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最大的内忧是。。。。。。”

    黄澍顿了顿,吐出两个字儿:“人多!”

    “人多?”

    黄澍冷冷一笑:“人一多,地就蹙。。。。。。东南本就人多地少,现在又来了那么许多流亡的北人,还不把东南这点地盘挤爆了?而且那些北人当中有不少还是什么克难功臣,都是攥着两只拳头来的,这些日子刮了东南多少地皮?东南百姓能不恨得牙根痒痒?”

    “这这。。。。。。”左梦庚一脸的纠结,“军师,我也是北人啊!”

    黄澍笑着:“少将军不会以为湖广之人都视左家为民之父母吧?”

    左良玉的军队在湖广这边也是刮地三尺尤嫌不足啊!能得到湖北百姓士绅的拥护才见鬼呢!

    而朱慈烺在东南也没少刮!虽然他搜刮的对象主要是士绅和商人,东南的贫苦百姓受害并不大,但是因为清军入关和随后一系列的战事,许多北方难民逃到了东南,加重了东南的人地矛盾。。。。。。而东南士绅又因为朱慈烺的打压,渐渐失去了压迫贫苦百姓的实力——在原本的历史上,明末清初这一段,江南地方就发生多次奴变,也就是奴隶起义!

    之前大家都面对清军的威胁,各方面都忍着不发出来。。。。。。现在清军来不了东南了,原本忍住不发作的各种矛盾,自然都要开始发作了。

    “即便太子爷为内忧所困,”左梦庚眉头依旧紧锁着展不开了,“还有李自成即将南下,我当如何抵挡?”

    “为何要抵挡?”黄澍反问一句。

    左梦庚愣愣地看着黄澍,“不抵挡,难道投降李自成?”

    黄澍道:“不如以入川为名,转进荆州府。”

    “转进荆州府?”左梦庚想了想,“怕是不行啊,由襄阳南下,过了承天府就是荆州了。。。。。。只怕李闯的大军先打荆州,再打武昌啊!”

    “少将军差矣!”黄澍摇摇头,心想:左良玉这儿子怎么连跑路都不会啊?

    “少将军,荆州府可大着呢!西边是群山连绵,东边是江汉富庶之地,又被长江一分为二。”黄澍分析道,“李自成容易夺取的,也就是荆州的江北平原部分。咱们可以先去荆州府城,带上楚王以后再过江屯公安、宜都,伺机南下取岳州、常德、辰州。而后坐观李闯和太子战于汉水——长江之间。

    如果太子取胜,咱们就趁机杀回江北,取荆州、承天、襄阳、陨阳为家。有了襄阳做老巢,少将军就能在南明北清之间摇摆,还怕没有吴三桂的地位?

    如果李闯取胜。。。。。。少将军往东可以取江南,往南可以入湖南,甚至可以远走广东,总有一个落脚之地的!”

    “好!军事果然是我的诸葛孔明!”左梦庚刚夸了黄澍一句,脸上的笑容忽就不见了,“可楚王现在就听梦梅的话,身边还有邱磊和堵胤锡辅佐,未必会为我所用啊!”

    随着左良玉的病重,左家军也出现了分化,大致上出现了三个山头,一个是以左梦庚为首的“辽镇派”,骨干都是左良玉在辽军中担任总兵时的老部下。这一派也是左良玉嫡系核心!

    二是以投降左良玉的流寇为骨干的陕西派,这一派现在以承天府镇守总兵金声桓的实力为最大。

    三是以邱磊为首的楚王派,这一派实力不怎么样,但是有楚王这面大旗在手,也俨然成了一派。

    黄澍笑了笑:“少将军,不如就由下官走一趟荆州,保管说得邱总兵和楚王妃站在咱们一边!”

    “好,那就有劳了!”

    。。。。。。

    荆州,楚王府。

    后花园中,一座极为精致的小阁楼里,王妃左梦梅正慵懒靠着栏杆,一身翠绿色的长裙,衬托出婀娜风姿。那张精致而动人的粉靥上,此时正流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她和楚王朱慈照的婚后生活是极为甜蜜的。。。。。。那位小王爷在洞房花烛前还嫌弃左梦梅嫁过人,年纪又大。可是圆房之后,就完完全全被大姐姐左梦梅迷住了。

    左大姐姐一准是全天下最好的大姐姐了,脸蛋好,身材好,哪儿都好!

    而左大姐姐对这个迷恋自己的小王爷丈夫,也是极喜欢的。。。。。。小王爷年纪虽小,力气却大,而且长得也讨人喜欢。

    小夫妻俩可真是一块儿落到蜜罐里面了。。。。。。

    唯一让左梦梅有点担心的,就是小王爷的造反精神太足了,整日嚷嚷着要造太子爷的反!

    好好的藩王,何苦去干这种掉脑袋的事儿?而且太子爷那么能打,要是打小王爷打败了,自己也少不得陪着上法场。。。。。。

    想到这事儿,左梦梅就忍不住叹了口气儿。

    “好姐姐,因何叹息?可是为了老泰山?”

