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6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似乎是陛下的手笔?!”候君集抬头看了半天,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就是陛下的手笔,也只有陛下能写出这么大气的字。”柴绍在一边接话道。

    “我等祭拜一番吧。”不知是谁突然提议。

    “合该如此!”

    ……

    香案,火烛,时间不大已经备齐,近万在军校参与建设和训练的大唐官兵亦在广场四周列阵。

    三牲供品这样的东西却是没有,不是弄不到,而是李承乾没有资格进行那样的大典,除非他现在就要誓师造反,否则绝不可以进行那样的大祭。

    李承乾在近万人的注视下带头上了一柱香,默默仰视高大的石碑,忽而神经质一样从腰间将仪刀抽出,在众人猝不及防间在自己手臂之上划了一刀。

    鲜血四浅的同时,仰天高呼:“吾李承乾,以大唐秦王之名立此英魂殿,愿诸位英魂在此重聚,得享大唐万年血食供奉!诸位英魂未远,魂归来兮!”

    十余个老家伙没想到李承乾竟然真会以‘血食’供奉,不由全都变色,想也没想纷纷抽出随身兵器,各自在手背划过,鲜血滴落尘埃。

    “哗啦……”甲胄声响,刀剑出鞘,四周无数大唐将士尽皆半跪于地……。

    暗红色的红液几乎染红整个广场,魂归来兮的声音响彻云霄。

    本以为是一场小祭,结果搞到最后却不比大祭差上多少。

    ……

    祭典过后,老家伙们纷纷收拾收情,开始在军校里四下梭巡,最后在训练场,老家伙们终于发现了让他们动心的物事——新式火炮。

    看着一个个立在千余步之外的靶子被炸的粉碎,老家伙们将正在训练的军卒全都赶到了一边,亲自上阵玩了个不亦乐乎。

    李承乾抱着受了伤的胳膊,躲的远远的,一阵阵钻心的疼痛中暗恨自己为何要那么冲动。

    不过,眼还不是后悔的时候,看着一群玩嗨了的老家伙,小李同志十分担心那些炮会不会突然炸膛,若是炸了,只怕这些老货立刻就会被报销一半,到时候估计老头子会剥了自己的皮吧!

    没奈何,为了不被剥皮,李承乾在老家伙们各自打了十几炮之后,小心的靠了过去。

    “丈人,差不多了,咱该回城了。”老程身边,李承乾如是说道。

    “回去干什么?难得有这么好玩的东西。”程老货牛眼一瞪,态度坚决。

    无奈,李承乾又溜到柴绍身边:“姑丈,放了这么多炮了,要不您休息会儿?”

    “休要呱噪,待老夫再放几炮。”柴绍头也不回,直接点燃了炮管上的一节引信。

    无奈,继续找候君集,结果得到的回答依旧是和老程差不多。

    最后李承乾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暗骂一声:炸不死的老货,然后找了一场不大的石头,远远的坐着看那些老头儿打炮。

    一炮,两炮……十炮。

    靶子早就已经被炸的稀烂,地面也被炸的坑坑洼洼,不过老货们似乎就是乐此不疲,一门炮打的差不多了就换一门,火药和炮弹没了就让人去搬,反正这里人多、炮多、火药多。

    终于,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玩儿了一个下午的老家伙们看不到远处的情况之后,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炮兵训练场。

    “走了小子,回去了!”看着了无生趣的李承乾,程老货喊了一声。

    “这地方不错,明天还来不?”

    “来,干嘛不来,明天来了咱放那个排枪,看谁打的准。”

    正准备离开的李承乾远远的听到老家伙们的讨论,心底不由哀嚎一声:该死的老家伙,竟然乐不思蜀了,既然这样,干脆明天直接炸死他们几个算了。

    ……

    回去自然是一路无话,众老货重新上船回到长安各自回家,李承乾不用那么辛苦,船到岸边他便也到了家,心中同时在暗暗庆幸,那些老家伙们没打算在他这里吃个晚餐啥的。

    然而,李承乾不知道的是,一场针对他的弹劾正在暗中酝酿,白日里的祭奠活动声势搞的还是有些大了,已经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这让那些对他这个秦王封号不满的家伙似乎找到了机会,纷纷打算借着这个理由来将他重新再拉下马一次。

    (本章完)

第1457章 不要闹了!() 
    翌日一早,李承乾在林晓晓的催促下从床上爬起来,迷迷糊糊的洗了把脸,换了衣服便带杨雨馨和小白去上早朝。

    昨天被老程把左轮手枪拿走了,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拿回来,否则李承乾对自己的安全一点信心都没有。

