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跃统闪诵泄6朐r这个巡抚则搬去了隔壁的都司衙门,他的巡标已经没了,不过手下还有几个衙役书办幕僚啥的。除了处理一些不多的公务,还能替他时刻留心战场上的情况。

    因此天津南城遭到攻击和卫河浮桥被烧的消息,第一时间就送到他那里去了。老冯的反应也挺快,立马就着三班衙役去通知住在民宅里面的官员、勋贵,让他们携家带口去巡抚衙门(原都司衙门)和行宫(原巡抚衙门)避难。

    而跑到行宫里的文武群臣们却被披挂整齐,想要御驾亲征的崇祯皇帝吓了一跳。

    流寇都在攻城了,您这个皇帝还要上城头去?就不怕被流寇打死?

    不过这回也没人劝他别去他要是驾崩了,朱慈烺不就名正言顺当皇帝了?现在大家都看清楚了,朱慈烺的狡诈凶残,绝对和多尔衮、李自成是一个档次的。

    如果有谁能带领大明去和清、顺争天下,无疑就是朱慈烺了。

    所以崇祯驾崩对于大明还是有好处的

    可是大家伙怎么也没想到,流贼的老营居然进了城,还冲到了巡抚衙门外面,和正率兵出战的崇政皇帝撞了个正着!

    “黄龙旗!”范大举人怒吼一声,“狗皇帝就在那里,儿郎们,跟我上,杀皇帝啦!”

    “杀啊”

    一时间杀声大起,崇祯皇帝再次遇险了。

第111章 又有刁民要害朕了(加更了,求推荐)() 
看见满大街蓝衣白帽,手持利刃的“义军”,大明崇祯皇帝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忤逆不孝的朱慈烺。

    逆子!快来救朕啊!又有刁民要害朕了

    可惜,某逆子现在想来也来不了啦!卫河上的浮桥烧了,诚信商人沈廷扬的沙船也跑得飞快,往卫河下游溜去了,有不少船只的船帆还给点着了。

    “陛下莫慌,臣来救驾!”

    就在崇祯叫儿儿不应的当口,传说中的忠臣终于出现了。崇祯皇帝循着声音看过去,就见一个顶盔贯甲的汉子拄着杆长枪,气喘吁吁的跑来了。崇祯皇帝仔细一看,心就凉了半截,这个忠臣居然是成国公朱纯臣。

    成国公当然是不能打的,但他毕竟是一片忠心。所以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不应该打击忠臣的积极性,于是就冲着朱纯臣重重点头,大声赞许道:“成国公果然忠勇!朕命汝速与贼交战,朕便在行宫门内为汝压阵!”

    啥?与贼交战!?救驾的意思难道不是保着皇上进行宫之内躲避吗?怎么到崇祯这里就变成交战了他也不看看朱大忠臣能不能战?

    朱纯臣听了崇祯的旨意,眼前就是一阵金星直冒。这皇爷和千岁爷一比,咋就差那么多呢?千岁爷虽然狡诈狠毒,但人家是真心能替下面人考虑的,送死的差事不会轻易派人去做的。

    不过现在崇祯皇帝已经没有实权了,朱纯臣也不是很怕他,于是就停下脚步,不肯去送死了。可这时跟着崇祯一块儿出来的几个文官开始起哄了。

    “成国公,你是总戎,又是世受皇恩的勋贵,如今事情紧急,正是你为国尽忠的时候,还犹豫什么?”

    “成国公,今日你为了陛下与贼力战,一定会名垂青史,为大明后世所敬仰的,下官一定会禀明太子殿下,为你请功!”

    “国公忠勇,举世无双,下官佩服不已,现在就赋诗一首,为国公壮行”

    好嘛,连诗都做起来了。

    朱纯臣被他们一激励,也没办法了,他是总戎,是国公,是勋臣之首,总是要脸面的。

    当下也只能咬咬牙,吼了一声:“不怕死的都他n的跟老子上啊!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

    也不知道是被他的忠义所激励,还是害怕被朱慈烺秋后算账。反正负责看守行宫大门的旗总,崇祯十六年武进士出身的秦明涛也跟着吼了一声,端着把掉刀招呼自己的一旗弟兄上前了。

    “国公爷,和秦某一块儿,咱们守住宫门!”姓秦的汉子明显比朱纯臣能打,武艺不必说了,武进士还能差得了?而且也懂得一点战阵。当下就招呼自己麾下的八十个甲士组成了一个刀牌长枪阵,把行宫大门给堵了。

    秦明涛所率的一旗兵丁也属于朱慈烺的侍卫营,所以有金甲(都是大汉将军的盔甲)护身。至于他们的兵器,则是长枪为主。在下马作战时,一旗四队中的三队是长枪,还有一队是刀盾。并没有弓箭或火铳之类的远射武器。

    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弓并不容易长期保存,所以京营、净军、锦衣卫兵器库中的弓大多朽烂不能用了。二来则是因为朱慈烺的侍卫营中花架子多,有真本事的少,给他们装备弓箭也用不了。

    不过冲到崇祯行宫外面的大顺军老营兵好像也没几张弓,武器还比不上秦明涛的手下。不仅没有盔甲,连盾牌都没几张,而且大部分人只有一件短兵器,连长枪都没几根。

    就这样的装备,是怎么打进天津卫的?

