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争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争仙-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常马日磾取出荀彧为永汉皇帝撰写的诏书宣读一遍,然后从范通手上接过黄绫包裹的木匣,下意识的背着群臣偷偷地打开看了一眼。呀!马日磾差点惊叫出声来,是传国玉玺,不是少帝使用的那颗假玉玺,更不是什么又鲜又白的大萝卜。马日磾心情复杂的将传国玉玺献给永汉皇帝刘协后,躬身退回班位。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群臣在太尉董卓的带领下,参拜新皇永汉皇帝刘协。

    昂!一声龙吟响彻德阳殿。

    群臣惊恐的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条似真似幻的青龙盘旋在永汉皇帝刘协的身后,数丈长的龙身上汇集着神秘的光华。永汉皇帝刘协微闭着双眼,好像是在接受着神秘的洗礼。

    昂!青龙仿佛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硕大的龙头低垂下来,睥睨天下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而过,满朝文武再无一人能够站立在地,全部匍匐跪拜在地上。

    “这就是一国之运吗?”刘协仔细的感受着和自身气运缠绕在一起的国运。“青龙,你怎么舍得出来了?这国运对你也有好处吗?”

    “当然有好处,只可惜敌人来的太快了,小子,你自己多加小心,千万要挺过去。”青龙将自己的意思直接传入刘协的脑海。

    “敌人?你所说的敌人和玲珑说的劫难可是指同一件事?”刘协心中一动,急忙在脑海询问道。

    “别乱问了,你做好你自己的事就好了,你的那些满朝文武还在地上趴着呢。”青龙再次隐入刘协体内。

    刘协压下心中的疑问,睁开双眼看着下面匍匐跪倒在地的满朝文武,忽然灵机一动,青龙现世,威震朝野,岂能不好好的利用一番?想到此处,计上心头,高声说道:“诸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伏典见众臣没有反应过来,便大声的回应着刘协。

    群臣听到有人回应,急忙抬头向龙椅上望去,见青龙已经不在了,方才长出了口气,一个个满怀敬畏地站起身来,微微躬着身子。

    “荀彧,准备笔墨。”刘协可不会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站起身扫视着众人,“朕,刚刚得到上苍赐文,众卿家请随朕到殿外再次祭拜上苍。”

    刘协领着疑惑重重的诸臣来到殿外,对着天空祭拜了一番,便返回大殿,来到书案旁,提笔开始书写:苍天赐文于永汉皇帝:巡游世间之时,见黎民百姓目不识丁,蒙昧无知,天心甚悲。人乃天地之本,万灵之首,文乃智慧之源,开启民智,造福生民。特此传下启蒙之文,永汉皇帝当奉天承运,传文天下,使黎民百姓受益。教化万民者,天必佑之!汉字有声有音,声当有调,音需分声、韵。声调有四:第一声,(阴平,或平调,“ˉ”);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第三声,(上声,或上音,“ˇ”);第四声,(去声,或去音,“ˋ”);音之声有:b、p……;音之韵有:a、o……

    刘协写完汉语拼音,略微活动了一下,再次俯身开始书写:天地玄黄(tiāndìxuánhuáng),宇宙洪荒(yǔzhòuhónghuāng),日月盈昃(rìyuèyíngzè),辰宿列张(chénxiùlièzhāng)……

    一篇带有汉语拼音的千字文,在刘协的刷刷点点下很快现身于世,一旁观看的蔡邕、荀彧等人,早已是惊喜交加、目瞪口呆。

第六十四章:掌掴袁术() 
“陛下,这‘天赐之文’是如何发声的?”蔡邕激动万分地拿着字迹尚未干透的“天赐之文”,声大如吼地问道。

    “是啊,还请陛下教给臣下这发声之道。”荀爽也是见猎心喜地看着永汉皇帝。

    “众卿家莫急,朕自然会将‘天赐之文’告知诸位,好传给我大汉子民。今天是朕登基之日,自当以国事为先,继续吧。”刘协看了一眼有些不情不愿的朝臣,转头对着范通点点头,示意他开始宣读任命圣旨。

    “永汉元年,六月初九,永汉皇帝诏曰,永乐太后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生养先帝,抚养永汉皇帝,恩泽汉室两代帝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尊奉为永乐太皇太后……”

    “永汉元年,六月初九,永汉皇帝诏曰,阳安长公主……”

    “永汉元年,六月初九,永汉皇帝诏曰,万年公主……”

    “……伏完,擢为扬州牧,钦此!”

    “……刘繇,擢为交州牧,钦此!”

    陛下这是何意?伏完的女儿伏寿虽然尚未入宫,但名分已经定下,那伏完就是一国国丈,当朝第一外戚,竟然被安排到了朝堂之外;刘繇是刘基的父亲,那刘基可是最早跟随在陛下身边的四人之一,现如今刘繇竟然也被安排到了边远之地。朝臣们看着正在叩头谢恩的伏完和刘繇,皆是满头雾水,搞不清永汉皇帝这是唱的哪一出。要知道,朝堂之上已经是董卓一家独大,永汉皇帝不仅不扶持自己的亲信用以抗衡董卓,反而一个个的安排到遥远的边缘之地,这是脑袋坏掉了,还是……

    “……曹操,擢为司隶校尉,钦此!”

