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条件想都不用想的!

    而且,满洲人会止步燕云,会满足一年百万两银子的岁币?

    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双方都在忽悠,就看谁忽悠的水平高了。

    而北京城内的一帮贰臣加奸臣的混蛋,还有城外的满洲天兵,自然都是被忽悠的对象了。

    骆养性这个当了十几年锦衣卫指挥使的奸臣现在也是大奸遇到了巨奸,被耍得团团转了。

    而在满洲人那边,豪格、鳌拜和孔有德也没弄清楚状况。虽然多尔衮给他们的命令是伺机夺取北京城,但并没有严令他们强攻。

    而豪格和孔有德也不大愿意消耗自己的兵力去强攻北京城,北京的城防多坚固啊?就算孔有德的汉军中有装备了红夷大炮的乌真超哈炮队,可是要轰开北京城墙也不那么容易。

    而且北京城墙上也有红夷大炮!真打起炮战,乌真超哈炮队未必能占便宜。真要打攻城战,说不定就要损失惨重。。。。。。损失的可都是豪格和孔有德的人马!

    再说了,北京那边也没说不能把北京城交出来啊!

    那个骆养性都来了几回了,就是来谈交出北京城的。。。。。。当然了,不能直接交给大清国,而是要交给洪承畴!

    只要见到洪承畴,他就交出北京城!

    至于洪承畴要把北京交给谁,就不关他什么事了。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撒谎骗人,骆养性今天还带着朱慈烺的领旨出了城。

    在北京城下,骆养性见到了前来迎接自己的满洲第二勇士鳌拜(现在已经是满洲第一勇士了)——只是这鳌拜看上去有点萎靡,眼睛红红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晚上熬夜打马吊了?

    骆养性连忙上前去行了一礼:“鳌章京,下官带了抚军太子的令旨。。。。。。”

    “哦。”有点魂不守舍的鳌拜连忙抱了抱拳,“骆指挥,已经备好了马,请上马跟我来吧。”

    请?鳌拜居然用了请,而且语气还特别温和!

    骆养性心想:一定是和谈成功了!这可太好了,自己总算可以把北京城这副担子交出去了。

第176章 汉奸居然给陷害成忠烈了!(求订阅啊)() 
拿到朱慈烺的令旨之后,豪格就打发自己的巴牙喇章京鳌拜带着令旨,飞马去了多尔衮的大营。

    豪格的想法很简单,人家不就是要个洪承畴吗?大清这边不正好有一个?把洪承畴叫来就是了,让洪承畴接了北京城防,转手再献给大清朝不就行了?也就不必攻城,也不用搭进去许多八旗的勇士了。

    所以鳌拜就带着令旨,花了一天一夜赶到了多尔衮驻扎的永平府城,亲手将令旨交给了脸色难看得要死的多尔衮。

    多尔衮接过令旨看了一遍,然后就递给了身边的范文程,让他也看。等范文程看完后,多尔衮才问:“怎么样?是朱慈烺的亲笔吗?”

    “应该是的,”范文程道,“笔迹和朱慈烺给洪承畴的书信上一样。”

    多尔衮点点头,问鳌拜道:“豪格什么意思?”

    鳌拜回答道:“旗主贝勒就想请洪尚书走一遭,免得勇士们在北京坚城下死伤惨重。”

    多尔衮点点头,一挥手打发鳌拜下去等候消息了。

    鳌拜前脚才走,多尔衮就是重重一哼。

    一旁的范文程就是一哆嗦,连忙对多尔衮道:“王爷,不如让洪承畴走一趟北京,让他戴罪立功吧!”

    多尔衮横了一眼范文程,“你敢为他担保吗?他要入了北京城主持坚守可怎么办?他可是会打仗的,现在又没有崇祯皇帝在上面瞎指挥,咱们能拿下他坚守的北京城?”

    “奴才,”范文程噗通一下就给多尔衮跪了,“奴才就是个包衣,没有资格为他担保的。。。。。。”

    “你不愿保他,别人呢?”多尔衮目光冷冷的在大帐中扫了一遍,“有人愿意保他吗?”

    多铎道:“还保什么呀?都证据确凿了。。。。。。北京那边就认他洪承畴,沈志祥(续顺公)又从宣府遣使来报,说大同的姜瓖已经打出了明朝的旗号,拒绝归顺大清,还让朱慈炯、王永吉的兵马入了境。这洪承畴分明就是身在清营心在明啊!

    如果让入了北京,只怕咱们入关这一遭就白来了!”

    多尔衮的心腹,国史院大学士瓜尔佳。刚林开口道:“虽然证据确凿,但是也要给他一个自辩的机会。。。。。。总要让他死个心服口服。”

    这个刚林和洪承畴关系不错,也想拉他一把。不过替老洪担保是不可能的,还没铁到这个程度。

    “好吧,就这样吧。”多尔衮点了点头,“本王就给他最后一个机会,听他怎么说。”

    洪承畴很快被人带来了,没有上绑,就是由两个正白旗的巴牙喇看着。多尔衮让人把朱慈烺的令旨给他看,看完后洪承畴整个人都垮掉了。

    这个朱慈烺太奸诈了!各种证据都能串成链条了,让他这么抵赖啊?