    范举人和张举人这个时候也见着巡抚衙门口的八十多个甲士拼成的一个楔形阵了。而且两人还看见门内高高举着的黄龙旗,还隐隐约约看见一群穿着官服的老头子围着个穿着金甲的高个子男人,就在那八十多个甲士身后。

    瞧这意思,那高个儿就是崇祯皇帝?就这么不到一百个甲士在保护他?

    哈哈,不世之功啊!

    “那便是朱家的昏君!”范举人声如铜钟,用手中的长枪摇指崇祯,“想要立功的,都给我冲啊!”

    那是崇祯啊!

    一帮子盼闯王,迎闯王的天津卫的混混、地痞,还有张范两家的家奴都激动起来了,各持兵刃,嚷嚷着就往巡抚衙门的大门口扑击而去。

    秦明涛瞧着乱纷纷的“大顺兵”,心里面的疑问更重了,这伙人看着就不对啊,分明是乌合之众。想到这里,他也大吼了一声:“侍卫营第五旗,跟某杀贼,冲啊!”

    冲啊?

    朱纯臣心下就是一惊,流贼那么多,自己这边不到一百,居然还要冲莫不是今日真要成了忠烈?

    他自然是不想死的,可无奈他被秦明涛拖了站在了楔形阵的第一排。秦明涛命令一出,就有人推着朱纯臣向前去了。

    朱大忠臣也没办法,只好把长枪放平,并且用力攥紧了,然后蒙着头向前。

    长枪原来是要放平的

    当朱纯臣手里的长枪朝范大举人的身体刺过来的时候,举人老爷才发现自己拿枪的姿势不对——朱纯臣到底是总戎,还是知道怎么用长枪的。而范居举人是正经的读书人,只会用笔,不知道怎么用枪的。

    不过老祖宗留下的基因还是发挥作用了,范举人在战场上的反应比普通人要快一些。眼见长枪刺过来,他也来不及躲避,于是就顺手从身边拽过一个跟着起哄的混子,往朱纯臣的长枪尖上送过去。噗哧一声闷响,那混子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被长枪刺穿了身体。朱纯臣的长枪头部装了红缨,鲜血顺着红缨流出,滴滴答答落在地上,染红了一大片地面。

    那混子的尸体随后仰面倒下,枪尖从他的胸腹之间拔出,带出了一片血腥

    凄惨的叫声随即响起,被长枪捅穿的“义军”并不只有这个混子。有一些躲开了要害,一时不死,只是在血水里面翻滚哀嚎。

    范举人、张举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死伤吓了一跳。但是很快,对不世之功的渴望就战胜了恐惧。

    对方不过几十人,自家这边上千人,还怕赢不了吗?

    “杀光这些甲士,活捉昏君!”

    范举人长声大呼,也放平了长枪,向刚刚杀了人的朱纯臣扑了上去。

    被他一番激励,其他“义军”也都暂时忘记了凶险,人人挥舞刀枪,怪叫着冲杀上前。

    天津巡抚衙门的大门口,顿时变成了一座血肉磨坊!

    “千岁爷,千岁爷流贼打进南城了!”

    正在发烧,睡得迷迷糊糊的朱慈烺,只觉得身体在左右摇晃,耳边还有个雷鸣的嗓门在嗷嗷叫着。

    “什么?出了什么事儿?”他猛地惊醒,从一张铺的软绵绵的木板床上坐了起来,看见自己新任的领班侍卫陈一刀和吴三妹就在自己跟前。两人脸上都浮出惊恐焦急的表情!

    “千岁爷,”陈一刀大声道,“流贼用火船烧断了浮桥、驱走了卫河上的沙船,还用重兵猛攻天津南城。而且而且天津南城内也冒起火光,传出喊杀声音!流贼,流贼仿佛打进南城了!”

    “什么”朱慈烺听到这里,大吼了一声,身子发抖,汗水淋漓,体温顿时下降,那阵迷糊劲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112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荐)() 
大顺军原来还是厉害的,一不留神,天津南城就被他们打破了

    听到这消息,朱慈烺的感冒都被吓跑了,脑子里面更有一个声音嗡嗡直叫:怎么办?怎么办?

    他可是孝子啊,天津总兵衙门里面的四百多万他是不在乎的,不就是钱嘛但是崇祯皇帝和周后的死活,他却不能不管。

    另外,吴三妹的爹爹吴襄和吴三桂的小老婆陈圆圆也在天津南城里面呢!

    这两位要是没了,自己牵制吴三桂的筹码也就少了两个。

    这吴三桂也不知安得什么心,这么多天,都不派兵来天津卫,难道他已经投了满洲人了?

