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叫爷爷,就是祖父。。。。。。。”

    “祖父?”李过瞪着眼珠子,用一根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那额要怎么称呼皇爷?”

    “当然是父皇了。。。。。。”

    父皇!?

    李过真不知道说啥好了,他是看着李自成长大的。。。。。。好嘛,现在李自成变成他爹爹了。

    这该怎么说?额是看着额父皇长大的?

    刘希尧、牛金星、宋献策仨更傻眼,这才多大会儿功夫?李自成就变成先帝了,而且还收了李过当儿子。。。。。。不对啊!收李过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刘希尧是大顺军中的老资格,开国九侯之一,现在虽然没多大实权了,可是资历还在,所以就开口发问:“皇爷是什么时候收亳侯为儿的?”

    “是离开唐家山战场后,”顾君恩叹了口气,“皇爷腹部中了铅子,自知不起,便叫我和汝侯、泽侯一起上去听他的口谕。。。。。。收亳侯为儿,封太子,封亳侯世子为太孙。又命泽侯守荆州府西部,汝侯守襄京和郧阳,绵侯守汉中,磁侯守巩昌,并令罗虎、高一功弃关中走汉中下四川,和太子殿下一同取四川为大顺之根本!”

    他现在说的是和刘宗敏、田见秀、李来亨一块儿商量出来的遗诏。

    实际上就是一个照顾各个山头利益的善后方案!

    大顺开国有九侯,但是这两三年下来,还在台面上,手中有兵有权的,就剩下亳侯李过、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绵侯袁宗第、磁侯刘芳亮等五个侯。

    现在李自成死了,又没留下儿子,所以李过这个大侄子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了。但是李过也不能赢家通吃,必须得照顾另外四个手握重兵的侯爷的利益。

    怎么照顾呢?

    当然就是瓜分地盘和军队了!

    把荆州府西、襄阳和郧阳、汉中、巩昌府南部这四块还算容易守御的地盘都分给四家侯爷,由四家侯爷带着本部的老营兵去镇守。

    而大顺太宗李过则带着自己的军队和从李自成那里继承来的军队入川。。。。。。

    在假装活着的李自成的棺材前头,李过沉默无语,目光只是在刘宗敏、田见秀二侯脸上缓缓滑过。

    他心里面也明白,李自成一死,大顺的队伍很有可能会散伙。现在刘宗敏、田见秀愿意“拿一份”,再继续当大顺的侯,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如果他不答应,非要和李自成在的时候那样,呵呵。。。。。。说不定就是一场内讧啊!

    他的目光又移到了李来亨身上,这位太孙总是在做“顺太宗”的梦,现在可算是如愿了!

    李过问:“来亨,你算过没,额们还能有多少人入川?”

    “算过了,现在汇聚在荆州府西部的兵马还有约六万人,汝侯和泽侯各领一万五千人,额们还能有三万之众。”李来亨说,“另外,高一功和罗虎麾下还有约三万兵马,可以走汉中南下。如此额们就能以六万大军取四川,胜算还是颇大的。”

    skbwznaitoaip

第533章 大顺好太子() 
一秒记住【 。。】,!

    现在大顺朝账面上的军队并不算多,西安府、凤翔府有两万多,延安府和榆林大概能拉出几千人,凑一块儿差不多是三万。

    荆州府西部集中了约六万人——包括老营兵、新附兵和随从辅兵,其中战斗力较强的老营兵不下三万。

    襄京府、汉阳府、承天府、南阳府、郧阳府、汉中府、巩昌府这些地盘上还有大约四五万兵马,其中老营兵不少于两万人。

    三万加六万加四五万,总数就是十三四万人。比起历史上动辄就百万的数目,那是不足道的。但是这十三四万都是“干货”,没有家眷和被裹挟的百姓,即便是老营兵的随从兵,也非常精壮,是能够上阵的。

    另外,由于朱慈烺领导的南明在抗清作战中比较给力,让李自成有了更多的时间理顺内部,终于建立起了比较管用的封建制度。因此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抬高了对手“吸收合并”的代价。

    招降封建兵和招安流寇可不是一个价钱!流寇给几个小钱能打发(多半会再闹起来),封建兵不得土地、银子喂得饱饱的?

    这十三四万人如果都要得到克难新军官兵或是大清镶绿旗的待遇,朱慈烺和多尔衮恐怕都得抱个算盘打上好几个月了。。。。。。朱大太子手头的克难新军总数也就二十万出头(其中真正能打硬仗的只有十万,剩下的还得装备、训练、组织),光是军饷、军粮、装备和训练费用这些,就已经让朱慈烺的户部尚书陈锐和兵部尚书吴襄叫苦了。

    再多十三四万。。。。。。除非把湖广消化一下,一年榨出两千万石白米的收入,否则是无论如何都不够开销的。

    没有钱,就是没有钱啊!

