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先锋廖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先锋廖化-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张温饶是好雅量也是被气得七窍生烟,不过为了大局着想他还是强忍了下来,又问董卓道:“边章、韩遂二贼勾结羌胡祸乱凉州已累月经年,而今春暖,路上冰雪已渐消融,我欲再次起兵讨之,上报皇恩下救黎民,董破虏即忠心为国,可为先锋大将,帅本部人马……”

    董卓一听张温想拿自己当炮灰,不待他说完便出言大声阻止道:“此事万万不可!”

    张温这是在宣布军令,并不是在与董卓商议,但却被董卓如此无礼打断,不由一怔,随即提高了声音喝问道:“为何不可?!”

    董卓轻哼一声,颇为不屑的答道:“金城大败张车骑忘了么?!在座的诸君忘了么?!某可听说,当初诸君都是抱头鼠窜的逃入这长安城中的,诸君忘了么?!如今贼寇不找上门来,我们倒主动去招惹他,试问再来一次金城大败,诸位还能逃得性命么?”

    董卓边说还边用手抱头,做出一副狼狈逃窜的样子。

    殿内一众文武是即惊又怒,而那参军从事孙坚则忍不住从座位上腾的站起,大声怒喝道:“董卓!”

    但不等孙坚往下说,这董卓又立刻接住道:“呦!这不是人称江东猛虎的孙文台么,果然是名不虚传啊!以一己之力将叛军困于榆中城内,好不威风!”说着还对着孙坚竖起了大拇指。

    一众文武不知董卓突然夸赞这孙坚是何意,而孙坚自己更是觉得莫名。

    突然董卓话锋一转,又拍着孙坚的肩膀小声问道:“孙将军不知荡寇将军周慎现在何处?”

    到这时孙坚才知道董卓这是在挖苦自己,当下便更是怒上心头,但这事却偏偏在董卓这里还不了口!兵分两路,自己跟着的荡寇将军周慎的这路人马全军覆没了,而董卓这一路却是全身而退,事实摆在那里,又哪还有脸去争那些个口舌之快,于是只好强压了心头的怒火,又缓缓的坐了下来。

    但想不到这董卓却是得理不饶人,不等孙坚坐下,他又提高了嗓门厉声道:“战场之上不顾主将临阵而逃者,依我大汉刑律,当斩!来人呐!将孙坚拖出去砍了!”

    大殿外候着的董卓手下的兵士便冲了进来,孙坚闻言大惊,伸手去拔腰间的佩剑,而站在孙坚身边孙坚麾下的两员悍将程普、祖茂早就亮出了各自的兵器护在了孙坚的身前。

    程普、祖茂二人一动,董卓麾下李傕、郭汜、樊稠等将也纷纷拥上前来,一时间大殿之上剑拔弩张,惊得一众文官面如纸色,而那些武将亦是人人自危。

    张温见着事情要闹大,赶紧从座位上赶了下来插在两方之间,高声制止道:“住手!”

    这声大喝才将双方即将发生的打斗给制止了下来。

    “尔等还有没有将我这车骑将军放在眼里,啊?!”张温说这话时只是轻瞟了董卓等人一眼,而大部分时间都市对着孙坚等人的,孙坚知道张温的苦衷,也不想让他为难,只好强忍了心头的怒火,挥手示意让程普、祖茂二人退了下去。

    而董卓至始至终都是傲慢的高昂着他那颗硕大的头颅,看到孙坚的人都退了下去,才冷笑一下,一挥大手,让李傕等人也收起了兵器,但也只是收起了兵器,并未退下。

    倒是张温反而讪讪的笑了笑,用近似于对着董卓解释的口吻自言自语的说道:“金城一役兵将折损严重,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再者周慎兵败乃是其刚愎自用不听文台之言,并非文台之过错。”

    张温便说边又走回到座位上去,但屁股尚未坐下就听见董卓又高声说道:“刚愎自用的怕不只是周慎一人吧,想当时记得末将也曾劝阻过将军。”

    张温纵是再能容人,此时也是气极:“你!”

    但一个“你”字尚未骂出口又强收了回来,说道:“前翻未听将军之言已是悔之无及,所以今日特召将军前来商议平叛之事。”

    张温是强忍着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而董卓听来越觉得飘飘然起来,仿佛自己才是车骑将军一般,于是又以训示下属的口吻对着张温及大殿之上一众的文武将官说道:“为将者需审时度势,知进退,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今之事,某以为不宜进兵,只固守这长安城便好,守住了长安城便堵住了羌胡进入中原之路……”

    张温气得脸色铁青,对于董卓的无理,他一味的强忍并非真拿着董卓没辙,只是不想在叛军未灭之前又自折了臂膀,但如果董卓坚持不肯听命的话那就没办法了!如此想着张温的双手渐渐的握紧了起来。

    董卓身边的军师李儒看到了张温渐渐握紧的拳头心中一惊,赶忙凑到董卓的耳边轻声说道:“主公,平叛乃是圣旨!”

