容无非也就是对周致的各种鼓励,让周致回家之后,努力参悟,争取在写文章上能更上一层楼,甚至独成一家。

    随后周致又去拜望了国子监的几位老师。像是算术先生邢洪是必须要去的。虽说在国子监周致基本上就没上过邢洪的课,但邢洪还是对周致十分高看。周致这一次去,邢洪甚至拿出了几个他自己搞不懂的问题请教周致。

    作为后世而来的穿越众,像是邢洪此时提出的问题,在周致这里就是很简单的了。周致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邢洪的眼界就又开阔了不少。

    邢洪说道,“周致啊,日后为师有了算术难题,少不得要书信向你请教呐。”

    “呵呵,恩师勿要如此说话,周致只是在梦中突然开化,学得了些算理。恩师若是有难题,周致也定绞尽脑汁,竭力相助。我们共同进步吧!”周致很是谦逊的说道。

    对,周致说的就是谦逊之词。没办法,邢洪的那些算术问题的确在周致这里都能得到解决,这样说俨然就是十分谦逊了。

    周致一个下午就这样忙忙碌碌的,终于到了傍晚。

    国子监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周致便是和齐彦武担了行李,一前一后出了国子监,直接去寇沛涵下榻的客栈。

    寇沛涵此时还没有回来,不知太皇太后今日要留她到什么时候。呵呵!谁让太皇太后对寇沛涵这个义孙女格外喜爱呢。

    两人进入客栈,齐彦武便是去张喜和张紫的房间了。齐彦武隔三差五总是要来客栈,如果说以前是为了侍奉大嫂寇沛涵,可现在却是不同了,齐彦武来客栈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张紫。

    当然了,他和张紫其实也没有什么话可说,无非就是问一问张紫都练习的什么武艺,这些都问清楚了,也就问张紫每日练武的情况。总是翻来覆去那么几句话,而齐彦武却没有一点儿厌烦的意思。

    奇怪的是张紫也毫无厌烦情绪,每日都盼望着齐彦武能来看她。这样一来二去下来,齐彦武一日不来,张紫就好像失去了点儿什么似的。

    对女儿张紫和齐彦武之间的事情,张喜是过来人,自然看的清楚,也明白其中之意。张喜通过这几日对齐彦武的暗暗观察,对齐彦武俨然也很喜欢,所以他对他们二人的事情也就听之任之,并不横加干涉。

    在张喜想来,其实女儿张紫能寻到齐彦武这样一个有正义之心的小伙子是很不错的。从寇沛涵口中得知,周家其实更是一个和睦的家庭,张喜也就更加知足了。

    他几乎已经想好,自己去了周家之后,一定好好干活,伺候老爷和主母。

    张喜和张紫父女听说周致少爷明日就要回家去,当即喜出望外。在京城实在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这地方是豪强林立,穷人没有生存之地的地方,这里也是一个伤心之地。依他们现在的身份,在京城是卑躬屈膝,没有生存尊严的。

    如果说以后再来京城,那必须要有尊严的前来,昂首挺胸的前来。

    该吃晚饭了,寇沛涵还没有回来,周致断定太皇太后是要在清宁宫里留娇妻涵儿吃晚饭了。所以周致就让齐彦武去客栈点了饭菜,四个人围桌而坐吃起来。

    依照张喜和张紫父女的心思,他们是不敢和周致少爷同桌的。可在周致的强拉硬拽下,才不得已而从之。至于齐彦武,其实始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和周致同桌用饭。可今日却是不同了,此时正是让张喜和张紫与周致哥哥相识,相熟的时刻。干脆就破天荒的坏一次规矩吧。

    一餐饭开始的时候吃的寂静无声,张喜和张紫几乎不敢抬头。可最后在周致谈笑自若,丝毫不以主人自居的感染之下,倒是气氛和谐了很多,有说有笑起来。

    不过张喜和张紫父女是聪明人,他们早就想好了,这是第一次和周致少爷在一起吃饭,也是最后一次。以后一定要秉承着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