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到此时,杨一清在周致身上投注的目光多了起来。忽而杨一清笑道,“周致生在乡野,却不堕读书之志,府试中了案首,今日本官有些兴致,不妨就出上两副对子来让周致对上一对。”

    他这俨然是要考较周致了。

    别看这只是随意的一次考较,这却体现出了杨一清对周致的兴趣。毕竟像是他这样的官员,平常人等是没有被他考较的机会的。

    对于吟诗作对,周致因为有后世的底子,却是非常拿手的,一时心下有些欣喜。不过那一张俊逸阳刚的脸上却是没有丝毫流露,而是非常谨慎谦卑的说道,“大人,周致读书尚少,恐怕会让大人失望呐!”

    “哈哈!无妨!”杨一清爽朗的一声大笑,而后微微蹙眉,张口便道,“杨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周致毫不迟疑的便道,“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好,对得好!”杨一清微微点头,便又接着道,“本官还有一联:一间茅屋两先生,聚六七童子,教《百家》、《千字》。”

    周致略微迟疑一下,对道,“九重金鸾一天子,会十八学士,读《四书》、《五经》。”

    “呵呵,果然才思敏捷!”杨一清随后赞道。

    在后世周致见过的对联却着实不少,他又有超强的记忆力,记住了不少。

    而且可巧的是今日杨一清出的这两副对子恰是杨一清以前对过的。而周致却是在后世对杨一清关注甚多,所以很容易便忆起来了。

    尤其是杨一清出的第二副对联,正是当年成化皇帝考较杨一清才学的时候所出的。当时杨一清对的和周致一般无二。

    得到杨一清的几分夸赞,周致自然心下欢喜,急忙站起身,朝杨一清道,“学生刚才献丑了,日后学生定还会加倍用心。”

    杨一清道,“孺子可教!周致坐下说话,和本官一起饮宴,越是随意越好!”

    “谢过大人!”周致说罢,坐下。

    周致能得到杨一清的一句“孺子可教”的赞誉,让陈光耀欣喜万分。他朝周致瞥了几眼,道,“这周致是下官治下白岳村的人,不瞒大人说,他其实读书才有一年多,而且有过目不忘之能,在我庆都县确实是个人才!”

    “过目不忘?”杨一清旋即皱眉道。

    杨一清自幼聪颖,有超凡的记忆力,但要说过目不忘,杨一清还是做不到的。不过一般的书籍,他看上两遍绝对会牢记于心的。

    未等陈光耀说话,周致抢先说道,“回大人的话,学生确实看过一遍之后能记下来!”

    此时此刻,绝对不可谦逊了,必须要张扬一下。不然自己没有一点儿引人注意的地方,怎么能提起杨一清的注意呀?

    “好,本官现场写出一篇文章,那就让周致看过之后背诵。”杨一清俨然兴致大增,好像遇到了知己一样,一挥手便让人取来了纸笔。

    杨一清写的一手好字,很快一篇文章便写就。

    早在吕行川家里的时候,徐经顾鼎臣还有伍文定就曾经考较过周致的过目不忘本领。

    此时周致自然轻而易举的就展现了才能。

    文章是杨一清现场写出来的,不存在周致事先读过的可能。杨一清啧啧赞叹不已,道,“不曾想到在这万县庆都县的荒僻乡野,竟然有这等才子!好!

    周致,你日后要抓紧读书,道试在即。道试是本官亲自主持,本官到时候还要好好看看你的才学,若是你道试能得中案首,呵呵!本官会收你为徒!”

    周致刚才在杨一清跟前口口声声自称学生,杨一清虽说没有反对,但也没有肯定,此时能说出这样的话,俨然是对周致十分看好,有了要收周致为学生的念头了。

第219章 没心没肺() 
周致从万县县衙的后宅出来的时候,天色已完全黑下来。今日和杨一清同席饮宴,周致心里很是畅快。

    说起来穿越到了这大明,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好像都要一一出场了。能过早的结识杨一清,这对周致绝对是一大幸事。

    虽然今日还没有正式成为杨一清的学生,但经过这一次也算是和杨一清拉上了关系。杨一清最后说的话言犹在耳,若是周致道试得中案首,就会成为杨一清的学生。能成为杨一清的学生,那自己日后还何愁不能在大明这个时代做出更多的事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理想吧。周致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期,自然也无法逃脱这理想的桎梏。

    如果说以前周致的想法只是让家里过的富裕一些,自己能读书考取功名,不甘心平庸。那经过了这一次和杨一清的接触,周致的眼界就更加开阔了,既然重生在了这个时代,那就尽自己的所有力量,为百姓们作出些事情。

    温暖的夜风轻轻吹拂起周致的衣衫,周致的头脑甚是清明。五月份就是道试,道试一定要考个案首出来,这是自己在大明立足的第一步。

    他暗暗下定了决心。

    至于和刘龙打赌,要府试考出案首才可赢了他,周致此时倒不怎么挂在心上了。此时考中案首的目的更主要的则是才有资格成为杨一清的学生。

    在接下来的日子,必须要更加刻苦的读书作文。

    一边这样思索着,一边迈着阔步,从县衙门口刚刚行不出多远,便听到齐彦武焦急的声音,“哥哥,你可出来了,让小武好等。”

    “怎么?小武你没有回客栈,一直在这里等?”

