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洪英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洪英传-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我们~”俩参政互相看了一眼,同指丁魁楚,“这,这都是知府丁魁楚,他办的,今日杀人,也是他指使的……”

    丁魁楚一听就急了,“我,我……,邹大人,徐大人,下官并无指使何人,是,是阎差役,他~,他自己杀人!与下官无关呀……”

    阎王一听也急了。

    这是要弃卒保驹呀,翻脸就不认人。

    好,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

    “大人,小的就是个差役,要没有他们几位的吩咐,小的哪儿敢胡乱杀人呀?求大人明察。”

    “你血口喷人!”

    “你胡说八道~!”

    四人当场互掐。

    殷复声道:“此四人狼狈为奸,借法令横行乡里。三个指使,一个杀人,当一并论罪。”

    邹元标从京城出来之前,叶向高早有授意。此去宣旨,要换一种方式,当避开殷复声的锋芒,不要与之硬来。

    所以,见眼前情形,邹元标看了一眼徐绍吉。

    “徐巡抚,此事既然在你管辖之内,不如就交由你办吧。”

    徐绍吉早就吓得心脏乱跳。

    玩忽职守,这分明说的是他嘛。

    这些官员成天祸害人,你身为巡抚,为什么不管?

    听闻邹元标问他,他当即指责丁魁楚。

    “丁魁楚,你身为一方父母官,竟然光天化日指使人行凶杀人。本官,本官判你……”

    徐绍吉说着又换了笑脸问邹元标,“大人该判何罪呀?”

    邹元标看了看殷复声,殷复声面无表情。

    邹元标说道:“既然事情交于徐巡抚了,你就自己判吧。”

    徐绍吉想了想,把心一横,“丁魁楚,你指使杀人,本官判你秋后问斩。”

    闻言,百姓一片呼声。

    丁魁楚这下傻了眼,本想治了殷复声,自己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却没想到,反而,脑袋没了。

    殷复声冷眼扫过,与丁魁楚眼神相触。

    嘲讽之色不言而喻。

    判完丁魁楚,再判阎王,以及布政司一干官员,有的杀,有的放。放,不是没事儿,是流放。

    将人收监之后,几个上差还查了知府内衙,发现,这个丁魁楚和两个参政真死的不冤,墙里地下,藏了好些金银鱼。贪赃之数足有百万两。

    邹元标借此事之机,对殷复声道:“员外郎,你看到了吧。我等为何要奏请陛下免除商税,道理就在于此呀。”

    殷复声没说话,邹元标以为他被自己说服,或者说是被事实说服。

    然而,在殷复声的心里,却计划要好好修理一下,这个扭曲商税的陈大道。

    ……

第158章 生米变熟饭1() 
经过一场虚惊,殷复声需择日返京。

    不过,在家里的这几日,他也没得半点儿消停。

    刘氏当日在衙门口亲耳听见,如今的殷复声可是五品官员,是京城里的官儿。要是平调,那能赶上知府了。

    心里盘算:瞧瞧,在皇帝身边儿干活就是不一样。说个赏赐,那就是百两啊?这我们家春凤要是嫁了他,那将来想过啥样的好日子没有啊。

    于是乎,刘氏厚着脸皮又来了。

    这还得多亏她之前离开的时候,没说什么狠话,浑话,要不然,就算皮赛城墙,也怕是不好再来开口了。

    “你咋又来了?”许氏倒不客气,开门头一句话,就给刘氏来了个大红脸。

    刘氏也真是有两把刷子,双手一举,手里挂着好些纸包。

    大包小包的,一边儿说一边儿绕开堵门的许氏,往院儿里挤。

    “瞧你说的,我前儿来的时候,忘了带点儿礼物。所以,就着急忙慌的出去,补办了几样点心,也算是个心意嘛。咱是那讲究人,不能失了礼不是?”

    说着话儿,刘氏见到了院子里的杨氏。

    “哟,亲家母,我昨儿在街上,可转了整整一天,给你和他亲家公,还有亲家爷爷奶奶,随便买了些点心。不要客气,都尝尝,吃吧吃吧啊~。”

    杨氏笑道:“春凤她娘,俩孩子的事儿不是早就不算了吗?……”

    “怎么就不算了?前儿咱们不还说的好好的吗?怎么?哦~,你们家复声一升官儿,就不想认这亲啦?”刘氏胡搅蛮缠的本事,可是小朝村里头一个。

    “不是……”杨氏笑着要解释。

    许氏一旁抢话道:“怎么是我们不认啦?明明你早就把信物收回,不想认亲,还生生的撵我们出村?怎么?你忘了?还是说,看我们家复声升了官儿,又想把闺女硬塞给我们家啦?”