    之前他之所以放心与称心同处一室,而且还把小白和夜魅都留在屋外,靠的自然也是那把六连发的左轮手枪,现在没了让他有些不放心。

    等李承乾到了太极殿之前的时候,广场已经来了很多人,虽然时间没到,但这些人却已经排好了队伍,看上去有点像早上起来排队买早点的样子。

    “秦王殿下,来来来,这里来。”小李刚一露面,立刻有军方的老家伙让出了头排的位置,远远的向他招呼。

    李承乾不动声色的四下里与众人拱手打着招呼,不知不觉间慢慢来到了军方一系的最前面,看着招呼他的候君集,抱拳说道:“候尚书。”

    “秦王殿下。”老候还了一礼,随后看了对面的文官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今日怕是还有一场风波,小心一些。”

    李承乾听的心中一惊,再看老候却发现这老货已经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样子,心知他是有些话不好明说,遂笑了笑与杜如晦打了个招呼,便站到了军方一系的最前面。

    到底是什么风波?小心一些是指什么?李承乾站到自己的位置,心中却一直在嘀咕。候君集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他心生警惕的同时也有些迷惑,不知道自己这个秦王才刚刚上任,有什么需要小心的。

    事还没等他琢磨明白,太极殿已经殿门大开,一个小内侍从里面走出来:“百官上朝……”。

    ……

    带死不活的走上大殿,看着上面空空如野的龙椅,李承乾决定还是应该先睡一觉,有什么事情等老头子来了之后再说。

    时间不大,朦胧中李承乾听到了一阵脚步声,再然后就是内侍的声音:“陛下到……”。

    睁眼,上前,行礼,后退,一连串的动作李承乾熟练无比,搞定之后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

    “陛下,臣卢承庆有本启奏。”刚刚站好,还没等继续睡的念头升起,户家老头已经站了出来,向上面的老头子高声奏道。

    “讲来!”李二抬了抬手。

    “陛下,臣弹劾秦王殿下蛊惑军心,意图谋反。”卢承庆一边说着,一边扭过头看向李承乾。

    “看某做甚!”就好像被弹劾的人不是自己一样,李承乾梗着脖子说道:“再看信不信老子弹劾你一十八条谋逆大罪?”

    “你,你血口喷人!”卢承庆有些受不了李承乾的语气和态度。

    “喷你又怎么样?无凭无据你这老不死的就敢弹劾本王,本王弹你一弹就不行?”李承乾嗤笑一声:“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今儿老子把话放在这里,若是老子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一定会要你们全家陪葬!”

    李承乾虽然在笑,不过语气中却带着一股子森然,让人毫不怀疑他会兑现这份承诺。

    原本还一脸坦然的卢承庆果然被他半真半似的承诺唬住,目光有些闪烁的与之对视:“你,你,你竟然在朝堂上公然威胁朝庭官员,你,你这是目无国法,我,我要弹劾你!”

    “弹,老子随便你弹,老子就是佩服你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整个大唐缺的就是你这样的人,不过死的最快的也是你这种人!”李承乾并没有否认自己在威胁卢承庆,甚至还重申了一次。

    御阶之上老头子还没有说话,那就说明并不反对他现在的行为,既然这样,那就继续下去好了,偷眼观察老头子表情的李承乾如是想着。

    “你……,你怎可如此!”卢承庆毫不怀疑李承乾的话,想到这家伙数年前就可以眼都不眨下令屠了五万高句丽奴隶,现在如果真的被弹劾到一无所有,只怕真的很可能来一场鱼死网破。

    但是,如果就这么算了,卢承庆又觉得不甘心。

    卢家现在声势已经大不如前,好多生意上的伙伴已经离他们而去,另外就是在百姓口中的声誉也是有了极大的落差。

    这在卢承庆看来都是李承乾在背后搞的鬼,如果没有他的那次‘负荆请罪’,卢家断不会有今日。

    可恶,太可恶了,可恨这家伙现在竟然又重新站起来了,得了秦王的封号之后与之前的太子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卢家却因他而一蹶不振,如果不出了这口恶气,将来死后如何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一面是全家死绝的威胁,一面是家族地位一落千丈的愤怒,卢承庆犹如陷入泥潭,挣扎着想要从这个漩涡中摆脱出来。

    就在卢承庆不如应该如何选择的时候,高高在上的李二陛下开口了:“好了,不要闹了,都退下吧!”

    闹?敢情卢家都被被人灭族了,在李二陛下眼中只是一个‘闹’字么?卢承庆险些一口老血喷出去,努力做了两个深呼吸才将心头的一口恶气压了下去。

    不过李二并没有给他再继续开口的机会,命他退下之后接着便说道:“诸位爱卿,可有人知道近来长安米价几何啊?”