    “嗯,大嫂放心不下哥哥,就是要小武等哥哥出来一同回客栈。”齐彦武说道。

    呵呵!这个寇沛涵,还真是挂念关心自己呐!

    心里又是美美的想着,两人迅速回到客栈。

    寇沛涵正在房间里闲坐,一颗心早已飞到了周致身上。周致被提学官大人叫去了,同时进去的考生们都出来了,唯有周致没有出来,难道周致是出了什么事情?

    不应该呀,周致是案首,陈光耀叔叔又是周致的恩师,而且还听说周致和知府彭泽也是以叔侄相论的。

    对了,可能是周致得到了提学官大人的赏识,此时正在聆听提学官大人的教诲呐!

    呵呵!自己未来的相公就是大才子,了不起的大才子哩。

    心里正在美美的想着,脸上起了一层红晕,娇羞无限之际,齐彦武在房间外喊道,“哥哥回来了!”

    寇沛涵急急出门,笑道,“周大案首可算是回来了,来!快来吃饭!”

    没等周致说话,寇沛涵却是嗅到了周致身上散发出的酒气,惊讶道,“周致你吃过饭了?”

    “和提学官大人一同吃的晚饭。你和小武快去吃吧!”周致轻描淡写的说道。

    和提学官大人一起用饭?这是何等荣耀?

    要知道,提学官大人可是正三品的大员。寇沛涵虽生在名门,但她的父亲寇大刚不过是个正五品的千户,像是提学官这样的正三品大员,在寇沛涵心里还是有很大分量的。

    虽说寇沛涵不是那种爱慕虚荣,爱慕权势的女子,但自己未来的郎君能得到这样的大员的赏识,她心里还是万般高兴的。

    心里虽说高兴,不过却是愠怒道,“哼!你这个周致,不回来吃饭也不知会一声,害的本姑娘和小武一通好等,真是没心没肺哩!”

    没心没肺?我如何就没心没肺了,这个小妮子说话可是口无遮拦呐!

    周致苦恼的笑笑,便随后进了房间。

    寇沛涵和齐彦武则是急急的用餐了。

    晚饭过后归来,寇沛涵走入周致房间,又是说笑了一通,而后回自己的房间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日周致等三人去了张剑家,和张剑王廷相告辞。府试过去了,是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说不好家里还在焦急等待自己府试的消息。

    从万县直接回唐县显然要比绕道庆都县近上很多,可寇沛涵俨然对周致依依不舍,硬生生的在进了庆都县境内,才和周致分别回唐县寇家。

    周致和齐彦武坐着马车,一日之后回到白岳村家中。

    此时的周家小院像上次县试之后一样,甚至比那次县试结果出来之后还要热闹。周家小院挤满了人,大家正叽叽喳喳的议论着周致这次府试案首之事。

    庆都县也好,万县也罢,哪里也不乏报喜的锣鼓班子。万县距离白岳村这么远的距离,那锣鼓吹打班子竟然不辞辛劳,连夜赶来了周家报喜。

    老爹周铁、娘亲周何氏、姐姐周绿云还有姐夫胡哲,以及小弟周少成得知后都是万般欣喜。周致府试又是案首,这周家俨然是要飞黄腾达的节奏呀。

    娘亲周何氏喜的一下子就拿出了二两银子的赏钱给了那个锣鼓吹打班子,他们才欣喜的离去。

    周致刚刚到家,范进车朗吕行川等好友也齐齐来周家祝贺,周家自然又是好生热闹了一通,至晚方歇。

    之后的几日,周致就不再出门,一心在家读书。

    县学传来消息,道试定在了五月十六。

    此时离着道试还有差不多二十天,必须要抓紧了。

    这些日子周致把最为主要的精力放在对时文的研究上。反正吕行川也要参加道试,他家里现在有很多的时文集,尤其是江南那些富饶之地的才子们所作的文章集子更是很多。

    周致细心的一一研究揣摩,取长补短,只是十几日下来,收获就颇丰。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进了五月份,天气一天天的热起来。

    今日是五月初一,周致刚刚写出了一篇文章,在院里皱眉思索着疏漏之处,院外突然停下一辆马车,在马车后面还跟着四名挎着腰刀的军士。

    从马车旋即下来两个人,其中一人是一个白发银须的老者,周致不认识他。而另外一人却是寇沛涵的哥哥百户寇通。

    寇通可是初次来周家,不知他这次登门是为了何事?

