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这时,鳌拜所领正黄旗的一个包衣奴才踏着水飞奔过来,还没跑到了鳌拜跟前就大喊:“主子,鳌主子,南寇的大炮上来了!”

    “什么?大炮上来了?什么意思?”鳌拜都听不明白。

    “就是,就是南寇拉着大炮上来了!”

    “啊!”鳌拜有点傻眼,“是攻戎炮还是虎蹲炮?”

    “是大炮。。。。。。至少是大将军炮!”那包衣已经到了鳌拜跟前,行了一礼,“主子,李牛录让奴才问您,要不要让火铳兵上去打一轮?”

    李牛录是正蓝旗汉军火铳兵的牛录,名叫李应忠,是和孔有德一起投清的大汉奸李九成的干儿子,因为一直跟着豪格混,所以官运不行,现在就是个牛录章京。

    “打,快上去打一轮!”鳌拜连忙道,“可别让南寇把大将军炮架起来!”

    “渣!”

    鳌拜的命令没到,久经沙场的正蓝旗好奴才李应忠已经命令手下的火铳兵展开队形,向前推进了。

    除了盾车好使之外,清军的火铳兵和炮兵都不弱!特别是他们的火铳兵有两大绝技,一是远距离勾引对手开火;二是近距离齐射!

    别以为近距离齐射多难——顶着敌人的火力靠近齐射才是真厉害。在敌人没有还手之力的时候,近距离齐射根本不难。行刑队枪毙犯人的时候都能做到的。

    而李应忠和他的手下,这个时候都以为自己是行刑队——机会难得啊!明军吃错药了,居然把二三十门大炮拉上了前线,要现架现打。。。。。。哪有这样用大炮的?孔有德的干儿子孔四喜都没这本事。

    很显然,那些明军炮手根本不懂行啊!

    “弟兄们,快上去,靠近了打!”李应龙兴奋地大喊,“打死这帮啥都不懂的南蛮子炮兵!”

    “打死他们!”

    “跟着牛录章京有肉吃!”

    “杀啊!”

    他手下的火铳兵可真是惊人的勇敢!历是上的龙虾兵也没他们牛逼,敢朝二十几门三磅炮冲锋。。。。。。这不是排队枪毙,这是排队炮毙啊!

    二十四门大炮打出的霰弹,还不得把他们轰成碎片啊!

    “团长,鞑子兵上来啦!”

    “是火铳兵。。。。。。”

    “上帝啊,他们真是勇敢!奥斯曼苏丹的近卫军也不能和他们相比啊!”

    正指挥炮兵展开的封思忠耳边响起了炮手们的惊呼,其中还有个打过三十年战争,姓路的老洋人挑着大拇哥在那里直夸鞑子勇敢。。。。。。真是太勇敢了,勇敢到了不要命的地步!

第441章 炮毙(第二更)() 
“勇敢个屁!”封思忠跳着脚就嚷嚷,“路老头,赶紧查炮。。。。。。快快快!”

    他一边嚷嚷,一边撒开脚丫子在阵地上奔跑。他这是在检查各炮展开的是否正确和及时,在24门三磅炮中有六门是封思忠负责的。路易斯路洋人和另外两个洋人,也各自负责六门三磅炮。。。。。。他们四个都各兼一个炮连的连长。

    “霰弹!霰弹。。。。。。”看到自己负责的六门三磅炮都展开的非常迅速,封思忠有赶紧命令炮手们装填霰弹。

    所谓的霰弹,就是一堆铅弹用布包裹成一个椭圆形,然后硬塞进炮膛打出去。因为火药爆燃产生的推力会在将炮弹推出炮膛时撕碎布包,这样铅弹就会散开飞向前方,一打一大片啊!

    炮手们装弹的时候,封思忠则转过身,注视着在溪水里面努力前进的“大清勇士”——他这是在估算距离。

    因为他测距的水平高,所以这里的24门3磅炮都听他的指挥,他下令开火后,身边的一门3磅炮先打响,随后另外23门3磅炮再打。

    “牛录章京,那些尼堪好像,好像把炮架好了!”

    “这,这,这也太快了!”

    李应忠这个时候瞧见了难以置信的场面,在篝火的映照当中,24门摆在炮架上的大将军炮被几百个手脚麻利的炮手摆弄着,一字排开,转眼的功夫,已经完全布设妥当了。。。。。。黑洞洞的炮口全都对着自己这边!

    这是要炮毙自己?

    “快快快,快发铳!”李应忠张开喉咙大喊。

    他手下的火铳兵大部分是鸟铳兵,手里的家伙射程很近,根本打不着还在五六十步开外的明军炮兵。。。。。。不过他也顾不得了,先打了再说吧!

    没准就把敌人吓跑了!

    就算吓不跑敌人,能够听一耳朵火铳齐鸣,也能壮一壮自己的胆子。

    不过还没等李应忠听见火铳齐鸣,耳边就先来了一声巨响,然后令他终生都无法忘怀的场面就出现在他眼前了——实际上他的终生只剩下很短的时间。。。。。。因为他被炮毙了!

