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死透的在惨叫,也有些人看着没受伤,但还是落下马来,现在或是傻站,或是呆坐,全都是一脸惊惶恐惧。

    剩下的那些屁股还粘在马鞍子上的骑兵,也都不敢再往前冲锋了,全都手忙脚乱的打马调头,想要逃命。而伊尔德自己的战马也不知道溜哪儿去了。。。。。。

    他立即就跳着脚怒吼起来了,“都不许跑,都给老子站住。。。。。。堂堂八旗勇士死都不怕,还怕南蛮的火炮?”

    几个年轻气盛的八旗兵丁被他一骂,顿时就羞愧难当,也没脸逃跑了。伊尔德瞅准了一个离他最近的不怕死的八旗骑兵,三两步就扑上去,一把将那人拽了下来。

    那是个十八九岁的青年,被伊尔德的话语所激励,正准备扑上去和明军的大炮拼了,却被伊尔德一把揪下马来了。

    “梅勒章京,您这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伊尔德翻身上了他的战马,然后调转马头,抽出腰刀就照着马屁股一下猛击,战马吃了痛楚,立时就撒开蹄子飞奔起来了。

    刚刚还大义凛然,一副要和明军大炮拼命模样的满洲巴图鲁伊尔德,现在居然夺了他的战马跑了!不过他也没跑远,就被一支斑鸠脚火铳给打落马下,一命呜呼了!

    “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

    就在伊尔德落马的同时,明军冲锋的口号已经响了起来。

    王国勇亲自带着人发起冲锋了,两个连跟着他,用长枪和刺刀追杀了一阵,也没追太远。毕竟他们只有两条腿,也追不上骑马的八旗兵。转身回来以后,他又一边整顿队形,一边派出一个长枪连去打扫战场。

    不一会儿就有个排长喜气洋洋的拿着一面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蓝底红龙旗到了他跟前,“营头。。。。。。您看着旗子是谁的?”

    王国勇是吴氏家丁出身,非常熟悉清朝的情况,一眼就认出这是一面正蓝旗旗主的大纛旗。

    “这是鞑子正蓝旗旗主豪格的旗号!”王国勇吸了口气儿,“难道豪格亲自带队冲阵了?快快,快去找找,看看有没有豪格的尸体?”

    。。。。。。

    豪格的尸体并没有找到——这事儿日后是个千古之谜!根据史书记载,豪格分明就是在率队冲击大明抚军太子朱慈烺中军本队的时候,被武功盖世的朱大太子一枪刺中肚皮才送了性命的,但是他的尸体却被亲兵抢回去,不知道埋在哪儿了?

    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被朱慈烺刺死的豪格,正被二三百骑护卫着,向北疾速奔驰。马速很快,风在他耳边呼呼的刮过,他整个人都有点恍惚。似乎还不能接受自己指挥的大清天兵被击败的现实。。。。。。在他的记忆中,八旗天兵应该是无敌的!即便偶尔因为敌人的阴险狡诈而吃了点亏,也只是暂时性的,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那么自己的失败,也应该是暂时的。。。。。。自己率领的一万数千八旗勇士也应该可以全身而退,然后在凤阳府城周围把场子找回来,说不定还能杀了南蛮太子朱慈烺!

    恍惚当中,豪格仿佛看见了自己已经大获全胜,率领着八旗天兵杀过长江,攻克金陵!

    忽然,他隐约听见有人在用满语呼喊:“不好啦,旗主王爷没了!旗主王爷归天啦。。。。。。”

    旗主王爷归天了?豪格一愣,谁啊?是大伯伯代善死人?他那么大年纪,也该寿终正寝了。。。。。。可是代善的死讯是怎么传过来的呢?

    “王爷!王爷。。。。。。坏事儿了,下面的人以为您死啦!”慌慌张张的罗托这个时候忽然嚷嚷了起来。

    豪格回过头没好气瞪了他一眼,“罗托,你咒本王呢?本王才不会死呢!本王。。。。。。”

    正说到这儿,他才想起自己不是让伊尔德打着自己的大纛旗冲锋吗?伊尔德挨了炮打,队伍被打散,正蓝旗旗主的大纛旗也倒了,战场周遭一定有不少八旗兵看见,误以为自己死了!

    这可怎么办?

    豪格都懵了。这个时候罗托又嚷嚷起来了,“王爷,追兵上来了,奴才去抵挡一下,您赶紧往北跑。。。。。。跑过池水就安全了!”

    “啊,”豪格应了一声,“罗托,你是好奴才啊,可要小心一些。”

    罗托大呼道:“王爷快走,奴才去和尼堪拼了,王爷,来生再见了!”

