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交出2000万亩?你。。。。。。咳咳。。。。。。。”徐弘基气得大声咳嗽起来,差一点就背过气去了。

    好容易才缓过来,刘孔昭又皱着眉头说道:“公爷,现在的问题是太子和圣上肯来南京,他们来了,咱们才有办法啊!要不然拖个一年半载的,这银子是要花完的!”

    “那他们来了,咱们能打得过吗?”徐弘基又问。

    “这。。。。。。”刘孔昭看了看赵之龙。

    “打得过!”赵之龙眼珠子一转,道,“太子的兵马虽多,但是已经散布各地,还拿在手里的人马最多只有两三万。如果咱们向太子服软了,他肯定会得意忘形,不等大军集中,就率领屯驻在扬州的两三万人入南京。。。。。。咱们还是有机会的!”

第234章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啊!() 
“哈哈哈!”

    又到了天宁寺午朝的时候,爽朗的笑声从大殿之中传出。这是朱大太子在狂笑!

    大殿当中,除了在“学习”怎么当皇帝的崇祯之外,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和朱慈烺保持一致!

    崇祯看着都郁闷啊!为什么自己当皇帝的时候总有正直君子唱反调,现在轮到不孝子掌权,非但没有人唱反调,连表情都统一了。

    太子爷发怒,奸臣们也都义愤填膺。太子爷高兴,大家也都兴高采烈。。。。。。

    更可恨的是,朱大太子连锦衣卫诏狱、廷杖和东厂这三个整治臣子的工具都扔掉了。锦衣卫现在不管官员不听话和贪污了,只抓反逆之贼和刺探军情。廷杖干脆取消,不打屁股了,而东缉事厂也下令旨撤除了!

    在崇祯看来,现在的朱慈烺就和没牙的老虎差不多!

    可问题是,当官的为什么都那么怕他呢?他们在害怕什么?太子有什么手段可以整治他们?

    难道他们都相信朱慈烺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了?这也太荒唐了吧?

    朱慈烺并不知道自己的便宜老爸正在研究自己是怎么御下的,这事儿其实很难学会,更多的是天赋!

    朱慈烺恰恰就有这样的天赋,要不然太祖高皇帝怎么会看中他呢?

    在朱慈烺看来,用东厂、诏狱和廷杖对付文官完全是无能为力的表现!只有拿文官没有办法,也没有可以一个依靠的官员集团,才需要用这种吓唬人的手段。

    而朱慈烺现在有了自己的官僚集团——他有自己的克难功臣集团,大部分都是流亡的无产官僚,不跟着他就得受苦受穷,吃饭都成问题。所以不用担心来自官僚集团的对抗,在收拾东南那帮官僚勋贵士绅的问题上,大家都是一致的。

    只有收拾了东南的官僚勋贵士绅,他们才能有好日子过啊!

    朱慈烺还有自己一手建立的军队——克难新军!这支军队的骨干虽然来自吴氏家丁、流寇降兵、京营残部,但是已经被他彻底控制了。现在根本不存在谁能煽动新军反对太子爷的可能!

    朱慈烺甚至有三百多个“克难太监”可以依靠。虽然他一直在削减内廷的权力,但是这些“克难太监”依旧可以信任。因为他们不仅是太监,同时也是功臣。可以得到爵位,出任外朝的官职。

    另外,朱慈烺还扶植起了一个能为自己所用的“皇商集团”,包括黄江、苏生、沈廷扬、郑森、淮扬四盐总和铁算盘云三等人。

    正因为方方面面都有可以依靠的力量,所以他才能相当有效的推行自己的政策。

    好消息也就纷至沓来了!

    而且不止一个好消息,而是四喜临门!

    其中第一喜当然是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宁波、嘉兴、湖州、绍兴、杭州九府相继落入了朱大太子的掌握当中!

    除了方贡岳、丘瑜、范景文三个当过阁老、尚书,拥有克难伯爵爵位的大佬充当巡抚兼知府兼总镇之外,朱慈烺还派出了两个从北京跟从而来的“克难文臣”去充当常州、松江、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府的知府。随后又在这九个府各派驻了一个协的新军——现在克难新军的账面上有六师二十四协,其中两师八协分驻登州、淮安,余下十六协中又拿出九个协分驻各地,只剩下七个协还在扬州。

    第二喜则是来自济南府的消息。盘踞北京的东虏派来了议亲使团,说是要把多尔衮六岁的女儿东莪嫁给朱慈烺当老婆——虽然朱慈烺压根没想过要弄假成真,但是这个东虏使团还是可以极大提升朱慈烺和行朝的威信。

    因为多尔衮嫁女的企图也可以看成他不打算灭亡南明进而一统天下了!或者说,多尔滚已经知道大清没有能力打败南明,统一华夏了。

    所以这位朱慈烺就有极大的可能拥有半壁江山,虽然只有半壁,但也是一国之君啊!