    “诶你!……”

    刘氏抻抻脖子,又把话咽回去了。

    心说,我忍。只要叫殷复声娶了春凤,我忍你这一回。

    硬要把自己塞给人家做老婆,有这么个坑闺女的娘,春凤在旁边儿,脸羞的通红,上来拉扯她娘。

    “娘,咱们还是回去吧……”

    “什么回去,人家都要退你的婚了,你还不着急?!”刘氏也是恼羞成怒,平日从来不舍得骂女儿的她,今日也忍不住发起飙来。

    赵春凤登时委屈的哭了。

    杨氏一瞧,自家儿子升官,本来是喜事,别再因为这,在家里吵吵。

    “春凤她娘,你别急。不能怪孩子。啧……,这样吧,我是怎么嫁给复声他爹的,咱村里人也都知道,不是啥新鲜事儿了。所以,我觉得,婚姻大事,虽然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两情相悦才能白头到老,才能幸福不是?”

    杨氏回头看了看殷家二老,二老默默点头。意思是,你儿子,你就自己拿主意吧。

    杨氏这才回头道:“要不这样,复声现在不在家,好像是去和他的学生们饮酒去了。等他晚上回来。看看俩孩子的意思再决定,怎么样?”

    刘氏想了想,记得小时候,春凤和这殷家的哑巴,还挺合得来,说不定真能成。

    刘氏眼珠一转,道:“行!那就这么定了。唉不过,我和春凤晚上得住在这儿。”

    “呃啊~?!”许氏愣了。

    本来家就小,哪能住得下?再说两家人同一屋檐下,很多事情不大方便。

    可无论如何,刘氏就是拗着不肯走,一副撒泼无赖的架势。

    最后,实在没办法,干脆就叫殷士通和殷士修哥俩儿晚上在饭馆儿里过夜了。

    让许氏和杨氏睡一间屋,给春凤母女空出一间正房。

    刘氏顺利的和女儿赵春凤混进了殷家。

    安顿下之后,刘氏神神秘秘地离开女儿,独自跑到外头,说是要买点儿东西。

    到了晚上,刘氏回来。天已经擦黑,殷复声和殷得中哥俩还没饮酒归来。

    刘氏眼珠一转,大声道:“困死我了,我们先睡了啊~!”

    刘氏喊完,随手把房门一关,随后,背对着自己女儿春凤,悄悄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小纸包。拿茶杯冲了水,端到女儿赵春凤面前。

    “来春凤,喝口水睡吧。”

    赵春凤向来听话,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

    殷复声今日大喜,与三立书院的一群学生,饮酒庆贺。

    一贺劫后逢生,二贺升官领赏,三贺鞑子真的中计了,即将返回老家撤出辽东。

    无论哪一件,都足矣令他醉上一回的。

    所以今晚,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他人生中第一次酩酊大醉。

    殷得中赖赖唧唧的跟着来蹭酒,也是喝了个不省人事。

    田荣派了两顶轿子将二人送回家。

    回到家,杨氏和许氏接出了门。

    得亏是农家的媳妇儿,身上都有把子力气,扛半扇猪肉都不成问题,何况是扶儿子。

    “哎呀呀,怎么醉成这副德行了?”许氏连拖带拽的,扶着烂醉如泥的殷得中,不停抱怨。

    杨氏扶着稍微好一点儿的殷复声,小声道:“小声点儿,别吵醒咱爹娘。”

    杨氏说完就要扶着儿子送他回屋休息,许氏突然眼珠一转,把声音压的低低的,说道:“唉,要不,今晚上叫复声去他哥房里住,让中儿去复声房里。”

    “啊?这是为啥呀?”杨氏不解。

    许氏支吾一阵子,道:“复声难得回来住,这马上就又要上京去,让他住的舒服点儿吧。”

    杨氏还挺欣慰,终于是真心换真心了。

    “不用啦~,这么多年了,早就习惯了的。”

    “啥习惯呀,复声都是做大官的人了,人家京城里的宅子肯定好。回来住咱这破宅子,能习惯吗?”许氏说着话,拖着殷得中就往柴房走。“行了大嫂,咱们自家人还客气个啥呀?就这么定了啊~。”

    说完,许氏已经侧身,用肩膀推开柴房门,拖着死狗一样的殷得中进去了。

    杨氏看许氏的身影,不由得欣慰的笑了,随后,才将殷复声送进殷得中所住的厢房之中。

    ……

    ()

