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只是个从八品的官,官级很低,还比不上一个县的县丞。可能在这国子监里,也没有人把他当成什么官,甚至对他不予理睬。也可能只有遇到了周致这样的秀才,才有了当面教诲,发挥余热的机会吧。

    周致耐心听完了他的唠叨,杨礼这才朝那小厮说道,“王可,你领他去后院选择住处。对了,看他带来了人没有,好生关照。”

    那小厮王可不敢怠慢,笑着领着周致出来。周致则是招呼齐彦武和小李凤,随着这小厮去第四进院落。

第304章 真是土气() 
如果说刚才听典簿杨礼的唠叨只是个小前奏的话,那这小厮王可的唠叨才是正题,他俨然是成了主角。

    从敬一亭的院落去国子监的第四进院落,不过是三四百步的路程。这小厮王可竟嘴巴一张一合,牙尖嘴快的说了好一通。听的周致心中暗笑,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是在理。

    他主要是说了国子监的来历和好处,以及来这里读书的学生们的情况。

    大明永乐皇帝在京城开办了国子监,从此之后,全国的人才都涌进来京城。不单单是大明国内的,还有很多国外之人,他们也慕名而来读书。周致清楚,这些外国人就是后世留学生的雏形。

    大明开国洪武皇帝开办国子监,主要是为了为大明培养更多的官员,管理国家,治理地方。所以在国子监读书的人的待遇简直丰厚到了极点。在这里,吃住全部由朝廷提供,吃的非常好,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而且住所也非常讲究,堪比后世的公寓。

    不光这些,就是学生们的笔墨纸砚以及所读的所有书,都是由朝廷提供。此外,逢年过节,还有诸多赏赐,包括衣衫,被褥、读书作文的用具,有时候朝廷还会专门发给学生们些许银两。更优厚的待遇是太子伴读也要经常有人来国子监挑选。

    当然了,陪伴太子读书,自然要求是非常之高的。必须要保证书读的好,文章写的精,还要有很高的颜值,爆表的身材,更重要的必须伶牙俐齿,对答如流。

    来国子监读书的不但会有只有几岁的神童,甚至还会有八九十岁的老翁。年龄跨度非常之大。

    一句话,来国子监读书,朝廷就会为你想到一切,让你安心读书,免除你的一切后顾之忧。

    这样优厚的待遇在前几朝表现的淋漓尽致,到了此时的弘治皇帝,还是稍稍差了一些。但差也没有差到哪里去,朝廷还是非常关心国子监的。

    说起来这国子监学生们的来历,可以说是五湖四海,但一般说还是会分为四类。

    其一是皇亲国戚和勋贵二代。现在朝廷规定,但凡是世袭爵位的子弟必须要来国子监读书,需要考核合格,才可归家。像是周致刚刚见到的郭勋俨然是属于这一类。

    这小厮王可还特别说到了郭勋。郭勋本来是不想来国子监读书,毕竟他是世家子弟,吃喝玩乐惯了。可他的老爹武定侯郭良却是坚决要他来读书,呵呵!其实郭勋不来也不行,弘治皇帝也不会放过他。就这样郭勋到了今日才憋着气来了国子监报到。

    其二是各地选送而来的优秀学子。像周致这样的人,便属于这一类。当然了,到了现在,单纯的优秀,没有过硬的关系想来国子监读书是不可能的。

    其三是科举落榜的举人。在会试之后,有两个榜单,一个是进士榜,一个是落地举人教员录取榜。那些成绩不太好,虽说没有考中了进士,但也差不多的人便会列在这个榜单。他们来国子监,一方面是作为国子监学生们的教员,另一方面是继续读书深造。

    这些教员年龄必须要在二十五岁之上,不到二十五岁,要么回家读书,要么就要在国子监读书。

    其四是豪富之家,可以交纳很多银钱让子弟来国子监读书。

    总之,来国子监读书的人大多非富即贵,要么就是神童或是极为优秀之类的人。

    在国子监读书必须要格外用功,每个月考试一次,考试及格还好说,考核不及格,那就无休止的在国子监读书下去。哪怕是遇到了大比之年,你也不能去参加考试,还要在这里读书。朝廷根本就不给你参加乡试或是会试的机会。

    学生们在国子监的考试若是达到毕业,其实也可以不去参加什么乡试会试之类的考试了。朝廷可以直接给你个官做。呵呵!当然了,朝廷给的官自然很小,无非就是县丞主簿之类的,还要是鸟不拉屎的偏远地方。

    王可唠叨完了,也便走到了第四进院落。这处院落甚至比前三个院落还要大,房屋也是甚多。王可早已看清楚了周致的跟随之人,所以就安排了一处合适的房屋。这间房屋是一处三居室,还有书房洗漱房之类的,规格很高。