    这董卓又是和等样聪明的人,只这一句话,他马上回过了味来,这才发现今天似乎是有些过头了,于是话锋又一转,恭敬的对着张温一拱手说道:“当然,这一切全凭车骑将军做主,只是末将所部从郿县来一路鞍马劳顿,如将军执意要进兵,肯乞让末将所部先修整几日。”

    听到董卓答应去平叛了,张温握紧的拳头才渐渐松了开来,一挥手示意众人散了。

    而孙坚气不过这董卓竟敢如此的嚣张,见散了帐便走到张温的身边,对张温耳语道:“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董卓?今观董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其罪一也。边章、韩遂跋扈经年,当依时进讨,而董卓却言未可,还以前翻金城之败责问将军,沮军疑众,其罪二也。董卓受任无功,应召而迁延稽留,对明公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坚(孙坚自称)闻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明公垂意于董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日后必为祸矣!。”

    张温沉吟良久,依然不能决断,反倒叹息着替董卓辩解道:“陛下加封其为都乡侯,不可谓无功。”

    孙坚还欲劝说,张温阻止道:“君且还,卓将疑人。”说罢用嘴奴了努大殿之外。

    孙坚转头一看,那董卓正站在恶狠狠地盯着自己看,他倒并不是怕董卓,只是张温的态度已经让他觉得此事多说无益,于是便拱手退了下去。

第一百零七章 阴谋阳谋() 
数日后董卓在自己的寓所之内玩弄一个他在郿县强掳来的妇人,正在兴头之上,突然守卫来报,说是军师李儒求见,此刻正在门外候着。

    董卓顿时大为不快,对着侍卫怒道:“你没告诉他老夫已睡下了么?让他有什么事情待到明天再说。”

    侍卫小心翼翼的答道:“小的已经跟他说了都乡侯已经睡下,让他明天再来,可军师执意要见将军,此刻正在门外候着不肯走呢,要不是小的硬拦着,此时怕是已经闯进来了。”

    “他妈的!越来越没有规矩了!”董卓一声怒骂,刚想发作,不过转念一想,这李儒乃是精细之人,侍卫拦着都硬要闯进来,那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胡乱披了件衣服,叫那妇人滚蛋,随后对着对着那侍卫道:“你去唤他进来吧,让他在客堂先候着,说老夫随后就到。”

    半刻钟后,董卓披着件丝绒锦袍来到客堂之时,那李儒早就候在了那里。李儒见董卓赶忙拱手拜道:“参见主公!”

    “何事如此紧急啊?”董卓拉了拉披在肩上的锦袍问道。

    李儒听出董卓话中的责备之意,赶忙凑近董卓小声说道:“岳丈需小心,小婿听外面的人传,那日散了帐后孙坚这厮在车骑将军那里细数了岳丈三条罪状。”

    “哦?”董卓惊奇道:“哪三条罪状?”

    “这……”李儒沉吟半晌。

    董卓等不及道:“但说无妨,你我翁婿二人。”

    李儒道:“他言岳丈轻上无礼、沮军疑众、应召稽留、轩昂自高,还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作比,要车骑将军……”

    “我看他是活得不耐烦了!”董卓一掌拍在了身前的几案之上。

    “那张温老儿是如何应对的?是不是也想对老夫动手?”董卓又满脸杀气的问道。

    李儒答道:“车骑将军倒是没有听孙坚那厮的话,那厮说岳丈受任无功,车骑将军还驳斥说‘陛下加封岳丈为都乡侯,不可谓无功’。”

    “嗯”董卓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我谅那张温老儿也敢对我怎么样?他这个长安城还要靠老夫帮他那才守得住呢,哼!”

    李儒道:“话虽如此,但是也不得不防啊。”

    “这又是为何?”董卓不解的问道。

    李儒答道:“小婿听说,这城中的一众文武皆对岳丈不满,孙坚数岳丈三罪,但车骑将军不听,那一众的文武便都为此时感到叹息。”

    “哼哼”董卓狞笑道:“这是都活得不耐烦了啊!”

    李儒道:“这城中的一众文武倒都不足惧,只要无挑头的人,他们应该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只是这孙坚……”

    “孙坚就是挑头的人!”董卓恶狠狠地说道:“老夫也知道,只是那日在大殿之上你也看到了,老夫想借着周慎小儿之事除了他,但却被张温这老儿给救了回去,现如今这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出合适的借口来,如之奈何?”

