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济南、兖州都被咱们抢过了,没有多少油水了。倒是徐州没有抢过,这次还可以好好抢抢。而且徐州就在大河边上,又靠近淮河,周遭河流纵横,不利于八旗天兵发挥,可以饱掠一把就弃了。”

    多铎在旁道:“如果有胆敢抵抗天兵的城池呢?是不是要照规矩屠了?”

    “这。。。。。。”多尔衮又看着范文程。

    “王爷,那是老规矩了。”范文程道,“不屠城不足震慑人心!

    不过咱们可以尽量招抚,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屠城抢掠的事情自然会少一些。”

    “也对,”多尔衮看着多铎,“十五,你会招抚吗?”

    “我?”多铎转过脸瞅着范文程这个奴才,“范文程,要不你跟着我,负责招抚怎么样?”

    “主子,奴才不熟悉山东。。。。。。”范文程可不傻,才不会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招抚成功就不能屠城抢掠了,多得罪人啊!招抚不成功多尔衮又不高兴,脑袋一样不保险。

    不过他也不能不给多铎一个交代,于是好好想了想:“不过奴才可以举荐一人。”

    “谁啊?”多铎问。

    “前任兵部侍郎孙之獬,”范文程道,“他是山东人,一定熟悉情况。”

    孙之獬前一阵子上了辞呈,说身体不好,要养老。不过多尔衮没让他离开北京,只是免了他的差遣让他守选。而孙之獬一时也没地方可以去,他老家现在还是大明的地盘呢!所以就在北京外城租了个房子,一大家子挤在那里苦苦度日。

    “也好,”多尔衮摸了摸脑门,“就让再出来做官,就给他当。。。。。。当山东巡抚吧!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要再干不好,就满门抄斩!”

第386章 大清来晚了,韭菜都跑了() 
孙之獬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迫当上山东巡抚!

    山东巡抚啊!搁过去做梦都想,可现在他只想辞官离京,找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隐居——他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比蒋干还不如!

    因为蒋干是上了周瑜的当,是能力问题,不是立场问题。可是他孙之獬为了能活着离开南明,在扬州就背叛大清朝,还和祖可法、金之俊一起在南京扮演了一次大恶人,把大清朝抹得和煤炭一样黑了。。。。。。

    如果多尔衮知道他在南京干了什么,那就不是革职削籍的问题,而是要满门抄斩了!

    可是要隐居也不容易,他老家在明朝控制下,财产土地多半已经没有了。而他带到北京来的财产也不多,当了大清朝的官以后,也没多少时间去捞。所以他手头没什么余钱,一大家子跟着他连吃饭都困难,还隐什么居啊?找个没人的地方去饿死?

    所以他被免职后,就一直在北京熬着。。。。。。正走投无路的时候,多尔衮居然让他做了山东巡抚,还让他去招抚山东地方的豪强士绅!

    他可是全国闻名的阉党汉奸,而且还公开声明要挖孔子的坟。。。。。。让他去招抚山东豪强士绅,怎么说啊?咱们一起投了大清,再结伴去曲阜倒斗?

    能行吗?

    可他也不敢对多尔衮说不啊!多尔衮本来就对他不满,要再不识相,也别隐居了,直接拖菜市口宰了吧!

    所以他是硬着头皮当上山东巡抚的。。。。。。完全拿着做一天是一天的心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当巡抚。

    可当他跟着何洛会的大军,从德州的吴桥镇进入山东地面之后,心情却陡然大好了。

    因为他的山东老乡们已经替他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如何招抚!

    出了北直隶地界,进入山东地面后,一路所见,尽是疮痍!

    本是五月仲春,该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

    可是一路走下来,却只见到田地荒芜,人迹只能用罕见来形容了,至于运河两边的城镇,大多过了火,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好啊!山东老乡们都很机灵,不等大清天兵来打杀,自己就跑了!孙之獬心里那个高兴啊——山东人都跑了,当然就不用去招抚了,他的差事也就不会搞砸了。。。。。。差事不砸,他的巡抚就能当一阵子,多少捞一点,以后就不受穷了。

    不过他的好心情可不能表现在脸上,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何洛会正和他并辔而行呢!

    “我大清天兵在崇德元年和崇德四年两次攻入山东,那可真是大获全胜,杀人过百万,掠人数十万,杀得山东小儿闻我大清威名都不敢啼哭了。所以这次他们听说大清天兵又来了,自己就先跑了。。。。。。”

    听着孙之獬说起之前两次清兵入口杀到山东的事情,何洛会也是大皱眉头。那两次入口之战可真是大获全胜啊,收获之多,超过之前几次入口。八旗上下,人人都跟着发了一票。。。。。。可没想到山东的尼堪居然长了记性,不等天兵再来,就先跑了个干净!