    喊完了胡话,罗托就带着豪格手下大半的勇士打马调头去迎战追击他们的明军轻骑兵了——其实也没多少人,就是一个连,追得挺欢快,却打不过罗托的白甲兵、红甲兵,对冲了一阵就吃小亏,后退不敢再追了。

    不过取胜的罗托也不敢恋战,就带着手底下的一百多骑往东北方向的林子里面跑,想去寻找豪格。可是找了半天,也没见豪格的踪影。这时清流溪畔的战斗差不多已经结束了,明军大胜,清军大败。战场周遭,到处都是向北逃亡的八旗兵。

    罗托寻思着豪格一定也跑了,于是就带人往池水方向跑去——之前孔有德、尚可喜派人送来塘报,说是要渡池水南下。所以只要往池水去,和这俩汉奸汇合,那基本就算安全了。

    就在罗托不再寻找豪格,独自北上的时候,豪格几乎已经脱离险境了。他带着几十骑(大部分都是罗托的炮兵)遇上了正蓝旗的固山额真巴哈纳。就是那个被豪格扔在大枪岭西坡大营迟滞明军夜袭部队的爱新觉罗。巴哈纳。

    这家伙命还真硬,居然没有死掉,不仅没死,还出溜到了清流溪东岸,还在石固山的一处山头上竖起了固山额真的旗号,收拢到了不少溃兵,都乱纷纷的散在一大片山坡上,也没什么人看见灰溜溜的豪格也跑来了。

    在淮南战场上,豪格这个旗主王爷是第一号,下面有俩固山额真,一个是鳌拜,一个就是巴哈纳。现在旗主王爷“没了”,鳌拜又不知去了哪儿,就剩下巴哈纳最大,而且他还是宗室。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清兵看见他的旗号,自然都向他靠拢,豪格也不例外,想着先和他汇合,再收拾残部撤退。

    见到豪格,巴哈纳先是一愣,显然没想到这位爷还活着!愣了愣后就以有机要军务汇报为由,将豪格请去他的临时中军——设在一片树林子里面,周围都是巴哈纳的心腹把守。

    还没正式汇报,巴哈纳突然一指豪格身后,“王爷,您快看,鳌拜来了,他已经醒了。”

    鳌拜醒了?太好了!

    豪格关心鳌拜,忙转身去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正奇怪的时候,忽然觉得背后和胸口传来剧痛,低头一看,居然看见了带血的刀尖从自己的前胸冲出!

    接着就是巴哈纳的声音:“王爷,别怨我,这是摄政王的意思。。。。。。”

第453章 多尔衮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 
“呜哇哇。。。。。。豪格啊!我的好侄儿,你怎么就这样死了呢!呜呜,都是我不好啊,我没照顾好你。。。。。。先帝啊,我多尔衮对不起您啊。。。。。。。豪格啊!你放心走吧,皇上有我照顾,你的妻子儿女也有我来照顾,你放心吧。。。。。。”

    北京紫禁城,武英殿上传出了嚎啕大哭的声音。是大清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抱着小皇帝顺治在哭,哭得可伤心了!

    而让他嚎啕大哭的原因,则是退到凤阳府城外的巴哈纳和鳌拜(他挺过来了,还是满洲第一勇士)联名上了折子,报告了“清流溪之败”和“肃亲王豪格死无全尸”的噩耗。

    之所以是死无全尸,是因为没有人见过豪格的尸体,只是有人看见豪格带领几十骑满洲勇士向朱慈烺亲率的3000铁骑发动决死冲锋!

    啊,真是太英勇了!几十人打3000人啊,据说还斩杀了不下三百个尼堪,豪格最后杀得浑身是血,一路杀到了朱慈烺跟前,差一点就把朱慈烺给杀了。

    可是没想到,朱慈烺居然一身的武艺,看见豪格上来就舞者双剑,和持丈八蛇矛的吴三辅,挥着鬼头大刀的朱纯臣来了个三英战豪格,双方大战三百回合,才把气力耗尽的豪格给打死了。。。。。。

    所以豪格那是死得壮烈,死得英勇,虽死犹荣,值得风光大葬——可惜找不到尸体,也不知道埋什么?

    听完了豪格大哥哥壮烈牺牲的故事,小皇帝顺治也伤心的不成了,那是他亲大哥啊!长兄如父,豪格死了就等于他又死一回爹,他能不伤心吗?

    而且,朱家小太子比他想象中能打啊!虽然三打一才把豪格打死,但是豪格哥哥的武艺可是非常高强的,也满洲数得上号的勇士!

    这么厉害的勇士,居然叫朱家小太子给打死了。。。。。。

    顺治不知道该咋办的时候,他的好叔叔多尔衮已经伤心好了。放开了顺治,然后抹着眼泪坐回了自己的椅子,接着就叹了口气:“肃王虽然英勇,可实在太过鲁莽了,怎么就轻入淮南险地了呢?本王说过多少回了,要先平淮北,收山东,定河南、陕西,而后再进兵襄阳,驱流寇东下。即便流寇不东下,咱们也可以在襄阳造船办水师,然后再顺流而下。这才是取江南的不二之法。。。。。。可他偏偏不听啊!幸好当年诸位没有拥立他做皇帝,要不然大清国可怎么办?”

    “摄政王所言极是!”

    “大清幸好有摄政王!”

    “摄政王英明。。。。。。”

    大殿当中一片称颂啊!

