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洪英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洪英传-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启帝倒很高兴,“哦?哈哈,甚好,甚好。”

    “陛下,就是不知,学生当以何军职赴边关呢?”

    天启帝想了想道:“既然擂台胜出,那就还是封为将军”

    “陛下不可。”天启帝话未说完,立刻有吏部尚书**星奏道:“殷复声区区举人,冒然为将,怕战士不服。”

    “我等不服!”众臣齐声。

    殷复声一听,不服我空降,难不成要让我从兵丁开始干?受制于腐朽官吏,最后成为炮灰?真是其心可诛。

    “这”天启犯难。若封殷复声为将军,朝臣不服,若封职太小,上前线人微言轻,就算有才华也难以施展。这当如何是好。

    “陛下,老奴到有个折中的法子。”魏忠贤小声道。

    “噢?快说!”

    “陛下,诸位大人说解元郎不能当官,那您就别封他官。”

    “你的意思是,就以布衣之身去军营?”

    “那自然不可。解元郎足智多谋,若只是布衣,谁会听他的呀?”

    “那,封官不是,不封也不是。如何是好。”

    “陛下,您可以钦点他为武状元。以状元身份前去,虽不是官,但他说话,总有几分份量。”

    “武状元?”天启眉头一皱,“可我朝开国以来,素来不曾有过武状元啊。再说他也不会武呀。”

    “陛下,擂台比武,殷解元的确是唯一胜出之人,谁敢说他不及那些武进士。再者,封为武状元,既不是官,也没有凌驾于文臣之上,他们定不会有什么异议。最重要的是,陛下钦点的武状元,这是何等荣耀啊?此赏重抵千金呐。”

    天启帝一听,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呀。“知朕者,忠贤也。”

    国库空虚,发榜的时候,为了诱人,写下千金赏金。不封官,可以说得过去,要连赏金也没了,世人不说皇帝言而无信才怪。这下好了,一顶虚衔,动动嘴,以封赏抵钱赏。合算,太合算了。

    天启帝打定主意,不容任何人质疑,当即喧旨,钦点殷复声为:天下第一武状元。

第62章 巧遇() 
殷复声被封为武状元,虽说有人还是不服,但大多数人是知情识趣的。尤其是,这主意明眼人一看既知,是魏忠贤出的。那些一向与之亲厚的官员,自然齐力赞同。余者再反对,那真是不长眼了。

    天下第一武状元!

    这个封赐有点儿仓促。最后决定要好好安排一番。就冲这“天下第一”四个字,也得隆重对待。

    商议再三,决定数日后,举行武状元游街运动。和文状元放榜的程序一样,只是状元挂花,围着京城多绕几圈儿,完全没有新意。

    对于这样的仪式,殷复声表示无语。兵礼二部的这些老脑筋,绞尽脑汁,也就只能有这水平了。

    从擂台比武之后,殷复声被安排在行馆。等待游街的日子。期间,他给家里写了书信。大抵内容还是叮嘱二叔二婶儿,千万要拖着殷得中和殷梦珠的事儿。

    当日在皇极殿前,为争论殷复声擂台比武是有功还是有罪,已经引起唇枪舌剑,擦枪走火的场面。若此时,突然要为殷得中开罪,无疑是丢出颗重磅炸弹,是炸自己的炸弹。绝对会有人借题发挥,到时,不但救不了家人,连自己也玩完了。

    所以,殷复声只得暂时按下此事不提。只待边关立功归来,再寻机会。

    这日清晨,寄信归来的途中,殷复声经过西华门附近,正有一乘大轿从他眼前经过。

    这轿可不一般,粗看之下,来不及细数,也有二三十名轿夫抬着,一座红木小屋一样的轿身,其侧还开一扇小窗,窗帘微动可见其内坐一人,站一人。

    殷复声对这轿子颇为好奇,对里边儿的人更为好奇。

    打听之下才知,原来是奉圣夫人客氏的座驾。

    听史书上说,此人长得妖艳之极。

    殷复声伸头往轿中看,可纱帘阻隔,除了人影什么也看不清。

    “哎哟!”

    客氏的轿子刚刚过去,忽闻一声,在自己面前倒下一个姑娘。

    看这姑娘,一身浅粉色牡丹提花的锦缎斗篷,肩后垂白狐裘边儿的斗篷帽。弯眉大眼,小圆脸,一张嘴,露出俩小虎牙。这姑娘长得算不得漂亮,眉眼间一股憨憨的可爱。年纪约有十**不到二十的样子,一般到这年纪,若不是她头上双平髻的少女发型,殷复声一定会认为她是个小妇人了。

    殷复声一愣,干嘛?碰瓷儿啊?我可没碰着你。

    他往两下看看,周围没有别人,就他和这姑娘。

    “姑娘,没事吧?”殷复声还是走上前,伸手相扶。

    姑娘没有抬头,揉着膝盖,喃喃怨怼道:“哪儿来的冰啊?害我摔得好疼。”

    说罢,她才缓缓抬头,正与殷复声四目相对。

    好俊俏的书生!

