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得不说,范文程还能料事的。他的心腹张承忠果然是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连后脑勺的那根金钱鼠尾巴都没叫人剪了——剪了辫子就回不了不是?

    所以张承忠不仅带着辫子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情报!

    唔,南朝这次从海路发动的北伐很可能是认真的!占据觉华岛仅仅是个开始。。。。。。辽西危急!大清危急啊!

    。。。。。。

    “多尔衮,多尔衮,快醒醒。。。。。。”

    这个晚上,正在呼呼大睡的多尔衮迷迷糊糊之间,听见有人在喊自己名字。。。。。。谁啊?多尔衮的名字是随便叫的?半梦半醒的多尔衮正琢磨呢,忽然脸面上还传来一阵刺痛,有人在揪他的胡子!

    “谁啊!”多尔衮嚷了一声,小眼睛终于睁开了,还有点发怒。

    摄政王的胡子,是随便能揪的?

    “我,太后!”

    一张大妈脸出现在多尔衮眼前,原来是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多尔衮看着心爱的大妈脸上焦急的表情,顿时关切地问,“是不是皇帝他。。。。。。”

    顺治小皇帝这两天得病了。。。。。。七岁的孩子啊,病着病着也许就那个什么了!这可怎么办啊?

    “你想什么?”布木布泰瞪了他一眼,“范文程来了!辽西那边出大事了,南朝的大军打到辽西了。。。。。。”

第384章 目标,曲阜城!() 
“王爷,王爷,不好了,南朝这次可真下了本钱,都在觉华岛上筑城了!筑了个好大的城,就在觉华岛的腰部,周长好两千步,至少可以屯兵数万啊。。。。。。”

    深夜时分,北京紫禁城的文华殿中,连着骑了两天的马,弄得有点土头灰脸的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正用沙哑的声音在向多尔衮报告。

    “两千步?怎么可能?”多尔衮愣了愣,“范文程,你是不是道听途说啊?怎么会两千步?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要筑一座那么大的城?”

    古人的一步是指两条腿各迈一步的距离,差不多是一米半。两千步就是三千米了,周长三千米的城堡可不小了,城内的面积都超过半个平方公里了。这可不是城市,而是一座军事堡垒,内部没有居民区、商业区啥的,纯粹用来驻军屯粮的。。。。。。半个平方公里有五十万平方米呢!

    一个建筑面积五十万平方米的城堡可以屯多少兵?积多少粮?怎么都得有几万之数吧?多尔滚琢磨着:几万大军屯在觉华岛上,肯定是为了进攻辽东啊!这南蛮小太子莫不是在打由东北入山海关的主意吧?

    “错不了的!”范文程道,“奴才派心腹装成商人上了岛,发现觉华岛腰部那一片都给圈进城墙了。。。。。。城墙从岛子的南岸一直修到了北岸!”

    “真有那么大?”多尔衮眉头大皱,“那得多少人开工啊?”

    “哦,城墙修得不高,也没用砖石,也不是版筑夯土的,而是用麻袋填土堆起来的。”

    这就是后世军队最常见的修筑野战工事的办法,而且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检验,一直到21世纪还在使用的最有效方法。防炮防弹的效果当然是很好的——人家连后世的火炮都能扛,何况这个时代的红夷大炮?

    除了防御能力经得起考验,用沙袋堆砌堡垒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容易施工,堆沙袋的工程量比夯土要低很多,更不用说以砖石垒砌了。所以喻大仁和张煌言只需要一千多名官兵和两三千民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堆出一个大概的模样来。

    二是容易维修。用沙袋垒成的梯形城墙在结构上是非常稳定的,几乎不可能用红夷大炮轰出大面积垮塌的效果。即便出现了一些垮塌破损,再用沙袋去填补就是了,根本不费什么事儿。

    “用麻袋填土。。。。。。那得用多少麻袋?”多尔衮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这么修城墙的,“而且这样能牢靠吗?”

    “不知道,”范文程摇摇头,“总归比不上砖石和夯土吧?”

    脑补一下的确是不如的,沙袋松松垮垮的,怎么能和坚硬的砖石和夯土相比?

    范文程眉头紧锁,“王爷,南军修建在觉华岛上的城池并不是为了守御,而是为了屯兵进攻!如果他们用砖石修一个小堡,奴才反而不担心。可如今他们却以麻袋填土砌了个三千步周长的城池,只怕,只怕。。。。。。只怕要大举攻辽啊!”

    多尔衮轻轻点头,低声说:“言之有理,用麻袋堆个三千步的矮城,大而难守,都不用红夷大炮就能打破了。。。。。。除了屯兵屯粮,还有什么用处?”

    他说着话,眉头紧紧皱起,似乎在反复权衡。

    “王爷,”范文程看着多尔衮,“奴才觉得辽东、辽西都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如果出了什么纰漏,这人心。。。。。。”

    “人心怎么啦?”多尔衮扭头瞪了范文程一下,“辽东、辽西海疆数千里,南人有大海舟无数,何处去不得?难道咱们还要处处设防?防得过来?”