    李儒对道:“岳丈莫要烦恼,小婿今夜正是为此时而来。”

    “哦?”董卓一听双眼放光,看着李儒。

    李儒赶忙俯着董卓的耳朵说道:“三日之后便是大军出城平叛之日,岳丈何不趁点兵之时……”

    董卓听了眉开眼笑,抚着手掌连声叫好。

    ……

    次日晌午,车骑将军张温正在书房翻阅从东都洛阳刚刚送来的邸报,而其中一条又让他愁上眉梢。

    去年冬天长沙贼匡星反,自称将军,数日之间便聚众万余人,攻陷了郡治,声势浩大,朝廷多次派出人马平叛均未见成效,因迁延日久,原本早已覆灭的黄巾贼也又死灰复燃,各地黄巾余党是蠢蠢欲动。

    张温看着看着便哀叹不已!

    伺候在一边的老奴知道自己的主人定是又遇到了什么烦心的事,虽然朝廷的那些大事他不怎么懂,也不关心,但忧能伤身,事关主人身体的康健,这对他来说却是头等大事,别的他不懂,但是他知道主人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找个人倾诉,这样才能排解他心中的烦闷,于是冒着被责骂的风险,壮着胆子开口问道:“大人是遇着到了什么难事么?能不能跟老奴说说,老奴虽然脑子笨,但说不定这次也能替主人想出个好主意呢,嘿嘿嘿……”

    老奴说着就是一阵憨笑,眯起眼睛,裂开嘴来露出一口的黄牙,让脸上原本纵横密布的沟壑更深了。

    张温看着老奴忠心耿耿的憨样,心中很是欣慰,那愁云密布的脸上也又难得挤出了一丝笑容来,但嘴上却责问那老奴道:“你都知道自己脑子奔了,这连皇上和满朝的文武官员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想出办法来?”

    老奴只顾嘿嘿憨笑。

    张温看着心里暖暖的,说道:“你呀!不关你的事,你就爱瞎打听!罢!罢!罢!这也不是什么天大的机密,跟你说说也罢!来来来,你坐下来,一起喝杯茶也暖暖身子,我们边喝边聊。

    这里主仆二人正拉家长似的正闲聊着军国大事,那里副将执金吾袁滂匆匆走了进来。

    张温见袁滂来了,想邀他坐下来一起喝杯茶,但却听那袁滂心心急火燎的说道:“哎呀!事急矣,张车骑如何还悠闲品茶?!”

    张温看这袁滂的神情如此的焦急,知道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不然以袁滂平日里那古井无波的性子,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子,但既然身为副帅的袁滂已经乱了方寸,那即便是天塌下来,他身为主帅的也不能再跟着再乱起来,不然整个平叛大军的军心可就都该乱了。

    张温用尽量平静的语气问道:“公熙,何事如此着急?”

    袁滂道:“董卓在两日之后的点兵之时,将对孙坚动手矣!”

    “哦?”张温将信将疑道:“此事公熙如何得知?”如果此事当真,那可真是大事不好矣!张温暗忖。

    张温如此一问,这袁滂倒不知道如何回答了,若是说这消息得自自己散布于军中的心腹之口,那车骑将军张温会不会起疑心?怀疑自己有不良的居心?但天地良心,自己散布心腹于军中各处就是为了防止今日之事,自从金城兵败之后,这军心可是一直都不稳啊!

    犹豫半晌袁滂觉得还是据实相告,此时事关重大,不然这车骑将军张温若是不信,那可就不妙了!于是说道:“我散于军中的心腹来报,董卓因孙坚在将军处举其三罪而心怀怨恨,昨日夜里召李儒商议,决定在将军起兵讨贼之日对孙坚下手,据我那心腹所言,翁婿二人密谋半夜相谈甚欢,临了时董卓抚掌大笑。”

    张温问道:“果有此事?!可知董卓决定如何动手?”

    袁滂道:“这倒不得而知,另外我派密探于军中各处,乃是为防不测,别无他意,金城败后我军军心一直未稳,万望张车骑勿要见怪。”

    袁滂说完了正事又不忘了替自己解释一番,张温知道这副将袁滂是怕自己误解,于是忙拉着他的手打断道:“派密探之事正合我意,你我皆为朝廷,公熙助我,我又何来见怪一说?今日之事若无公熙相告,岂不要坏了大事?”

    袁滂见张温说得真切,这才放下了心中的那一丝担忧,问道:“那此事当如何处之?”

    张温反问道:“公熙以为此事当如何处之?”

    袁滂沉思半晌道:“这董卓、孙坚均非等闲之辈,此事尚不知孙坚是否知晓,如其知晓,那二人之间必有一番恶斗,届时场面怕不好收拾;如若不知,为董卓所算,虽不至于在军中引起动乱,但将军便要痛失一臂膀矣!”

    张温听了不住点头,袁滂说得十分有理,此事着实棘手,那日董卓立于殿外自己便知道不好,本想着已经及时提醒了孙文台,没想到却已经来不及了啊!只是,这孙文台只是跟自己耳语,那董卓又是如何听到的,莫不是长了顺风耳不成?

    正苦思冥想对策之际,他眼光突然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