    豪格这次可是带着正蓝旗主力,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等“反多尔衮”的八旗贵族势力南进的。结果把清流溪打成了血流溪!汉军和包衣没了六千多人,八旗正满洲的损失少一点,但是也快有四五千了。。。。。。

    这一仗打下来,豪格自己的正蓝旗算是残了!所属汉军几乎团灭,此外每个牛录平均没了一百多号精壮,两黄旗和正红旗也损失不小!而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则毫发无损。

    八旗内部的反多尔衮势力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了!

    多尔衮叹了口气:“淮南打不下去了,先退兵回河南吧!

    另外,正蓝旗没了旗主王爷。。。。。。这可怎么办?正蓝旗可不能没有个好主子。”

    这话一出,武英殿里面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正蓝旗怎么就没有旗主了?

    八旗旗主又不是流官,那是世袭的!豪格是正蓝旗的旗主,他死了,他的嫡子富绶就该继承正蓝旗的旗主之位。。。。。。没有旗主的说法,又从何而来?

    “摄政王,不是还有富绶吗?”郑亲王济尔哈朗低声提醒。

    “对啊!”多尔衮皮笑肉不笑,“富绶今年几岁?”

    “三岁。。。。。。”

    富绶是豪格的第四子,崇德八年才出身,今年按照周岁算,才两岁。

    “三岁能带着正蓝旗的勇士上阵厮杀吗?”多尔衮不阴不阳地问。

    “不能。。。。。。”济尔哈朗说,“可是还有正蓝旗的固山额真啊!”

    “固山额真能替代旗主王爷?”多尔衮又问。

    “这。。。。。。”济尔哈朗摇摇头,“不能。”

    固山额真当然可以替代旗主王爷办事,但是济尔哈朗自己就是旗主王爷。而且现在的大清国是幼主临朝,旗主共治。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拿着两白旗,济尔哈朗拿着镶蓝旗,代善一家拿着两红旗,再加上豪格拿着正蓝旗。这些旗主王爷再加上领有牛录但不是旗主的“入八分王公”(也称小旗主),才是眼下大清朝的当权派。

    而代表皇权的固山额真,现在因为皇帝还小,所以被旗主王爷和入八分王公们压着。

    济尔哈朗又怎么肯让固山额真替代旗主王爷?所以被多尔衮一说,他自己也改主意了。

    “还是摄政王周到,”济尔哈朗斟酌着说,“可是谁能去主持正蓝旗的局面?要不让多罗饶余郡王当旗主?”

    多罗饶余郡王就是多尔衮的七哥阿巴泰,他现在也在武英殿里坐着,参加议政王会议。他是正蓝旗的小旗主,和十四弟多尔衮走得很近,知道多尔衮的心思。连忙摆手道:“我不行,我当不了旗主的。。。。。。而且正蓝旗死了那么多人,元气已经伤了,如何才能整顿?我看着,只有再用先帝整顿正蓝旗的老办法,找个兵强马壮的旗和正蓝旗混编。”

    多尔衮点了点头,继续问:“老七,你说说,哪个旗能和正蓝旗混编?”

    “正白旗!”阿巴泰道,“现在就数正白旗和镶白旗兵强马壮了!”

    这是要让多尔衮三兄弟吞了正白旗啊!

    济尔哈朗看了看多尔衮,又看了看今天被请来参加议政王会议的大贝勒代善——他是代表正红旗、镶红旗过来的。不过这会儿好像因为精神不济睡着了。。。。。。

    好狐狸!济尔哈朗骂了一句,也打了个哈欠,一下萎靡起来了。

    “也是个办法,”多尔衮道,“就让正白旗、镶白旗和正蓝旗混一下。。。。。。完事后正蓝旗的旗主就给老十五吧!正白旗还是我来,镶白旗的旗主给阿济格。这样行吗?”

    “这个。。。。。。”济尔哈朗吞吞吐吐的不点头——他的好处在哪儿?

    多尔衮吐了口气,“河南形势危急,必须得本王亲自出马了。。。。。。本王将领奉命大将军印南征。在本王离京期间,诸事就有劳郑王了。”

    济尔哈朗忙道:“由摄政王去河南亲自主持整顿正蓝旗,一定是事半功倍,正蓝旗旗主给豫王是再好不过了,豫王才智过人,定然可以带好正蓝旗的。”

    “老七,”多尔衮又对阿巴泰道,“你和我一起南下吧。。。。。。等河南稍安,你就留下镇守吧。”

    “好好,我就跟着老十四走一趟,”阿巴泰道,“老十五主持正蓝旗也好,想想也只有他能重整正蓝旗了。”

    “大贝勒,大贝勒!”多尔衮又冲代善嚷嚷起来。

    “啊。。。。。。”代善应了一声,然后就嚎啕大哭起来,“呜呜,豪格,你死得好惨,死得好惨。。。。。。”哭了一会儿,老头又忽然停了下来,看了看摄政王,“老十四,完事儿了?”

    “完事了。”多尔衮点点头。

    “哦,那什么时候给豪格发送?”

    “等我从河南回来以后,”多尔衮道,“到时候给他风光大葬!”

第454章 大清绿旗(第二更,求月票)() 
“从河南回来再给豪格发送?”代善叹了口气,“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