    范文程被多尔衮一怼,一下也哑口无言。

    多尔衮站起身,在文华殿里面踱起了方步,走了约莫十几步,忽然停住了脚步,对范文程道:“范文程,本王再给你一道令旨。。。。。。将辽西濒海三十里内的百姓全部迁走,所有村庄一律焚毁,田地中的青苗一律驱牛羊啃食!”

    “王爷,您这是。。。。。。”范文程讶异地看着多尔衮。

    多尔衮冷冷道:“辽西、辽东沿海是咱们的七寸。。。。。。分兵把守是不可能的。咱们满洲的天兵必须集中一处才能痛击南寇。要是分兵把守,反而会让他们各个击破,所以在辽西、辽东沿海坚壁清野是唯一的招。好在咱们在辽东、辽西的人也不多,别说三十里,就是坚壁清野一百里也无妨!

    有了这三十里到一百里的荒野,咱们只要在辽东、辽西各布下数千八旗劲旅,就可万无一失了。”

    多尔衮的应付办法虽然难看,但的确有效啊!沿岸坚壁清野可以搞出一个缓冲区,小股的登陆部队上了岸也过不了这一百里——这百里荒野没有居民,但是可以布置斥候骑兵。朱慈烺的新军如果列阵而战,也许可以和八旗劲旅对垒,但是要拼斥候夜不收,那可完全不是对手!

    况且辽东辽西还是八旗的主场。小股的登陆部队上岸后就会被八旗的斥候骑兵遮蔽周围,就是两眼一抹黑了,怎么敢前进一百里?最多也就是在岸边转悠。

    而大股的明军登陆和上岸后的行动比较慢,要完成登陆并且突破缓冲地带,至少得好几天。那时多尔衮布置在辽东、辽西的精兵已经严阵以待了!

    依靠数千真满洲也许不足击退数万甚至更多的明军,但也可以拖延时间,等待大军从北京赶来。也可以对明军的后勤线进行打击,迫使他们退回岸边。

    “王爷英明!”范文程恭维了多尔衮一句,这是打心眼里佩服主子——辽东、辽西那边的局势他想想都头疼,可没想到却被多尔衮给轻轻化解了。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从文华殿外面传来,那人还没进来,就已经嚷嚷起来了:“十四哥,出什么事儿了?大半夜的把我叫来。。。。。。”

    来人原来是多铎,他是被多尔衮叫回北京面授机宜的。他在前线那么久,家里一帮妻妾早就嗷嗷叫了,所以这两天劳累得很,都是忙到半夜才睡,可刚一合眼宫里就来人了。

    范文程见多铎来了,连忙跪下行礼,“奴才范文程给主子请安。”

    “哦,宪斗啊,你怎么来了?”多铎挥挥手,让范文程起身,他自己则在内侍搬来的绣墩上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

    多尔衮道:“南兵从海上夺了觉华岛,还筑了个两千步的大城,看来要在觉华岛上屯驻重兵,接下去应该会大举进犯!”

    “什么?大举进犯辽西。。。。。。十四哥,你是不是要我去盛京当总管?”

    “不是,”多尔衮摇摇头,“咱们可不能给南朝牵着鼻子走。。。。。。他们犯辽西、辽东,咱们就跟着去,那就上当了。咱们得主动出击!”

    “对!”多铎点点头,“打哪儿?”

    “曲阜!”

    “曲阜?”多铎脱口而出,“真要去挖孔圣人的坟?”

    多尔衮瞪了弟弟一眼:“你胡说什么呢?那是朱慈烺那小子污蔑咱们的!你怎么也跟着说呢?”

    “不挖坟。。。。。。那去曲阜干什么?”

    “包围啊!”多尔衮笑着说,“围上曲阜,然后吸引山东各处的南兵来救,就和咱们当年打锦州一样。。。。。。南朝在山东布了重兵,其中不少还守着险要,咱们可不能一城一地去打!”

第385章 请注意保护韭菜() 
包围曲阜,围点打援,这都是清军的老办法了,不过老办法也有不灵光的时候!

    “王爷,曲阜之围怕是会旷日持久吧!”

    范文程哑着嗓子提醒说:“奴才所知,南寇从去年开始就在曲阜下了血本。七省总督史可法直接就驻扎在了曲阜,又是练兵,又是积粮,又是修城。。。。。。如今的曲阜怕是成了金汤城池,不怕咱们包围了。”

    “世上没有不怕包围的城,”多尔衮笑了笑,“只有围不起来的城。。。。。。可曲阜不是围不起来的城!史可法在曲阜练兵又如何?他练的兵还能打败咱们的八旗兵吗?”

    “不可能!”多铎笑哈哈道,“他要有这本事,南朝也不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多尔衮点点头,“是啊,他又能在曲阜积粮多少?够吃上几年吗?”