    第三喜则来自武昌。一直对朝不怎么理睬的左良玉,终于向扬州派出了使者,这个使者并不是左良玉的人,而是从太原而来的李自成的臣子韩霖。

    这个韩霖可厉害了,他是守圉全书的作者,山西绛州的名士。早年曾经游历江南,交游士林,向徐光启学习过西洋学问,还入了天主教,并且结识了一个精通筑城和炮术的西洋传教士高一志。在后者的帮助下,写成了堪称西法筑城教科书的守圉全书。不过这位韩霖虽然学贯中西,但是八股文章却不够好,考来考去就是一举人,所以没有官做,只好在太原隐居,研究西学。而在李自成攻破太原的时候,他正好在臣内,于是就投了明主。。。。。。

    不过投明主后的韩霖又发现明主不明,所以就一直想找机会离开。这回终于搭上了顾君恩的路子,替他打了头阵。在韩霖送上了顾君恩和王承恩的书信后,左良玉也不得不改变对扬州行朝的立场了。

    他虽然有点实力,但还是打不过李自成的。现在李自成主动言和,他还敢扣住使臣不往扬州送去?就不怕李自成派兵揍他?而就在这个当口,朱慈烺派出的凤三、红娘子、陈应元等人又把汝宁府南部给占了,直接威胁到了左良玉的地盘!左良玉总不能一边怼李自成,一边再和逼近的朱慈烺打一仗吧?

    所以他也顾不得坐观扬州和南京之间的斗争,只好派韩霖为使,带着贡品和奏章日夜兼程赶到了扬州。

    现在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在明面上都服从扬州行在,只有黄得功对扬州不理不睬。左良玉又遣使上奏纳贡,也算是表明了服从的立场。

    这样一来,朱慈烺就在东南五大军阀中拥有了四个支持者!再加上自己的嫡系军队,在军事实力上对南京方面已经有了碾压的实力。

    而第四喜则来自一直和扬州行朝对峙的南京方面。南京的勋贵、勋臣在朱慈烺“退一步”后似乎也服软了。刘孔昭奉了诏,而且还请出了在南京养病的前任南京吏部尚书张慎言和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一起要来扬州迎驾,据打前站的太监(韩赞周派出的)报告,南京勋贵愿意献出2000万亩土地供朝廷分配!

    现在刘孔昭、张慎言人已经到了镇江,很快就能来扬州城了!

    一场内讧,看来已经消弭在无形之中了。

    “好消息,都是好消息啊!”

    朱慈烺挥舞着左良玉的奏章,坐在崇祯皇帝身边,大笑着对下面喜气洋洋的臣子说道:“平贼将军果然是朝廷栋梁啊!本宫准备封他当武昌藩侯,永镇武昌府,兼摄总督湖北军务政务,总管武昌、黄州、承天、岳州、德安、荆州等六府军务政务!”

    ”太子殿下,”户部尚书侯恂出班上奏道,“左良玉总管湖广北部六府军务、政务将会侵夺湖广巡抚的职权,是否要征求湖广巡抚何腾蛟的意见?”

    “不必了。”朱慈烺一挥手,“湖广可以一分为二,湖北六府归左良玉统辖,湖南的长沙、常德、辰州、施州、宝庆、衡州、永州、郴州、靖州和永顺、保靖二宣慰司,都归湖南巡抚管辖。何腾蛟改任湖南巡抚,建衙长沙。

    另外,提督操江水师诚意伯刘孔昭在护送唐王抵达安庆府后,不必再返回南京。命其率水师往九江去,并接管九江守备一职!九江一府军务、政务,皆归刘孔昭管理。并许可操江水师在九江附近之长江水道设卡收税!

    至于抚远侯常延龄也不必再返回南京,命其出任湖南镇守总兵,去往长沙,同何腾蛟共守湖南。”

    朱慈烺还是讲道理的,这个常延龄毕竟没有造反,所以也不能把人家逼死——只是让他交出东南的土地和家业,再去湖南捞油水。

    而刘孔昭只要肯投靠,也能享受一样的待遇,因为朱慈烺不希望和操江水师开战,他的长江水师可没经过什么实战考验,万一不经打怎么办?

    听了朱慈烺的话,坐在御座上的崇祯帝立时就倒吸口凉气儿。逆子的手段真是有点莫测啊!本以为他会和南京勋贵讲和,没想到他还是要分化瓦解他们!用湖南总兵和九江守备的差遣拉拢常延龄、刘孔昭,以孤立徐弘基和赵之龙。。。。。。

    徐弘基、赵之龙,你们俩一定要小心点儿,别让太子给害死了!

第235章 藩爵() 
短短一日之后刘孔昭、韩赞周和张慎言就一块儿坐着操江水师的战船来了扬州城。

    其中刘孔昭下船后就和前去迎接的常延龄直接来了大明寺,请见抚军太子朱慈烺。而韩赞周和张慎言则去了天宁寺行宫,朝见崇祯皇帝了。

    “两位请宽坐,本宫这里不必拘谨。”朱慈烺的心情显得非常不错,似乎根本不再乎韩赞周和张慎言去见崇祯皇帝。

    见到常延龄和刘孔昭后,还客气的招呼他们落座,见两人有点拘谨,还笑着让他们宽坐。

    “两位可接到本宫刚刚发出的令旨了?”朱慈烺看着两人,笑着问,“你们可愿意离开南京,去当湖南总兵官和九江守备?”

