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话不错啊,他的兄弟朱慈炯就在吕梁山打游击呢,中流砥柱啊!怎么不是大大的重用?

    不过在场的绝大部分宗子并不知道代王朱慈炯的处境,听到能重用,也来了点劲头。

    混吃等死的日子,其实也很无聊的!而且现在天下大乱,那种悠闲到死的生活,看来是不会再回来了!

    “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

    这个时候,刚刚新官上任的张定边突然振臂高呼。

    “太祖高皇帝再世。。。。。。”下面的军官和宗子们,也下意识地跟着大呼起来。

    看着下面的人终于精神一点了,朱慈烺这才满意了。

    就在这时,几骑快马忽然飞奔入了大营,当先一骑,居然是朱慈烺的伴读太监黄小宝。只见他寻到朱慈烺的所在,飞马而来,然后从马背上滚下来,连滚带爬的就上了高台,口中还不住嚷嚷着。

    “千岁爷,不好了。。。。。。”

第328章 不上吊,改投水了?(第四更)() 
不好了。。。。。。南京城里有人闹事?

    南京城内等着考进士的那些个士大夫终于看穿了朱大太子的真面目,要在大年三十闹事?

    在场的跟着朱慈烺一块儿到孝陵卫新军大营视察的几个将领,同一时间都想到了举子闹事儿——想来想去,南京城内也只有他们有可能闹事儿了。也许是这些读书人听说了朱大太子很快就要横征暴敛了,所以挺身而出和太子斗争了。。。。。。不过他们肯定是不会得逞的,他们这么干,只是送上门去给人抄家发配!

    “怎么回事?”朱慈烺将目光转回了黄小宝,厉声问,“是不是有人要图谋不轨?”

    他一边问话,一边在琢磨,最好这次图谋不轨的人都是大地主,这样就能多抄没一些土地了!

    黄小宝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看得朱慈烺一头雾水,刚想追问,这个小宝太监终于把话说全了。

    “皇爷,是皇爷不好了!今儿早上皇爷和魏选侍一块儿在离宫花园池塘边上散步时,不慎落水了。。。。。。”

    啊!

    皇帝落水!?还是在西圃后花园里面。。。。。。这事儿蹊跷啊!

    谁干的?

    一堆人的目光全都投向了大明孝子朱慈烺!

    朱慈烺也有点懵逼了,他可没让谁去谋害崇祯皇帝啊!虽然他想当皇帝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天地良心,他是孝子啊,可没想过弑父夺位——他要干了这事儿,以后还不得天天担心儿子造反?他才不会开这种先例呢!

    而且左良玉这个老疯子还没搞定,谁知道他会不会带兵来找麻烦?

    朱慈烺吸了口气,问黄小宝道:“圣上怎么样了?捞上来了吗?”

    黄小宝摇摇头,“没捞上来。。。。。。”

    啊!没捞上来?这怎么可能?大家就看着他淹死?崇祯皇帝就这么惹人讨厌吗?

    “父,父皇驾崩了!?”朱慈烺说话的声音都抖了。

    这就要当皇帝了?当皇帝是好的,可崇祯的死法也太可疑了,这下跳进长江里面也洗不干净了。。。。。。朱慈烺心说:不行,必须得改历史了,不能说崇祯是落水而亡,得说是沉迷女色而亡的,这才是昏君的标准死法。

    “也没崩。。。。。。”黄小宝说,“小爷您忘了吗?皇爷会水,自己爬上来了!”

    对了,崇祯皇帝会游泳!他哥哥天启皇帝就吃了不会游泳的亏,在皇宫大内里面的池塘里坐船游玩时落水,差点没淹死,虽然捞上来了,却伤了肺,落下了病根,过了两年就病死了。

    所以吸取教训的崇祯皇帝就学会了游泳,而且水性还不错!朱慈烺自己被命令学会了游泳,是现在的孝陵镇守太监邱致中教他的。

    “那父皇没事儿了?”朱慈烺稍稍松了口气,“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有事儿啊!”黄小宝摇摇头,“小爷,现在可是大冬天啊!水可凉了,皇爷落在凉水里面,受了寒,已经卧床不起了!”

    卧床不起?怎么可能?朱慈烺心说:崇祯皇帝身体那么好,落一下凉水就不行了?难道是他最近沉迷女色有点过了?这可不行啊!

    朱慈烺眉头大皱,对吴三辅道:“三辅,稍后的赏赐和饮宴就由你来主持!”

    今天是年三十啊,朱慈烺虽然心黑,但是并不抠门——997、996的是一回事,该给的银子总是给够的。所以今天的校阅结束后,按照计划还有放赏年终红包和赐宴。

    可是崇祯皇帝却来了个失足落水。。。。。。真是的,眼看就要退休当太上皇了,怎么就那么不小心呢?也不知道能不能过这坎儿?万一过不去可怎么办?后宫还那么多妃子,大多还是新纳的,一个个就守寡了?