    二十多门明军大炮的炮口几乎同时绽放出火光,接着才是地动山摇的轰鸣!二十四三磅大炮中填装的一千多枚铅弹瞬间喷出,以极快的速度飞越几十步的距离,轻松撕裂了正蓝旗汉军火铳兵所穿的棉甲,子弹在他们身体中变形解体,形成可怕的空腔效应,伤者的血液顺着铅弹打出的孔道喷射而出化为一股股血箭,射入了清流溪,溪水开始变色了。

    李应忠身上的三层甲胄,在3磅大炮射出的铅弹跟前也和没有的一样!铅弹打中了他的肚子,他捂着肚子倒在了水中,连惨叫都发不出来,因为他一张嘴,冰凉的溪水就灌入了他的口中。而他的肠子和肚子,都被铅弹打得稀烂,根本存不住凉水,所以这凉水很快就变成了血水,从他的腹腔中流出。。。。。。人都成这样了,当然是神仙也难救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应忠只是无助的躺在清流溪底,无法呼吸,无法惨叫,甚至看不清东西(因为河水被污染,天色也暗),但是他的头脑却还是清醒的。

    这一刻他才第一次意识道:大清说不定要完啊!这太荒唐了,这怎么可能!

    “啪啪啪。。。。。。”

    就在李应忠丧命的同时,正蓝旗汉军火铳兵们手中的鸟铳、斑鸠脚铳也终于打响了——二十四门3磅炮打出的霰弹当场打翻了一百来个正蓝旗汉军的火铳兵,但还有一百七八十人命大(这是因为他们的队形毕竟散,火炮的霰弹覆盖不到),逃过了一截,这个时候就在胡乱放铳。

    就是乱打枪了,他们可都瞧见明军的大炮是怎么杀人的了?谁还敢想那几个前程?所以每个人发铳的时候,手都在发抖!

    发完了铳,这些汉军火铳兵,全都调头就跑,而且还跑得飞快,仿佛河水的阻力都不存在了。

    。。。。。。

    “铁弹!装铁弹。。。。。。”

    用霰弹轰跑了骚扰的清军汉军火铳兵后,封思忠可不打算见好就收。因为在今天的战场上,他的二十门三磅团炮将会成为最耀眼的杀人之器!

    现在,他们的目标换成了正缓缓逼近的清军盾车。

    为了能确保击穿盾车上架着的木楯,封思忠选择了坚硬的铁铸实心弹。生铁铸成的弹丸有二斤多重。在演练中用药九两八钱,就可以在150步的距离上击碎盾车上架着的大木楯!

    而且还可以在击碎木楯的同时,造成巨大的附带伤亡。

    当然,前提是能够击中!盾车是移动目标,而且现在又在河道中行军,高度太低,太远了容易打高。

    所以封思忠决定将这些移动缓慢的盾车放近一点,放到距离自己五十步之内,能接着月光火光看清楚一些才开火,而且也不再齐射,而是各自瞄准。

    看到距离差不多了,封思忠才张开喉咙大乎:“各自瞄准开火!”

    跟随在封思忠身后的一名号手听见他的命令,立即吹响了传令的号笛,也就是“唢呐”。将唢呐引入军中的是戚继光,利用唢呐刺耳的鸣声在喧闹的战场上传递信号,效果的确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在克难新军编练的过程中,就有人找来唢呐替代了容易和退兵的金声混淆的铜锣,配给了各个模范团和炮兵团,作为传令的工具。

    随着刺耳的唢呐发出一阵长音,24门3磅炮就开始在各自的炮长指挥下瞄准目标。

    这些炮长一半是西人,一半则是封思忠亲自选出的“炮兵种子”,都是年不过二十,粗通文墨,聪明机灵,且会算账的少年。也用严格训练加上不断裁汰的法子,从一百多人中选出了二十四人。

    在战前的演练中,他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而今天就要看他们如何应付实战了?

    “轰轰轰。。。。。。”

    二十四门大炮开始第次轰鸣起来了,因为是各自瞄准,各自开火,也就没有什么齐射了,只有接连不断射出的铁弹。其中的一些打偏了,但是还是不少命中了正在行进的盾车。

    清军对盾车是有那么一点迷信的。因为这么些年以来,只要他们的包衣奴才辛苦一点,推着盾车替他们挡子弹,他们总是能克制住明军乱七八糟的火器。

    仿佛盾车就是火器的克星一般。

    所以跟在盾车后面的八旗勇士们看见汉军火铳兵没命一样的奔逃下来,都没有太当回事儿。

    汉军嘛。。。。。。就这点出息了!明军的火器厉害一些,他们就挡不住了。

    不过那又怎么样?有盾车在。。。。。。。不怕的!

    满洲第一勇士鳌拜也是这么认为的,在他之前的那个第一勇士是没带盾车,要不然早把朱慈烺打死了,哪有现在的麻烦?

