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是在他老爹郭良受了李广的怂恿和挑拨,抓了周致的老丈人寇大刚,结果让周致巧妙化解,干净利落的干掉了李广。寇沛涵又随后状告李广,让弘治皇帝对郭良也就很是恼火。狠狠的责骂了郭良一通,郭良自然闭门思过,好不惭愧。

    郭良得知了郭勋对周致的事情,在家好生教育了郭勋一顿,郭勋还真是老实本分了几日,并且对周致的态度也转变了很多。但郭勋是“京城四少”之一,所谓的京师里的人,他在骨子里毕竟感觉是十分高贵优越的,是瞧不起周致一个乡下穷秀才的。

    只是不长的功夫下来,郭勋对周致好像就又有些疏远了。不过让郭勋直接面对面的和周致对着干,郭勋却也不再做了。

    郭勋便在背地里挑唆别人,继续给周致使坏。

    柳开先眉头深锁,说道,“这个周致的确不可小觑。不过,为兄倒是不惧他。他现在连个举人都不是,为兄倒是不信了,明年的会试殿试他能超过我。”

    显然柳开先对周致成为太子伴读也很嫉妒,不过他此时倒还没有失去信心,还在信心满满的准备着明年的会试和殿试与周致一争,同时到了现在他也真正把周致当成了对手。

    柳开先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周致现在可以说是今非昔比了,成了太子伴读,我们想收拾他显然就无能为力了。郭旭贤弟,为兄听说太子从刑部大牢提出来两名囚犯。那两名囚犯一个是叫邱龙,一个张虎,他们二人可是死在了周致手里。

    郭勋贤弟,这邱龙张虎可是你们郭家的远房亲戚,当初为了救他们二人,郭良叔父可是费了不少力气。不过这二人罪孽深重,死罪还是难免。但在刑部却没有胆敢行刑之人。

    这二人死在了周致手下,不知郭良叔父有何打算?”

    京城柳家虽说没有人为官,但是京城豪富之家,族长也就是柳开先的父亲柳克和京城很多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都有很好的往来。所以柳开先能得到这个讯息也就不足为奇。

    郭勋闻言,先是一愣,旋即低声笑道,“呵呵!真是什么事情也瞒不住柳兄呐。不错,这周致实在可恶,我们郭家的那两名远房亲戚虽说犯下的罪名不小,他们也是寻常百姓。但说到底还是我们郭家的亲戚,在刑部也就没有人敢对他们二人行刑。

    可周致竟在太子的指使下杀了他们。哼!打狗还要看主子呐!太子倒也罢了,那是我们郭家断然也惹不起的人。可这个周致却是在作死。

    父亲大人早已说过了,等李广这件事情稍稍过去一阵,父亲便亲自来收拾周致了。

    呵呵!虽然说现在周致是太子伴读,但有了父亲大人在从中使绊子,想来那周致在太子身边的日子也好过不了。父亲大人就是要瞅准时机,一下子就收拾了周致。”

    其实郭勋早就憋不住了,想把这个消息透露出来。可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此时柳开先这样说,郭勋就不无得意的如是说道。

    “嘿嘿!有了郭良叔父,他收拾周致,甚至捏死周致那还不是玩儿一样啊。但愿郭良叔父能早早下手,让我等也好好看看周致那可悲凄惨的下场。”徐奎壁阴险的笑道。

    而后三颗脑袋凑在一起,又是一阵欢快得意的笑。

    、、、、、、

    对于徐奎壁等人的合计,周致自然无从知晓。他也不想去知道。所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周致现在想的就是刻苦读书,进一步提高作八股文的水平,同时和太子拉好关系。

    此时周致就坐在朱厚照身后,聚精会神的听杨廷和讲解《春秋》。

    不得不说杨廷和的才学确实比诸葛后之类的人要高出一筹,听的周致茅塞顿开。

    时间过得总是很快,周致成为太子伴读转眼就是半个月过去。可喜的是朱厚照这半个月还算老实,每日上午和周致在一起听课,倒是一副很认真的样子。

    但他显然是一个没有长性的人,这一日他们刚刚听董越讲完了课,周致准备回国子监。朱厚照却是一把拉住周致,笑道,“周致秀才,午后是一段好时光,今日你不妨就陪本太子玩上一阵。”

第392章 新鲜的玩法() 
周致半个月和朱厚照在一起上课,和朱厚照的接触自然就多起来。周致发现,朱厚照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读书听课的领会能力很高。杨廷和董越和李东阳讲解的东西很深奥,可朱厚照却也能听得非常明白,并且融汇贯通。

