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洪英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洪英传-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边儿的拉车人也闻一闻,“没什么味儿啊?”

    “不对,你们的鼻子不灵。这味儿好香啊。”中年人说话间,寻着味道,来到殷家饭馆。正看见殷得安和殷梦珠托着几个黑乎乎直冒热气儿的大土疙瘩,往门外的桌上摆。

    这中年人凑上去,趴在桌上,闻了半天,诧异道:“这么丑的东西,怎么这么香啊?这是吃的吗?”

    “当然是吃的了,而且很好吃。你肯定没吃过。”见到第一个顾客,珠儿高兴道。

    中年人怀疑地撇撇嘴,“能吃吗?黑不拉几的。”

    “您别看它皮不好看,里边儿是红的,咬一口又甜又软,可香啦。”

    中年人满脸的算计,明显很不好对付,一扬头,“能吃?那你吃一个我先看看。”

    珠儿笑道:“这东西可是稀罕的很呢。我们这小户人家,尝个鲜还行,老吃,可吃不起。”说着一指桌旁边儿,刚才拔下的番薯皮,“你看,我们刚才都吃过了。”

    “那你拨开皮,让我看看总行吧。”

    珠儿眼珠转了转,道:“这东西可卖一两银子呢,您确定能买得起,我再给您打开。”

    中年人一听,“唉,你这小丫头,还瞧不起人?我当然能买的起。赶紧打开!”

    珠儿冲殷复声挤挤眼睛,她的激将法成功了。

    这丫头,真是人小鬼大。

    珠儿拿起一个番薯,从头上掰下一块,往中年人鼻子前这么一晃,番薯的香味,立刻钻进他的鼻子,馋的他直流口水。

    “你刚才说它多少钱?”

    “一两。”

    “一两?你当它是金子做的啊?什么吃的能值一两银子?”

    殷复声笑道:“东西嘛,就是吃个新鲜。若是吃得太多,山珍海味,也食之无味不是?”

    中年人听了,点点头,倒也是。于是,伸手掏出一两银子,拍在桌上,“那,先给我来一个,我尝尝,要好吃,我再来买,要是不好吃,我可来找你退啊!”

    “您放心吧!”珠儿说着将番薯递了过去。

    中年人一边吃一边往车队走。刚走出没多远,又返了回来。

    陈大牛一瞧,大瞪着眼睛,“怎么?不好吃啊?”

    中年人费劲地吞下一口番薯,“再给我来五个。”说着拍在桌上五两银子。

    等中年人走后,殷家饭馆里一片欢腾。终于开张了,还一下子卖了六两银子。

    开张之后,陆续又有人来问,不过,番薯卖的贵,能买得起的人寥寥无几,一天时间也就卖出去十几个。

    到了黄昏时,殷复声道:“今日就到这儿吧。剩下的,带回去给爷爷奶奶他们一起尝尝。”

    “嗯好!”安儿和珠儿同声应道。

    殷复声则带着陈大牛去了夫子家。“这些日子,你先在李夫子家住着吧。”

    “李夫子?是李家村那个夫子吗?”陈大牛诧异。

    “是啊。”

    “他也来太原府啦?”陈大牛脸上微微泛出一丝枣红晕。

    “是啊。李夫子身体不是很好,有你在搬搬抬抬的,照应着点儿也好。”

    “嘿!那你放心。只要李夫子愿意收留我,以后,家里的活儿我大牛一个人全包了。嘿嘿”

    说着话,二人已到了夫子家。

    殷复声叩门,陈大牛却显得有些慌乱,两只手忙着从头摸到脚,看这意思好像是在整理衣冠。

    “哈!复声哥哥,你来啦!”李嫣儿开门,一见殷复声,笑容满面。“今日爷爷身子不舒服,我就没去祠堂。”说着,她余光看到陈大牛,不禁绣眉微蹙,“诶?复声哥哥这位是?”

    殷复声随口道:“他叫陈大牛。以前是小朝村的。呃,夫子呢?我找夫子说件事儿。”说着,殷复声像进自己家门似的,径直去找夫子。

    殷复声这一离开,留下陈大牛更是一脸尴尬,凌乱的目光中,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将一颗大脑袋深深的埋在胸前。

    ()

第44章 利用() 
李嫣儿握着鞭子,在手掌上缓缓拍打,并围着心虚的陈大牛来回转圈儿,“你就是陈大牛啊?”

    “嗯,我,我是。你,你记得我啊?”陈大牛支吾着,脸红脖子粗的。

    李嫣儿鞭子一甩,杏目圆睁,吓得陈大牛一哆嗦。“我当然记得你。就是你给我写那些乱七八糟的信,还让复声哥哥给我的!”

    原来,陈大牛小时候还给李嫣儿写过情书呢。当然是殷复声的代笔。

    “啊?!你还记得呀!”陈大牛一脸尴尬,“那,那时候小,啥也不懂”

    “大牛!你进来!”

