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下的人物了。

    。。。。。。

    荆州府,江陵城。

    这座位于长江北岸江边上的长方形的城池,也和其他大部分有藩王镇守的城池一样,坚固雄伟,有内外三层构成。而江陵城所在的位置又特别紧要,上镇巴蜀之险,下据江湖之会,扼守长江之天堑。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如今的乱世当中,同样是顺、明(朱慈烺)、西(张献忠)三方都想据为己有的宝地。

    在大明和大顺议和之前,这座城市一度被李自成占据着。后来为了集中兵力抗清,才把它让给了左良玉。而左良玉则将它分配给了自己的好兄弟邱磊,保举了原本在河南带兵的邱磊出任了荆州府镇守总兵,算是让他有了块富庶的地盘。

    而另一个和左良玉关系很铁的湖广巡抚何腾蛟,又给邱磊推荐了一个非常能干的搭档,前任长沙知府,素以知兵闻名的堵胤锡为荆州府知府。

    有堵胤锡这个能人替他修补城墙,整顿乡里,收取租税,筹集军饷,邱磊在荆州府的这些日子可是既安逸,又快活。。。。。。如果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那可就太美了。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总是过得不踏实啊!因为左良玉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不知道什么时候没了。

    而左家军的战斗力,在邱磊这个内行看来,实在不让人放心啊!虽然有不少久经战阵的老兵支撑着,但那都是久败之兵,打胜仗的本事没有,祸害老百姓的本事不小。更糟糕的是,这帮人还都是不怕事儿大的兵痞!

    去年的时候被南京跑来的黄澍一番煽动,就有不少人嚷嚷着要东下清君侧——还好左良玉没脑抽,知道自己手下那帮人有多少斤两,君侧是清不了的,趁着这个机会捞上一笔才是他们真正的打算。可是南京的太子爷看上去挺厉害的,大家伙真要去了可能就是送人头!

    所以从河南跑到左良玉身边,稍微了解一点朱慈烺在山东所作所为的邱磊,可是没少劝左良玉不要妄动。而左良玉则是一时糊涂,一时清醒。。。。。。清醒的时候还好,糊涂的时候就嚷嚷着要铲除奸贼,也不知道奸贼是谁?

    而到了崇祯十八年,左良玉的身体越来越差,清醒的时候也越来越少。就在邱磊不知道左良玉死后自己该怎么混下去的时候,好事儿就莫名其妙落到他头上了。

    崇祯皇帝的四子,抚军太子朱慈烺的四弟楚王朱慈照要娶他的亲生女儿,同时也是左良玉的养女左梦梅为妃。

    而且还派了对左良玉、邱磊都有知遇之恩的侯恂来荆州府主持楚王大婚。。。。。。

    这侯恂可是朱慈烺的讲官,而且还是内阁的阁老,是贴着朱大太子标签的人物啊!

    他老人家大老远的跑了湖广,就是为了主持婚礼?

    左良玉糊涂了,邱磊可一点都不糊涂!

    “侯阁老,这里可没外人了。。。。。。”

    江陵城风景最佳的龙山门城楼上,邱大总兵正陪着远道而来的侯恂登城观景。

    “邱总戎,”侯恂看了一眼邱磊,“你可知道,左侯曾经说过,若太子爷登了极,他就要立楚王为帝的事儿?”

    “这。。。。。。”邱磊知道这事儿,当然他就在屏风后面听着。

    “左侯不久于人世了,”侯恂叹了口气,“脑子也坏了,一天比一天糊涂,就怕为宵小挟持,做出遗臭万年之举。总戎,到时候你怎么办?”

    “我。。。。。。”邱磊眉头大皱,“不瞒阁老,下官只有500家丁是能战的,其余都是乌合。”

    侯恂一笑:“谁不是这样?除了克难新军。。。。。。他们可是四时在营,一日三操,而且军饷优厚,且有田宅赐下。军中将士的家眷,现在都住在南京外廓的东部一带!总戎,你可明白吗?”

    “这是家丁啊!”邱磊额头上汗珠子都出来了。

    侯恂点点头:“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太子有十万家丁!左侯才多少家丁?有没有三千都不好说。。。。。。荆州府是坚城,我这次还带来不少白银,都存在王府里面。另外知府堵胤锡也是文武双全的能吏,完全可以信任!”

第369章 大明好兄弟() 
“王爷,您瞧着这事儿。。。。。。”

    “王爷,老奴见过那左梦梅,确实是个难得的美人儿!”

    “王爷,您也不小了,今年都13岁了。”

    “是啊,女大五,包金砖!”

    荆州府江陵县城内的楚王府中,远道而来的侯恂和跟着朱慈照从李自成那里来到武昌的王承恩,这会儿都在王府后花园的池塘边上,苦苦相劝一个十二三岁,穿着黄袍的小男孩。

    这小男孩长得和朱慈烺有那么一些儿相似,不过却要秀气很多,看着有点像个小姑娘。这会儿好像在发脾气,也许还有点想不开,正站在池塘边的一块太湖石上,一副要往下跳的样子。

    这小孩就是朱慈烺的弟弟,楚王朱慈照了!