    就想让爸爸早点过上财务自由的退休生活的朱慈烺急匆匆赶回西圃离宫的时候,这里的气氛可真的有点紧张。

    御马监提督太监田书晨和东厂提督陈世芳已经带着大批的侍卫亲军入驻了西圃离宫——这是朱慈烺在离开孝陵卫之前,派人骑快马去下达的命令!

    现在不怕别的,就怕有人借着崇祯落水的事情闹起来,要来个夺门夺宫什么的,不好办啊!

    所以他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命令自己的侍卫亲军出动保护崇祯皇帝。而这支侍卫亲军是在侍卫营和净军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由御马监掌印太监,东厂提督太监和领班侍卫三人共同掌握。不过侍卫亲军中的净军也不都是田书晨的老部下,也包括南都、中都的净军中年轻力壮的太监。原本在明朝太监系统中最没前途的净军,在朱慈烺这里可是屌丝逆袭了,成了最有前途的太监了,所以也是最可靠的太监。

    西圃既然在侍卫亲军的控制下,朱慈烺也没什么好担心的,直接就策马而入,一直到了崇祯皇帝的寝宫。

    到了寝宫外面,他就看见一个“克难神医”在团团转——曾神医也是克难功臣啊!现在是太医院掌院,还授予元帅府指挥佥事的军衔。

    看见他在院子里转圈圈,朱慈烺也有点慌,连忙下了马背,上去就问:“曾四眼,我父皇可是不行了?”

    曾神医闻言一愣,用一种非常惊讶的眼神看着朱慈烺,过来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千岁爷。。。。。。皇爷他不让臣去给他看病。”

    不让看?

    “别的太医呢?”

    曾神医摇摇头:“都不给看。。。。。。千岁爷,您看这事儿怎么弄?他有病不看,如何是好啊?”

    朱慈烺眉头皱了皱:“你都没看,怎么知道他有病?”

    “臣是听伺候的宫女说的,皇爷落水后被冰水给呛了,又着了凉,现在咳嗽不止。。。。。。”

    “嗯咳,嗯咳,嗯咳。。。。。。。”

    说咳嗽,咳嗽到!

    朱慈烺眉头皱得更紧了,也不忙着去给爸爸请安,而是扫了一眼陈世芳。

    这位东厂提督领了命令,马上就带着两个武装小太监进了崇祯皇帝的寝宫,过了一会儿又脚步匆匆的出来,冲着朱慈烺点点头。

    而这时,咳嗽的声音也更响亮了,咳的那叫一个中气十足啊!

    朱慈烺呜哇一声就哭了,一边哭一边嚷嚷:“父皇,您可不能死啊!儿子还要好好孝顺您呢!”

第329章 崇祯也学坏了!(今天继续五更)() 
咳咳咳。。。。。。

    崇祯皇帝很努力的在咳嗽着,咳的那叫一个震耳欲聋啊!

    呜哇哇。。。。。。

    太子朱慈烺也在那里干嚎,哭得那叫一个孝感动天啊!

    闻讯赶来西圃的阁佬和卫帅还有在京的十个亲王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病父卧床,孝子痛哭的场面。

    只是这气氛看着怎么都有点不对啊,直挺挺躺在龙床上的崇祯虽然压着厚厚的几床被窝,而且还拼命的咳嗽着,看着好像要驾崩了。可是这咳嗽声听着有点假,还中气十足的,不像马上要死的样子啊!

    那个站在床边大哭的孝子吧,好像也没眼泪流下来,只是在干嚎,也不知道嗓子会不会嚎坏了?

    还有个周皇后正凤眉紧锁,看着这对帝王父子在装死装孝顺,哭也不是,笑也不得。

    朱慈烺这个时候当然知道崇祯皇帝是假装落水的!最多也就是湿了个裤腿什么的,绝对没有呛着凉水,当然也没染着什么风寒——朱大太子在崇祯皇帝身边是有特务的!在朱慈烺回到西圃之前,崇祯皇帝还传了膳,好吃好喝了一顿,哪有一点要死的样子?

    这个崇祯皇帝,明显是学坏了,学会装死博取同情了——还是在大年三十落水的,也不知道是自己滑进去的,还是被某个等不及要篡位的太子派人推进水里面的。。。。。。这他n的是多大一盆脏水啊,就这样泼在你最孝顺的儿子身上,你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朱慈烺心里那个失望啊!崇祯那么老实的一个皇帝,现在居然也学坏了,也不知道是和谁学的?也不觉得崇祯皇帝身边有谁比较奸诈啊?

    现在重臣们都赶来了,朱慈烺也不哭了,一扭头就出了崇祯皇帝的寝殿,魏藻德、吴襄、曹友义,还有一个四十多岁胖王爷——就是那个福王朱由崧,这几位见状,也都偷偷溜出了寝殿,跟着朱慈烺到了院子里面。

    四人要向朱慈烺行礼,却被他一挥手阻止了,然后他看着似乎有点醉醺醺的福王朱由崧,皱眉道:“王叔,你又喝多了?”

