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顶子”,也就没红顶商人一说。不过性质都差不多,都是亦官亦商亦江湖。

    如果说沙船帮沈家这样的明朝官商和清朝的那些官商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拥有相当高的独立性,不是随便朝廷和官员拿捏的。

    因为沙船帮沈家活跃的舞台是北洋海域,是海上纵横的豪商。和以福建为根据地的十八芝(郑芝龙那伙人)集团差不多,都是有枪有炮,亦商亦盗亦官的武装商人。

    什么破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可对付不了十八芝和沙船帮。就是正经的大明水师(不算郑芝龙这样的招安水师)出马,肯定也是打不过如今的沙船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沙船帮和十八芝这样的海商集团,也和崛起于东北的满洲军事集团一样,都是明末大争之世中的新兴势力。

    不过他们并不反对明朝的统治,也不会和明朝的统治集团争夺土地、人口、财富,反而是拥护明朝统治,还会向明朝统治集团提供财富的新势力。

    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以手中的海上力量为资本,为明朝服务,成为明朝统治集团的成员。十八芝和沙船帮,也都如愿以偿,成了大明官场上的另类存在了。

    而沙船帮成为官商的时间比十八芝更早,早在万历朝鲜战争时,他们就在为明朝军队运粮了。沙船帮也因此成为了纵横北洋,往来大明朝鲜之间的豪商集团。

    后来毛文龙开镇东江时,沙船帮也出了大力,要不然孤悬海外,又得不了多少粮饷的毛文龙不用袁崇焕去杀,自己就垮掉了——根据记载:毛文龙号为一军,岁饷八十万,皆从登州达皮岛中,而辽地一切参貂之属,潜市中土者,亦由登地内输。

    而朝鲜李朝方面也有同样的记载:毛都督于岛中接置客商,一年税收,不止累巨万云。

    在毛文龙的东江镇垮台后,沈廷扬又通过承接辽东粮饷运输和漕粮海运,继续称霸北洋海面。成为了可以和南洋十八芝海商集团分庭抗礼的海上豪强。

    当然了,沙船帮的实力是不能和十八芝相比的。他们之所以能和福建的郑家瓜分南北洋,一是因为北洋海浅,多滚涂浪,适合沙船活动;二来就是沙船帮替朝廷出力更多,得到明朝官方的支持。

    所以北洋和朝鲜的地盘,十八芝海商集团是不碰的。之前郑芝龙拒绝北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现在,随着北京城破和大明危急,向来依靠明朝支持纵横北洋的沙船帮也到了危机关头。

    有危,同时也有机!

    一个赤着大脚,穿着蓑衣的汉子快步走到了陷入沉思的沈廷扬身边,“总舵主,您看那里!”

    沈廷扬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抬头向那汉子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卫河南岸的河堤上,正有一队士兵在冒雨而行,还拖着两条小木船。这队士兵都披着蓑衣,看不清军服,不过却打着一面红底黑字的“闯”字军旗。

    “是流寇啊!”沈廷扬冷冷地一笑,转身就大步往船舱中走去。他的这条沙船可不是普通运货的沙船,而是一条战船!甲板上有一层用厚厚的木挡板圈成的舱房。挡板上没有普通的窗户,却开着许多黑洞洞的射击孔。基本外面下着瓢泼大雨,藏匿在舱房内的火铳手也可以开火射击!

    “千总爷,有船!好多船啊!”

    喊叫声响起的时候,名叫唐老四的大顺军千总正拄着根棍儿在低头赶路。他是唐通的部下,还是个本家。不过唐通命好,有世职可以袭,唐老四就命苦了,只能跟着唐通混,先是干家丁,现在当上了千总。而唐通弃明归顺后一直被李自成派苦差,部下也被大顺军老营押着当炮灰,油水更是一点也无,上上下下都怨声载道。

    唐通这个总兵爷的话也不像以前那么顶事儿,许多不是唐通嫡系的军官都不肯卖力,所以唐大总兵也只能支使自家的嫡系受苦受累了。

    所以唐老四这个千总爷现在只能冒雨出工,带着三四百因为许久没有拿到赏钱而怨气冲天的部下,沿着卫河寻找船只。

    找船的差事是李过派给唐通的,目的是搭建浮桥,以便彻底困死天津卫城。

    李过和唐通的万余兵马,在三月二十六日时就开到了天津卫城外。因为天降豪雨,所以没有和守军交战。而明军也不知是为了避雨还是怕了大顺天兵,反正都缩进天津卫城了。

    于是李过就决定一边围困,一边等待援兵——总要先给围上,别让崇祯、朱慈烺和吴三桂跑了!

