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岩之前的官职是唐王府长史兼知汝宁府,实际上掌握着汝宁府的大权。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明在汝宁府的根基已经被夯实了。汝宁一府二州五卫十一县的土地、人口已经全部清查完毕。军屯、官田全部归于了王府四卫、大别卫(这五个卫都是新成立的)和汝宁军屯所掌握,民田部分也是查了又查,基本上做到了田户清晰,尽在掌握。

    想当年张居正当权时查得都没现在那么清楚——毕竟张居正也是大明贪官污吏的一分子,而李岩、凤三、红娘子那伙人就是流寇,而且汝宁府之前已经被李自成的洗过一回,士绅的力量损失很大!

    完全清查整顿之后,光是汝宁五卫就能拉出8000全副武装的战兵!而汝宁二州十一县还另有团练13000余人。而且二州十一县的城池,都进行了修整,还储备了相当多的粮草,还在大别山中建立了唐王堡,作为唐王和他两个兄弟在战时的避难之所。

    汝宁的形势稳定后,朱慈烺自然要把自己的大军师再请回来参加战时内阁——现在北方的局势风波险恶,一场南北大战眼看着就要全面爆发,而西边还有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三个威胁。形势可是相当严峻啊!

    所以朱慈烺需要一个有力的“参谋长”和一个能够应付各种困难局面的战时内阁。

    召回李岩,就是要让他代替能力不足的曹友义出任大元帅府军令卫指挥使。

    而曹友义则会转任新成立的大元帅府军器卫指挥使。这个军器卫是在原属军政卫的军工和武库等部门基础上升级而来的,下设造炮司、造铳司、造船司、武库司和采买司等五个司。

    前面三个是分管官办兵工厂和造船厂的,其实就是管理一些官办国营的手工工场。不过这些工场并不是用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而是用来培养工匠和武器试制的。花高价从濠澳、佛山、石井、安平请来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让他们带着朱慈烺的“义从工匠”和少年学徒打造火炮、火铳和船只。产品主要是仿造洋枪、洋炮和洋船。朱慈烺有时候也会拿出一些“异想天开”的设计让他们去打造。

    另外,朱慈烺还让十大皇商选派了管事参与这些官办工场的经营管理——目的是让他们熟悉兵工厂、造船厂的运作。以便将来扶植皇商们开办商营的兵工厂和造船厂!

    没错,朱慈烺的军工路线就是保持官营,发展商营,鼓励竞争。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走万恶的资本主义路线!

    路线当然是坏的,但是也没办法。这年头连蒸汽机都没发明,也就不存在什么大工业了。哪怕是西洋英吉利国的军工,也是一个个手工作坊。因为没有机器工业,都是手工活儿,需要认真负责的工场主亲自把关品控。所以数量众多的私营工场互相竞争,就是保持效率和品质的方法之一。

    仅仅是之一,还有一个办法也能保持质量,那就是严刑峻法!用赫连勃勃打造统万城和大夏龙雀刀的办法整治工匠。。。。。。可问题是,朱慈烺上哪儿找那么多挨刀的良匠?

    大明的官办手工业早垮台了,匠户制也名存实亡,而且朱慈烺还准备彻底废除这种给老百姓规定职业的户籍制度。现在掌握在朱慈烺手中的匠人,不过就是从天津跟随来的“义从工匠”,他们的手艺都挺糟糕的,杀光了也没办法打造出质量上乘的枪炮。

    而手艺高明的铁匠,现在不在广东就在福建,而且都是私匠,没有官匠。所以朱慈烺就只能在军器卫下设立了采买司,负责兵器的采买和验收了。。。。。。

    在将军工生产、采买和武库管理等职能划入军器卫的同时,朱慈烺还将军政卫余下的部门,全部并入了隶属内阁的兵部。

    这可不是要扩大文官的职权,而是对内阁的又一次改革,目的是打通军政两方面的联系,并且理清军政职权,让内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军务,同时也打开军官进入内阁从政的通道。

    因为在军政卫的部分机构并入兵部的同时,原任军政卫指挥使吴襄也进入了兵部,出任兵部尚书!而且原属军政卫的军屯、军籍、武官人事等部门,也都一并划入了兵部,同时又解散了原属于兵部的武选、职方、车驾和武库四司,重新组建了由武官管理的军屯司(负责屯田、屯粮和征兵)、军费司、军官司(军官人事)和马政司四司。

    也就是说,大元帅府的军政卫实际上变成了兵部。而原本的文官的兵部已经被撤销了。。。。。。

    另外,内阁下属的工部、户部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其中工部所辖的司从原来的四个减少到了两个,分别是管水利的都水司,官营建的营缮司。其中的营缮司因为要负责筑城防卫,所以也变成了半文半武的衙门。而原属于工部掌管器物制造、山泽采捕和屯田开垦的司局一律取消。

    至于户部,改动就更大了!原本的户部十三司全部撤销,改设税务司(负责关税、商税)、户口司、清田司、通商司(管理口岸)、度支司(管理支出)和铸钱司等六司。

    总之,这次内阁改革的步子可不小(朱慈烺的改革都是渐进式的,并不是一步到位),如果不是借着大敌压境的战时气氛,可没那么容易推行下去。

    “真是百事待兴,却时不我待啊!”朱慈烺抱着胳膊,看着地图上标出来的清、顺、吴三家在陕西的局面,“军师,李自成能顶得住吗?咱们该出手吗?”

