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7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反,因为战争一直在持续,大量的战俘充斥着大唐每一个角落,这些战俘承担了大量原本需要大唐百姓来承担的任务,比如修路、比如挖矿。

    征发民夫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回忆,是一些上了年岁的人用来教育后辈的典故,好多人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征发民夫是在什么时候。

    将作监,这段时间几乎是大唐最忙的一个机构,大量的战备物资从仓库中调出来,然后装船从水路运往登州,看着那整船整船的战备物资顺流而下,柳敏这老头子心中暗暗为倭国的那帮矮子们默哀了一下。

    而十六卫此时则已经全部归建,几大军营气氛说不出的凝重,每天除了训练就是训练,再就是战例的讲解,三千勇士死守码头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拿出来分析,以此来警告那些士兵:倭人与他们以往遇到的敌人并不以样,他们是十分凶残而且没有理智的,永远不要以常理来判断他们的行为。

    ……

    终于,半月之后出征的事情定下来了,候君集这老货当仁不让的成了领军大将,而跟着他一同出征的,有牛进达、薛万均、薛万彻两兄弟。

    出征之前,本来定好李承乾会出面为他们送行,可候君集这老货却坚决反对,在他看来这是耻辱,如果不能将倭国亡族灭种,大唐军人便不配拥有出征的仪式。

    于是,左、右威卫十万大军就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登上了水师的战船,顺着水流消失在迷雾之中。

    ……

    倭国,平城京外围,李佑与杨天已经汇合,十数万大军,以唐军为中军,两翼各布置五万归化人,成品字型摆出一副防御的姿态。

    李佑、李震、松赞干布、杨天,几人皱着眉头坐在中军帐中思索着接下来要如何战斗。

    倭人的反扑一直在持续,可相对于数月之前的那次规模最大的反击,现在的战斗并不算什么,充其量只是一些小打小闹。

    可尽管如此,李佑等人依旧不敢放松,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异域作战的他们因为后勤受限的原因并不知道到了冬天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所以讨论一下是否继续收缩防御便成了当务之急。

    “杨天,你在倭国待的最久,你觉得我们是否能够坚持一整个冬天?”因为种族的关系吧,松赞干布的性格比较直接,在从人谁都没有开口的时候,他清了清嗓子直接问道。

    “如果只有中军,坚持一个冬天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重要的是那十万归化人,他们的装备不如我们,到了冬天战力必然会减弱,我怕那个时候他们会成为我们的短板。”杨天静静的想了一会儿,皱眉说道。

    “其实依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下平城京,到时候我们进可攻退可守。”李佑执着的认为打下倭国都城是最好的应对办法,这可能也是性格使然。

    “殿下,我们现在已经无力进攻了,大型攻城武器缺乏必要的物资,士兵缺乏战意,如果进攻一个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哗变。”松赞干布此时还保有一定的理智,虽然他也渴望胜利,但却不会因为这份渴望而不顾一切。

    李佑当然知道眼下的情况已经不适合进攻,可如果说让他就这样停下进攻的脚步,就此转入防御等待援兵,这又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这不是因为他的好胜心在作怪,而是因为宋黑脸的死。

    那个几乎不知道笑为何物的男人到底还是死了,死在了码头上,事后收尸的时候竟然连全尸都找不到,只能东一块西一块的找,而最后还是缺了一条胳膊。

    李佑原本以为把他留在后面可以安全些,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一点才造成了他的死。

    李佑无法原谅自己,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对飞凤军中的那些兄弟们交待,想着宋黑脸训练自己时鸡头白脸的样子,再想想知道自己份身时宋黑脸那犹如见鬼般的样子,年轻的李佑就觉得自己的心很疼。

    仅管在那黑脸的家伙活着时,李佑恨不能亲手将他的满嘴牙都打掉!

第一六六六章 当家方知柴米贵(下)() 
    松赞干布很能体会李佑的心情,可是他却不能让李佑因为一时的冲动将所有人都带进坟墓,在默默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殿下说的或许有些道理,也许我们可以用利为数不多的物资将平城京攻下来,以坚城为依托应该可以应付得了那些倭人的长期进攻。”

    “但是殿下,如果我们进入了倭国都城,便等于是自己绊住了脚步,除了固守之外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您真的认为我们要这样做么?”

