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不能拿?

    沈廷扬吓了一跳。清官他不是没遇到过,和他一块儿从登州而来的苏观生就是个清官。但是苏观生是个文官,眼前这位是锦衣卫啊穿着飞鱼服呢!你一个锦衣卫上差怎么能不要钱?这多吓人啊?难道自己成钦犯了?

    “这位上差”沈廷扬有点吃不准,“沈某没犯什么事儿吧?”

    “没有,没有”任逸洲连连摇头,“千岁爷关照过的,沙船帮的钱,谁都不许拿!”说着他做了个杀头的姿势,“谁要拿了,就要杀头!所以下官实在不敢拿您的钱啊!”

    “啊要杀头?”沈廷扬额头上汗珠子都出来了。

    拿自己的钱要杀头这什么意思啊!真的成钦犯了?沙船帮招谁惹谁了?沙船帮对朝廷可是忠心耿耿的,现在北京都被流贼占领了,正经当官的都上赶着投降,沙船帮却不顾危险来救驾,多好的诚信商人啊,怎么就连贿赂都不能给了?

    这不让行贿了,以后怎么做买卖?就算能做,心里也不踏实啊!

    别说沙船帮沈家这点势力,就算十八芝大哥公郑一官,那么大的势力,麾下水师官兵不下20000,还有半中半西洋大战船数十艘。不也每年给北京、南京的各位老爷上供吗?也不是怕了谁,而是和气生财,有钱一起赚。大家都有得赚,生意才能长久啊!

    “沈郎中莫担心,”任逸洲拱拱手,做了个肃客的手势,“请跟我来吧千岁爷早就盼着您了,莫让千岁爷等急了。”

    朱慈烺的确等的有点急了,天津卫距离北京还是近了。朱慈烺可不敢久留于此,即便为了等待吴三桂,也得退到大沽去才安心。所以就特别吩咐看守码头的锦衣卫千户任逸洲一见到沈廷扬,就立即带来和自己见面。

    而不得收取沈廷扬贿赂的命令,也是朱慈烺在那时亲口交代的。而且不仅向任逸洲交代了此事,还向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大元帅府的军令卫指挥使曹友义,军政卫指挥使吴襄,还有司礼监秉笔太监黄大宝,御马监提督太监潘书晨等东宫系统的要人一一交代——沈廷扬这只“肥猪”是受本宫保护的,你们谁都不许碰!

    沈廷扬跟着任逸洲抵达大元帅府的时候,朱慈烺正在和克难军的候选军官谈话。

    这项工作是从今天上午开始的,已经见了四个候选师帅和四个候选师副将了,并且从中选出了克难军左、右两师的师帅和副将。

    其中左师师帅是吴氏家丁的一个管事,名叫王髯的辽东汉子,四十多岁,长相魁梧,还中过武秀才。

    而右师副将是朱慈烺的另一位老部下王七。用东宫出身的王七和吴家的管事家丁王髯搭班,当然是为了掺沙子了。不是信不过谁,而是必须牢牢掌握克难新军。

    右师师帅是李若琏,副将是王周。这两人都不是吴襄的人,不过他们控制的右师之中还是有不少吴系人马的。

    除了东宫侍卫和吴家家丁出身的军官之外,克难新军的军官团中还包括京营、天津镇军、天津巡标、通州巡标、二曹家丁(曹化淳和曹友义)、大汉将军和净军出身的军官。

    吴襄、吴三辅和曹友义照着朱慈烺的吩咐,选出了八个师级候选、三十二个协级候选、一百二十八个营级候选和五百一十二个旗级候选,总共有六百八十人。朱慈烺首先要从中挑选出三百四十人担任克难新军下属二师、八协、三十二营、一百二十八旗的核心军官。

    也就是说,克难新军师以下都实行四四编制,一师辖四协,一协辖四营,一营辖四旗,一旗辖四队,一队辖四伍,一伍则有包括伍长在内的五名战士。在不计各级直属队和军官的情况下,一师新军满编就是5120人,两师有10240人。再加上三百四十个军官,再加上各级的直属队,两师的总人数约在一万三四千人。

    人数当然能凑齐的。天津卫这里本就是军事重镇,又是漕运重镇,有的是穷苦的军户子弟和吃漕运饭的力伕。而朱慈烺从北京城带出来的金银还剩不少,在天津卫又抄了原毓宗、金斌、娄光先、杨维翰四个贪官的家,得了几十万两。现在还有相当于四百多万两的银子掌握在朱慈烺手里。

    兵以饷聚,朱慈烺能发得出饷,当然就能募到兵丁了。不过他也没敞开了招募,只是将一军两师,一万六千人的编制(军级直辖一个骑兵协,所以有一万六的总兵力)补齐为止。

    也就是说要在天津卫这边再招三四千人。不过待遇不能和天津卫西门大街血战前跟从朱慈烺的兵将相比。没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可以拿了,只是按月拿饷。最底层的士兵月饷是一两五钱银子,一年十八两,到了江南后再给良田五十亩这待遇也不算太低了,所以征募的告示一贴出来,就有不少天津卫城内的丁壮应募了。

