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虽说有些气馁,但也强自表现的镇定自若,不能让皇后看轻了自己。

    所以周致便朗声道,“在灯笼库,是太子在和我玩闹,我并不害怕。”

    “你真感觉李广是罪有应得?”

    “李广贪赃枉法,勒索官员,收受巨额贿赂不说,单单是侵占的民宅就有无数,很多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却是敢怒不敢言。李广太骄横跋扈了。皇后娘娘,我朝是清明之世,难道他这样的人不是罪有应得吗?”周致回答的倒是不卑不亢。

    这让皇后心下不禁有些欢喜。

    是呀,周致只是个普通的秀才,但却能收拾了李广,这份胆识和气魄不正是现在朝廷所需要的吗?

    太子生性顽劣,但本质不坏,周致身上所具有的品质也正是太子所需要的。有了他在太子身边,那对太子的成长一定是有利的。

    只是这样几句简答的问答,张皇后便对周致很是看好了。

    不过张皇后也是一个心思极其缜密之人,做决定之前,她会反复衡量。

    稍稍沉默了一会儿,张皇后突然说道,“李大人,出来吧!”

    声音刚落,从屏风后面转出一人。

    周致抬眼看去,见是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老者一张脸上布满皱纹,但一双眼睛却是分外明亮。他虽个头不算高,但整个人却是给周致一种精神矍铄的感觉。

    最主要的是周致发现这位老者周身散发出一股威严,那威严之中却又不乏机警和敏锐。

    刚才皇后称呼他李大人,周致断定此人来头定然不小。

    果然张皇后朝他微微一笑,指着下首的座位说了声,“李大人坐。”而后,便是对周致介绍道,“周致,这位是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李大人。”

    其实李东阳还有一个头衔张皇后没有说。李东阳现在还是挂衔的礼部尚书。注意,只是挂衔,真正的礼部尚书现在是徐琼。

    周致闻听吃惊不已,一时愣住,一颗心也砰砰的跳起来。

    “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这是很大的名号。这里的“李公谋”指的便是李东阳了。

    李东阳祖籍湖广长沙茶陵,因为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进入京师戍守,属于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出生于京师的玄武湖西浒。李东阳四岁的时候,就能做出径尺大的书法,所以被称为“神童”,当时的明景帝下诏验试,并且赐给了李东阳很多银钱。

    李东阳小小年纪可谓名满京师。

    在李东阳八岁的时候,他便以神童之名进入顺天府学。他在十五岁就乡试中举,而后十六岁考中进士,在殿试之时,李东阳高中二甲第一名,被选为庶吉士。

    在之后的几年,李东阳做侍讲学士,东宫讲官。在弘治八年,李东阳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

    现在的内阁总共有四个人,内阁首辅徐溥,次辅刘健,而后是谢迁,李东阳。李东阳虽排名最后,但却很受皇上和皇后的看重。

    今日张皇后要面见周致,想把周致留在太子身边,张皇后便召来了李东阳,让李东阳帮助参谋。

    周致对李东阳这样的大人物在后世就是很敬仰的。穿越大明,更是做梦都想见上一见。周致知道,现在他和李东阳的地位相差悬殊,想见到李东阳,谢迁,刘健之类的大人物,那必须要刻苦读书,考中了进士之类之后,才可能会有机会。

    可没想到,今日竟是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环境里见到了李东阳这大人物。这事儿来的太突然了,以至于周致心情激动,不知所措起来。

第390章 我们愿意一辈子命苦() 
周致怀着激动崇敬的心理,见过了李东阳。李东阳的一双老眼其实早就把周致上下看了个详细。因为皇后有把周致留在太子身边的想法,所以李东阳事先也做足了功课,对周致的过往有了不少的了解。

    李东阳得知周致只是一个乡下读书人,但就是这个乡下人却屡屡弄出很大的动静。在白岳村,在庆都县,以及庆都县周围的地方,周致都有很大的名声。他得到了保定知府彭泽的欣赏,更是得到了杨一清的青睐,收为学生。

    在国子监就更不用说了,周致的很多学识和思想就是连李东阳都甚为惊奇,从未听说或是见过。

    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周致是杨一清的学生,在李东阳看来,既然杨一清能看好的人,那断然就不会错。要知道,李东阳和杨一清关系匪浅。在整个大明朝廷,若说李东阳关系最好,最为知己的人那就莫过于杨一清了。

    所以杨一清朝皇后淡然一笑,道,“皇后,微臣已对周致扫听了一些,此人读书刻苦用功不说,还很有心计,学识匪浅,许多学识就是微臣也未曾耳闻,俨然是十分先进的。

    我大明泱泱大国,可必定也是要向前发展的。在微臣看来,这周致就是年轻人的楷模,是年轻人的代表。

    还有,周致的人品微臣也已扫听的很清楚。刚才周致和皇后您说话,周致的言谈动作,微臣也在细心观察,微臣以为很是得体。所以微臣以为此人是陪伴太子读书的最佳人选。”

    皇后轻轻点头。

    周致早已愣住。

    不是说要自己陪伴太子朱厚照玩耍吗?自己可是没有那个闲工夫。可现在怎么又改成陪伴太子读书了?