    这下轮到李佑沉默了,虽然他很想给宋黑脸报仇,但如果让他自陷死地,把自己困在一个方却是万万不行的。

    看到李佑沉默了,松赞干布便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为了给他一个台阶下,便接着说道:“其实我们的消息已经送回去大概有两个多月了,想来秦王殿下那边也应该收到了消息,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好选择就是等。”

    “等?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大哥那边就算是知道了我们面临的困境又如何,他手里一无兵、二无将,就算是想要支援我们,又拿什么来支援!”

    李佑很清楚自己在老头子心里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说为了救他,老头子根本不可能派大军过来,那么李承乾就算是有再大的能量,估计也是无计可施。

    而如果说为了这数万人的远征军团……。

    不好意思,这些人都是世家和豪族的私兵,老头子整天巴不得这些人全都死光,怎么可能派兵出来救援?

    ……

    而就在李佑等人僵持不下的时候,一阵眩晕的感觉突然袭来,使得众人不由自主全都低下了头,等他们再回过神的时候,已经到了那个让他们十分熟悉的幽暗空间。

    “大,大哥?!真的是你?”李佑在第一时间便发现了坐在圆桌一端的李承乾,立刻惊讶的叫了出来。

    李承乾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先是对正在见礼的松赞干布点了点头,然后便对李佑说道:“怎么样?在倭国吃亏了吧?”

    “哥,你不知道,那帮倭人简直就不是人,他们竟然用自己的百姓来冲我们的军阵,让他们自己的百姓用身体来消息我们的物资……”见到李承乾,李佑立刻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张嘴便开始诉苦。

    李承乾静静听着李佑的诉说,等到他心情平复了一些才缓缓说道:“你们那边发生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不过我希望你们能再坚持一下,两个月之后等援兵到了,便是你们反击的时候。”

    “什么?援,援兵?”李佑和松赞干布等人全都愣住了,几双眼睛死死盯在李承乾的身上。

    “不错,左、右威卫十万大军,全部配备最新装备,由候君集大将军帅领已经从长安出发。”李承乾点头说道。

    “这,这怎么可能,父皇,父皇怎么可能同意?”虽然已经确定李承乾不会骗自己,但李佑还是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具体的事情以后有机会再说吧,这次把你们弄到这里,主要还是为了了解一下你们那边的情况,还有就是通知你们援军的消息。”

    毕竟单凭一封数月前的情报很难了解倭国眼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李佑等人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所以李承乾虽然很不想再找崔钰但也不得不调动他。

    现在两边终于对上了话,远征军团在倭国是什么样的处境李承乾多少也算是有了些了解,这才让他稍稍放下心来。

    至于说大唐长安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李承乾并没有对李佑他们说明,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怕说了让他们分心。反正左右他们也是在那边打仗,知不知道长安的情况也无所谓,索性李承乾也就没有提及。

    而李佑等人此时在知道有援军之后,每一个人都很兴奋,哪里还会管长安发生过什么事情,反正只要有援兵到来,就说明李承乾依旧可以掌握形势,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后院是否会起火。

    ……

    长安,因为卡皮尔第一批种子的试种成功,很快第二批种子就种了下去,归此时正好到了收获的季节,李二陛下带着老婆、小三、小四等再一次来到了田间。

    只不过由于第二次的培育种子的面积已经大大的增加,所以这一次收获的地点已经不是在秦王府,而是改在了城外的那座农场。

    正午时分,李二先是宣告了祭天的文书,然后又是一场庆祝的歌舞,等到一切完毕之后,已经到了未时初刻。

    随着‘大祭司’李淳风的一声:“吉时已至”,李二陛下亲自拿着铁锨来到了地头,铲下了第一锹土。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嘴的时,伟大的李二陛下自从上次收获了无数土豆之后就喜欢上了这种农作物,可以说自从前几天定下来秋收计划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在盼着收获的一天。

    所以当李淳风宣布吉时已至的时候,老李已经是急不可耐,原本应该只是做个样子便算完毕的工作被他执行的十分彻底。一锹土铲过之后,立刻把铁锨丢到了一边,然后就像土拨鼠一样在地上刨了起来,时间不大便有十来个土豆被他给刨了出来。

    “哈哈哈……,几位爱妃,来来来,都来看看,这便是土豆,一亩地可以产上万斤的土豆。”抱着一颗大概有二斤左右重的大土豆,李二陛下乐的合不拢嘴,对着长孙皇后还有杨妃、阴妃、徐惠等一众老婆招呼道。