    不过能够凑齐的也就是人头,战斗力是不要想的。能够可靠,可以吓唬一下内外部的敌人就不错了。

    除了募兵,朱慈烺还出了大价钱招募工匠,因为天津卫是军工重镇,匠人很多,其中也不乏手艺出众之人。朱慈烺重点招募的是铁匠,还用打造铳刺来考核工匠的水平——凡是能按照要求打造出可以安装在班鸠火铳和鸟铳(朱慈烺的军中现有三百支班鸠火铳和两百余支堪用的鸟铳)上的铳刺的工匠都能得到录用,还能得到10两银子的安家费和3两银子的月饷,到了南京后还给分房子,不过不给农地。

    当左右来报的时候,朱慈烺刚刚见完了一个旅正将的候选,听说沈廷扬到了,便马上召见。

    “臣,国子监司业,经理海运及辽东饷务沈廷扬,拜见太子千岁。”

    朱慈烺看着堂下跪拜的“红顶商人”,这位穿上官服后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平身,赐坐。”朱慈烺笑着发话。

    给沈廷扬端过绣墩的是黄大宝的干儿子,名叫黄小宝,今年才十七岁,身高和体型和朱慈烺有几分相似,脸型则和黄大宝差不多,都是圆滚滚的面团子脸儿。

    沈廷扬也不敢大模大样的落座,就坐了半个屁股,双手扶着膝盖,一副小学生见校长的模样儿。

    “沈廷扬,你的国子监司业是花多少钱买来的?”朱慈烺温言发问。

    沈廷扬被吓了一跳,马上又要下跪。朱慈烺连忙开口阻止,“别跪,继续坐好了!本宫就是一问,可没想要追究什么。”

    “臣,臣”沈廷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官儿当然是买来的要不一国子监生能当到现在的官职?而且他的国子监生也是花钱买的。要不然他一总舵主,不花钱能入得了南京国子监?

    朱慈烺拿起一本令旨,让黄安顺交给了沈廷扬。

    “廷扬,”朱慈烺笑着,“我大明虽有‘义官’制度,但是‘义官’只是一个身份,是不能担任实职的。而你并不是‘义官’出身,而是以国子监生入仕途,现在可以当到司业,想必是花了不少钱。这等卖官鬻爵的事情,本宫可不能容忍!”

    真要问罪?

    沈廷扬心里那个委屈啊!他虽然花钱买官,但是在任事的时候可没贪污受贿,最多就是垄断北洋海贸和走私逃税不过朝廷交代的任务,他可都是完成到最好的!

    因为他特别能任事儿,为此崇祯皇帝还说:居官尽如沈廷扬,天下何难治!

    现在怎么就要治罪了?

    还有没有天理啊?

第100章 现在只能皇商勾结!(求收藏,求推荐)() 
“廷扬,”朱慈烺的语气依旧十分温和,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你不要害怕”

    “臣惶恐”沈廷扬心说:不怕才怪!

    朱慈烺笑着:“这本令旨是免去你本兼各职的!”

    这就给一撸到底了?

    沈廷扬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为了如今的官职,可花海了银子了!怎么就给免职了?

    “不过本宫也知道你是有本事,也能任事的!”朱慈烺道,“你是个难得的人才啊!是人才,就应该破格提拔任用而且是不收钱的。你之前花钱买来的官职,本宫已经免去了,现在要按照你的本事和功劳,重新授官!

    本宫要授你大元帅府海军卫指挥佥事,总管北洋海运事,授明威将军。”

    这算怎么回事儿?

    沈廷扬一头雾水。他原是国子监司业,正六品的文官。现在变成了指挥佥事,正四品的武官。乍一看仿佛升官了,可是却以文换武了。

    大明的文官可比武官尊贵多了!四品的武官根本不能和六品的文官相比

    “廷扬,”朱慈烺完全明白沈廷扬的心思,“北京一丢,天下就完全入了乱世了。大明不再是共主,而是乱世群雄之一了。太平用文,乱世尚武。以文御武只能在天下太平的时候施行,在乱世之中的不行的。

    因而本宫受命抚军,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名统御四方,是为大明总戎,本宫也是武人!大元帅府的属官,当然都是武人。你愿意到本宫的大元帅府任官吗?”

    沈廷扬多机灵的诚信商人?被朱慈烺一点拨,马上就明白了。朱慈烺是要把自己变成潜邸旧臣啊!

    虽然是武官,可顶头上司是抚军太子本人这个后台和钢板一样硬!

    “臣愿意为太子殿下效死!”沈廷扬立马起身给朱慈烺叩首。

    朱慈烺笑着:“好好,大明现在就需要你这样的忠臣啊!对了,本宫还听说你是沙船帮的总舵主?有这事儿吗?”