    不过,朱厚照虽说有颗聪明的脑袋,但他对读书的兴趣终究不是很大。这就颠覆了周致的一个理念,学习知识有时候并不一定非要有了兴趣才能学会。

    这半个月,朱厚照每日上午上完先生的授课,下午便是玩乐的时间,小日子过的很充实。可在朱厚照玩乐的时候,从来也没拉上过周致,今日却是要拉上周致,这就让周致有些纳闷。

    看朱厚照非常诚恳的目光,周致感觉不好拒绝,索性就点头应允。呵呵!其实朱厚照是太子,太子真要给周致下了命令,周致还是不敢不听,也不能不从。

    朱厚照显然很兴奋,中饭就让周致在太子东宫吃了。在东宫北面,是一块空旷的场地,这里是专门供朱厚照玩乐之地。有各种兵器,各种时下很流行的玩具。

    朱厚照其实对练习武艺有浓厚的兴趣,每日午后,他除了玩乐,还要练习好长一段时间的武艺。在练习武艺上,朱厚照从来都是很认真,一丝不苟的样子。

    朱厚照和周致,以及刘瑾魏彬还有高凤,和朱厚照的五名贴身侍卫此时站在这空旷场地中。朱厚照先看了看兵器架上的各种兵器,又看了看那些平时玩乐的玩具,诸如毽子,健色(蹴鞠用的球)、斗鸡、赛犬之类的,一时间突然兴趣索然了。

    他朝周致说道,“周致秀才,你看这里的各种东西,今日本太子和你玩儿什么?”

    他显然是要征求周致的意见了。

    这些玩具之类的东西朱厚照不知玩儿过了多少遍,没有一点儿新鲜感了。

    周致的目光落在健色上,说道,“太子殿下,我们这里正好有十个人,不若我们就玩蹴鞠如何?”

    早在穿越之前,周致就是一个足球爱好者。穿越大明之后,家庭贫苦没有条件不说,每日还忙碌不堪,哪里有机会踢球呀。今日见到了这蹴鞠的健色,不禁就有些心痒了。

    说起蹴鞠,这一名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中记载:西汉时身为“安陵阪里公乘”的项处,因迷恋“蹴鞠”,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继续外出蹴鞠,结果不治身亡。

    其后蹴鞠一词在《汉书》中多次出现。不过,汉以前的战国,称古代足球为“蹋鞠”。

    蹴鞠可谓源远流长,到了明朝仍然在流行。《明史》上记载,拥兵三吴、称兵割据的吴王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蹴鞠,拥妇女酣宴。”可见蹴鞠已和淫乐连在一起。所以,朱元璋称帝之后,传下圣旨,严厉禁止军人蹴鞠。

    朱元璋的圣旨只能禁止军人,但并不能改变蹴鞠的娱乐性质,也不能禁止民间的蹴鞠活动。明代出现了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业作坊,出售各式各样的健色。

    在此时的大明,单单是健色的名称就不下四十种,做工十分精良。

    《蹴鞠谱》上说“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大明此时的蹴鞠自然和后世的足球踢法和规则有诸多不同。此时以表演花样多少和技艺高低决定胜负。二人以上至十人分别称为二人场、转花枝、流星赶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过海、踢花心和全场,各有规定的踢球路线。

    周致取过一只健色,看看做工,俨然有了后世足球的雏形,轻轻点头。随后笑道,“太子殿下,蹴鞠玩儿起来就很有意思,不过今日周致倒是有一种更为新鲜的玩法。”

    其实在这众多玩具中,朱厚照对蹴鞠是比较有兴趣的。不过踢的次数多了,热情也就降低了很多。可此时听周致说有新鲜玩法,他的双眼旋即便放出异样光彩,笑道,“本太子就知道周致秀才能玩儿出新鲜,呵呵!”

    说完之后,便得意的朝刘瑾等人看过去。刘瑾等人便是一脸谄媚的说道,“是呀,周致秀才确实聪明。不过说到底还是太子您有识人之明呐!若不是太子殿下您发现了周致这个人才,我等如何会在蹴鞠上了有了新鲜玩法。

    蹴鞠的老法子太没意思了,周致秀才,还请你快快说出这新鲜的玩法。”

    刘瑾和高凤可能是出于真心的敬佩周致,不过也有诸多的嫉妒。可魏彬就全部是嫉妒了。

    蹴鞠玩了多少年,总是那么几种玩法,他如何能玩儿出花样,这周致莫不是故意在夸大其词,讨太子欢心吧?不过这周致小子确实很聪明,真若是他今日讨了太子的欢心,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他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能这样说,只有盼望着周致说出来的花样太子没有兴致,从而让周致难堪。

    他更希望太子震怒,魏彬便可以怂恿朱厚照将周致赶出皇宫,或是治了周致的罪也未可知。

    魏彬的心思周致自然无从猜透。周致此时想的是真若是自己说出来后世足球的踢法和规则,让朱厚照产生了兴致,而后在整个大明传播开来。那国家的足球运动从现在就开始了,到了后世国家定能成为足球强国。