    “太子殿下,”李岩吐了口气,“西安府只要肯坚守,鞑虏没有什么办法。。。。。。大同他们困了几个月不也没招了?”

    “大同也悬!”吴襄在旁插话道,“鞑虏不一定非得围城,围城多费劲儿?他们可以在城外抢粮掠人,不让百姓好好种地。。。。。。大同、西安一旦给祸害成了白地,两个孤城能坚持多久?”

    李岩点点头,“尚书说的不错。。。。。。李自成当日不就是用这个办法祸害中州的?现在要轮到他自己了!西安和襄阳两座坚城鞑虏都打不下的,南阳府城也能坚持。但是关中和汉水以北的平地,怕是要被狠狠祸害了。

    这是驱虎吞狼,为得就是让李自成没法子在西安、襄阳立足,然后来夺咱们的基业!”

    朱慈烺眉头皱着:“那咱们得出手了。。。。。。十几万无路可走的流寇可让人头疼啊!”

第377章 拉一个大大的仇恨!() 
“怎么出手?”吴襄看着朱慈烺,摇摇头道,“太子殿下,除了十五个模范团,咱们可没什么真能打的兵马啊!”

    “不是还有水师吗?”黄斌卿说,“可以让北洋水师动一动了。。。。。。他们可养了快一年,买卖没少做,仗却没怎么打过!”

    沈廷扬毕竟是个买卖人,怎么在北洋海贸上捞钱他是拿手的——现在朱慈烺不对大清搞封锁,除了铁器、火药、铜、粮食这几样管制商品,别的买卖随便做。所沈廷扬这些日子可捞了不少!

    不过他也没只捞钱不办事儿,这些日子北洋水师的蜈蚣船也多了两条!登州城、登州水城和丹崖山的城堡防御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坚固了。

    其中登州水城和登州城都进行了棱堡化改建,特别是水城几乎被改成了一个标准的棱堡!

    另外,沈廷扬还在长山岛、沙门岛、黑岛、大小竹岛和皇城岛上修筑了许多土木城堡,布署了守军,将这些岛屿变成了北洋水师在渤海湾内活动的依托。

    但是朱慈烺委派给他的最重要的任务——重开东江镇却一直拖延着没有实行。

    因为东江镇这个概念太敏感了,一旦提出来鞑虏就会急眼。。。。。。

    那可是在暴多尔衮的菊花!

    朱慈烺当然也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他扭头看了看侯恂,老侯现在已经接了江北总督的差——其实就是负责凤阳府、归德府、开封府部分的防卫,顶了原来马士英的差。

    而马士英则授了云贵川总督兼贵州巡抚的差遣,不日就要去老家贵州上任了——之所以让马士英去总督云贵川,是因为他家世世代代都是贵州卫指挥使。马士英祖籍在扬州府的仪征县,老祖宗马成可牛逼了,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带兵入黔当了指挥使,以后子子孙孙就在贵州发展,现在是贵阳府的第一家!

    另外,贵州这个地方和东南不一样,到处都是土司世官,流官反而是少数派。

    这帮土司世官二百多年来互相联姻,早就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贵州卫马家,则是这个利益集团的核心家族之一。

    所以马士英在凤阳的本事如果是十,那么回到贵州老家以后,他的本事起码涨两倍,能有三十了!因为贵州上上下下都和马家有关联,马士英去了以后那就是要人有人,要粮有粮了!

    当然了,让马士英去贵州也有那么一点风险,贵州马家没准就变成和播州杨家一样的存在了。。。。。。

    不过那都是将来的麻烦,眼下还得让马士英辛苦一趟,而淮西、河南战场,就只能用侯恂这个河南大儒了。

    “太子殿下,”说话的是即将赴任贵州的马士英,他之前一直是凤阳总督,主持淮西方向上的防务,比刚刚上任的侯恂更有发言权,“淮西方向上能战的就是中都八卫一所的新军,总数不过一万数千人,堪堪能守住几座城池。

    此外,臣在凤阳任上还办了一些团练,修缮了泗州、盱眙、五河、临淮、长淮、怀远、寿州、霍邱、定远等九城,加上凤阳一共十座城池是可以长久守卫的。。。。。。如果能将黄得功部南调至淮河沿线城池,长江水师又能以一部北上淮河,再调集模范军一部,那么淮河沿线还是可以守住的。”

    马士英所提及十座城池,除了定远城,都位于淮河沿线——实际上马士英和黄得功,还有后来替代黄得功的朱纯臣,全都在打守淮河的主意。

    淮河以北,包括现在被黄得功占据的归德府和部分开封府的地盘,都是随时准备放弃的。

    虽然商丘和睢阳也是铁打的坚城,但是这两座城堡不是依着能让水师随时往来的大河而建,很容易被鞑虏的骑兵封锁。

    到时候商丘、睢阳就会变成孤零零的“点”,正好让鞑虏玩围点打援——那可是鞑虏的拿手绝活!