    看着眼前一片荒芜景色,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可这次摄政王已经放了话了,让咱们少杀一点,少抢一点。。。。。。”

    “可不是嘛!”孙之獬点点头道,“山东这里的百姓被朱贼迷惑久了,不知道我大清有多仁义,看来只能在拿下东昌府后,再想办法招诱流亡百姓还乡了。”

    现在大清入寇山东的路线分成西北两路,西路是主力,由多铎指挥镶白旗主力、正红旗一部,八旗正丁加上包衣奴才,再加上刘良佐和许定国的绿营兵,合计三万余人,从大名府方向攻入,取下冠县、馆陶、临清州。

    北路是偏师,由改任正黄旗固山额真的何洛会指挥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各一部,加上吴惟华指挥的绿营,总兵力有一万五千。从河间府方向攻入,取德州、故城、武城,赴临清州和多铎会师。

    会师之后,多铎就会指挥全军主力,沿运河一路南下,最后扑向曲阜城。

    而孙之獬将在临清州城被清军攻占后,在那里设立大清的山东巡抚衙门,开始替大清招抚山东地面上的士绅豪杰。。。。。。他手里总还有大清朝的顶子可以发,应该能拉到一些人头的。

    。。。。。。

    “抚台,您看这人也太多了吧,咱们没有那么多土地啊。。。。。。”

    同一时间,济南镇守副总兵李大开正指着济南城外望不到边的难民队伍,对着大明朝那一边的山东巡抚兼济南镇守总兵高宏图小声抱怨。

    这些难民都是从济南府和东昌府下属的州县跑来的!这股难民潮也不是才起来,而是持续了相当长的日子了。

    自从大清国在北京和北直隶占房、圈地和强迫汉人投充为奴后,难民潮就渐渐起来了。先是从北直隶和北京城逃出来的汉人百姓,不管原来是啥样,现在全都家破人亡了,进入山东境内后都跟叫花子差不多。

    在他们的示范效应下,济南府北部(大清河以北)、东昌府、兖州府的西北部(兖州府城、曲阜城以西和以北)的百姓也开始大批逃离家园——这些地方在被入口的清军屠戮过两次,现在生活在那里的老百姓都是劫后余生下来的,对大清朝可没什么好印象。看到北直隶都那样了,还不赶紧收拾东西跑路?

    而山东巡抚衙门也不阻止,反而向沿边州县的衙门下达了组织百姓撤离的命令!

    所以难民潮的规模就越来越大,到了崇祯十八年春夏之交的时候,山东省内和大清交界的州县几乎都被清空了。

    而登莱巡抚衙门、山东巡抚衙门和山东团练衙门在这段时间都忙着拉人头。

    其中登莱巡抚衙门是替朱慈烺在拉人,主要的对象是从北京和北直隶跑出来的难民,他们可都是“苦大仇深”,还都是北人,对克难新军而言就是最佳的兵源!

    另外,这些人还会把北京和北直隶百姓的凄惨遭遇告诉克难新军中的“北人元从”——他们可都家破人亡了,还不嗷嗷叫要报仇雪恨?

    所以从北京、直隶逃出来的百姓,大部分都被登莱巡抚衙门安排南下,被安置在了南京和正在兴建中的口岸城市上海。

    而从山东沿边州县跑出来的百姓,则被山东巡抚衙门和山东团练衙门给“瓜分”了。

    这两个衙门看名称好像是山东省的省级衙门,但实际上能管辖的地盘却都是府一级的。其中山东巡抚衙门现在能管的地盘就是济南府和半个兖州府。而山东团练大臣衙门也不管全省团练的,只是管着登州府、莱州府和青州府的部分州县,不仅管团练,也管着这些州县的行政——实际上也是一个军政一把抓的藩镇!

    不过这两个藩镇对于所辖的州县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控制能力,因为在这些州县的地盘上还存着许多中小土豪,未必买高宏图和左懋第的账。所以山东巡抚衙门和山东团练大臣衙门,也开始抓人口、抓土地了。

    而这两个衙门抓人口、抓土地的办法就兴屯田!从山东沿边州县逃出来的百姓,就是人口的来源,多了不敢想,几十万还是有的。

    比较麻烦的是土地,虽然山东在九年前被清军狠狠的蹂躏过,人口减少了两三百万,但是人少的州县都是靠近北直隶和河南的。相对被祸害得比较轻的登州、莱州、青州和泰沂山区的人口并没有减少太多,也就没有太多的无主荒地了。

第387章 不仅有韭菜,还有红薯() 
听见李大开抱怨人多地少,高宏图只是一笑:“怎么会没有土地?泰沂大山里面就很空旷啊!把山坡上的树砍了一些,不就有土地了?”