    这是什么意思?

    刘孔昭顿时就愣住了,太子爷到底是上当了,还是看穿了自己的阴谋?他为什么拿出个九江守备来拉拢自己?

    “愿意!臣愿意替千岁爷去守备湖南!”

    刘孔昭还在琢磨的时候,常延龄已经给朱慈烺跪了。他原本以为自家的富贵完了,没想到今天朱慈烺莫名其妙给了他一个湖南总兵。。。。。。管他有什么阴谋诡计呢,有个总兵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啊!而且湖南距离南京也挺远的,对太子爷来说是鞭长莫及啊!

    “臣也愿意。。。。。。”刘孔昭也只好跟进。

    朱慈烺接着又说:“两位可知道本宫已经册封了代藩、鲁藩、唐蕃三个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实封藩王吗?”

    “臣听说过。”常延龄道。

    “臣也听说过,”刘孔昭说,“千岁爷是在效仿太祖高皇帝,以塞王守边御虏吧?”

    朱慈烺点点头,“本宫确有此意。不过如今我大明的王爷是比不了太祖高皇帝时候的那些藩王了。。。。。。所以光靠塞王已经不足以御虏平贼,还得要依靠藩国公、藩侯、藩伯,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将大明的颓势挽回来。

    怀远侯、诚意伯都是我大明开国功臣之后,愿意做个表率,受封藩侯、藩伯,替朝廷永镇一方吗?”

    什么?永镇一方!?

    这可是世世代代的富贵啊!这下连刘孔昭都有点热血上脑了。他这个没有地盘,也没什么军队的勋贵,在这乱世当中就是肥猪,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叫人给宰了。

    真正可以传世的富贵,还得有兵有地盘。比如万历三大征中被剿灭的播种杨氏就是唐末始封在播州的,历经700余年,朝廷都换了几茬,他家还屹立不倒。如果不是杨应龙太不小心,混到现在也是一方霸主啊。。。。。。

    朱慈烺接着说:“现在代藩、鲁藩、唐藩都有一府之地,之前本宫还想把太原封给吴三桂的。也就是说,藩王、藩国公都可以永镇一府!

    二位是侯爵和伯爵,自然不能永镇一府了。侯爵可以镇一个属州,伯爵永镇一县。怀远侯,你要去湖南当总兵的,不如就在湖南找个属州给你常家永镇吧!

    诚意伯,你就九江府挑个县做封地!至于你刘家在老家处州和东南其他地方的田庄,也都交出来吧!”

    真给啊!

    常延龄和刘孔昭的呼吸都急促起来了。

    “千岁爷,”常延龄已经给朱慈烺跪了,“臣常延龄携江都常氏3000子弟兵,愿为太子戍守道州,永镇斯土!”

    他老常家在扬州卫的土地都没了,三千子弟一夜变佃户,以后日子怎么过?现在能有个永镇世守的地盘,那是再好不过了!

    “好好,”朱慈烺笑道,“本宫就封你做道州侯,再赏你10万两白银,给江都常氏子弟充当路费。不过你家在东南占了的卫所土地,本宫都要收回的。”

    常延龄心里激动啊,他家在东南各处没占多少卫所土地,主要都在扬州,能用已经失去的土地换来道州可赚大了!所以当下就是个响头,“臣叩谢千岁爷大恩!”

    朱慈烺又看着刘孔昭,“诚意伯,你想要哪里?湖口、彭泽不能封给你,不如就把德安县封给你家吧。”

    湖口历史上是建立长江要塞的地方,名字就叫湖口要塞。而彭泽县下面有个很有名的镇,就叫马当镇!马当要塞就在那里。这两个地方沿江都有山地,可以依托地形构筑要塞,布设红夷大炮,居高临下封锁江上的航道。

    另外,在马当镇下游150里就是安庆。安庆城临江而建,城外的长江江面又特别狭窄,不足2里。如果在安庆城上布设火炮,也可以把长江航道彻底给锁死了。

    所以湖口、马当、安庆三处险要在守,朱慈烺就不用担心从上游沿江而下的敌人了——现在可不是楼船纵横江面的时代了!

    刘孔昭咬咬牙,也噗通一下给朱慈烺跪了,“千岁爷,臣有机密事宜要向殿下禀报!”

    哦?有机密啊。。。。。。朱慈烺笑着点点头:你要出卖南京那帮傻乎乎的肥猪了?

    。。。。。。

    “千岁爷,怎么样?”

    常延龄和刘孔昭刚刚离开,李岩就和郑森一起进了平山堂。见了朱慈烺,李岩行了一礼就问起了情况。

    他这个军师的本事是往下使的,怎么对付地主老财和强盗土寇是非常拿手的,对于南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