    “那就行了。。。。。。”朱慈烺拍了拍跟前的案几,“守江必守淮。。。。。。只要淮河沿线各城可守,长江就不担心了。淮河之防,就有劳侯先生了。”

    侯恂回答道:“有老臣在,就有淮防在,保管不教鞑虏无牵无挂的兵临长江。”

    “守淮”并不是守住淮河,而是在淮河沿线设防。如果淮河沿岸有九座临河的城堡还在明军手中,那么北方来的鞑虏就得分兵包围。一座城堡分个三两千人的,两万大军就分出去了。

    而且三两千人哪怕都是真鞑子,也就能把守住陆路,水路上还是不行啊。这样一来,鞑虏的后勤线随时都有被切断的可能!所以突破淮河的鞑虏大军,是不可能在长江岸边久留的,也不可能全力以赴渡江作战。

    如果朱慈烺的长江水师能够发挥正常,长江沿岸的城堡,比如安庆、芜湖、池州、太平、铜陵、南京、浦口、仪征、扬州、镇江等等,都能牢牢守住。

    那么朱慈烺在东南的统治,那可就是稳如泰山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东南之主,那也是国家领导人啊!

    而且现在是大航海时代了,欧洲人都开始向排队枪毙进化了,蛮族骑兵什么的,就快变成传说了。

    只要能稳住东南,北伐胜利不过是时间问题!

    “好吧!”朱慈烺又拍了拍案几,“就这么定了,咱们得去找多尔衮的麻烦了。。。。。。可不能让李自成狗急跳墙窜进湖广。”

    他想了想,“沈廷扬不敢上,那就让苏观生上吧。。。。。。苏观生胆子大,就让他当总督辽东、登莱等处军务,巡抚登莱。”

    听了朱慈烺的这个命令,兵部尚书吴襄连连摇头,这仇恨拉得也太大了吧?

    连辽东总督都来了!你还打算反攻辽东啊?你这是要挖鞑子的根,不让他们过日子了。

    “太子殿下,”吴襄胆子小啊,皱着眉头,一脸害怕的就劝了起来,“咱们在辽东没有寸尺之地,设立一总督有什么用?鞑虏会害怕?”

    朱慈烺一想也对,没有寸尺之地就设个总督好像不严谨。

    “对对,”朱慈烺点点头,“得拿点地盘!那个觉华岛拿下来,设个觉华县,作为辽东巡抚的驻地。”

    啊,又要设辽东巡抚。。。。。。

    “千岁爷,觉华岛守不住啊!”吴襄忙劝,“冬天的时候觉华岛附近海面会冰封。。。。。。”

    “那是好事儿。”朱慈烺一笑,“不冻上鞑虏怎么过来?”

    吴襄倒吸一口凉气儿,还要在觉华岛上开打啊!

    朱慈烺想了想,“让蓬莱县令张煌言兼容觉华县县令,率领蓬莱民伕上觉华岛筑城。再让南京实学堂和武学堂派出精通筑城的官员北上去辅佐张煌言。

    另外,还在辽东设立东江镇。。。。。。就在,就在獐子岛!你们有谁知道獐子岛吗?”

    獐子岛可是个相当神奇的地方啊!

    “獐子岛?”吴襄摇摇头,“老臣在辽东半生,也没听说过。”

    “在大小长山岛以南,就是那一群岛子最南边的。”朱慈烺是非常熟悉獐子岛的,他去调研过。。。。。。那地方是很不错的,渔业资源相当丰富,海鲜很多啊。

    朱大太子笑着对黄斌卿道:“得找个精通水战之人去当总兵。。。。。。黄卫帅,要不让你的妻舅蔡聪辛苦一趟吧。”

第378章 多尔衮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太子殿下,”礼部尚书钱谦益知道自己的学生主意很大,从来不听自己的,所以他也不劝了,只是提醒道,“咱们现在还跟鞑虏在议亲呢!若是设立了辽东总督和东江镇,这亲还议不议?”

    “议啊!”朱慈烺一笑,“干嘛不议?不过。。。。。。既然撕破脸了,那么东莪格格就不适合当太子妃了,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不能让敌国的郡主来做,诸位觉得呢?”

    什么?东莪格格不当太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