    至于多尔衮那边,那就更别提了。十三四万绿旗兵光是圈地就得三千万亩!上哪儿圈去?现在八旗和镶绿旗已经拿了四千余万亩,吴三桂又拿了陕西的地。剩下的土地又都计口均田发出去了——都是大清朝廷的税啊!一亩四升,三千万亩就是一百二十万石!

    另外,八旗和镶绿旗出身的官员还得额外吃一份。里里外外就是一年三百万石啊!怎么可能授出去?真这样干八旗加镶绿旗都得跳起来!多尔衮还想不想当皇阿玛了?

    除非能自己带上足够的地盘,否则当汉奸都不一定能收了。。。。。。实在养不起啊!

    可是有地盘还能混下去,谁会当去汉奸?

    同样的,朱慈烺要拉拢有地盘有军队的大顺诸侯,要给出去的银子也是个天价。。。。。。没好处谁叛变啊?

    所以未来的顺太宗李过,暂时还不必考虑四个大侯爷叛变的问题。。。。。。就算他们会叛变,也不是眼前会发生的事情!

    十里铺驿站,李自成的棺材前面,李过在上首端坐,下面则是李来亨、刘宗敏、田见秀、刘希尧、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依次落座。

    一场决定大顺王朝前途命运的十里铺会议,正在秘密召开。

    会议达成的第一个共识就是秘不发丧!

    李自成还得假装活着。。。。。。而且越长越好!到实在瞒不下去再说。

    第二个共识当然就是分兵经营地盘了。依着李自成的“遗诏”,让四大侯爷各领一片地盘,建立藩镇,屏蔽大顺朝廷。

    第三个共识是放弃明摆着守不住的南阳府、承天府、汉阳府和襄京府的部分地盘。并且将留在襄京、南阳的诸营家眷先移往汉中。在平定四川之后,再将诸营家眷分置于四侯领地或四川各处。

    第四个共识就是加快入川!改变原来一路入川的计划,弃关中,就四川。调动高一功、罗虎(他们也是李自成的嫡系)的军队通过汉中攻入四川,配合东路军全力抢下重庆府——由汉中入川有两条路,一是走保宁府;二是走夔州的太平、东乡、达州。

    其中第一条是入川的大路,第二条是小路,相对难走,但是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第五个共识,则是以李自成的名义正式册封李过为皇太子,封李来亨为皇太孙。从而确定李过、李来亨在大顺朝的领导地位。

    第六个共识,则是立即进取夔州首县奉节,然后改奉节县为永安县,改夔州为永安府,作为大顺陪都,并将李自成的棺椁停放永安。

    。。。。。。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臣刚刚得到一个非常奇怪的消息!”

    “有多奇怪啊?”

    “李自成刚刚封他的侄子李过为太子。”

    “这有什么奇怪的?李自成不是自称皇帝吗?他没儿子,让侄子当太子很正常啊!要不然他死了谁接班?”

    “可是。。。。。。李过比李自成还大两岁!”

    “哦!那又怎么样?”

    玉湖行宫,还忙着为唐家山之役善后的朱慈烺,刚刚从堵胤锡那里得到了李过认新爹的消息。

    他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听堵胤锡一分析,才觉得有点不对了。李自成为什么要收个比他大两岁的侄子当儿子?

    “太子殿下,”堵胤锡道,“臣所知,李自成还有一个弟弟在世,年幼的侄子不止一人,何故收个老侄子为嗣?况且太子比父皇大两岁,很有可能比父皇先死。。。。。。”

    是啊!

    虽然是黄泉路上无老少,但是除去幼儿早夭,这年头长先死还是个大概率事件。

    这李过比李自成老,就有可能死得更早,封他做太子算咋回事儿?

    “另外,”堵胤锡又道,“臣还得到消息,李自成的军队在西撤途中到处打劫咸鱼!”

    “什么?你说什么?”朱慈烺愣了又愣,“打劫咸鱼?”

    “太子殿下忘了始皇帝崩于沙丘之事了?”堵胤锡小声提醒道。

    “啊!”朱慈烺一摁额头,“他死了!”

    堵胤锡点点头:“秘不发丧啊!太子殿下。。。。。。如果李自成真的死了,那可是咱们一举剿灭流寇的最佳时机啊!”

    一举剿灭?

    想想都开心啊!

    朱慈烺开心的眉头都皱起来了!

    因为他知道堵胤锡说的要一举剿灭的流寇,并不限于湖广境内。

    现在湖广的流寇已经是兔子尾巴,看着就长不了啦!吴三辅刚刚送来捷报,说是收复了汉阳府全境。李岩也上奏说南阳、德安二府境内的流寇也在节节败退,除了襄阳、谷城、光化三县和均州一州外,襄阳、南阳、德安三府失地应该很快可以收复。

    而吴国勇、阎应元两军在荆州府境内的进展也不错,现在已经推进到了宜都县和虎牙山附近。。。。。。

    既然湖广的流寇就快肃清了,那堵胤锡所言的“彻底剿灭”自然是指四川和陕西的流寇了。

    “太子殿下,”堵胤锡建议道,“现在应该集中兵力分为两路,一路追击流寇入川,一路强攻襄阳、郧阳。而且还应该剿抚并用,趁着流寇失去主心骨的机会,将之击溃,然后一一招抚,收为己用!