    而且。。。。。。朱慈烺为什么要这样害他?洪承畴实在想不通,他是当了汉奸。可这年头汉奸那么多,连朱慈烺的爱妃吴三妹的哥哥吴三凤,舅舅祖大寿都是汉奸。

    朱慈烺也没和别的汉奸过不去啊!也没设计三顺王一顺公,也没去害范文程,为什么就处心积虑弄了那么多圈套害他洪承畴?他和朱大太子有什么仇恨?没有啊!

    这怎么解释?饶是洪承畴那么聪明,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他现在也不可能知道历史上他为满清平定天下做出多大的贡献啊!

    所以他根本就没办法辩解,只能等死!

    可他偏偏是个怕死的孬种——不怕死早就当忠烈了,他是因为怕死才当汉奸,可现在他一个汉奸居然给陷害成忠烈了。。。。。。。遇到这种事情,能不让人崩溃吗?

    洪承畴本来就长得挺猥琐的,现在看着就更像个狡诈小人了。无精打采的跪在那里,瑟瑟发抖,一副要死不死的样子。

    “这个,这个。。。。。。”多尔衮看着他一副没出息的样子,连连摇头,“这个洪承畴也不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关二爷啊!”

    洪承畴一听,好像抓着根救命稻草,马上就应道:“王爷明鉴,臣本来就不是关二爷那样的人物啊。。。。。。臣就是个小人,怎么可能心在明营呢?”

    多尔衮摇摇头,一声叹息:“洪亨九,你也别装了。。。。。。你做的事情比关二爷还漂亮!大明本来已经灭亡了,生生让你给救活了!所以朱家太子才要让你当大学士,要给你封侯啊!

    你啊,是要名垂青史的!是要上忠臣传的,但是我大清不能留你啊!唉,本王只能和你说声相见恨晚了!”

    洪承畴真是哭都没地儿去哭了,这叫什么事儿?他明明就是一铁杆汉奸,愣是成了个抗清英雄!马上就要慷慨就义了。。。。。。

    “摄政王,臣冤枉,”洪承畴知道不好了,大哭了起来,“臣真不是什么名垂青史的忠臣,臣就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啊!”

    多尔衮摇摇头:“唉,你就不要自污了。。。。。。你是忠烈,大明的忠烈!

    诸位,你们觉得他是不是忠烈?”

    多铎点点头道:“他就是忠烈啊!”

    郑亲王济尔哈朗一挑大拇哥:“看着不像,但是做的事情就是忠烈无疑了!”

    范文程则是躬身一礼:“洪亨九,请受范文程一拜!”

    大学士刚林也拜了拜:“洪亨九,刚林佩服!”

    好嘛,都拜上了。。。。。。

    多尔衮叹了口气:“既然大家都认为亨九是忠烈,那就不留他了。。。。。。拖出去杀头吧!范文程,你去监斩!”

    洪承畴真的急了,大声喊道:“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

    可是帐殿之中也没人相信他是汉奸了,所以不管他喊什么,跟着他的两个巴牙喇勇士还是把他拎到了辕门之外。监斩的范文程也跟着,还不知道从哪儿要来了一壶酒,看见哭得跟个泪人似的洪承畴让人绑好押在那里,就端着酒上去敬他了。

    “亨九兄,喝了再走吧!”

    洪承畴哪儿喝得下去,只是哭喊着道:“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

    范文程摇摇头,这演技也真是一流了,不佩服不行啊。。。。。。他挥挥手,对两个巴牙喇勇士说:“给他个痛快!”

    然后就是手起刀落,刀很快,洪承畴很痛。。。。。。

    。。。。。。

    大清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五,北京城,德胜门外。

    北京人民翘首期盼的大明北京留守,总督北直隶军务,大学士洪承畴终于抵达了!乌纱蟒袍,一副大明督师的打扮,坐着棺材就来了——都杀头了,不坐棺材坐什么?也不是什么薄皮棺材,而是上好的水曲柳的棺材,刷了一层红漆,看着就气派体面。还有有刚刚晋升成为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亲自带正黄旗的白甲兵送货,别提有多威风了。

    “这这这。。。。。。怎么是棺材?”

    “洪督师难道。。。。。。”

    带领着一群贰臣和破产的北京士绅在德胜门瓮城外面迎接洪承畴的骆养性、光时亨两人看见这口棺材,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鳌拜已经打马上前,到了骆养性和光时亨跟前,就在马背上拱拱手道:“二位,你们要的洪承畴已经送到了,就在棺材里面。。。。。。签收一下吧。”

    “那,那,那怎么给装在棺材里面了?”骆养性问,“是死是活?”