    陪伴太子读书,那就是太子侍读了。我周致一个乡下的穷秀才如何就有了这样的境遇?

    要知道,太子侍读都是一些皇亲国戚的子嗣,并且才学和人品都要上佳。即使偶尔会从民间选拔太子侍读,那也是民间出类拔萃凤毛麟角的人。

    周致的心情不禁越发激动。

    可随后周致又想到,太子侍读固然是好的,可那也要看太子是谁呀?自己陪伴的可是大明历史上鼎鼎大名,而且名声很臭的朱厚照啊。

    朱厚照的未来是玩乐残暴,不务正业的一生。自己陪伴他读书,那日后他的名声臭了,朝臣和天下的百姓还不是要把很多罪责归咎在自己身上?

    伴读没有伴好呗!

    所以这个太子侍读貌似还真是不能做。

    这样一想,周致那颗很是激动兴奋的心就慢慢冷却下来。他开始寻思如何拒绝这个别人眼里的美差了。

    此时突听皇后说道,“呵呵,李大人,本宫知晓你和杨一清杨大人关系匪浅,这个周致是杨一清的学生,你也就偏袒着他说话了。”

    李东阳面色微微一变,说道,“皇后,这您可就冤枉微臣了。太子是以后的国君,既然是为太子挑选伴读,而且皇后既然召微臣而来,那就是对微臣的信任。

    微臣岂能因私废公,岂能徇私情啊。”

    “呵呵,本宫知晓,只不过是随意说说罢了!”张皇后笑道。

    他们二人说话,看上去很随意的样子,但周致却分明感觉到了他们两人的心机之深。他们的每一句话中似乎都蕴藏着深意。

    而后张皇后突然面色郑重,朝周致说道,“周致,刚才本宫和李大人所说你也听到了。不过本宫还是有些话要和你说,本宫知你读书刻苦,小小年纪就考中了保定府的小三元,而且读书的时间还不是很长。

    我朝国子监是个好地方,里面是天下的才子,先生也是我朝一流的先生,你在那里读书定然会有不小的受益。不过,国子监的先生和太子的侍讲比较起来,在本宫看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太子的侍讲现在是杨廷和,还有大儒董越,想必这两个人的才学你也知晓一些,本宫也就不必多说。还有现在你面前的李东阳李大人,也是时而要为太子授课的。

    所以在本宫看来,你进宫做太子伴读,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况且太子只是上午上课,午后的半日以及夜晚,你还可在国子监读书。

    周致,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从明日开始,你就进宫来开始和太子一起读书。”

    张皇后刚开始的时候是用商量的口吻和周致说话,她说的很清楚,有件事情要和周致商量。以至于周致开始就感觉张皇后是个很和气可亲的女人。

    可现在俨然是下了旨意,让周致不能拒绝。

    周致想好的那些什么怕耽误了太子,以及自己的才学还够不上做太子伴读,还有自己的娇妻也在京城,自己时而还要照顾娇妻,还请皇后另外寻找合适人选等等之类的,现在却无从说出口了。

    周致不禁心下叫苦不迭。

    女强人终归是女强人,她终于露出了她霸道的一面。

    做太子伴读这件事显然无从更改,由不得周致了。周致也就只好跪地谢恩,“多谢皇后抬爱”之类的言语说了一通。

    张皇后那张绝美的脸颊又重新转为和蔼,说道,“本宫的皇儿爱玩闹了一些,心思也野了一些,在日后陪伴他读书之时,周致秀才还需慢慢感染他。”

    显然张皇后对朱厚照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周致点头答应。

    从明天开始周致就是太子伴读了。在周致想来这自然是一件苦差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正如皇后所说,太子的侍讲是杨廷和董越还有李东阳,他们三人的才学的确要比国子监的先生高一些。自己也会因此和他们三人有了接触,这对自己日后的考试,还有为官想来定会有益。

    辞别了张皇后和李东阳,周致就从坤宁宫出来。

    引他出宫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太监,名字叫高忠。这高忠日后便要每日早早的去国子监接了周致,而后再把周致带到太子朱厚照的东宫。