    小王爷的声音忽然传来了。左梦梅转过身去,就看见朱慈照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自己身边,那双溜溜的大眼睛,正有意无意的在自己那张如花似玉的脸蛋儿扫过来,扫过去。。。。。。

第466章 朱慈烺的难题(呼唤月票)() 
左梦梅幽幽一叹:“大(念代)王安居王府,日日逍遥,却不知荆州城外早已是山雨欲来了!”

    “怎地?”朱慈照忙问,“难道是太子哥哥行了忤逆不孝之事?”

    “不是太子,”左梦梅摇头,“是李自成!”

    “啊,是皇爷,”朱慈照发现口误,连忙改口,“是逆贼打来了?”

    “还没,不过也快了!”左梦梅说,“逆贼的告示已经贴到了荆州城外。。。。。。说什么‘吃他娘,分他娘,闯王来了分田地’,弄得荆州阖城人心惶惶。今天早上,义父的军师黄澍也来了荆州,这会儿正和爹爹、王伴伴、堵知府他们商量怎么应付闯王的大军呢!”

    “这这。。。。。。”朱慈照一下子就慌了神,“姐姐,咱们还是准备逃命吧!这李自成可凶了,寡人可不能再落在他的手中了!”

    左梦梅看着自己的小丈夫,很有一点儿无语。

    李自成凶,你那哥哥朱慈烺就不凶了?落在李自成手中未必就坏了性命,要是你造反被你哥哥拿住了,还想活命?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

    同一时刻,楚王朱慈照的好哥哥,天下第一大孝子朱慈烺已经回到江北大营了。

    他并不是直接从凤阳府回到江北大营的,而是兜了个大大的圈子。先是沿着淮河走到淮安府,然后再沿着运河南下,到了扬州后再拐弯向西,经过仪真才抵达江浦县的江北大营。

    这一路,每过一座有点规模的城镇,朱慈烺都会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胜利大阅兵。八千到一万名全副武装的克难新军战兵,全副武装,武器上挂着腌渍起来的鞑子头颅,杀气腾腾的穿城而过,震慑人心啊!

    鞑子都杀了那么多,谁敢不服?

    不服就来啊!看看是你们厉害,还是鞑子厉害!

    除了震慑宵小,朱慈烺这一路还拉了不少人头——都是流落到江淮之间的北方难民!

    黄澍有一点没说错,朱慈烺的政权就是一个北方流亡汉人权贵的政权,都是攥着拳头到东南来刮油水的。所以朱慈烺真正信任的还是北人。。。。。。他前世是湖南人,一直在魔都打拼,不会特别喜欢北人。但是这一世,他很清楚自己的基本盘是什么?

    朱慈烺的基础,一是北军;二是南商!

    北军并不是指黄得功、高杰、左良玉这样的北方军阀。而是被朱慈烺控制了身家的北方军人——和历史上的东晋、南宋一样,朱慈烺的这个南渡政权,现在也依靠流亡的北人壮士当兵。

    而南商,主要是海商。和东晋、南宋不一样的是,朱慈烺的南明,现在正好赶上大航海时代。来自海外的财富和火器,对于朱慈烺的军队非常重要。

    所以南商也是朱慈烺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没有他们,朱大太子的政权是不会安稳的。

    而现在正是用兵的时候,所以北军当然占了主导地位,朱慈烺就得格外重视北人,尽可能的帮助流落南方的北人难民。

    给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北人难民计口授田当然是不现实的。。。。。。东南的人口本来就多!都快挤爆了,上哪儿授田去?虽然他可以夺了南方地主的土地,但是他不能大规模的驱佃啊!

    那不得惹出农民起义?

    不过朱慈烺还是要想尽办法为北人提供救济和当兵的机会!

    所以他在江淮之间展示武力的时候,就一路招揽北方壮丁,又得了数万家,全都带回了江北大营——而这个江北大营,很快就要变成安置北方流民的军城了!

    “千岁爷,加上这几万家,现在在应天府境内分了宅地的北军官兵差不多有十二万家了。。。。。。人口不下三十万,很快就会破四十万了!”

    “现在还有许多北方难民源源而来,淮安、扬州、凤阳、汝宁等府都有上报,人数恐怕不下三四百万!”

    “千岁爷,之前数年中,南下的北人就有不少,现在又多了数百万。。。。。。”

    “千岁爷,现在东南各州府都有不少北方流民,其中不少人衣食无着,乞讨无门。。。。。。咱们总有想点办法吧?”

    正在和朱慈烺说北方流民之事的是兵部尚书吴襄和军令卫指挥使李岩。

    跟着朱慈烺到江北大营的北人,就交给他们俩安置了——授田是不可能的,不过宅地还是得分,而且还要发一点安家落户银子。每户总要给个二三十两。

    大约四五万家,上百万两白银就砸出去了!