    “臣曹操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曹操极为惊讶的出班谢恩,心中却是疑惑不解,儿子曹昂并没有提及此事,更何况现在的袁绍可还挂着司隶校尉的官职呢。

    “什么?”袁绍突然间听到永汉皇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差点惊呼出声来,要知道他现在的官职正是司隶校尉,虽然已经准备离开洛阳,但他现在仍然身居司隶校尉之职,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曹操曹孟德在背后搞的鬼?

    这时群臣还没有想明白,陛下为什么把伏完和刘繇远放到扬州和交州,又听到曹操的任命,更加让他们惊愕不已,毕竟袁绍的官职还没有被撤。朝臣们都不由自主地看向了袁绍和曹操,心中揣测着永汉皇帝的用意。

    “永汉元年,六月初九,永汉皇帝诏曰,弘农(杨)修,聪慧好学,谦恭才博,超擢为殿前左书佐,领议郎之职,赐御前行走之权;琅琊(伏)典,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超擢为殿前右书佐,领议郎之职,赐御前行走之权。钦此!”

    “臣杨修(伏典)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杨修和伏典二人急忙出班谢恩。

    “御前行走”这是什么官职?什么意思?朝堂之上除了刘协几人外,都纷纷低声议论着。

    刘协看着一头雾水的大臣们,心里暗暗发笑,“行走”是清朝盛行的待遇,在这东汉又怎么会有人明白?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范通在刘协的示意下,高声赞唱着刘协告知的后世常用台词。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众臣再一次无语了,这句话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有事赶紧说,没事咱就退朝了。

    “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刚刚升任为司空的杨彪,躬身走出班位。

    “杨卿家有何事要奏?”刘协面带疑色地问道。

    “启禀陛下,汝南境内黄巾匪患日趋严重,还望陛下早日派遣良将前去清剿,以安民心。”

    “启禀陛下,冀州境内,黄巾余孽最近也是活动频繁,望陛下早日派遣良将前去清剿,以安民心。”司徒黄琬也躬身站了出来。

    “汝南?冀州?”汝南那可以说是袁家的大本营了,袁术以后的根据地,杨彪是袁家的姑爷,看来是要为袁术说话了。想到此处,刘协也就猜测出冀州肯定就是袁绍要去的地方了,便不露声色地问道,“那以众卿家看来,谁可去汝南平匪,哪个又能到冀州安民呢?”

    “臣以为虎贲中郎将袁术可去汝南。”司空杨彪不等其他人插话,接着刘协的问话,直接将袁术推出。

    “臣以为原司隶校尉袁绍可去冀州。”司徒黄琬不落其后的将袁绍推了出来。

    “陛下,臣绍愿意前往冀州清剿匪患,以安冀州之民。”袁绍袁本初强忍着心中的气愤,躬身站出。

    “陛下,臣术愿意前往汝南清剿黄巾余孽。”袁术袁公路也紧跟着躬身站了出来。

    “陛下,臣等赞同袁绍(袁术)前去冀州(汝南)剿匪。”呼啦啦,一大群朝臣站出班列,出声附议。

    “朕,听到了,众卿家暂回班列。”刘协微微摆了摆手,从龙椅之上站起身,在范通的搀扶下顺着台阶往下走去,招手唤袁绍和袁术来到台阶前面。“袁绍、袁术二位卿家上近前来。”

    “陛下。”袁绍和袁术兄弟二人彼此对视一眼,百思不得其解的来到台阶近前,向着站在台阶上的刘协躬身施礼。

    “袁绍,你要去冀州?”刘协压低了声音问道。

    “陛下,臣绍愿意前往冀州剿匪,以安冀州之民。”袁绍猜不出献帝意欲何为,也只好低声的重复道。

    “袁术,你要去汝南?”刘协看向袁术,亦是低声的问道。

    “陛下,臣术愿意前往汝南清剿黄巾余孽。”袁术懒得去猜测永汉皇帝的想法,直接回道。

    “好,好啊!”刘协语气有些复杂地说了一声好,然后将目光移向南方,似是透过窗棂看着什么,“你兄弟二人可还记得那里是什么地方?”