    幸好这时,殷复声在院里叫他,陈大牛好像得了特赦令,冲李嫣儿傻笑两声,溜着边儿进了院子。

    院子里,殷复声正和夫子坐在石桌前说话,桌上有刚刚扫过雪的痕迹,另外还摆着个纸包。见到陈大牛,殷复声招手道:“大牛,这位就是李夫子。以后,你就住这儿了。”

    “诶!嘿嘿!”

    终于有人不嫌弃他,肯收留他,陈大牛激动的都不知说啥。

    殷复声又对夫子道:“恩师日后用他,就像用我一样。有啥重活儿累活儿,都叫他干,别跟他客气。”

    “对对!夫子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陈大牛道。

    夫子咳嗽了几声,笑道:“唉,要不是前年那场病啊,这家里的活儿,我自己就行。砍柴挑水,本也没什么。唉,人老了,这一病,就不行了。大牛能来我这儿帮忙,真是再好不过。来来,别站着,快坐吧。”

    “诶!”陈大牛高兴地坐了下来。

    殷复声打开桌上的纸包,里面是从饭馆带来的两个番薯。“恩师也来尝个新鲜吧。”

    “咦?复声哥哥,这黑不拉几的是吃的吗?”李嫣儿关了院门,进来,正看见殷复声打开纸包。于是,歪着脑袋问道。

    “嗯,嫣儿妹妹你也来尝尝。”说着,殷复声将一个番薯递了过去。

    四个人边吃边聊,当提到这番薯竟卖一两银子一个,夫子诧异道:“这番薯,当真如此昂贵?”

    “此物本身并不贵重,只是,它尚未传到这儿,所以才物以稀为贵。”殷复声道。

    夫子摇摇头,“复声,你非是贪财好利之人,为何这次却,难道家中遇到难事?”

    “恩师误会了。学生之所以如此做,并非为己私利,实则是为将其推传于世。”

    “噢?这是为何?”夫子道。

    “恩师有所不知,此物抗寒耐暑,易种好长,果实生于地下,可避蝗灾。近些年来各地天灾时有发生,饥民遍处。若此物能被士绅接受喜爱,推而广之,将来再有旱涝之灾,也能少些难民。”

    闻言,夫子看着番薯,频频点头,“不想此物竟有如此好处。复声当真是见识广博,足不出户,却知天下奇事啊,哈哈”

    李嫣儿歪着头,不解道:“可是,复声哥哥,番薯卖那么贵,怎么能让更多人知道呢?一两银子啊,怕是只有非常非常有钱的人才能吃得起。”

    殷复声一笑,反问道:“嫣儿,你已尝过,觉得番薯好吃吗?”

    “好吃,非常好吃。”

    “既然好吃,你可有什么想法?”

    李嫣儿一皱眉,想了半天,“想法嘛,就是等复声哥哥再给嫣儿拿。”

    “若是我也没有了呢?”

    李嫣儿撅嘴道:“那就没办法了,等下次再有了吧。”

    殷复声笑道:“然也。寻常人得之,食过作罢,而富人食之,则思利。此物可卖一两银子,地主商贾定然遍寻天下以求之。”

    夫子恍然间点头微笑,“借他人之财力,行己之所愿。复声深思熟虑,妙招,妙招啊。”

    夫子和殷复声文绉绉地说了一大堆,他俩是懂了,可苦了李嫣儿和陈大牛,跟听天书是的。二人皆是摸着脑袋皱着眉,形容动作极其相似。无意间对视一眼,陈大牛憨笑,李嫣儿却举起了拳头,释放出威慑的眼神,“你学我干啥?!”

    陈大牛一愣,“我,我,没学你呀”

    “你还不承认?!”李嫣儿说着,一抖鞭子,吓得陈大牛满院子跑。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追打,逗得夫子和殷复声大笑。

    当晚,殷复声也留在了夫子家。四个人说笑间,看大雪下了一夜。

    次日,殷复声起了个大早,前去殷家饭馆。

    这个时候,旭日初升,阳光洒落街面,印的原本白茫茫的雪地上,一片粉红。

    这大冷的早晨,士绅王公们,恨不能卷在火炉旁,睡到正午,而迎泽门一带早已有小贩,挑货摆摊儿了。

    殷复声来到饭馆附近,饭馆尚未开门。可在饭馆门前,留下一圈儿脚印。殷复声刚要过去,就见有个人鬼鬼祟祟从后院儿的方向绕出来。扒在门上一个劲儿往里偷瞄,还不时用手扒拉门锁。

    一见这人,殷复声不禁失笑,“二婶儿,来的早啊。”

    许氏闻声一惊,随后,讪笑着回过头,“哟,复声啊,你来的早啊。这还没开门呢,你就来啦。”

    “呵呵,可没有二婶儿早啊。”

    许氏眼珠转来转去,讪笑道:“今早睡不着,我就出来看看。诶?复声,昨日听珠儿说,馆子里挺忙的,是吗?”

    “昨日?可不忙。”

    “那珠儿说,你们卖了不少银子,是咋回事儿啊?”