    另外,还得给点口粮,不能让人家饿死啊!每户给两石米面,这又是十万石没有了。。。。。。

    当然了,这钱粮也不白给。四五万家就是四五万名壮丁,都是克难新军的新兵了!

    加上之前安置在南京城内的七万余家,现在朱慈烺手头已经控制了十二万家,五六十万口人。。。。。。而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长。

    而在整个东南,从北方流亡来的难民,保守估计有四五百万!

    另外,还有许多难民留在山东的未沦陷地区和江汉之间。。。。。。都加在一块儿,一千万都打不住啊!

    如果再算上之前几年跑路南下的难民,数量就更惊人了。而那么难民的生计怎么办?那么多张嘴怎么喂饱?另外东南本地还有个“奴变”。。。。。。想想都头疼啊!

    朱慈烺按着太阳穴,“有左良玉那边消息吗?他死了没有?”

    李岩回答道:“没有死,不过也差不多了。”

    “千岁爷,是不是要对湖广用兵了?”吴襄说,“也只有把湖广拿到手里,咱们的粮食才够吃啊!”

    朱慈烺眯着眼睛,盘算着说:“军屯司储备了多少粮食?军屯司要没足够的粮食,这仗可打不成啊!用兵湖广可不仅是对付左良玉,还得对付李自成!出兵得以十万计,用兵期限至少6个月。。。。。。再加上民伕、船工、牲口的消耗,还得预备一些救济的口粮。没个百万石米粮,可不敢用这个兵。”

    因为流亡北人太多和淮北、山东的战事影响,现在东南这边已经有点缺粮了。

    现在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南京、扬州、苏州等地的粮价也很高,一石白米已经卖到了白银三两上下!

    另外,大明东南因为工商业发达,大量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经济作物,所以粮食一直以来上游的湖广提供。

    一旦在秋冬两季开战,湖广粮食的东运就有可能中断,到时候东南的粮价就更贵了。

    所以朱慈烺报出的“百万石”还是往少说了,真要足备,一千万石还差不多。

    “百万石,哪儿有啊?”吴襄摇摇头,“秋收还没到呢?租子总要十一月、十二月才能收齐,总能有1600万石了!”

    “1600万石啊!”朱慈烺咂巴了一下嘴,“都到手了,平湖广的开销就有着落了,山东那边也不愁了,还能救济一下难民,平抑一下粮价。。。。。。”

    “那就得等明年春天再大举用兵了,不过那样也好。”李岩思索了一下,“还有四个多月。。。。。。应该能再扩充出几个模范团。这几个月,咱们已经向佛山和安平的铁工厂订了大批的铳炮和火药,明春东南风起时就应该能运到了。”

    他笑了笑:“湖广有沃野数千里,耕地两亿亩,一旦拿下,咱们就再不必担心缺粮了!”

第467章 红夷来港,太子凯旋(求月票)() 
李岩的话正说到这里的时候,礼部尚书钱谦益和翰林学士毕酒城已经联袂而至了,在大堂外面候见。

    “钱先生,毕学士,快进来吧。”朱慈烺眼尖,没等外面值守的太监进来通报,他就瞧见他们俩了,笑着招呼他们入内。

    钱谦益和毕酒城是来向朱慈烺报告内阁会议情况的——在朱慈烺出征期间,留守南京的阁老重臣们还得维持朝廷的运转,所以内阁会议依旧照常进行。而会议作出的决定,则会送到朱慈烺的军中。

    另外还会有一到两名阁臣和翰林学士跟随朱慈烺出征,他们将负责处理送到军前的内阁奏报。

    钱谦益和毕酒城向朱慈烺行过礼后,就分头落座,开始例行报告了。

    在报告开始前,一个装着奏折的盒子,已经被太监拿进来摆在朱慈烺跟前的桌子上了。而毕酒城跟前也摆上了一张小桌子,上面还摆了文房四宝和一叠空白的折子。

    “太子殿下,”钱谦益首先开口上奏道,“山东巡抚高宏图上奏,说东虏将数万家所谓正绿旗兵丁安置在东昌、兖州、济南三府地面之上,圈占良田数十万顷。。。。。。除济南府土河以南,兖州府曲阜以东及泰沂山地之外,已经尽归所谓正绿旗兵丁所有!

    另外,在北直隶、河南地界之上,东虏正行计口授田之法!一口授十亩,五口之户,可得田五十亩。授田之后,一亩年纳租四升。。。。。。”

    朱慈烺摆摆手:“已经知道了。。。。。。这多尔衮动作倒挺快的,雷厉风行啊!”

    金之俊上回秘密到访凤阳的时候,就已经把设立绿旗和计口授田的事情说了。本以为会拖延上一阵,没想到在多尔衮的督促下,进展居然很快,也很顺利。

    李岩说:“东虏现在不用士大夫,而且北方士绅也走的走,死的死。。。。。。自然挡不住多尔衮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