    转眼的功夫,朱慈烺的脑子已经转了几转,脸上的表情也从惊慌无措变成了凶狠残暴。

    “三妹,取本宫的甲胄!”朱慈烺朗声道,“陈一刀,去叫吴三辅来!”

    “喏!”陈一刀应了一声,转身就走,因为走得太快,还带着一阵凉风。

    这家伙单名一个理字,一刀是他新得到的绰号,因为他善使掉刀,在天津卫北城城头上杀起人来一刀一个,好生厉害!他也是个巨汉,北直隶人士,武进士出身,授了锦衣卫的官职负责管领大汉将军。

    皇极门之变后跟着朱慈烺,本也不怎么露脸。可是在天津卫北城之战中大显神威,率领掉刀队杀人如麻。被朱慈烺看中,选为了自己的领班侍卫。

    吴三妹已经捧来了朱慈烺的盔甲,他穿不了三层甲,就是棉甲和长身铁甲两套,也有几十斤的分量。三妹这妞也真有力气,扛着就到了朱慈烺身边。

    朱慈烺身上的内衣已经换了,也不知道是吴三妹还是费珍娥动手换的?宁香玉自恃身份,在正礼前是不会和朱慈烺发生肌肤之亲的。

    “北城情况如何?”朱慈烺一边动手配合着三妹给自己披甲,一边就问起了最新的战况。

    “北城外也有流贼在列阵。”吴三妹道,“不过还没发起进攻,搞不好是虚的。”

    “卫河上的沙船呢?”朱慈烺又问,“烧了多少?”

    “点着了一些,有十几条吧,”吴三妹道,“听说只是烧了船帆”

    “损失不大啊,怎么就给驱走了?”朱慈烺急忙追问。

    “妾不知道”吴三妹只是摇头。

    两人正说着话,门外一阵脚步声响起,然后就听见门外的通报声音:“臣吴三辅参见。”

    “进了,快进来。”朱慈烺连声将吴三辅唤了进来,见他要下跪行礼,又道,“行什么礼啊,三妹是我的娘子,你是三妹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儿,自家兄弟见面,无需行君臣之礼。”

    其实吴三妹还不算朱慈烺的娘子,而是一名未过门的妾室。不过既然没有过门,那么一切就都在未定之数。

    如果吴三桂带兵抵达,那么太子妃自然姓吴了吴三辅当然算得清这笔账!刚刚还稍有低落的情绪就起来了。

    “千岁爷,臣已经点齐了右师的三个协再加上军直铁骑协。另外,还安排了右师第四协包围了流寇降兵所在的营房”

    流寇降兵指得是郝摇旗的二百多人。朱慈烺进驻北城的时候也把他们带上了,不过依旧没有武装。还把他们圈在一处营房之中,好吃好喝养着。

    不过现在这些人已经成了隐患,所以在吴三辅看来还是杀了干净!

    朱慈烺一摆手,“给他们卤楯,用为前驱,护着火铳兵出城!”

    “出城?”吴三辅一怔,“千岁爷”

    “出城决战!”朱慈烺咬咬牙,“南城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若是不保了,北城还能守下去吗?不如趁早和流贼拼了本宫要亲自出城督战!”

    吴三辅在心里面暗暗点头。这位太子爷的天资果然超人一等,不仅善治人心,在用兵打仗之上也颇有一套,一万多乌合之众能运用到如今这一步,实在不易了。在陡生变数之时既不慌张,也不胆怯,而是敢于险中求胜,所谓名将也不过如此了。

    想到这里,吴三辅一拱手道:“臣这就去安排”

    “等等。”朱慈烺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吴三辅,吩咐道,“卤楯居于前,火铳列于后,你再亲率铁骑压阵,务必让火铳兵靠近敌阵三十步内在发铳今天不数人头了,凡是打头阵的卤楯、火铳兵、骑兵,一人发二两银子,打赢后全体再给二两。谁敢不听号令、滥射、退缩,定斩不饶!他n的,咱和他们拼了!”

    “好勒!”吴三辅重重点头,“您瞧好吧!臣准保一阵打破贼军!”

    “好!”朱慈烺笑道,“就要有一鼓而破贼寇的决心!”

    天津卫北城之外,一座占地面积颇大,用草袋堆起来了壁垒之后,唐通正端坐在一张不知道从谁家里搬来的太师椅上,正伸着脖子张望着前方乱糟糟的自家兵阵。

    当天津卫北城的北门大开之时,唐通就捏紧了拳头,不过面子上还努力维持着气定神闲。

    “传令下去,天津南城已经被打破,朱贼皇帝已经叫我大顺天兵杀了,他们的太子也支撑不了多久,等援兵一到,就能打破天津北城到时候就给大家伙放抢,三日不封刀!”

    他开出的格赏其实都是画饼,天津卫这边也不是他说了算,而且天津北城都是兵营,有什么好抢的?

    可是他要不怎么说,那可就是连画饼都不给了!

    这几日的天津北城之战打得那么苦,死伤那么重,部队的士气落了千丈都不止,如果再不给点画饼,怕是等不到明军进攻,直接就一哄而散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