    而那些跟着老李一起来到地头的老家伙们也都有些傻眼,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李二如此失态,也是第一次听说可以亩产万斤的农作物。

    所以在李二陛下献宝一样给老婆们介绍土豆的时候,一群或紫袍或绯袍的老货们也像野猪进了玉米地一般冲进了地里,有些不信邪的亲自刨土,打算看看事情到底是否像李二陛下说的那样。

    但最后事实证明,老李说的并没有错,土豆这东西的确是高产的东西,整整三亩地的种田,刨出来的土豆几乎堆成了小山,看的众人眼都有些发晕,一个个不断的揉着自己的眼睛,直到把眼皮揉的又红又肿才算罢休。

第一六六七章 倭人的选择() 
    李承乾一直站在人群之后,看着一群老家伙在那里发羊癫疯苦笑摇头。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倭国一战几乎让他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即便是看到地里粮食丰收,也有些乐不起来。

    而远在倭国的李佑此时也有这样的想法,曾经在国内的时候感觉大唐有先进的装备,有百战余生的勇士,战场之上自然可以百战百胜。

    可到实际到了倭国打了几仗他才知道,打仗终究是要死人的,尤其是在面对一群没有理智,凶残到了极点的敌人时,曾经幻想的一切都变的那么缥缈而不真实。

    战场之上的人是没有理智的,胜利的背后往往代表着无数父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子失去了父亲。

    这些都是他以前所没有想过的,他只看到了大唐凯旋时朵朵鲜花掷马前的荣耀,只看到了大唐上铁骑纵横驰骋时的威武,但却没有看到这荣耀与威武的背后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没有上过战场的男的不是一个成熟的男人,李佑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也许是他自己总结的也说不定,反正莫名的脑子里就闪过了这样一句话。

    随后又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在长安城中跨马游街,耀武扬威时的样子。

    想着想着,李佑竟笑了起来,此时的他突然发现,原来当时的自己是那么的幼稚,那么的可笑,也难怪家里老头子总是看上自己,原来……。

    意识到这一点的李佑仿佛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也变的沉默了许多,他不再要求强攻平城京,因为他知道那不现实,他也开始习惯于倾听,听松赞干布的意见,听李震的意见,听杨天的意见,最后把他们的意见综合起来慢慢的思考。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倭人的进攻开始趋于缓和,毕竟他们也需要过冬,也需要过冬的储备,所以战事便不知不觉中停了下来。

    而此时的倭国,其实也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苏我氏,物部氏等几大家族之间已经停战,面对大唐的进攻,他们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

    可是虽然他们之间已经停战了,但彼此之间的仇恨却依旧存在,数支队伍之间互不统属各自为战,开始的时候因为需要打破唐军对平城京的包围态势,所以他们不计一切代价的发动过进攻。

    可是现在,平城京之围基本上已经解了,舒明天皇也已经离开了平城京,再继续与唐军恶斗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

    因为对于那些氏族来说,未来控制住天皇,为家族取得更大的利益才是正道,至于什么时候将唐军赶出去,不好意思,那不是还有其他家族么!

    舒明倭皇对几大家族这样的势力根本没有任何办法,他的手下眼下基本都在平城京组织防御,根本就没有跟着他一起撤出来,所以他此时发愁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皇位,毕竟在倭国还有很多人对皇位有继承权,并不是少了他就不行。

    所以对于几大家族保存实力的做法他虽然心中有怒气,但却根本不敢提出来,最后为了大家的面子,索性找了一个囤积物资,以待来年开春一举将唐军赶下大海的理由来缓解几波援军之间尴尬的气氛。

    大阪,山背大兄王的亲王宫殿,也可以说成是舒明天皇的临时行宫。

    这次参与救援行动的几大世家这主齐聚一堂,讨论着未来的与唐军作战的具体方案。

    只听得苏我虾夷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回荡着:“我苏我一族在码头一战中损失颇大,已经无力再向唐军发起正面进攻,这件事情就交给物部氏好了。”

    物部氏的家主只等苏我虾夷话音一落便立刻接口说道:“胡说八道,区区不到两万人的损失就颇大了?你苏我一脉真的有这么弱?”

    “物部家主,请你不要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好歹苏我一族还曾经在码头那些消灭了一支守军,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