    朱由崧就是那个历史上被东林党人黑得快变成千古第一昏君的南明弘光帝,他现在是在南京当花瓶的三十三王之首——他是和崇祯、朱慈烺父子血缘最近的亲王,而且除了喜欢喝酒,也没有什么不堪。他现在不做皇帝,对东林君子没什么威胁,自然就没有恶行了。。。。。。他一花瓶,谁没事儿去编排他啊!

    而且他对朱慈烺也没如何威胁,现在朱慈烺的三个兄弟都在世,崇祯皇帝又“沉迷女色”,已经搞大了好几个选侍和宫女的肚皮,很快就要给朱慈烺添几个兄弟姐妹了。大有多生点儿女,好吃穷逆子的朱慈烺的意思!所以这皇位怎么轮都轮不到朱由崧啊!

    另外,朱由崧自己也没孩子——他的儿子在洛阳城破时死了!又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喝酒喝多了,身体也不好,估计也生不出儿子了。这样一个王爷,朱慈烺再去为难他那可就不上台面了。

    所以这些日子,朱慈烺还是非常尊敬这位王叔的,给他在南京赐了宅邸,还在南京城外赏了他10000亩土地和一个别墅,还让他当了宗人府令,并且将原本由礼部主管的皇族事务,一股脑的全部移交给了宗人府。

    也就是说,朱慈烺是将福王当成了宗室的老长辈高高捧着!

    “太子,老叔我就好这口,而且今天又是大年三十。。。。。。”福王一笑,然后压低声音问,“太子,这怎么回事儿啊?要不要老叔带头劝进啊?”

    一旁的吴襄也道:“千岁爷,老臣已经被好了黄袍子。。。。。。”

    曹友义也拍着胸脯道:“现在内外诸军,除了左良玉一军,其余都会支持殿下的!而且新军兵将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人,另有长江水师两万人,左良玉的那点人打不过咱们的。”

    “千岁爷,”魏藻德摇摇头,“新政之事未成,北方的鞑子随时都会南下,左良玉又居心叵测。。。。。。还请三思而后行啊!”

    这魏藻德现在是“大改革家”了,将来要青史留名的,还要照着诸葛亮传来写传的,考虑问题当然要全面一点了。

    其实马上篡位也不是朱慈烺的首选,倒不是怕了上游的“左疯子”,而是有着更大的改革计划。

    在朱慈烺看来,北方的清朝还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能搞定李自成和大同府,然后才会南下。估计南下的时间,会比历史上更晚一点。

    而这几个月到一年,对朱慈烺而言,就是一个改革和整军的时间窗口。

    在这期间,他应该避免进行不必要的内战。内战和外战不一样,外战可以凝聚人心,有时候更有利于改革。而内战的情况则相反,一旦开打内战,朱慈烺就必须为了维持东南内部的安定向士大夫让步,从而错过改革的最佳时机。

    “殿下,东林大会马上就要召开了!”魏藻德又道,“现在千岁爷手里有’保名教,卫孔林’的大义,只要大会一开,东林党就会被千岁爷掌控。。。。。。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

    东林大会按照计划,是在恩科省试后召开——东林举子们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比较好说话的。话说好了就中进士,说不好就名落孙山!

    这个进士文凭给谁,可是朱慈烺一句话的事儿!

    只要东林党被朱慈烺给篡夺了,接下去的改革就容易多了。。。。。。东南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必须有他们的组织,才能和朝廷唱反调,如果没有组织,就是一盘散沙,力量虽然很大,但是却无法形成合力。

    而且东南士大夫的力量本来就是嘴炮,军事实力几乎为零。没有东林党这个组织,他们根本掌握不了舆论导向,也就无法斗争了。

    “还是缓一缓。。。。。。”朱慈烺想了半天,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赌这一把,“还是缓一缓吧,反正大权已经在握,也不缺这个名分。况且有英宗夺门在前,就算当了太上一样可以惹麻烦。”

第330章 一片苦心(今天还是五更)() 
“首辅,那我父皇这样。。。。。。可怎么下台?”

    朱慈烺接着又给首辅魏藻德出了个难题,崇祯落水这事儿怎么办?消息已经走漏了。。。。。。考虑到朱慈烺现在挟天子令四方的行为,估计人人都会以为他要弑君夺位!

    到时候左良玉那个老疯子也许就会认为自己有机会东下一战了!虽然左良玉肯定打不过克难新军,但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刻,需要有个安定的外部环境。

    另外,这事儿总得有个合理的解释吧?能说什么呢?说皇上在装死?说皇上学坏了,用自杀要挟太子爷?这也不符合崇祯皇帝的人设啊!

    “得让皇上照常去孝陵祭扫,”魏藻德道,“只要大家见到皇上无恙,流言自然会散去。”

    “他肯去孝陵祭扫?”朱慈烺皱眉,“他恐怕就是因为丢了半壁江山,没脸拜祖宗才闹这一出的吧?”

    魏藻德道:“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