    朱慈烺是崇祯皇帝的嫡长子,当然是有长兄之风的,对三个弟弟那是充满关爱的。

    朱慈烺的三弟朱慈炯就在他的关爱下,变成了吕梁山上三太子——和他原来的悲剧人生相比,现在的朱慈炯可是真正活出个样子来了。再过一阵子,这位吕梁山上三太子或许会变成多尔衮的心腹大患。。。。。。

    而朱慈照的命运也改变了,现在可是堂堂的大明楚王,荆州藩主,而且才13岁就能成家立业了,老婆还是美女,还是如今大明第一号大军阀(朱慈烺不算军阀的话)左良玉的女儿,今年18岁的左梦梅。

    可是楚藩朱慈照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多朱慈烺这个好哥哥的安排非常不满!

    他不想当楚王,也不想去荆州城拉仇恨,更不想娶一个比自己大五岁,还结过婚的左梦梅——这事儿要怨李自成,瞎保什么大媒,愣是给左梦梅安排了御营的一个掌旅当夫婿。

    结果左梦梅的夫婿在山海关之战中阵亡,让左梦梅当了小寡妇,还让朱慈烺惦记上了。。。。。。而左良玉拒绝嫁女给朱慈烺后,朱慈烺又让侯恂出面保媒,把左梦梅嫁给了楚王朱慈照小朋友。

    而左良玉和侯恂的关系不一般啊。。。。。。他一出面,而且还是一桩看起来对左家军很有利的婚姻,左良玉自然不会不同意了。

    所以今天就是朱慈照小朋友的好日子了。。。。。。可朱慈照却郁闷的很,他现在只想见到爸爸崇祯,根本不想结婚。而且他还听说了朱慈烺囚父篡权的事儿,对他的好大哥产生了一些误会!

    “王爷,花轿都快进王府了,您可不能再耍小性子了!”王承恩看着崇祯皇帝的这个儿子一点事儿都不懂,急得眼泪都快滴下来了。

    左梦梅昨天就在左梦庚、邱磊的陪同下到了荆州,住在邱磊的总兵府内,今天上花轿过门子。因为她是王妃,所以朱慈照这个王爷得去接亲撩轿帘拜天地。。。。。。一大堆事儿呢,没时间跳水自杀的。

    “王伴伴,”朱慈照一扭头,委屈地看着王承恩,眼睛里面还含着泪花儿,“你说这是父皇的旨意吗?不是说父皇被春哥儿挟持了吗?他不可能下这样的旨意。。。。。。这不是父皇的意思,对吗?”

    “王爷!”王承恩看了一旁面色如常的侯恂,跺了跺脚,“您就是为了皇爷,也得把左梦梅娶了。。。。。。”

    朱慈照想了想,又问:“娶了左梦梅,左良玉就会发兵清君侧了?”

    怎么问怎样的问题啊。。。。。。被太子知道了还了得?

    王承恩急得额头上冷汗直冒,回头又看了侯恂一眼:你不会去向太子爷揭发楚王吧?

    侯恂笑了笑:“王爷年幼。”

    “对对对。。。。。。”王承恩道,“年幼无知!”

    侯恂笑道:“千岁爷英明,是不会和小王爷计较的。”

    还是要揭发啊!

    王承恩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侯恂是朱慈烺的讲官和重臣,当然不能替楚王隐瞒了。

    好在如今左家军和南京方面不对付,就差挥军东下了!所以也不怕朱慈烺一道令旨就要了小王爷的性命。

    “王伴伴,你说呀,是不是孤王娶了左梦梅,左良玉就会发兵清君侧?”

    朱慈照大概是在闯王那边学坏了,造反精神十足啊!

    王承恩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怎么也不能让朱慈烺跳了王府池塘啊!于是跺跺脚道:“对!只要王爷娶了左梦梅,左大帅就会出兵清君侧了!”

    就在这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隐约传来,看来送亲的队伍已经到了!

    朱慈照很快就要和左梦梅大姐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而就在朱慈照和左梦梅喜结连理的同一天,在武昌侯府内,脸色惨白,精神萎靡,还不住咳嗽的武昌侯左良玉正和他的狗头军师黄澍一块儿,和那个从大同南下,途径了吕梁山、长安城、南阳府、襄京府后抵达武昌的代王使者陈永熙见面。

    “。。。。。。侯爷,据下官所查,流寇已经在襄阳、陨阳二府圈地数百万亩分配将士,所作所为同鞑虏在北京周围如出一辙。显然是学了鞑虏的方法害民,不再用三年不征蛊惑人心了。此举虽然会让流寇丧失蛊惑之能,但却也能凝聚流寇的人心,变流寇为坐寇,接下去很有可能以襄阳、陨阳为根本,吞并湖北各州府。还望侯爷多加小心!”

    “哼,又一个掠夺民田之寇!”黄澍恨恨地说,“鞑虏如此,流寇如此,连挟持圣上的太子也这么干。。。。。。一个个如狼似虎,就知道害民!”