    可他和唐通很快就发现天津卫城不容易围困了,原来这座城池是依水而建,就建在通海的卫河干流两岸。共有南北二城,南城为主,北城为辅。夹河而立,以浮桥沟通。

    而卫河的河道又比较宽阔,奔流入海,海船也可以逆流而至。如果在卫河两岸布兵,靠弓箭、火铳、虎蹲炮,是根本无法阻挡坚固的海船走卫河出入天津卫的。

    要围死天津卫城,自然要想办法堵死卫河了,否则只要明朝的天津水师逆流而来,就能把崇祯、朱慈烺、吴三桂等人接走了。

    所以李过就命令唐通去寻找木船,天津卫城的下游建一座浮桥,以封堵水路。

    唐老四所部,现在就在执行这个没甚油水的苦差事找了好半天,才捞到两条打鱼的小船。因为唐老四的部下都是旱鸭子,没人会驾船,所以就用绳子拖着木船而进。

    “是商船吧?”

    “沉甸甸的,应该是从大沽运粮入天津卫的。”

    “这下可发了”

    “把总爷,拦住他们啊!”

    唐老四也哈哈笑了起来,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他一招手,大声道:“火铳能打响吗?”

    “能。”

    “他娘的,先打一铳,吓吓他们”

    “呯呯呯”

    唐老四刚刚下令发铳,这边就是一连串密集铳声响了起来!当然了,不是他麾下的士兵在发铳,他的队伍中就一支鸟铳,怎么打得出这样的连发火力?

    开火的当然是沈总舵主的帮众,四十支广东斑鸠脚火铳一起打响,一轮齐射就打翻了唐老四七八个部下。

    “流寇!”唐老四惊呼了一声,忽又觉得不对,现在流寇转正当朝廷了,连忙改口,“他娘的,是海贼!船上有火铳,弟兄们,快趴下”

第98章 诚信为本好商人(求收藏,求推荐)() 
唐老四到底是久经战阵的小军头,还是指挥有方的。三四百号人在他的号令下,一块儿趴在了泥水里面。沙船帮的班鸠脚火铳真就打不着他们了。打不着,当然就不打了。

    唐老四见对方不开火,就开口嚷嚷了:“老子是大顺朝天津卫果毅将军唐总镇麾下千总,奉命巡河,尔等在为哪家卖命?可知道如今天下已经归了闯王了?”

    他今天叫人打了,没了七八个兄弟,总要问清楚对方名号吧?那些沙船上没打旗号,是那家的都不知道啊!

    站在一个射击孔后面张望的沈廷扬听见唐老四的喊话,马上就开口回答了,不说字正腔圆的官话,也不说崇明家乡话,而是一口泉州腔的官话。

    “岸上的人听了,娃(我)是安平郑家的商人,一官大哥公让娃为大明朝廷运粮”

    唐老四没听明白,问左右道:“他娘的在说什么?有听明白的吗?”

    旁边居然有人听明白了,解释道:“把总,他们好像是什么安平郑家的商船,被一个叫一官大哥公的人派了替朝廷,不对,是替朱贼运粮食。”

    “他娘的!朱贼都亡国了”唐老四骂骂咧咧又开了口,“船上的人听着,明朝已经灭掉了,现在是大顺朝的天下,你们这些商人要识相,就赶紧靠岸,把船上的粮食都献给大顺!老子饶你们不死!”

    “娃(我)知道北京叫流寇打下来了,但是天津还在朝廷手里。”沈廷扬继续用泉州官话答道,“娃是商人,就该诚信为本,既然收了朝廷的钱,就必须把粮食运到天津”

    “娘的,”唐老四明白对方的意思后,又是一声国骂,“啥叫诚信为本?这年头当官的都朝秦暮楚,一破商人还诚信你们要再不过来,老子可回去和闯王报告了!”

    “随便你们!”沈廷扬肃容道,“一官大哥公就是诚信为本的好商人,答应主顾的事情绝不会反悔的!”

    “娘的,有你们哭的时候!”唐老四那个窝火啊。今年真是流年不利啊,跟着唐通投了个白使唤人的李自成不说,还遇上群不讲道理的诚信商人诚信个屁!哪有讲诚信的商人拿着火铳杀人的?这群家伙一看就不是好人,一定是海贼!

    呯呯呯

    唐老四正窝火的时候,火铳又打响了。不过不是沈廷扬的坐船又开火了,而是跟在后面的沙船在发铳。一百余条船,鱼贯而行,每条船经过唐老四他们趴着的地方时,都噼里啪啦的打个二三十铳。三四百号人就只能趴在冰冷的泥水里面不敢起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得感冒?

    “安平郑家,一官大哥公都是什么商人啊?怎么不怕额大顺军呢?”

    天津卫城外,大顺军的中军大帐里面,李过听完唐老四的报告,也是一脸错愕。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李过当了十几年的反贼,还头一回遇上不怕反贼的商人!官军不怕流贼也就罢了,咋商人也不怕了?难道进了北京城,从反贼变成官军后,“闯”字大旗的威慑力就不行了?