    “这”沈廷扬不敢否认,这事儿谁不知道啊?只好咬咬牙,“沙船商帮是臣家的祖业,这总舵主乃是继承而来的不过臣自任官后,就一心为公,不怎么参与沙船帮的买卖了。”

    鬼才信你!

    朱慈烺只是摇头,笑道:“怎能不参与呢?这商以诚为本啊!天下皆知你忠诚可靠,连我父皇都下诏褒扬。你这样的商人乃是国家的柱石,怎么能不做买卖呢?你如果不做买卖,北洋海上的事情,本宫又有谁可托付?”

    “臣也不是不做买卖,只是不大做”沈廷扬一头雾水,这个皇太子怎么回事?说话奇奇怪怪的。

    朱慈烺打断了吞吞吐吐的沈廷扬,笑道:“本宫要下旨,特许沙船帮管理北洋海上贸易,并组特许建武装商船队这样你沙船帮就是特许贸易商帮了!”

    特许贸易商帮?这套路怎么那么熟悉呢?

    沈廷扬一琢磨,这好像是西洋人做海贸的路子啊,特许杀人放火啊!

    朱慈烺又说:“沙船帮乃是本宫特许的贸易商帮!你可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臣”沈廷扬还真不是很明白。

    “这就是说,”朱慈烺语气放沉了,“以后沙船帮不能,也不必再给任何官员、勋贵行贿上供了!你是本宫的人,他们那些人没有资格找你要钱,也没有资格刁难沙船帮的买卖。你沙船帮是奉旨行商,是皇商!

    而且北洋海上的商路,沙船帮说了算!”

    “这”沈廷扬额头上冷汗都出来了,他已经明白了。朱慈烺这个太子要与官争利啊!

    自己这个诚信商人一年要给南北两京的官员、勋贵、太监好几十万两银子以后这笔钱是不是直接送到大元帅府?

    “说个数吧!”朱慈烺道,“你一年给他们多少钱?本宫这个抚军太子,又能从你这里拿到多少钱?”

    沈廷扬立马给跪了,“殿下,臣,臣从没有给谁行过贿啊!大明的官员都是,都是清官”

    朱慈烺哈哈笑了起来:“起来,坐着说话!

    本宫又不是要治谁的罪!再说了,你也不必害怕现在朝廷流亡,京师的勋贵、权阉都成了没牙的老虎,咬不动你了。南直隶的老虎倒还是有牙齿,不过只要你和郑芝龙能支持本宫,他们也不算什么。

    而且本宫为人最是公道,绝不会白拿沙船帮和十八芝的钱本宫知道你们沙船帮有难处,本宫可以帮你们解难!”

    沙船帮是做北洋海贸的,北洋海贸和南洋、东洋海贸不一样。后两者主要是输出商品,输入白银,一年顺差有好几百万两。而北洋海贸则是基本平衡的,有输出,也有输入。输出的自是江南和江淮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食盐等等。而输入的则是毛皮、人参、东珠和各种海货。这些输入的商品,都是供应江南豪门的好东西,利润非常可观。

    可现在货源却出了问题!

    毛皮、人参、东珠和各种海货的来源地,一是辽东,二是朝鲜。现在辽东成了清国的地盘,而朝鲜也成了清国的属国。大明商人的生意就很难做了,特别是沙船帮一直以来又扶明反清。没少给满洲人找麻烦,和晋商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朱慈烺目光炯炯地看着沈廷扬,“廷扬,本宫打算重开东江军镇!”

    什么?重开东江镇?

    就大明现在这样自身难保的状况,还能开镇东江?这皇太子是异想天开吧?

    “本宫不是异想天开,”朱慈烺仿佛能看透沈廷扬的心思,他笑道,“本宫也知道如今的明军陆师是打不过满洲人的但是他们打得过朝鲜人啊!也不用灭了朝鲜,只要能在沙船帮的海船运送下骚扰朝鲜就行了。

    只要能打过朝鲜,你们沙船帮的商路不就稳了?商路稳了,不就能财源滚滚了?能财源滚滚了,花点钱养个东江镇也不困难吧?只要开镇东江是有赚头的,我大明再困难,也能挤出兵力的。

    现在可是乱世,人命又不值钱,只要能有一两五钱银子一个月的饷,多少兵没有?”

    沈廷扬愣了又愣,心说:这个皇太子做过买卖吗?这路数咋听着和买卖人一样啊?

    开镇东江合着就是桩生意?

    “这东江镇,其实也可以看成是桩买卖!”朱慈烺笑着,“是北洋海务上的买卖!所以开镇的花费,得由你们沙船帮来出,东江的总镇,也由你来兼任,日常的经营也由沙船帮负责。大元帅府只管募兵、练兵,再出点带兵的军官。你看这样行吗?”

    “这”沈廷扬完全没有料到朱慈烺的路数,当然也没任何思想准备,一时也不知道行不行了?

    朱慈烺也明白这么大的买卖不可能一下就谈成的,当下就笑道:“廷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