    见姑娘好像定了格似的,殷复声讪笑两声,“姑娘,在下扶你起来可好?”

    姑娘眉心一颤,回过神来,嘴角一弯,露出虎牙,“嗯,好,好啊。”连说话的声音都捏的纤细了几分。

    按常理,殷复声应该拿个树枝一类去扶姑娘,不过,周围没有。一般的姑娘这个时候应该拿出块巾帕,放在殷复声手上,然后,再扶。这叫男女授受不亲,避免肌肤之亲。其实,一块手帕,管屁用。

    可这姑娘微红着脸颊,伸手就拉住殷复声的手。

    这动作在那年月,可就算豪放了。

    殷复声一个愣神,倒显得比这姑娘还有些不自然。

    随后,二人胳膊用力,姑娘这才从冰上站了起来。

    “多谢公子相助,小女子如意”

    如意的话还没说完,殷复声只听身后有人叫他,“状元公!”

    殷复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史继楷。这可是屡次相助他的恩人呢。

    殷复声大喜,“原来是史大人,学生正欲专程前去拜谢。若非大人屡次相助,怕是学生根本无缘为国家效力呀。”

    史继楷一摆手,客气道:“老夫并未做什么事,还是状元公足智多谋,胜了那朝鲜勇士,才获此殊荣。”

    “大人太客气了。今日既然与大人巧遇,不如一起喝杯茶吧。学生恰巧也有事求教。”殷复声一揖道。

    “哦?这倒是巧了,老夫也正有事想问问状元呢。”

    闻言,殷复声抬手,摆出一个请的姿势,“如此,史大人请!”

    二人说笑间,相携而走。

    如意在后边儿嘟着嘴,满面委屈,喃喃自语:“怎么就这么走了?”

    “诶,对了,那人叫他状元?该不会,他就是那个打败朝鲜勇士的英雄吧?!”

    如意脸上渐渐露出喜色,轻咬着嘴唇,含情脉脉,时而脸红,时而窃喜,不知打得什么主意

    殷复声和史继楷来到内城西边儿的一处小酒楼,此时不是饭点儿,酒楼里人不多。二人进入包间,点了茶水和点心,便落座攀谈。

    殷复声举起茶杯,敬道:“学生以茶代酒,再次谢过大人的相助之恩。”

    “区区小事,不必言谢。老夫若早知殷状元有经天纬地之才,当初就不该多番顾虑,应该拼了这把老骨头,保你榜上有名啊。唉!是老夫之过呀。”

    殷复声一愣,“经天纬地?学生只是善用小计,岂敢当这经天纬地一词?”

    “状元郎过谦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晓兵法。古圣在世也不过如此。”

    殷复声噗一声乐了,摆手笑道:“此乃学生玩笑之语罢了。实则上不知天文,下不懂地理,中间更不通兵法。”

    “啊?!这”

    这是能开玩笑的吗?

    史继楷闻言一惊,竟不知要说什么。

    “这,这出兵打仗,非同一般,可玩笑不得啊。”

    殷复声笑道:“大人放心,学生虽无旷世之才,但是好在有一项技能,无人可及。”

    “哦?是何技能?”

    “学生有通晓天机之能,对有些事情,是未卜先知。”

    史继楷眼前一亮,这更厉害啦。当即舒展了眉头,感慨道:“如此,更好啊。我大明能得如此能臣,老夫生年无憾矣。”

    原来,殷复声早就计算过了。他此次前往广宁,应该正赶上金兵渡三岔河,攻打广宁一役。这场仗其实明军是有优势的,正常交手,未必会输。而它之所以败,是源于明军中出了个叛徒孙得功,在战场上大喊“兵败”,导致军心涣散,不战而逃,最终导致失败。

    所以,要想挽救这场战役,令明军立于不败之地,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当着巡抚王化贞的面,揭穿小人孙得功的丑恶嘴脸。

第63章 换马() 
“既然殷状元有必胜的把握,老夫就放心了。”史继楷老怀安慰地点点头。

    二人端杯品了一口茶,殷复声问道:“大人,学生想向大人打听一个人。”

    史继楷顿了数秒,笑道:“你是想问,庄景说,庄状元的去向吧。”

    “庄状元?!莫非景说兄,当年高中状元?”殷复声喜道。

    “是啊,他是高中状元,只是,他一心认为当年会试榜不公,所以,拒不受职,请假还乡了。”

    “啊?”殷复声颇为吃惊。“唉,可惜景说兄,寒窗数十载,好不容易,金榜题名,怎么就”

    史继楷摇头道:“庄景说这个人,气节有余,变通不足。性子撅的厉害,老夫当年,也是苦劝其留下,却不得。不过,他要是听说,这天下第一武状元之事,定然高兴啊。老夫已奏请陛下,召他入京授翰林院修撰。想来,这次,他是不会拒绝啦。”

    听到这儿,殷复声起身一揖,“真是劳烦史大人如此费心了。”

    “老夫已经年迈,能做的,也只有为圣上,为大明寻找贤能之仕而已。责任在身,谈何费心?”