    所以鳌拜就很小心的跟在一辆盾车后面,身子缩着,似乎害怕前面的盾车太小,挡不住自己魁梧的躯体。

    就在这时,让他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在他前方五步的那架盾车的木楯,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碎掉了,然后就是漫天的碎木块向鳌拜这里飞过来,鳌拜连忙闪躲,却还是慢了一拍,脑袋被不知什么东西重重一击,然后就晕菜过去,整个人瘫倒在水里面了。

    满洲第一勇士,看上去又要换人了!

第442章 一定是妖术() 
鳌拜的命还真是够硬的,都晕死在溪水里面,眼看就要活活淹死的时候,封思忠那边却下令停止炮击,收拾大炮转移阵地了。

    因为明军炮兵现在采用的是“飞炮战术”,讲究的是集中使用和快速运动,也就是将有限的火炮集中起来,通过快速机动的办法投入最需要他们的区域。

    鳌拜所在的清军左翼(同时也是明军右翼)因为冲得比清军右翼(明军左翼)更快一些,所以封思忠的“飞炮”就先拉到明军的右翼开火了。

    在一轮霰弹和一阵自由射击后,清军的左翼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至少三分之一的盾车被三磅炮的炮弹击中!

    而坚硬的铁弹在火药爆燃产生的巨大推力作用下,往往能将架在盾车上的木楯直接击碎!木头的碎片又和余力未尽的铁弹一起扫向盾车后方的八旗兵,实心弹就这样升级成了霰弹。

    倒霉的鳌拜就是被木楯的碎片扫到了脑门,虽然他的头盔够坚硬,木块碎片的威力也比不了直接从炮膛里打出来的弹丸。但还是把他这个满洲第一勇士给砸晕了。。。。。。

    鳌拜那么牛逼都晕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一扫就是一大片啊!

    盾车后面,顿时就成了修罗地狱一般。到处都是被四下飞射的木块碎片打中的八旗勇士,大部分都没马上死去,因为木块的威力毕竟比不上弹丸,但还是将勇士们打得头破血流,骨折筋断!

    还有不少人被带着锐角的小块木头碎片击中,质地根本算不上坚硬的木块,在高速度的加持下,居然拥有了刺破棉甲和锁子甲的能力!木头碎片裹挟着衣甲的碎片,一块儿插进了人体,哪怕没有击中什么要害,也能让最坚强的满洲勇士疼得大哭大叫——如果伤口处理的不够干净,这些勇士中的大部分人,最终都是死于伤口感染!

    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惨重的伤亡,让几乎所有的盾车都停止了前行,清军完全被打懵了,过去一直被当成火器克星的盾车,现在居然被一击而碎,而且木楯的碎片还能伤人!

    这怎么可能?难不成明军的炮手使了什么妖术?

    看到清军的盾车停止前进,封思忠立即就下令停止前进,并且转移阵地了。

    清军右翼的盾车可还在不停前进呢!

    而明军炮兵的转移,就给了盾车后面的清军稍许喘息的机会——虽然明军模范军的步兵还会发起一轮冲击,但是他们现在的炮步协同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就给了混乱的清军逃命的机会。

    鳌拜也因此捡了一命,他的兄弟穆里玛是镶黄旗的甲啦额真,这会儿也在战场上,就在鳌拜身后不远,亲眼看见哥哥被“击毙”,所以就在炮声停止后,大哭着扑上去替哥哥收尸,结果还真给他收着了,捞出一个满头是血,昏迷不醒,还喝了一肚子水的满洲第一勇士。

    鳌拜给“炮毙”了,穆里玛就理所当然接过了指挥权。因为哥哥的死,他也没心思再打下去,于是就下了撤退的命令,自己也背着哥哥的“尸体”跑向大枪岭。

    清军左翼的盾车攻击,就这样给打退了!

    与此同时,在清军的右翼,镶黄旗的甲喇章京伊尔德还在努力驱使部队顶着明军的弹雨前进。

    因为明军的大炮都集中用到了鳌拜所率清军左翼的头上,所以用来迟滞伊尔德这一路的,就只有斑鸠脚火铳了。

    挡在伊尔德正前方的是中军师指挥王七亲率的三个模范团,这三个团中有两个团不满编,各抽出一营去和骑兵混编,摆在后面当预备队了——将火铳兵和骑兵编在一起,是欧洲三十年战争时代常见的用法,被石瑞恩带到明朝。

    抽出了两个营以后,王七手头还有十个营,总共2400名火铳兵和2400名长枪兵。在看见清军的盾车缓缓逼近后,王七就下令将配属各火铳兵连的斑鸠脚火铳排抽调出来——模范军各级编制的名称都是朱慈烺参考后世陆军的编制名称给起的,军以下就是师、团、营、连、排、班等六级。其中火铳兵连队有120多人,下辖四个排,其中一个排装备斑鸠脚火铳,另外三个排都装备鸟铳。

    王七手头的十个模范营总共拥有二十个火铳连,而斑鸠脚铳排的数目也是二十个,大约有600名斑鸠脚火铳兵,全都是铳法一流的射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