    高忠是个很会说话的小太监,他显然对周致很尊敬。

    也难怪了,但凡是能和皇后靠上点而边,能接近皇后的小太监哪一个不是伶牙俐齿很聪明的人呀。高忠自然能看出张皇后很喜欢周致,这周致现在虽说还只是个秀才,但未来定然是前程不可限量。

    自己比周致还小,和周致搞好了关系,说不准等周致日后飞黄腾达了,自己还能沾上周致的光哩。

    这年月,尤其是在皇宫,多个朋友多条路,有时候可能就是因为不经意间结交的朋友,能让人死里逃生呐。

    周致到了夜里酉时末才回到国子监。齐彦武此时早已心焦不已,他想若是再等上半个时辰周致还不回来,他便要去客栈寻大嫂寇沛涵,让大嫂寇沛涵进宫去扫听消息了。

    大嫂寇沛涵有太皇太后赐给的腰牌,他能随意出入皇宫。虽说现在宫门早已闭了,但大嫂进宫还是会很简单的。

    好在周致安然归来,齐彦武自然喜出望外。至于周致在宫里都遇到了什么事情,齐彦武并不打听。他只是看到周致宛然无恙,一颗心就安定下来。这便是齐彦武的聪明之处了。

    刘文焕和何景明都是读书刻苦之人,到了亥时从彝伦堂读书归来,就急急的来周致的房间打听周致。

    周致一声长叹,“唉!命苦呐,今日是皇后让小弟进的宫,皇后是要小弟做太子伴读的。”

    两人闻听,诧异羡慕不已。随后却是想到,这周致真是得了便宜卖乖,做太子伴读还说命苦,这还有没有天理呀?若这也是命苦的话,我们倒是愿意一辈子命苦。

第391章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周致第二日早早起身,小太监高忠早已在门外等候了。至于周致上午不去国子监上课,皇后早就派人告知了国子监祭酒程敏政。对周致能有这样的境遇,程敏政虽说略略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没有那么足够的惊诧。其实从昨日太监魏彬前来领走周致,程敏政就恍惚的有了这种感觉,周致是要受到重视了。

    是呀,在皇宫里,像是魏彬这样的太监,虽说地位不是那么显赫,但能让他跑腿的人,也只有皇上或是皇后还有太皇太后之类的人了。

    唉!没办法,谁让当初自己的眼光不好,没有看清楚周致的才华,没有对周致足够的重视,现在后悔也晚了。

    周致去宫里陪伴太子读书的消息,周致在昨夜晚间早就吩咐了齐彦武,要齐彦武在天明后就去客栈告知大嫂寇沛涵。

    寇沛涵闻听之后,则是万分欣喜,暗道,我家老公真是了得,这才是我亲亲的老公,老公的前程真的是不可限量。这就更加深了寇沛涵对周致的敬佩,以及对周致的感情。

    周致成为太子伴读的消息在天明后也很快在国子监传开。司业诸葛后自然很是欣悦,他很清楚这对周致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周致进皇宫,跟着杨廷和董越还有李东阳读书,定然会受益匪浅,作文的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京城四少”现在只剩下三少了,蒋伦因为受了太子的训斥,被太子朱厚照赶出国子监后,到了现在还没有归来读书。看样子他老爹玉田伯蒋殷的面子不够大,在朝廷或是皇上眼里的地位不是很高,他还不能为蒋伦说情。

    此时,徐奎壁、柳开先、郭勋三人凑在一起,个个都是愁眉苦脸,一副郁郁寡欢之态。徐奎壁说道,“没想到在这个周致还真有一套,真是老天不开眼,为何就让他成了太子伴读。我一看到他小子那趾高气扬的架势,心里就有气。

    哼!不行,他成了太子伴读我也不会放过他,有一天必须要收拾他。”

    郭勋旋即接口道,“徐兄说的倒是不差,小弟好像总是听到徐兄这样说了,什么有一天,日后之类的,究竟是哪一天能收拾了周致?

    小弟所看到的是周致的名望越来越大,才学也越来越高,今年的秋闱和明年的春闱依小弟看来,这个周致定然会考出个好结果哩。

    现在他又去了皇宫,和太子在一起读书了。这和太子接触的也就多起来,等太子长大当上了皇帝,周致更是要飞黄腾达呐!

    柳兄,按道理最应该去做太子伴读的是你,你的才学比周致要厉害的多呀。真不知老天就如何瞎眼了,让周致走了这等好运。”

    郭勋因为在国子监总是和周致过不去,时不时的要给周致出些小波澜,难为周致。当然了,他的那等伎俩还是都被周致很轻易的化解了。尤其是在他老爹郭良受了李广的怂恿和挑拨,抓了周致的老丈人寇大刚,结果让周致巧妙化解,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