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官克难营副将吴三辅!奉抚军总督直隶军务皇太子令旨,要征用总戎的家丁,请总戎留下家丁,再去阜成门翁城参见皇太子!”

    原来拦住李国祯的是吴三辅,在宣布征用李国祯的家丁后,他又递上了一份太子令旨。

    “什么?抚军总督直隶军务皇太子”相貌堂堂,眼睛特别大的李国祯听了吴三辅的话,眼珠子瞪得都和铜铃差不多了。

    太子才十六岁啊,而且一直老老实实的,没听说有多凶残多狡诈啊,怎么就能抚军总督直隶军务了?

    难道是圣上已经先跑了,把京师丢给太子爷了?

    想到这里,李国祯就忍不住在心里面埋怨起崇祯了你要跑路也得带上本伯爵啊!本伯爵祖上可是开国加靖难的双料功臣啊!可忠心了!

    吴三辅见他发愣,连忙提醒道:“总戎,快去阜成门参见吧军务紧急,莫要耽误了。”

    “哦”李国祯这才反应过来,刚想招呼自己的家丁,又想起这吴三辅说要征用自己的家丁这事儿不合适吧?

    “吴参将,”李国祯皱着眉头说,“本爵的家丁都是跟随多年的太子爷要用,只怕也不会顺手吧?”

    “无妨!”吴三辅摆摆手,“襄城伯且去阜成门吧,您老的家丁下官自会安抚。”

    说着话,他就从身边的随从那里取过另一份令旨,大声对李国祯身后的随从们嚷嚷道:“抚军总督直隶军务皇太子令旨,凡京师壮勇,愿从军报效,且武艺高超、善于骑射或能熟练操纵火铳者,一律授克难功臣名号,编入东宫亲军克难营,赐江南田庄五十亩,赏白银二十两并先给十两,到天津后再给十两,有官身者立即加官两级”

    加官进爵赐田赏银该给的好处一下都给足了!白花花的银子一箱箱抬了出来,打开盖子,马上就是银光耀眼啊!

    看见银子,李国祯就更傻眼了。哪儿来的银子?一勇就先给十两自己带来的二百多人,立马就是两千多两给出去了!太子爷哪儿来的银子?

    “襄城伯!”吴三辅又吼了一嗓子,“快给你的人下令吧!你莫不是要违抗太子令旨?圣上可赐了尚方宝剑,亲王以下,先斩后奏!”

    亲王以下李国祯倒吸凉气儿,更加确信现在北京城内只有太子,没有圣上了!

    既然太子最大,他也不敢抗旨,连忙把自己的家丁交给吴三辅,然后只带几个随从,飞也似的往阜成门而去。在路过皇墙北大街和阜成门街的时候,李国祯看到了大批排队应募当兵的京师壮勇。

    这是怎么回事?

    居然有人应募当兵!

    难道是京师百姓忽然想起大明朝二百几十年的恩泽了?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李国祯李大伯爵很快赶到了阜成门,不过没有马上见到朱慈烺,而是见到了顶盔贯甲,走路都喘的朱纯臣——朱纯臣现在穿着他祖宗朱能留下的一副铁甲,可是沉重啊!几十斤的分量压得他路都快走不动了!

    可走不动也得走!因为朱慈烺下令旨了,让他带着自己的家丁,都穿上盔甲,拿上兵器,在北京内城的西城墙上往来巡视!

    一边巡视,一边还要大声宣布太子朱慈烺临阵抚军和发放重赏的好消息!

    如果敢不执行,就拿尚方宝剑斩他!

    几个时辰下来,腿肚子都抽筋了。现在看见李国祯来了,朱纯臣都哭了。

    “襄城伯,你来了就好!还穿着盔甲太好了,替小弟巡会儿城吧!小弟都快累死了你也是总戎,你可以替小弟巡城的。”

    说着话,朱纯臣一屁股就坐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这,这,这这是怎么回事?”李国祯诧异地看着朱纯臣,“成国公这是要亲上城头杀贼?”

    “杀什么贼啊?”朱纯臣抹着眼泪,“都怪小弟命苦,被圣上派到太子身边辅佐太子爷顶在城楼上,小弟还能怎么办?只能舍命陪着呗?还被派了巡城发赏的差事。从昨晚上忙到现在,都快累死了”

    他当然累了!朱慈烺还等他慷慨解囊,捐个二三十万两呢!可这个公爵却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不累死他才怪!

    “等等,你说发赏发多少赏?”李国祯忙问,“我刚才入城的时候还瞧见皇城北墙和阜成门大街上都是排队应募的壮勇,对了我带回来的家丁也被一个朝阳门参将拿着太子令旨给扣了,这是怎么回事?”

    “唉,还能有什么事儿?”朱纯臣哭丧着脸说,“重赏之下有乌合呗!能打的给20两银子的赏,还给什么功臣号、江南田庄,编入克难营当太子亲军。另外能打不能打的,从今天起,上阵一天就给一两银子,斩首另算那么重的赏,当然能招募到一些不要命的!”