    “侯爷,下官听说过安平郑家。”

    说话的是唐通。如今天津兵备道原毓宗和巡标杨维翰还在,一定会猜到来天津卫这里的是沈廷扬的沙船帮。可那两位刚刚被李自成叫去北京了——李自成想搞清楚天津卫城内的朱慈烺和吴三桂是真是假,所以就把他们叫去了。而唐通不了解情况,就当真以为是郑芝龙的人来了。

    “他们是哪儿的商人啊?”李过问。

    “他们不是什么正经商人,就是海贼。”唐通摇摇头道,“头目姓郑,叫郑一官,又名郑芝龙,原是南洋海面上的巨贼!在崇祯元年时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当了海防游击。后来因为在海上讨贼有功不断升官,做到了福建总兵官。”

    “啥?挺好的巨贼不干,就这样投降朱贼当走狗了?是打不过还是怎么着?”李过只觉得不可思议,“而且还是让熊文灿那个傻督师招安的难道他不会诈降吗?”

    “不是打不过,”唐通道,“东南海面上向是一官党势力最大,据说拥有许多西洋大船,炮利船坚,朱贼的水师根本不是对手他为什么肯当朱贼的走狗,下官也不明白。

    不过郑一官投靠朱贼后,的确是忠心耿耿,并不是诈降。几年间,郑一官平粤寇,征生黎,击退侵厦荷夷,消灭海上巨盗刘香。当时的福建巡抚为此表奏朝廷:芝龙果建奇功,俘其丑类,为海上十数年所未有。”

    “还真卖命啊!”李过翻了翻眼皮,“朱贼皇帝给姓郑的多少钱啊?”

    “一文钱都不给的,”唐通摇头道,“郑一官的水军都不拿朱贼的饷,由郑一官自建自养,而是给养军饷颇为丰厚”

    李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瞪着眼珠子道:“啥?朱贼那边还有这样的忠臣?”

    唐通笑道:“侯爷,郑一官不过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肯如此替朱贼卖命,一定是有利可图,只是咱不知道其利在何方?只要弄明白了,将他招降过来便是了。”

    李过摆摆手,“那是后话眼下怎么办?朱贼的皇帝和太子不会坐船跑了吧?”

    “跑不了的,”唐通道,“这几日都是东南风,风力还颇大,从大沽而来的船是顺风,要去往大沽就是逆风了。而且就算到了大沽,风向不对也出不了海。”

    “可是这风也不会一直刮下去啊!”李过眉头大皱,“等风雨一停,朱贼就该顺流而走了这可如何是好?”

    “侯爷勿忧,李岩来助将军大破朱贼了!”

    李过的话音未落,中军大帐的门帘就被人撩了起来,同时还有个河南口音的男声响起。随后就走进来一双男女。女的一身红衣,妩媚如春花绚烂、成熟似水蜜桃儿似也,正是闯王军中有名的女将红娘子。和她一起的男子,正是李岩。

    看到李岩和红娘子赶到,李过皱着的眉头一下展开了,哈哈笑道:“刚刚才接到塘报,知闲伉俪要和陈永福领兵来援,没想到那么快就来了你们来了,额就不担心打不下天津卫了!”

    “总舵主,这天津卫有些不对啊!”

    “哪里不对了?”

    “杀气腾腾的总舵主没觉出来?”

    “唔,是有点。那么大雨水还有兵士往来巡查有人过来了,带头的好像是锦衣卫的人啊!准备好了吗?”

    “已经备好了。”

    “拿来吧。”

    诚信为本的忠商,沙船帮总舵主沈廷扬一伸手,就从身边一个管事手中取过文牒,是抚军太子朱慈烺的令旨,文牒之中还夹着一片金叶子。

    向沈总舵主走过去的是大元帅府下辖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官任逸洲和他的十来个手下。他是在皇极门之变时投靠朱慈烺的“忠臣”,当时是百户,现在提拔到了千户。是改组后的北镇抚司下属的十千户之一(官衔是千户,管辖的人员不过百余),奉命专管天津卫河码头的治安。

    “国子监司业,经理海运及辽东饷务沈廷扬奉令旨来天津卫。”沈廷扬笑呵呵的就将夹着金叶子的令旨递给了走到他跟前的任逸洲。

    任逸洲打开令旨本,瞧见了里面的金叶子,便伸出手指夹着那片至少一两重的金叶子,交还给了沈廷扬,苦苦一笑,道:“沈司业,您的金叶子我不能拿。”

第99章 现在不许官商勾结了(求收藏,求推荐)() 
不要钱?嫌少?

    沈廷扬愣了一下,连忙又从自家的管事儿手里接过几片金叶子,便想再给任逸洲。

    任逸洲连忙摆手,苦笑道:“司业别误会,下官不是嫌少,而是不能拿”

    什么?不能拿?

    沈廷扬吓了一跳。清官他不是没遇到过,和他一块儿从登州而来的苏观生就是个清官。但是苏观生是个文官,眼前这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