    范文程道:“那得看多少人吃了。。。。。。如果单是几千守军,三年五年许都够吃,如果有几万十几万的难民,许就不够吃了。”

    多尔衮笑吟吟看着多铎,“可知道该怎么做了?”

    “知道了,”多铎笑着,“这次少杀些尼堪,都往曲阜赶。。。。。。看看史可法有多少粮食能喂饱他们!”

    “不是少杀些,”多尔衮摇摇头,“是能不杀就不杀吧!”

    能不杀就不杀?多铎一愣,十四哥怎么回事?突发善心?吃斋念佛了?没听说啊!

    “十四哥,你说什么?”多铎追问了一句。

    多尔衮说:“我叫你少杀人,能不杀就不杀。。。。。。别走到哪儿屠到哪儿了,知道吗?”

    “为什么呀?”多铎一愣,“咱大清那么些年都这样杀过来了,现在怎么不杀了?”

    多尔衮苦苦一笑,两手一摊:“再杀下去,就没有人交税了!”

    原来是韭菜没有了。。。。。。现在大清朝的地盘可不能和历史同期相比。在关内的稳固统治区就是北直隶,不包括大同府和吕梁山区的山西省部分地区,还有河南省的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河南府等四个府。

    北直隶这边圈地、占房、投充、逃人这一个“套餐”整完,八旗天兵是有房子有地了,可大清朝廷也别想从北直隶收多少税了。八旗大爷是不会交税纳粮的,北直隶这边还剩下三千万亩没被圈去的土地,现在也撂荒了一小半——有条件跑路的都跑了,没条件的也没心思种地,都在提心吊胆,不知啥时候就成旗奴了!

    至于北京城和天津卫的商业,也凋零的不像话了。

    一方面因为南北漕运中断,大宗的南北货运都中止了,也就没什么生意可以做。

    另一方面则是八旗集团的经济基础是庄园农奴经济,讲究的是自给自足,对商业的需求有限。有九大皇商和大沽口的口岸贸易就够了,因为没有太大的营业额,大清朝内务府能收到的税也有限——大清的关税都是归内务府的。

    山西那边,因为大同府和吕梁山还在明朝手里,双方的战争也没结束。各种拉伕摊派,支援前线的差事不断,哪儿还余力给朝廷交税?再说山西的晋商士绅都挺拥护大清的,大清也不能搜刮太恨,再把他们生生逼到大明一边去啊!

    而河南省那边的地盘,也不必多想了。。。。。。那一带都是明军和流寇交战多年的地方,来来去去打了不知多少回了!后来清军又加入进去,也不知道手下留情,几乎把河南的几个府都刮成白地了。再要刮地皮就得刮到地底下去了,到时候豪格就真成了发丘贝勒爷啦!

    至于陕西那边,现在是清、顺、吴三家鼎足,不是白地早晚也打成白地,还想什么钱粮啊。。。。。。

    所以多尔衮这个大清当家人现在也开始为钱粮不足的事儿发愁了!

    “十四哥,”多铎也是一脸为难,“人要少杀,那财物呢?是不是也得少抢一点?”

    多尔衮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得少抢一点了。。。。。。都抢完了,尼堪们活不下去,不是跑了就是饿死,来年还是没人给朝廷交税啊!

    现在朝廷没什么钱粮进账,全靠老底子撑着。可是山西、陕西、河南都在打仗,辽东、辽西也不安生,又是迁界又是移民的,少不得要朝廷发钱下去。

    而山东之战看着也不是短期能打完的。。。。。。而打仗就得费钱费粮,不算吴三桂的人,咱们自家能控制的八旗兵丁和绿营兵丁加一块儿都有二十万了,每个月开销出去的银子真和水流一样啊!

    老十五,你这一次进兵的路线大致就在运河沿线,都是富庶之地。如能全取,今秋就能有大笔钱粮入账了。”

    “可是不让杀不让抢的,大家伙还有啥劲头?”多铎眉头大皱。

    多尔衮想想也是,不给抢不给杀的,八旗绿营还有啥劲头?可问题是放任他们去杀去抢,打下来的又是白地一片,朝廷找谁收钱粮去?

    八旗兵还有旗田支撑着,不给军饷,单靠旗田和抢劫也行。可现在绿营兵的规模越来越大,绿营没有兵田,就靠抢劫和军饷。可抢劫的横财不的天天都有,如果没有一定的钱粮支撑,绿营兵还不得跑光了?

    “范学士,你主意多,你说!”多尔衮实在没招了,只好问范文程。

    可范文程这个大学士学问也有限,不是理财的高手。。。。。。就算是高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炊啊!

    “这这。。。。。。”范文程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还真憋出一招,“王爷,要不天兵饶了东昌、济南、兖州三府不抢,等大兵到了徐州再抢如何?其实东昌、济南、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