第36章 不爱银子,只爱大明(求推荐)() 
“给那么多钱?朝廷哪儿来的钱啊?国库和内库不是都空了吗?”

    李国祯又一次把眼珠子瞪得又大又圆,一张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的瓦刀脸上都是惊讶的表情。

    朱纯臣向上指了指,喘着气儿说:“上去,上了城楼你就知道了”

    “太子爷在城楼上?”李国祯这才想起自己来阜成门是为了参见抚军太子的。

    “在啊!”朱纯臣点了点头,“他要不在,小弟能穿着这几十斤铁上上下下的跑吗?我吃饱撑的吗?”

    “那正好,我得去参见太子千岁。”

    “见不着的”朱纯臣摇摇头,“现在见太子得排队,你还是让随从先去排队,你就替我巡会儿城吧。”

    “排队?很多人要见太子吗?”

    “多!好几百!”朱纯臣抬头看了看天色,苦笑道,“估计早朝都没多少人去了,都来排队见太子了。”

    “早朝?”李国祯一怔,“圣上还在京师?”

    “当然在了。”

    “那太子怎么就抚军了?”

    朱纯臣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太子爷有办法?”

    什么办法?李国祯心中疑惑,难道太子爷架空了皇上,要抢班夺权了?

    想到这里,他也没功夫和朱纯臣瞎扯了,扭头就往登城马道走去,才上了一半马道,他就看见穿着各色蟒袍的官员勋贵在排队了,在场还有几个“大胡子净军”在维持秩序。看见李国祯走上来,马上就有个胡子花白的“净军”上前阻拦了。

    “千岁爷有令,前来捐输军饷的官员一律依次排队,任何人不得插队!”

    李国祯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往着眼前的“净军大爷”问:“你说什么?这里排队的官员都是来捐钱的?”

    “是啊!”

    这怎么可能!?李国祯正发愣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喊他的名字,抬头就看见武清侯李国瑞正喜气洋洋的从城楼上小跑着下来,身边还跟着一个太监,一个东宫侍卫。

    看见李国祯,李国瑞就笑嘻嘻行了一礼,“襄城伯,你怎么才来啊!来晚了”

    “怎么就来晚了?”李国祯一头雾水。

    “来晚了就没机会捐输军饷,报国效忠了!”李国瑞笑呵呵的拿出一本令旨,“小弟已经拿到千岁爷的令旨了这就要去大沽口视察防务,后会有期了!”

    说着话,就冲李国祯拱拱手,飞也似的向城下跑去。

    这是什么状况啊?李国祯看得都糊涂了,这捐输军饷和去大沽口视察防务有关系吗?

    而且捐输军饷这种事情不是躲都来不及的吗?怎么就要排队了?这才离开北京城几天啊?城内的这些官怎么就不爱银子只爱大明了?

    再说了去大沽口视察什么防务啊?流贼又不是海贼,他们是从西北和西南打过来的,天津卫外海没有流贼的。

    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李国祯也不想了,就对拦着他的长胡子的净军老大爷说:“本官是京营总戎李国祯,刚刚从城外回来,有紧急军务要向太子殿下汇报。”

    一听有紧急军务,净军大爷不敢再阻拦李国祯,可是一旁排队的官员们都不乐意了。

    “不能让他过去!”

    “拦住他”

    “不能让他耽误千岁爷的时间”

    “是啊,咱们还要捐输报国呢!”

    李国祯只觉得自己的脑筋不够用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大家怎么会那么勇跃捐输军饷?难道在这里排队的都是大明的忠臣?不对啊,前一阵子皇上要大家捐款的时候,大家不都没有钱吗?

    想到这里,李国祯就在等着捐款的官员中寻到一个和自己挺熟悉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名叫周泽睿的三十多岁文官。

    “敬夫,你怎么也在这里?你也是来捐输军饷的吗?”

    这位周郎中长得白白胖胖,冲这肤色就知道他入京做官的时间并不太长。也不知道是因为胖子怕热,还是等来等去也轮不到捐钱急得,这会儿正擦汗呢。

    听到李国祯的话,他张口就道:“总戎,下官是东林后继,向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如今贼临京师,下官自然要捐输报效了。”

    李国祯茫然道:“可敬夫你不是清官吗?日前圣上让百官勋贵捐输时,你还要把珍藏的古书典卖给我呢?今天怎么有钱了?”

    “是啊?周敬夫,你怎么就有钱了?”边上马上就有个大约和东林党人不对付的阉党官员不阴不阳的插了句嘴。

    “我怎么就不能有钱?”周泽睿一瞪眼,“本官把珍藏的古籍卖了五千两银子,今天全都捐给国家充饷!”

    “古籍?眼下兵荒马乱的,谁还买古籍?”