    “当然是死的,”鳌拜苦笑,“活的该坐轿坐车,哪儿能坐棺材?”

    “怎么死的?”

    鳌拜一摊手,“骆指挥,这事儿说起来就长了。。。。。。你还是先查看签收,完事后再慢慢说。”

    鳌拜就是个送货的,洪承畴是死是活和他没关系,他就管送。

第177章 还是闯王好啊!(今天就到处为止,明天凌晨再见)() 
棺材盖子被打开了,顿时就是臭气熏天。因为天太热,所以里面的洪承畴已经不是太新鲜了,都开始腐败发臭了。

    骆养性和光时亨都认得洪承畴,捏着鼻子看了几眼,不仅确认了棺材里面躺着的就是如假包换的洪承畴,而且还发现了洪承畴脖子上的刀口和缝合的痕迹。

    以前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专业眼光看来,这洪承畴显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用利器砍断脖腔而身亡的,真是太凶残了。。。。。。

    “洪督师是被斩首的?”骆养性问话的声儿都抖了。

    鳌拜又是一声叹息,轻轻点头:“是摄政王让杀的!”

    “为什么呀?”骆养性问。

    “还不是因为他身在大清心在明,一直在充当南朝的奸细!”

    怎么可能?你们上当了!骆养性心说:真有这事儿,我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会不知道?

    鳌拜突然放沉了声音:“你们之前说见了洪承畴就能交出北京城的!现在洪承畴已经给你们了,北京城什么时候交出来?”

    什么?什么?这个放在棺材里打包装来的也算是洪承畴!?

    骆养性和光时亨都傻眼了,看着已经沉下脸的鳌拜,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鳌拜语气阴沉,接着往下说:“你们的皇帝和太子,现在已经弃了天津、大沽,浮海而走了!你们不要有什么幻想,北京城已经是我大清囊中之物!”

    其实没走干净。。。。。。朱慈烺还在海沙岛上留了一个协的守军,守着那座用沙包夯土堆起来的棱堡,而且还在棱堡的四个凸出的三角堡上安放了四门红夷大炮和八门佛郎机大炮。

    另外,朱慈烺还把大沽口的百姓都迁移上了海沙岛,然后再分批运去山东——这些可都是见过大明天兵勇武的“义民”,是很靠得住的!

    不过鳌拜是不会把这个消息告诉骆养性他们的!

    骆养性看了光时亨一眼——这事儿怎么办?

    鳌拜这时又冷冷一哼:“和你们说了,我大清的乌真超哈重兵携带着红夷大炮已经到了北京城下,现在正在架炮,尔等想要抗拒也是徒劳的!

    而且,我大清天兵是如何对待拒城死守之敌的,尔二人不会不知道吧?”

    听他这么一说,骆养性和光时亨都是一哆嗦。东虏最喜欢屠城了!东虏在辽东攻城略地时,每遇抵抗,就动辄以屠城报复!其治下的汉民稍有反抗,就会遭到疯狂屠杀!在天启四年时,天命汗努尔哈赤前后九次下达汗谕“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就是要把治下没有粮食的汉民悉数杀光,以节约口粮。

    而在之后的历次入口之战中,东虏又大肆杀戮,凡是抵抗的城市一旦被攻破,往往就屠戮一空!在后来的清史记载中,皇太极在崇祯十二年的济南之屠后,就致书崇祯,承认“死亡百万”,还说“非朕杀之,实尔君臣自杀之”,意思就是济南军民的抵抗遭致了屠杀,完全是活该!

    鳌拜冷笑了几声,又道:“在崇德四年时,我大清天兵入山东,前后攻破60余城,除8城投降之外,其余50余城,全部屠戮殆尽!尔北京要敢抗拒,我大清兵照样屠光!那李自成爱惜北京的百姓,我大清可没那么心慈手软。。。。。。我大清宁愿杀光北京阖城百姓,也不会把这个铁壁城池再让给别人的!”

    骆养性干笑了几声:“闯逆就算杀光北京百姓,也守不住北京的。。。。。。”

    “谁说的?”鳌拜眉毛一横,“闯逆弃城而走,无非就是害怕北京百姓作乱和粮食不足。他若狠一下心,杀光几十万人,就不必担心有人作乱于内,也不必担心粮食不够吃了。以流贼兵的战力,凭此坚城如何挡不住大清兵?你们这些尼堪都说闯逆残暴失人心,叫我看,他就是不够残暴才落得败亡的下场!要是让我大清摄政王入了北京,呵呵。。。。。。”

    “呵呵”的意思,就是要拿北京户口的汉人统统赶走——现在老老实实投降,那么就是阖城的汉人百姓统统撵走,为八旗大爷腾房子!

    历史上这个政策叫“占房”,是大清入关后六大弊政之一——说是弊政,其实也是大清得以迅速在北京城站稳脚跟的关键!

    当然了,这个政策在后来也成为清朝衰败的一个重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