    他帮助周致将被褥等物安排好之后,又给小李凤抱来新鲜被褥,让小李凤一个人住在一个房屋中,随后又详细询问了周致还缺少什么东西。

    周致笑着说不缺任何东西,还给了他五分银子,这王可更是喜上眉梢。一连给周致指引出饭堂的所在,以及其他诸多房屋的用处。周致最后对王可表示万分感谢,王可最后叮嘱周致明日卯时在崇志堂上课,要周致千万不要耽误了时辰,之后,才笑呵呵的满意离去。

    今日忙碌了差不多一天,还真是累了。晚饭时候,齐彦武去饭堂端来了上好的饭菜,三人吃饱喝足,便分别睡下。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大早周致起身,先是读了大约半个时辰的书,而后和齐彦武小李凤用了早饭。估摸着时辰,周致便一个人出了房间,朝第二进院落的崇志堂走去。

    昨天还没有发现,在这学生们的住宿之所,其实有很多的学生,想来他们昨日都在屋内读书吧。此时倒是出来了不少人,每个人手里都像周致一样,手里提着笔墨纸砚盒子,三三两两的朝前院行去。

    自己是乡下秀才,而且初次来国子监,没有一个相识之人,周致也不好主动去搭讪,便一个人慢慢行走。

    反正现在时间还早,沿途欣赏一下这国子监的宏伟优美景致,心情就格外舒畅。

    这样的氛围俨然和后世在大学读书之时有诸多相似啊。只不过后世的大学学习没有这般紧张罢了。

    不知不觉来在了第二进院落,看清楚了崇志堂的位置,周致迈步过去。还没走到门口,但见在崇志堂外早已站着不少的人。这些人大多都是一副斯文模样,都是一个读书人的样子。可也有不少的人俨然没有半点儿书生模样,相反倒是纨绔的模样居多。

    “几位哥哥都看见了吗?那就是昨日才来的那乡下秀才,呵呵!真是土气呐,哈哈!”显然是郭勋的声音。

    此时他正手指着周致,和身边几个纨绔的公子哥笑道。

第305章 京城四少() 
“嘿嘿!贤弟如何就说起了这个人,一个乡下的秀才能有什么本事,值得贤弟对他这般关注?”一旁一个身材高挑,年约三十岁的男子说道。

    这男子相貌也很不俗,穿着绸缎衣衫,很是阔气,一副富贵模样。

    “奎壁兄如何这般说话,我等兄弟来这国子监,不就是图个乐呵,图个玩乐么?昨日小弟早已看过了,这里还真是没啥好玩的,真是憋闷死个人。有这样乡下的穷酸秀才,我们不是可以看着他,呵呵,感觉心里痛快吗?”郭勋其实话没有说透。他的意思就是戏耍周致这样的乡下人,他们可以寻乐子。

    此时周致的脚步愈发近了,他才没继续说下去。如此看来,这郭勋虽说狂傲,但还稍稍有些分寸。可他身边另外一个敦实的黑胖子就没有这样的觉悟了。

    他嘿嘿笑着,径直迎着周致走过来。

    他本来生的矮胖,走路又是左右摇晃,便像极了黑狗熊。不过这家伙穿着也分外光鲜,显然也是非富即贵无疑。他走到了周致跟前,周致俨然比他要高出半头。

    不过这家伙高高扬起一颗黑脑袋,一脸不屑的说道,“刚刚听我勋哥说你是新来的,是个乡下秀才,我就纳闷了,你个乡下穷逼秀才来这国子监作甚?

    来丢人么?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我们都是些什么人?”

    看见这种没事找抽型的人,周致心中就暗笑。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奇不有。像是眼前这样的依仗着家里有几个臭钱,或是他父辈祖辈的是个勋贵,便可横行无阻,目中无人的人并不少见。

    呵呵!其实像这样的人,在大明有,在后世更是很多。

    周致并不着恼,只是淡然一笑,道,“这位兄台刚才训诫的是,小的还真是不知你们是些什么人?这位兄台不妨说来听听。”

    这黑胖子俨然气势十足,更是得意,一拍胸脯说道,“我么,其实也没什么名号,我叫蒋伦,说起我爹来,那便是当今鼎鼎大名的玉田伯蒋殷。”

    说完了,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周致,看周致的反应。这蒋伦想象的倒是很美好,他估计周致听到了玉田伯蒋殷的名字,脸色会骤然变化,对他蒋伦会肃然起敬,崇拜无比。

    然而让蒋伦无比失望的是,周致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的确,周致也很纳闷,蒋殷很有名望吗?为何在大明历史上从未听说过这么个人?不过伯爵倒是个爵位,大明有公、侯、伯的爵位。这伯爵俨然是最低一级了。但这样的爵位也非常难得,确实有些地位崇高。

    蒋伦气的脸色发紫,他胸脯子鼓了鼓,接着说道,“嗯,就是你们没说过家父的名声,那位郭勋你总是听说过吧?”