    “启奏陛下,斗米三、四文。”魏征从朝班中走出,躬身说道。

    “斗米三、四文,诸爱卿对此有何看法?”李二从左至右扫视一圈下面的众臣,随口问道。

    “陛下,米贱伤农!”房玄龄出班回答。

    “如何解决?”老李继续问。

    “这……”房玄龄顿了顿,看了一眼杜如晦。

    这和那天在书房研究的不太一样啊,当时不是已经定好了减税么?怎么今天又把这事儿拿到朝堂上来了?

    “父皇,儿臣以为不若免了这天下的农税,开一场历史之先河!”李承乾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抖了抖袍袖出班奏道。

    “你秦王殿下倒是大气的很。”老头子不置可否的瞥了一眼李承乾,随后看向杜如晦:“克明,对于秦王之提议,你觉得如何啊?”

    杜如晦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才躬身答道:“陛下,臣认为并不无可!三、四文的粮价,便是收税也是寥寥无几,根本派不上大用场。”

    李二陛下沉默半晌,又看向长孙无忌:“无忌,去年农税几何?”

    “回陛下,两百万贯有余!”长孙无忌想都没想便回答道。

    “两百万贯……”李二陛下深吸口气,一年农税竟然不值百十件衣服,这钱……似乎还真就没有收的必要。

    “父皇,两百万贯于我大唐国库来说杯水车薪,但对大唐百姓来说却不一样,儿臣认为舍此两百余万贯,全父皇千古美名,开历史之先河方为正道!”李承乾看出老头子的犹豫,不由在后面推波助澜一把。

    “秦王殿下,两百余万贯亦是不小的财富,想我大唐建国之初岁入才不过一千余万贯,这两百万贯……”有御史听不惯李承乾的调调站出来驳他。

    但李承乾不等他说完,便接过话题:“你也说了那是建国之初,可现在是贞观十年,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相差十余的时间岂可同日而语?”

    “再说眼下这只是两百万贯,若是我大唐百姓因为米贱,全都不种地了,损失的只怕远不止两百万贯,不知御史大人想过这一点没有?”

    御史也是读书读傻了的,对于如何处理政务并不了解,听了李承乾的话之后,不由怒道:“这怎么可能,百姓不去种地还能干什么!”

    “如果你种地养不活自己,你还会种地么?如果你当官不领俸禄,你还会当官么?人活不下去的时候会干什么你知不知道?”李承乾瞪了一眼那御史,没好气的说道。

    “种地怎么可能养不活自己,秦王殿下休要危言耸听!”那御史也是倔驴的性子,似乎非要与李承乾掰扯一下,到底为何会米贱伤农。

    小李几乎被这家伙气疯了,喘着粗气说道:“你每天只吃大米能活不?你家里的笔墨纸砚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你家里的座椅家具都是你自己打造的不?这些东西不需要拿钱去买么?三文钱一斗米,种了一年的地,换来的钱还不够买两件家具,这样的地你去种么?”

    “呃……”御史被怼的有些无言,想了想才说道:“如果这样的话,就算是不收税不也是一样,反正农税也不多,收与不收也没有多少影响。”

    “唉……”李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用怜悯的目光看向那御史:“这位大人,你到底是如何混进御史队伍里的?难道你不知道税收是纯收入么?对于你来说或许这没有多少,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一部分纯收入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御史不说话了,感觉自己好像被绕进了一个圈子,可是却想不通是哪里出了问题,再抬头看向老李却发现皇帝陛下目光有些阴沉,心头不由一颤。

第1458章 诡异的早朝() 
    那御史担心的流放岭南并没有发生,不过他的官职却由御史变成了从六品的县丞,赴任的地方就在长安县。

    谢恩之后的御史欲哭无泪,实在是不知道自己一个御史,到底应该怎么去当一个县丞。

    不过此时始作俑者李承乾却拍了拍他的肩膀:“恭喜你,加如劳动人民大家庭,回去补补大唐律,还有,学学怎么种地!”

    县丞在县里的地位并不高,到了农耕时节必须要下到各个村镇负责春耕和秋收的事物,所以李承乾恭喜他加入劳动人民大家庭也并没有什么错。

    不过农税的事情讨论了许久还是没有结果,这事儿还得继续下去,到底这税免是不免朝臣们各抒己见,争的面红耳赤。

    也就在这个时候,殿外忽然上来一人,站在太极殿门口高声通报:“启奏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太极殿上的争论声瞬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