    什么?连太子也这么干了?陈永熙一愣,心说:看来这次南下赌对了,得赶紧去南京投靠啊!

    “陈纪善(纪善是王府官职),”左良玉沙哑迟缓的声音响起,“代王那边情况如何?还能维持吗?”

    “侯爷放心,”陈永熙道,“代王早就离开了大同,转移到了镇西卫的地盘上,在吕梁大山中建立了王府。现在吕梁群豪都尊王爷的号令,王爷身边还有精兵3000,足以自保。”

    “这就好,”左良玉笑了起来,“有代王和楚王牵制,太子应该不敢行篡夺之事。”

    陈永熙道:“能够牵制太子的怕是还有个五皇子。”

    “五皇子?他不是在李自成手中吗?”黄澍追问一句。

    陈永熙道:“下官见到李自成时听他说,一旦长安不保,他就要把五皇子留在城中。。。。。。”

    左良玉一愣,“这是要留给鞑虏?”

    陈永熙点点头:“因为上回鞑虏借道飞狐口袭了李自成的后路,他现在根本不相信咱们大明,所以才以此威胁。”

    左良玉道:“他能保住长安吗?”

    “保不住。”陈永熙摇摇头,“吴三桂的数万大军横穿关中,如入无人之境,这说明李自成没能在关中扎根。。。。。。没有根基,如何能持久对抗鞑虏和吴三桂的夹击?兵败只是时间早晚。所以侯爷一定要早做准备!”

    左良玉惨白的面孔一下皱了起来,李自成在吴三桂和姜瓖看来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对左良玉而言,李自成却是个不可战胜的强敌。

    因为他真正的实力在朱仙镇之战中都被李自成打光了!后来虽然又拉起了十余大军,还号称八十万。但是左良玉既老又病,早就没有精力严格训练部队,所以他的部队人数虽多,可是战斗力很弱。

    “依你之见,李自成还能支撑多久?”左良玉皱着眉头问。

    “一年!”陈永熙肯定地说,“潼关毕竟是天下有数的险要,很难从正面突破。李自成之前放吴三桂入关,实乃最大的昏招。等到吴三桂在宁夏、甘肃站稳脚跟,挥军东征之时,就是李自成失去关中之日!”

第370章 终于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咳咳咳。。。。。。”

    陈永熙前脚刚走,左良玉就是一阵猛烈的咳嗽,一旁伺候的一个老仆,连忙给左大帅递上个痰盂,左良玉往里面吐了一团暗红色的液体,才止住了剧烈的咳嗽。

    “侯爷。。。。。。”一旁的黄澍露出了关切的表情,“您没事儿吧?”

    “暂时还死不了。。。。。。”左良玉苦苦一笑,“一年半载总还是有的。”

    “侯爷,您可别这么说,大明还指着您呢!”

    “指着我什么?”左良玉冷笑,“东下清君侧?”

    “侯爷。。。。。。”黄澍也不敢接这茬了。

    历史上这位可是一个劲儿煽动左良玉东下去找弘光帝麻烦的,可是现在的黄澍却有段时间没提这茬了。

    因为瞎子都能看出来朱慈烺不是弘光!

    弘光是灰溜溜逃到南京,被留都的官员和勋贵捧上皇位的——他其实不是真正的君主,因为什么事儿都轮不到他做主。而朱慈烺是用9600火铳兵和骑兵打垮了南京勋贵的数万京营兵,成为南京之主的。

    虽然南京京营出了名的废,但是仍然不到万人把城给攻了,这也大大出乎左良玉等人的预料。

    所以他也就是躲在武昌装个疯,再捧着朱慈照和南京方面唱个对台,虚张声势罢了。连朱慈烺把半个湖广分给何腾蛟、常延龄统治,他都不敢武力抗拒。。。。。。更别说东下打南京了,这不是上门送人头吗?虽然左良玉身体不行了,但是他还想得个善终。对他而言,能舒舒服服的当个湖北王到死就心满意足了。

    而且他也不担心朱慈烺会来湖广找麻烦,因为他在湖广其实就是个各方面都放心的缓冲。

    北面的李自成不怕他,东面的朱慈烺也不惧他,西面的张献忠更当他是透明的。

    他在中间一摆,三方面都不担心,多好的事儿啊!

    如果他被朱慈烺、李自成、张献忠三方当中的一方拿下,另外两方面肯定要来争夺,湖广就又得大战一场了。

    而朱慈烺、李自成、张献忠现在都忙,没功夫在湖广开战,所以左良玉应该还能有一年时间慢慢病死。。。。。。

    可黄澍还想活久一点啊,他身体不错,一年内死不了。

    “侯爷,”黄澍想了想,“要不咱们西进四川?”

    左良玉叹了口气,他现在只觉得精神不济,浑身乏力,整日都昏昏沉沉的,哪有精力布置西进四川的行动?

    再说了,张献忠是那么好对付的?他刚在成都当了皇帝,现在正意气风发呢,左军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