    周泽睿道:“本官把古籍卖给龚孝升了。”

    “不会吧?”这时有个排在前方太监忽然阴阳怪气的插话了,“咱家方才可是和龚孝升排一块的,他说他也是清官,没有钱捐输,但是为了忠君爱国,不得已把横波夫人转手换钱了”

    什么?龚鼎孳把顾横波给卖了!?

    李国祯惊讶得嘴巴张的都能把自己拳头放进去了!

    顾横波啊!秦淮八艳之一!她和江左三才子之一龚鼎孳龚孝升那可是世间佳话。怎么转眼就郎心似铁给卖掉了?而且龚鼎孳为忠君爱国把顾横波卖了换钱这,这事儿怎么听着都不像真的啊!

    这京师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官员到底怎么了?怎么就那么爱国忠君了?

    几天没见,他们怎么都一不要钱,二不要美女,就一心要当忠臣了

    龚鼎孳当然不会把顾横波给卖掉,怎么舍得?他和顾横波之间是有真爱的。而且他也没穷到两千两黄金拿不出来的地步。这点钱别说他了,顾横波自己的私房都不止了。

    可他不这么说,又怎么解释自己一位两袖清风,品格高尚的东林君子,居然会那么有钱,一下能拿出两千两黄金捐输孝忠了。所以在马道上排队的时候,龚鼎孳就随口编了个故事。结果还让朱慈烺的领班侍卫朱纯杰听见,去向朱慈烺汇报了。

    而朱慈烺得知此事后,立即就让自己的老师林增志去把龚鼎孳给请进了城楼。

    “龚才子真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忠臣啊!”朱慈烺一脸感动地说着,“本宫也听说过你和横波夫人的佳话,可不能让有情人天各一方这样吧,本宫给你一道令旨,你拿着去把横波夫人索回,然后再去天津卫传本宫的令旨。传完了令旨后,就在大沽口等候本宫和圣上吧。

    本宫对先生的才学非常仰慕,希望先生可以充任本宫的讲官先生以后就是本宫的老师了!”

    这可真是中了头奖,2000两黄金不仅买到了离开北京城的令旨,可以堂而皇之的从朝阳门离开,而且还能带上家眷和细软财物。而且还变成了大权在握的太子爷的老师这可真是赚到了!

    接过了朱慈烺递给的令旨,然后又在一份名册上写上了“臣龚鼎孳恭领太子殿下令旨”,才和一位内官,一位侍卫一同离去——内官和侍卫是跟去拿钱的,拿到了捐输的黄金,他们才会护送龚鼎孳从朝阳门出城。

    看着龚鼎孳在名册上签了字,朱慈烺那个高兴啊,太好了,又发掘出一个忠臣了!

    谁说明末北京城中没有忠臣了?分明就是崇祯皇帝不会发掘忠臣啊!到了自己这儿,看看,那么多忠臣排队捐钱刚才还有忠臣为了快点把钱捐给国家,插队打架!

    李自成要是知道北京城内现在的状况,估计会马上打道回府吧?

第37章 陛下,我们都是清官啊!(求收藏,求推荐)() 
“怎么才这几个人?现在都快巳时了,人都去哪儿了?我大明的京官都去哪儿了!”

    皇极门,天近巳时的时候,大明崇祯皇帝终于忍无可忍的怒吼起来了。

    皇帝似乎是有理由发怒的,因为今天来上朝的官员人数太少了,还不到一百五十人。这点人站在宽阔的皇极门外,显得稀稀拉拉的,怎么看都是一副大势已去,作鸟兽散的样子。

    由于崇祯的早朝上得太勤快,所以大部分的官员都受不了,上朝迟到是见怪不怪了。就是崇祯皇帝也拿官员上朝迟到的事情没辙不是一两个人迟到,而是常常只有十几人几十人准点,其余的人不是迟到就是请假。

    崇祯皇帝也不能把迟到和请假的官员都开了,那样朝廷可就没官了。而且早朝的确累人,官员们受不了也可以理解,所以崇祯皇帝也不太追究迟到和请假——反正有事上奏的官员都会来就行了。

    可是今天不对了,都这个时候了,才来了不到一百五十,这也太少了吧?

    而且今天是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日子!

    李自成刚来,你们这些大明的官员就没影了!这是跑了还是去从贼了?真是气死本明君了。

    “陛下息怒”首辅大学士,年纪不过四十许岁,生得温文尔雅的魏藻德连忙出班上奏,“没有上朝的京官许是去筹款捐输了。”

    “胡说!”崇祯皇帝怒喝一声,“魏藻德,你以为朕是没脑子的昏君吗?会相信这等无耻谎言?朕早就让官员、勋贵、内侍捐输军饷,那么多日子才得了二十余万,满朝官员,几乎人人哭穷!今天什么日子,竟然都有钱了?都发财了?你这是欺君!”

    魏藻德被崇祯一训,只是哭笑不得,奏道:“回禀陛下,臣并非欺君臣等上朝前,在午门外就遇上了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