    在解决了李自成余部之后,盘踞四川的献贼也就不长久了,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且剿且抚,斩其首恶,用其胁从。如此,湖广、四川,乃至陕西都可以安定。朝廷就能利用这些授抚的流寇北伐中原,驱除东虏了!”

    好一个剿抚并用,以寇御虏啊。。。。。。可问题是,代价几何呢?

    skbwznaitoaip

第534章 没饭吃啊!() 
大明崇祯十九年五月初十,玉湖行宫。

    除了领兵在外的吴三辅、李岩、吴国勇、阎应元等人,大明在湖广的头面人物,包括丘瑜、方岳贡、何腾蛟、常延龄、刘孔昭、堵胤锡、秦良玉,还有一个从被大顺军占领的夷陵州跑出来的前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文安之,全都济济一堂,献计献策。

    “太子殿下,”老奶奶秦良玉显得忧心忡忡,首先开口道,“老身得石柱家中急报,流寇大军已经汇集巴东,瞿塘卫、奉节县、巫山县、云阳县一带有流寇细作四下张贴告示,传唱迎闯王、分田地的歌谣,弄得人心惶惶,团练兵都没了战心,只怕架不住流寇攻打啊!而且川中诸军这两年可苦了,和流寇打生打死,伤亡惨重,又拿不着朝廷的军饷,也没有援兵。。。。。。”

    老奶奶并不是为了一个国公的虚名跑那么老远来见朱太子的,她是为了替四川地主武装要钱要械要援兵而来湖广的。

    早些时候朱慈烺派马士英走湖南、贵州入川的时候,曾经给过他一大笔军饷。但是自那以后,就再没给四川送过钱物。而且他给马士英的军饷也不足以支撑全川各路明军的开销。

    四川的情况非常奇怪,在张献忠入成都前,四川明军各种疲软,四川的地主老财也大多在袖手旁观,倒是秦良玉这号土司积极抵抗,不过也势单力薄,打不过张献忠。而在张献忠胜利进入成都,开始当他的四川明主之后,疲软的明军也雄起了,袖手旁观的地主也跳出来拉杆子了,连贵州、湖广(施州卫)的明军(卫所兵)也赶来凑热闹。

    结果打得张献忠头破血流,脸面扫地,现在已经有点恼羞成怒了!

    而在围攻张献忠的这一两年间,各种挂着大明旗号的地主武装也都壮大起来了,谈不上兵强马壮,但总归是人多势众。各路兵马的号称之数都不下百万了!即便挤干水分,也有一二十万——没这点人怎么可能把张献忠揍成这样?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这帮人可都在张献忠麾下呢!

    那么多人替老朱家打流寇,还打得那么辛苦,这账怎么算?按照一人一年二十两银子的饷,再加十两银子的赏,加十两银子的甲械钱,二十万人两年的开支怎么都得有一千六百万两吧?就算再打个折,怎么都得给一千万两吧?

    所以秦老太太不仅是来帮忙的,也是来要账的!

    今年五十多岁,长髯及胸,一张白面皮上都是正气的文安之接过话题道:“夷陵州、巴东县和归州的绅田也都给分了。。。。。。计口授田,免债免息!所以无知小民都给煽动起来反对士大夫,弄得诗书之家不是破败,就是逃亡!

    而夔州地近巴东,只怕那里的无知小民已经知道巴东的事情,人心即将大乱了!”

    听了这话,朱慈烺的眉头就是微微一紧,什么无知小民,你这是污蔑劳动人民。。。。。。人家劳动人民太有知了!分田分地,还免债免息,怎么闹都不吃亏啊!

    朱慈烺又看了一眼何腾蛟,何腾蛟道:“太子殿下,四川已经乱了好几年了,川中士绅百姓都苦不堪言,望王师如婴儿盼生母。现在王师已定湖广,若不及时挥军入川,只怕川人失望,民心不在啊!”

    丘瑜也道:“对对,四川天府之国,如果被流贼夺取,只怕会再次做大!王师应该尽快入川平贼!”

    方岳贡一样支持入川,他言道:“如今四川的官军已经占了些许上风,如果能有两个师的克难新军入川,大局一举可定矣。流寇平,四川安,还怕不能收复中原吗?”

    这三个湖广地头蛇的意思朱太子明白——赶紧入川去折腾四川人吧!湖广这里,恢复原状就好了!

    朱慈烺又将目光转向常延龄和刘孔昭。

    常延龄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