    “是陈大牛带来的那些土疙瘩,卖了些钱。”

    “哎呀呀,土疙瘩还能卖钱,真是没想到哈。”许氏瞄一眼殷复声又道:“那大牛他住哪儿啊?要没地方,就让他来咱家住吧。”

    “二婶儿放心,大牛命硬不祥,侄儿不会让他来咱们家住的。我已经安排他去李夫子那儿住了。”

    “啊?!呃,呵呵”许氏嘴角抽了抽,道:“哎对了复声,那啥,番薯,是真好吃哈。过阵子你哥可回来,你别忘了给他留点儿。”

    许氏因前日嫌弃陈大牛,又鄙视“土疙瘩”,所以不好开口要,只得假借殷得中的名义,能多要一个算一个。

    “二婶儿放心,留着呢。”

    这时,殷得安和殷梦珠来开市,不远处厨子也晃悠来了。许氏这才转身要走,临走时仍心有不甘,回头道:“复声啊,要不,把你给你哥留的,给二婶儿得了,二婶儿给他收着。”

    殷复声摇摇头,怕她如此纠缠下去,影响开市,于是道:“放久了,也得坏呀。二婶儿就放心吧。就算这次没有,下次再有了,保管给二婶儿您留一车。”

    许氏一听高兴了,“一车啊!哈哈,好,好,那复声你忙,你忙。”说完,一路计算着,回家了。

    “一车起码得有好几百个吧。一个一两,十个就十两,那几百个就,哎呀呀!哈哈哈,发财了,发财了”

第45章 三宝() 
殷复声的番薯生意越来越好,没几日功夫,东米市的殷家饭馆门前大排长龙,所来者非富即贵,名声传的府城内外尽人皆知。

    一时间,番薯竟成为太原府一带,上层士绅之间相互馈赠的名品。

    很快,一车番薯尽数卖光,得银数百两。

    殷家上下惊奇之外,也很高兴。但很快,殷复声就做了一个令老太太和许氏痛不欲生的决定:他要把这些钱全部换成换成米面菜蛋肉,还有些治疗跌打伤寒的药物,他要去救济贫苦。

    “复声,你可不能这么做啊!”许氏急道。

    老太太也跟着道:“是啊,这年头得点儿银子容易吗?你看你哥,为了几两银子大老远跑到介休去。你这好不容易挣了点儿,还不好好攒着,将来,你哥和你还有安儿,成亲的时候也好有钱做彩礼不是。再说咱这宅子也得”

    殷复声苦笑一声,“奶奶,二婶儿,这不是我的银子啊!”

    “啊?不是你的,那是谁的?复声你可不能骗自家人啊。”许氏道。

    “二婶儿,这银子是怎么来的,您忘了?”

    “不是你卖番薯来的嘛。”

    “是啊,那番薯打哪儿来的?”

    “是陈大牛”许氏一怔,“那不能这么说,番薯是他的,可是在咱们饭馆里卖的,要算起来,怎么也得对半分。”

    “是啊,是啊。复声啊,陈大牛那孩子,奶奶知道,是个讲理的。你去跟他说说,他一准儿答应分咱们一半。”

    殷复声笑道:“奶奶,您看,大牛的处境都那般困难,还不忘帮助穷苦,何况咱们殷家呢。要说起来,咱们可是正了八经的书香之家呢,哪能连陈大牛还不如呢。是不是?”

    老太太愁的直咂嘴,她真是做梦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说没就没了,实在是钻心的疼啊。“哎呀,帮助穷人,这,也用不了这么多呀,拿个十两八两,就算多的了,还用的了几百两吗?”

    殷士通和杨氏,外加殷士修在一旁根本插不上嘴,只看着这婆媳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停数落。

    “是啊,复声,咱家这情况,那就是穷人,你不救济自家,还救济别人,那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再说,别说是你和你哥,再过两年,连安儿都到成亲的年纪了。你们几个一成亲,家里人又多,咱这宅子根本就放不下,还不趁手头上宽松,赶紧换个大一点儿的宅子吗?”

    “我哥现在不是挣大钱呢吗,二婶儿还用得着担心宅子?”

    “呃,你哥他”

    “行啦!”许氏话说一半,殷老爷子从屋里出来,说道:“你们也不用争了,这番薯啊,本就是人家陈大牛的。咱们不能说,人家借用了咱的饭馆,就让人家分一半利给咱们。那不成抢了吗?做人穷不怕,但要懂礼。复声啊,你去跟大牛说,这是他的银子,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挣了钱,还能记得百姓,他做的对,做的好!”

    “诶好!我这就去找陈大牛说。”殷复声说着一溜烟跑了。

    老太太和许氏瞪眼盯着远去的殷复声好像白花花的银子飞走了一般,脸上那叫一个哀怨。

    在李夫子家躲了几日,等一切救济物品备齐,殷复声带领书院的学生在三立书院前,给穷人,难民分发粮食药品。

    “复声啊,你可真大气。这么多银子分出去,眼都不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