    史继楷一番感慨,令殷复声突然想到一人,若论贤能,此人当是这个时代,实至名归的。“大人,学生知道一人,此人是当之无愧的贤能,若能委以重任,定可富国强兵,造福天下。”

    “哦?此乃何人?”史继楷也是为之一振。

    “此人名叫徐光启。”

    史继楷一愣,“原来是徐少卿。诶?当日御前比武,徐少卿就在百官之中。殷状元未见吗?”

    “呵呵,惭愧呀,学生只知其名,却不识其人。”

    史继楷大为诧异,不认识,就知道他有才?皱眉盯着殷复声,片刻后,恍然道:“老夫忘了,状元公有通晓天机之能”

    与史继楷一番谈话之后,很快就到了状元游街的大吉之日。

    文状元游街是见的多了,可这武状元游街,倒是开国以来头一遭。一大早,京城里人山人海,等着参观天下第一武状元,究竟是张了八个脑袋,还是身高过丈?

    皇城外,街道两旁,站的满是人。一个个也很高兴。尤其是习武之人,开国以来,一直就没有正式的武科殿试一说,所以,以往要说武状元,就是武科会试第一,更没有像文状元一样,还能游街。

    殷复声这个武状元一出,还真是令不少武人为之振奋。

    我们习武之人也可以扬眉吐气了。

    殷复声这个武状元来得特殊,这个封赐难为了不少朝中官员。

    原本武科举是由兵部主持,但他们根本没有主持过状元游街。对于文状元那套“金殿传胪”的繁琐仪式,也是一知半解。最后只能和礼部联手办理。

    殷复声晨起入皇极殿见天启帝,叩谢皇恩。天启帝倒也不客气,直奔主题,先是对殷复声的才华大加赞扬,随后,就以边关战事紧急,急需殷复声这样的贤能前去帮辅。然后就下旨,要他游街之后,直接赶往广宁,以状元的身份,在巡抚王化贞下辅佐。

    最后还补充了一句,“不必再来见朕。”

    其实,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皇帝躲债呢。他就怕殷复声跟他要赏金,或是去边关了,再提什么花费上的要求。

    皇帝穷成这样,也真是没谁了。

    殷复声领旨谢恩,出皇极殿,过皇极门,午门,端门,承天门,大明门。

    若是文状元,在大明门东北长安门这儿,还会临时搭个“龙棚”,让进士们看榜。不过,殷复声这个武状元是一枝独秀,也没人陪他,更没有什么榜文。直接就是披红挂花,而且,挂花的也不是顺天府尹,而是兵部的官员。此外,其它程序和文状元基本一致,反正都是礼部熟悉的那一套。

    正披红挂花这时候,旁边的金之俊半阖着眼睛,神态很是不满意。

    哼!武状元?

    金之俊嘟囔着,瞥眼看见那游街的大白马了。

    以往文状元游街,一般都不选高头大马,都选那种不太高,性子又比较温顺的白马游街。白马又好看,显得那么文雅,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来说,还安全。

    金之俊一瞧这白马,脸上立刻闪现一丝阴毒。

    他趁旁人都看状元挂花的时候,悄悄来到牵马的兵丁旁边,一副质问的口吻,“你这马怎么回事?”

    兵丁不明白,“马?马怎么啦?”

    “你瞧这马!又瘦又小,还有,为什么是白马?”金之俊理直气壮道。

    “白马,好看呀。以往不都这样吗?”兵丁糊涂了。

    “以往?!”金之俊摇摇头,“以往那是文状元游街。今日可是武状元游街。要什么好看那?那得威武!”

    兵丁恍然间点点头。

    金之俊立刻吩咐道:“去,换匹大黑马,越高越好,越壮越好。性子烈点儿,咱们武状元一上去,马咆哮一声,然后被咱们这状元当下制服,那多威风。是不是?”

    “是,是,还是金郎中想的周到。”兵丁应了一声就下去了。

    殷复声这时候也挂完花,要上马游街。

    诶?怎么马没了?

    礼部尚书孙慎行一见,怒了,“马呢?怎么到现在还没备好马?”

    正吵吵着,兵丁也不知从哪儿临时换了谁的高头大马就来了。“马来了,马来了。”

    一瞧这马的身量,有些人心下就开始范嘀咕,这是有人刻意安排的吧?

    孙慎行刚想质问,张了张嘴,又不问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