第159章 生米变熟饭2() 
殷复声哼哼哈哈地,醉红了脸,倒头就睡。

    杨氏给他擦了把脸,脱了衣服和鞋,盖好了被子,就回房睡觉去了。

    许氏放倒烂醉如泥的殷得中以后,也从柴房里出来。

    在进屋以前,斜眼扫了赵家母女的正房,心中窃喜。

    哼,你当我不知你心里的花花肠子吗?想来个生米煮成熟饭?那我就随了你这心愿。白捡个媳妇儿给我儿子!呵呵……

    月夜幽幽照无眠。

    在这如水般的夜幕下,最难入眠的,当属赵春凤的娘刘氏。

    躺在床上,半梦半醒,猛然醒来后,她悄悄探出头,整个殷家院子里,悄然

    无声。

    刘氏看着熟睡中的女儿,心里难免一丝纠结。

    但是,转念一想,她正是为了女儿能成为官家夫人,才这么做的。

    刘氏把心一横,抱起沉睡的女儿,悄悄的出了屋。

    刘氏清楚的记得,白天杨氏提及殷复声是睡在柴房的。

    此时,面对紧闭的柴房门,刘氏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女儿成为官家夫人的模样。

    她轻轻用身体推开房门,不太利落的把女儿安置在蒙头大睡的“殷复声”身边。

    然后,匆忙从柴房出来,将房门关紧,长舒一口气,回屋做美梦去了。

    殷得中和殷复声二人喝的都不少,这喝多了的人有个毛病,就是尿频。

    半夜里,俩人不觉中,都被憋醒。

    殷复声吃力的撑起身子,摸摸额头和脸颊,仍然是热乎乎的。

    他踉踉跄跄的起身,身体不自觉的晃了晃。

    迷迷糊糊的摸出房门,要去放水。

    刚出门,正逢五迷三道的殷得中跌跌撞撞地从柴房出来。

    一边走,一边儿就脱裤子,看样子是急了。

    殷得中看着眼前有个人影,便扑了上去。

    殷得中踏着麻花步笑道:“嘿嘿……,原来是二弟呀~,我还当是贼呢。”

    “哥,大晚上的,你在院子里瞎逛啥呀?”殷复声看殷得中的醉猫样儿,醉笑道。

    “嘿嘿,你出来干啥?我就干啥!哈哈哈……”

    殷得中含糊不清地说着,去上茅厕。

    口中不停叨叨,“咱俩喝的太多了!喝的多,尿的~,就多!”

    殷得中嘟嘟哝哝的浑身一哆嗦,似乎稍微清醒了一些,提着裤子,扭头看殷复声。

    “诶?我说二弟,咱俩~,是不是睡,睡错屋了?”

    “嗯~?”殷复声背对殷得中,经他这么一问,似乎也有所觉察。“好像是。”

    “那就换回来吧。”殷得中说完转身走了,“我先回屋了。”

    “喔~”

    殷复声完事儿回屋。

    这次,他回的可是他住了好些年的柴房。

    摸黑进入柴房,在黑暗中,迷迷糊糊的到处乱摸。

    好在是熟悉,还是摸到了自己的床榻,殷复声并未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扑通一声,趴倒睡着了。

    ……

    半夜里,树影斑驳,随风摇晃,沙沙婆娑的声音,伴随着殷家宅门的响动,浑然成就一支春曲。

    而此时在柴房里的殷复声,竟伴着风树之声,飘飘然,借醉而梦。

    梦中他置身于烟云缭绕之境,恍惚间眼前人影晃动。

    他想看清人影的样子,却忽觉耳畔吹来徐徐热浪……

    ~~~~~~

    月落日出,晨雾渐消,春草的香味儿沁人心脾。

    这一日,最早走出房门的是刘氏和许氏。

    二妇人目光同时都落在了平日里不打眼的柴房大门儿上。

    各怀心思的,偶然互扫一眼。

    今晚之后,女儿就要成为官家夫人啦!都一个屋檐下走出来的,看他殷家是非得认账不可!呵呵呵……

    一会儿只要中儿和春凤一起从那门里头出来,我这便宜儿媳妇儿就算是捡着了,呵呵……

    这时候,殷老爷子,老太太,还有杨氏,也相继出了屋。

    “中儿和复声还没醒呢?”杨氏出屋问道。

    许氏抑制了一下自己窃喜的心情,含笑道:“他们兄弟昨日都喝多了,让他们多睡一会儿吧。”

    杨氏看了一眼独自站在屋檐下的刘氏,“春凤也还没起吗?”

    刘氏一怔,匆忙之间假装无知。

    “春凤这丫头,昨晚睡的时候,还在我身边儿呢,这怎么一大早就不见人了呢?春凤~,春凤~!”

    刘氏满院子大喊。这时,忽闻柴房里惊呼一声。

    有人听出来是春凤的声音。

    刘氏,许氏不约而同,冲到柴房门口,大瞪着眼珠子喊,“春凤,你咋跑这屋去啦?”

    “春凤,你没事儿吧?”

    话音未落,但听咣当一声门响,赵春凤发鬓凌乱,目光惊慌失措的从屋里跑了出来。

    见赵家的黄花闺女竟然从自家孙子房里出来,殷家二老大惊失色。

    可却喜坏了刘氏和许氏。

    一个想:瞧瞧我的官家夫人。

    另一个:瞧瞧我的儿媳妇儿。

    “春凤儿,你咋从这屋出来了~?”刘氏明知故问。

    正盼着女儿赶紧回答,忽闻另一间厢房门“吱呀”一声开了。

    众人回头看去,刘氏不禁目瞪口呆。

    从厢房里出来的竟是殷复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