    袁家兄弟顺着刘协的目光看去,除了看不太清晰的天空外,并没有什么啊?兄弟二人对视一眼,不知道如何回答。

    “那里曾经是我大汉最富丽堂皇的建筑,那里曾经是我大汉诸皇处理军机要政的圣地,那里曾经代表着我大汉皇室最威严的颜面,可如今已经荡为寒烟、只剩下了一片焦土!”刘协回转目光,杀意森森地落在袁家兄弟的身上,声音变得冷彻肌骨。

    南宫,袁绍明白了陛下说的是已经烧毁的南宫,躬身施礼说道:“陛下容禀,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横征暴敛,卖官鬻爵,惑君乱政,实为天下所共疾恶……”

    “臣等忠心耿耿,铲除阉宦实是为我大汉着想……”袁术以为袁绍叙说十常侍的罪行,是要在献帝面前显摆功绩,捞取好处呢,急忙插言表明忠心。

    啪!刘协不等袁术说完,一巴掌就掴在了他脸上,低吼着怒斥道:“住口!没有皇命就敢私自统军杀入皇宫,肆意残杀宫内数百人,更是胆大妄为的纵火烧毁了南宫,如今竟然还敢在朕的面前,口口声称忠心耿耿?尔等如此目无皇室,肆意践踏皇家尊严,你袁家究竟意欲何为?”

第六十五章:勒索袁家() 
刘协的一巴掌,将袁术给打蒙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刘协竟然敢在这朝堂之上,给了他一个大耳光子,瞬间脑海里就只剩下了一片空白,呆呆的愣在了原地。

    噗通!袁绍听着刘协怒气冲冲的话语,惊吓出一身冷汗,急忙跪伏在地,口中疾呼:“臣等绝无此意,请陛下明察!”

    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小子竟然在这大殿之上掌掴了袁术,还逼得袁绍跪伏在地。看着那皇威浩荡的永汉皇帝,董卓不由得再次怀疑将他推上皇位,究竟是对还是错?

    陛下打了袁术,还吓得袁绍袁本初跪伏在地上,这是什么情况?由于刘协刻意的压低了声音,群臣并不知道君臣三人到底说了些什么,但此时再看向那站在台阶上的幼小身影时,在充满敬畏的心灵上,又多出了一股无法言明的压力。

    “陛下。”太傅袁隗口呼陛下,内心惶恐的走上前来,一脚踢在袁术的腿弯处,示意愣在原地的袁术赶紧跪拜请罪。“敢问陛下,究竟是何事让陛下大发雷霆?”

    刘协面带冷笑地看着急匆匆走上前来的袁隗,声音不高,却带着严厉的质问:“袁绍和袁术二人私自统军杀入皇宫,肆意残杀宫中人员,更是胆大妄为的纵火烧毁了南宫,如此的目无皇室,肆意的践踏皇家尊严。朕要问问太傅大人,此事可是你袁家在背后谋划的?”

    “陛下,臣之家族历代辅佐汉室,忠心耿耿,深得皇恩眷顾,方有四世三公之美名,我袁家上下深感皇恩浩荡,安敢在暗中谋算皇室?”袁隗低垂着头,略带惶恐的回道。

    看着低着头的袁隗,刘协知道他在揣测着自己的用意,不由得心中冷笑了一声:南宫的烧毁让皇室的威严一落千丈,当时杀进皇宫的人虽然不在少数,但又有哪家能够和你袁家相比?为了日后能够征战天下,也只好无所不用其极了,想到此处,刘协依旧语气冰冷地说道:“你袁家四世三公辅佐汉室,其忠心朕也丝毫不曾有过怀疑。但那毕竟是以前,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我汉室衰弱,又经历了黄巾之乱,难免会有人生出异心,你袁家若有生出异心之人,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陛下,敬请放心,我袁家的荣耀得自于皇室的器重,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以皇室马首是瞻。此时此刻起,我袁家誓必效忠于陛下,必将唯命是从。”袁隗坚定无比地说道。

    听到袁隗向自己表达着忠心,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袁卿家的忠诚,朕还是信得过的,但袁绍和袁术二人犯下的过错,不能不罚。”

    “陛下说的是,有了错自然要罚。”袁隗听到刘协说的是‘过错’而不是‘罪’,这才将心放了下来。

    刘协仿佛累了一般,顺势坐在台阶上,看着下面跪伏在地的袁绍二人,再次问道:“袁绍,袁术,你二人想要去冀州和南阳?”

    “陛下,臣等势必为陛下排忧解难。”袁绍急忙争取着。

    “此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南宫已经荡为寒烟、只剩一片焦土了,朕有心要重新建造起来,但这国库并不富裕,所以……”刘协拉着长音看着眼前的三人。

    原来如此,这还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啊!这位小皇帝完全是继承了先帝的遗风啊!袁隗在心里忍不住鄙视了一下,拱手说道:“陛下,我袁家虽不富裕,但是,既然陛下需要,我袁家愿意捐出……”

    刘协见袁隗领悟了自己的意思,并且表示愿意掏钱,心中甚是高兴,立即打断了他的话,瞒天要价的抢先开出了价码:“好,袁家果然是满门忠烈,这样吧,袁绍和袁术各自认罚一亿钱,以前的事情就过去了,他二人也好走马上任,代朕巡狩一方。”

    各自认罚一亿钱?那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