    周致轻轻点头,不过显得一点儿也不惊讶,很是漫不经心。说道,“小人昨日倒是见过郭勋兄,他不是武定侯的后人吗?小人若是猜的不错,他的父亲应该是当朝武定侯郭良郭侯爷。”

    在昨日周致有结交郭勋之心,毕竟这郭勋虽说骄横跋扈了些,但他是名门之后,和他结交了,对自己日后的发展没有坏处。可周致却忽略了一个大大的问题,那就是他和郭勋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所谓肩膀不一般高,郭勋根本就瞧不起自己。

    尤其是在刚才听到了郭勋远远的对自己的奚落,周致就心中不悦,甚至有些恼火了。

    “嗯,你还算识相,总算是听说过郭侯爷。”蒋伦说道。

    显然周致的反应还是达不到他的满意。蒋伦就又指着那位身材高挑,相貌不俗的男子说道,“他叫徐奎壁,是魏国公徐俌之子。魏国公你应该听说过吧?”

    来国子监读书的非富即贵,没想到一下子就碰到了三个牛比人。这徐奎壁是魏国公的儿子,那他是要世袭国公爵位的。也就是说眼前这三个纨绔在不久的将来,分别会成为伯、侯、公的勋贵。

    不过这位徐奎壁好像活的时间不长,他做没做成魏国公周致还真是记不清楚了。但他的儿子徐鹏举在历史上倒是有些名号,人送外号“草包将军”,这可真是辱没了他的先祖大将军徐达的名声啊。

    一双眼睛盯着周致,蒋伦得意的说道,“怎么样,吓到你小子了吧?哼!听我的话,赶紧滚蛋,这国子监真不是你能呆的地方。你也不看看我们都是些什么人物呀?

    今日我就不妨告诉你,我蒋伦,和郭勋哥哥,还有徐奎壁哥哥,还有一位读书天才,他今日没有到场,我们并称‘京城四少’。怎么样?名字够响亮吧?”

    这家伙俨然自吹自擂,骄傲不已。颇有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了。

    周致却呵呵一笑,道,“确实响亮,小人听了振聋发聩啊,不过小人眼拙,还真是没看出你们什么‘京城四少’有什么特殊之处。小的只知道无论是什么人,都是一个身子顶着一颗脑袋,也没见你们长着两个脑袋呀?”

    “你,好你个穷逼秀才,胆敢出言不逊,真是反了你了,看我不揍瘪了你。”蒋伦当即大怒,抡起拳头就朝周致打来。

    然而他的拳头还没到周致跟前,却是被一个冷冽的声音喝住,“蒋伦,不要打人!”

    说话的是徐奎壁。

    徐奎壁其实也不是啥好鸟,但徐奎壁深知这国子监里的规矩。不准许打架斗殴。当然了,以他们“京城四少”,地道的官N代的名声,由他们的父辈出面,还是能摆平的。但那也是为父辈们找了麻烦不是?

    这徐奎壁显然有些脑子。

    蒋伦最听徐奎壁的话,当即住手。

    “徐奎壁做的不错,也不枉老夫对你的多日培养!”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周致扭脸看去,眼见一个年约五十岁的老者,面目慈祥,手里拿着一卷书册,正迈步朝崇志堂走过来。

    他边走边说,对蒋伦训斥道,“蒋伦,莫非你忘了前几日的三戒尺吗?人家是个乡下人不假,但乡下人也有读书的权利,这国子监比的不是家世,比的是读书。”

    这老者说的义正辞严。

第306章 吸引() 
刚才还不可一世的蒋伦旋即萎靡下来,朝那老者恭敬的说道,“先生训诫的是,蒋伦记下了。”

    看这家伙这副态度,这老者俨然是吓破了他的胆子,周致不禁心下欢喜。像蒋伦这样的人,着实应该教训一下才对。什么“京城四少”,名字倒是响亮,但你们也该干些好事才对。可细细琢磨这其中三个人的名声,着实让人不耻。

    还有一个今日没有到场,蒋伦说他是读书天才,就是不知是谁,有了机会必须要领教一下。

    崇志堂外的众人见到了这老者,也都低下头去。大家不在外面胡侃瞎说,便齐齐的涌进崇志堂。

    崇志堂内建设的分外宽广,面积颇大。周致身临其中,心情也跟着豁然开朗。刚才因为和蒋伦对话的不悦,瞬间就烟消云散。

    崇志堂颇有些后世阶梯教室的味道。前面是老师的讲桌,学生们的座位越是往后面越是高了些,这让后面的人能清晰看到先生授课。

    蒋伦、徐奎壁还有郭勋三人,以及很多人都去了后面的座位。周致便悄无声息的坐在了最前面。一张长约两尺的方桌,椅子是把靠背椅,坐上去很是舒服。

    周致将笔墨纸砚盒子放在桌上,抬起头朝前面看过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