    “可是,可是这坡地不好种粮食啊,坡地在高处,容易缺水,产出远远比不了平地。”李大开摇摇头道,“现在归在咱们山东巡抚衙门的难民都有三四十万了,得垦多少坡地才够?”

    “你还懂农学?”高宏图笑吟吟看着李大开问。

    “抚台,下官虽是世袭的武职,可家里也不大富裕,亦兵亦农罢了,所以也略懂一些农事。”

    高宏图笑了笑,“那你可知道番薯?”

    “藩属?”李大开一愣,“藩国还是藩王?”

    “不是,是一种引种自海外的农产之物,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哦,红薯啊!”李大开记起来了,“下官吃过的,烤着吃挺香的。”

    “这种东西哪儿都能种,而且耐旱耐瘠,产量还不低。”高宏图道,“本官当南京户部尚书时就在南直劝种过番薯,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去年年底就呈文户部,想要一批番薯做种,在泰沂山上广种。现在户部办事还挺利索,已经送来好几万石了。。。。。。有了这些番薯,咱们就能在泰沂山上广建军屯,以为持久了。”

    “这可太好了!”李大开这下可放心了,“只要有吃的,三四十万难民就能整出三四万的精兵。。。。。。即便不能和鞑虏野战,守个堡寨不成什么问题了。”

    高宏图捋着胡须,也是得意洋洋,“何止三四万精兵?还有济南、兖州、青州地面上的豪强团练可以驱使呢!咱们有了这几万精兵,还怕他们不听话?

    另外,左仲及那边也有不少难民可以屯田,也得了几万石的红薯。只要能拉起两三万屯田民壮,那么登莱青诸州县的豪强团练,也就能为其所用了。如此一来,光是本官和左仲及麾下的可用之兵,就不下十万人了!鞑虏即便兵精,本官和左仲及也不怕他们!

    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山东地面上将近二十万兵马,却无一个主帅,只得各自为战。。。。。。”

    这话说的有点大,不过眼下大明在山东的防务,的确达到了永乐之后最为严密的地步。

    不仅登莱青三府的卫所体系得到了重建,山东总兵和鲁王府下辖的军卫(协)已经多达十四个(登莱七卫,青州四卫,鲁王三卫),随时都能拉出两三万人的诸卫精兵。

    而且高宏图、左懋第、史可法三人还各自拉起了一批团练!

    此外,在山东地面上还有李士元、刘之榦两个府总兵,孙得功、李成栋、李化鲸三个“小总兵”——现在朱慈烺这边的总兵封得有点滥,为了在一堆总兵中分出高下,就有“省总兵”、“府总兵”和“小总兵”一共三级。

    其中省总兵就是一省总兵官,比如李若琏的山东总兵。府总兵则是一府镇守总兵,并不是每个府都有一个总兵,只是少数州府设有总兵。

    而所谓的小总兵又称营总兵,这个营不是克难新军的营,而是在省总兵、府总兵下面挂一个某某营,通常是左中右什么的。比如山东左营总兵,济南右营总兵。。。。。。实际上就是个杂牌总兵,有些人有地盘,不过凑不够一府。有些个没地盘,或是寄人篱下,或是由兵部开饷。

    孙得功、李成栋、李化鲸三位就是这样的小总兵,各自有几千人马,还划了几个州县的地盘。每个月还能从兵部领到一份承包的军费,都是一万五千两银子。

    另外,史可法和苏观生(辽东总督,登莱巡抚)有督标,高宏图有抚标,都是四五千人。

    这零零碎碎的一大堆兵马加一块儿,二十万人都有了!

    人数虽然不少,但是装备和训练就有点跟不上了,大部分都有点乌合之众的意思。而更加跟不上的,则是那么多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

    倒不是朱慈烺不知道统一指挥的重要性,而是他手头实在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帅才。

    如果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他们三人有一人还在,朱慈烺早就派他去山东了。

    可如今他却是真的没有人可派。。。。。。高宏图、苏观生、史可法、侯恂、马士英、路振飞、何腾蛟这几位带兵的封疆,实际上都是外行。派谁去都有可能一战就把二十万大军都葬送了!

    所以朱慈烺干脆来了个不设主帅,而是让大家各自为战,各守一摊。这种布置虽然不利于决战,但是却有利于拖延时间,只要高宏图、苏观生、史可法和朱以海这四人中还有一人在山东坚持,山东的战局就结束不了。

    而且这种布置也不可能合山东二十万大军之力和多铎决战。多铎想要围点打援,把山东地面上的明军引诱到曲阜城下消灭恐怕得有点耐心才行。

    毕竟史可法这个看上去很大的七省总督就只能督一下曲阜县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