第220章 有问必有答() 
按照当初寇沛涵的父亲寇大刚的说法,周致若是在今年考中了秀才,他就同意寇沛涵和周致两人的婚事。现在周致是县试、府试连捷,而且都考中了案首,离着秀才还只差一步,这样看起来,寇沛涵和周致的婚事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了。

    因为任何人都知道依周致县试府试双案首的名声和才学,那通过道试考中秀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样说起来,寇通俨然是周致的准大舅哥了。对寇通的到来,周致岂敢怠慢,慌忙迎出门去,满脸堆笑,抱拳拱手道,“周致见过百户大人。”

    虽说是准大舅哥,但毕竟现在还没有丝毫瓜葛,所以周致只能这样称呼寇通。

    寇通不以为意,满面春风,道,“你考了县试府试双案首,着实让人敬重,呵呵!你我之间好像就不用如此客气了。”

    周致谦卑的一笑,就将寇通和那白发银须的老者迎接进屋。他们带来的那四名军士则站在了院里,并不随寇通和那老者进屋。

    三人一边缓慢进屋,寇通便向周致介绍了身边的老者。那老者叫寇仲,是寇家的老管家,在寇家已有三十几年了,寇家俨然将他当成了亲人,当成了长辈对待,所以他在寇家虽说是下人,但却地位崇高。

    这就更是让周致纳闷了,寇通带来了寇家地位崇高的管家,他们二人突然来了周家,到底所为何事?

    莫非是要告诉自己,自己和寇沛涵的婚事告吹?那寇大刚反悔了?就是自己考中了秀才,他也不会把宝贝女儿寇沛涵嫁给自己?

    不会吧?寇大刚可是正五品的千户,说话应该算话呀。

    再说了,就是他反悔了,依照寇沛涵的心思,她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她未来的郎君,非自己不嫁。而且那日见到寇大刚对寇沛涵很是宠爱,在有时候寇大刚还真是管束不住寇沛涵。

    既然不是来告诉自己婚事告吹的,那又为了何事?

    因为对寇沛涵喜爱到了极点,周致不得不对寇家突然来人胡思乱想。

    周家虽说用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在周致的各种努力下,日子好过了很多,俨然是白岳村除了岳家的第二大富户。但周家却一直很低调,还是原来的四间低矮土坯房。房屋之内虽说清扫的干净整洁,各种物品摆放的井然有序,但毕竟还是阴暗潮湿了一些。

    周致偷眼观察寇通的脸色,见寇通时不时的皱皱眉头,显然对周家的家境很有些意外。

    他知道周家穷苦,但却没想到却是眼前这般破败穷苦。

    这也难怪了,唐县寇家是世家大族,他们家大业大,寇通从小就生活在丰衣足食的日子里,而且从小练习武艺,长大之后便靠着老爹千户寇大刚的关系当上了百户,他几乎没见到过普通穷苦百姓之家的生活。

    周致旋即自嘲道,“周致家中穷苦,让百户大人见笑了。”

    寇大刚还未说话,那老者寇仲却抢先说道,“无妨,周致周案首虽出身在贫寒之家,却不堕读书之志。如此困苦的家庭,你都考出了两个案首出来,更是足见非同一般,让人敬佩呀!”

    寇仲说话声音低沉,有些苍老,但话说的却分外得体,而且又很有分寸。

    周致朝寇仲微微瞥了一眼,但见寇仲一脸郑重,显然是老成持重的很。寇仲虽说在自家少爷跟前,却没有点儿卑微之态,相反那寇通倒是不时要看一下寇仲的脸色,有些小心谨慎。

    周致让他们在里屋落座,娘亲周何氏早已沏上茶来,朝寇仲和寇通施礼之后,悄然退了出去。

    娘亲周何氏只是普通的农家女人,却很是知礼,识大体。周致现在正刻苦读书,几乎不问家里的事情。其实家里的大事小情,完全是由娘亲周何氏做主安排。她现在是周家的当家人。

    周致就常常想,像娘亲周何氏这样的女人其实是很伟大的。虽只是平凡女人,但却能做到穷家穷过,富家富过。

    至于老爹周铁,因为缺少心计,老实忠厚,反倒是要听娘亲的话。

    是呀,现在周家虽说住宅还很简陋,但毕竟家业不小了,以他的能力,如何能掌家?

    寇仲轻轻饮了一口茶水,入口甘甜,香沁肺脾,不由得一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