    周致毫不迟疑,便是将后世五人制足球的比赛规则全部说了出来。朱厚照是聪明之人,在玩上更是一点儿就透,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禁拍手道,“这个好,一会儿本太子带领四个人,周致秀才带四个人,我们就比赛几场。”

    足球场地需要画出线还有布置球门。

    朱厚照便令丁强等五名侍卫又从宫里召集了些人手,很快在周致的指挥下完成。

    球网则用大麻绳简单制作而成。

    只消半个时辰的光景,一个和现代足球场地十分接近的场地便布置完成。

    朱厚照早已急不可耐,率先带领四名侍卫进场。周致则带领着刘瑾、高凤、魏彬和剩下的一名侍卫进场,并详细规定了他们的位置和分工。

    可十个人全部上场了,眼下却缺一个裁判,周致略略想了想,说道,“太子殿下,在这皇宫里,其实有一个人十分刚正不阿,公道公平,让他来做裁判再合适不过了。”

第393章 好不痛快() 
朱厚照此时玩心早起,总想着和周致的队伍一决高下呢,哪里还注意听周致说的什么裁判需要刚正不阿之类的话。既然周致有合适的人选,朱厚照就连想都没想便急急的问道,“周致秀才,你说谁做裁判,本太子马上派人去召他。”

    周致等的就是这句话,微微一笑,而后正色道,“在吴经公公身边有个常随,名叫张永,此人二十岁刚刚多一点儿,身材魁梧,相貌周正。最重要的为人仗义,刚正不阿,公道公平。”

    必须要反复强调张永刚正不阿,公道公平。不管朱厚照往心里去没去,周致感觉他必须要这样做。

    张永哥是自己从小的玩伴,自己是跟着张永哥屁股后面玩大的。而且张永哥到了宫里,还对自己有过不小的帮助。这时候不报答张永哥,还等到什么时候啊?

    要知道,朱厚照是未来的皇帝,让张永哥尽快和朱厚照相识,或是尽快跟在朱厚照身边,张永哥才会有美好的前程。

    史书记载朱厚照身边有八虎,现在已经有刘瑾、魏彬、高凤三虎了。张永是八虎之一,可张永是何时跟在了朱厚照身边,周致无从得知。反正自己现在要努力帮助张永哥这是毋庸置疑的。

    朱厚照还真是没听说过张永其人。不过他连想都没想便说道,“好,马上召张永前来。”

    “太子殿下,那就让奴才前去吧!”刘瑾急急说道。

    刘瑾的话音未落,魏彬早已说道,“太子殿下,还是让奴才去寻他。”

    刘瑾和魏彬都和张永相识并且关系不差。张永很有心计,懂得交往的重要,此时这二人前去,自然是想去在张永跟前卖好了。

    不过他们二人的心思却不一样。刘瑾现在想的是周致推荐了张永,足见周致和张永的关系,呵呵!张永若在站在我和周致这边,那形势就越来越好了。

    而魏彬想的是要想办法破坏周致和张永的关系。而自己呢,是要坚决团结张永的。

    高凤此时却默不作声。

    他也和张永相识,不过高凤以前只是都知监的小太监,他和张永的关系就很一般了。

    呵呵!这样看来,张永结交人其实也看重他们的身份地位的。没办法,这便是生存之道啊。

    朱厚照看刘瑾和魏彬都争抢要去,却是面色一板,朝高凤吩咐了下去。高凤便急急的去了,魏彬和刘瑾则弄了个灰头土脸。

    高凤办事认真,而且行动快捷,只消一炷香的功夫,便将张永寻来了。

    张永始终在吴经身边做常随,和邱聚二人是吴经的心腹。不过,张永在吴经身边的日子久了,也就了解了吴经的个性,吴经贪财不说,而且睚眦必报,心胸狭隘。张永断定吴经这样的人不会走的很远。

    张永毕竟心里有抱负,用他自己的话说,身为男儿汉,自当顶天立地,光耀门楣。

    李广死了,吴经的地位提高不少,张永也就水涨船高,地位也有了提升。不过他还是跟在吴经屁股后面转的人。感觉总是围着吴经转,终归不会有大前程的。眼看着刘瑾魏彬等人都去了太子朱厚照身边,张永的那颗心就越发浮躁起来。可太子朱厚照挑选身边的太监,并没有挑中他,这让张永很是失落。

    唉!如何才能混的出人头地呀?难!莫非我张永这辈子就不能独当一面,有出头之日了?

    今日他正在伺候吴经午休,高凤急急的前来说太子召他,这让张永顿时喜出望外。太子召唤张永,吴经自然不敢阻拦,便让张永随高凤前来。

    高凤倒是个诚实的人,在路上便把周致推荐张永做健色比赛裁判的事情,详细告诉了张永。

    张永不禁暗叹,关键时刻还是小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