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范伟上前一步,“夫人,没有任何商谈的余地。我们的人已经把火药筒摆上了前后甲板,所有其他被扣留人员现在都十分地配合我们,而如果你们拒不上去给我们的通行提供便利,一旦和企图拦截的水师交火,后果大家都明白。”

    听到眼前的这个“毛孩子”竟然是造反的头头,桑妤似乎很奇怪地摇了摇头,转身看看金能亨,咕哝着,“唉,领事大人,中国的小孩子是很愿意玩火的。”

    “走吧,先生们,上前甲板去,要高兴一点儿。只要我们通过了水师的封锁,我们将会放掉所有人,当然,也包括诸位。”范伟摆了摆短枪命令着,随即又笑着补充了一句,“杨大人,您可以命令您的坐船跟着我们,否则,我们也没有东西送你们回来。”

    金能亨第一个站了起来,“巡抚大人,听从他们的吧,为了船上众多人员的安全,我们必须放他们走。对于我们美利坚来说,什么东西都没有比大家的生命更重要的。”金能亨其实说的也不错,他非常爱钱,爱到可以先暂时放弃一切的政治分歧,自然而然,他也就更珍惜生命。现在,眼看着整船的军火就要化成泡影儿了,他心疼的厉害,真想找个没人地方大哭上一场才舒服。不过,如果是在生命和钱之中做选择的时候,他还是宁愿先选择前者。

    许乃钊也身不由己地向起站立着,眼睛一直盯着桑妤,仿佛桑妤就是他的救命稻草一般。

    杨云骧瞅瞅那个本来不起眼儿的毛孩子,心里着实还是有些不服气,他恨恨地抹着还在渗血的鼻子,目光却在船舱里四个拿枪人的手上游动。

    范伟扫了杨云骧一眼,有意无意地笑了笑,“先生们,我还要再提醒大家一下,千万不要抱有什么侥幸心理。只要我愿意,我不用任何武器,也可以随时拧下一个人的脖子。”说着,他右脚嗖地抬起,举过头顶,又狠狠地落在面前的一个木制茶桌上,哗啦一声,茶桌变成了碎木。

    “哦,我的上帝啊!”金能亨脖子一仰,闭上了眼睛。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常州道徐丰玉带着三百多兵勇,直奔枫桥而来,兵勇手里,准备的都是各种引火的工具。徐丰玉是在无锡城外一见左翼即将被摧垮的时候,就忘记了战前曾经有过的豪迈,不顾急等他增援的前军杜文澜,丢下本队就逃。他边跑边抛弃顶带、官袍,直到进了苏州城,这才算一颗心放了下来。真是命大福大造化大啊,到底又躲过了一劫。

    怡良没有治他的罪,说实在的,也没法治罪。整个出动的援军都垮了,那可是他几年的心血啊,能逃回来一个半个的,也算是寥表安慰吧。苏州恐怕是很难守的住了,下一步又该怎么办?以总兵李元浩的主意,应该暂时放弃苏州,城中的万余守军撤向杭州或是上海,把兵力集中起来,再形成一个拳头,不能这么东一坨、西一块儿地等着被各个击破。

    杭州不能去,作为封疆大吏,离开自己的地盘儿,不要说是象个落了毛的凤凰了,简直就是个脱了毛的鸡。上海呢?上海也不能去啊。上海县城在叛军手里,已经把个许乃钊搅的头都大了,自己再引兵过去,一旦长毛尾随而至,连个象样的坚城也找不到了。看来,只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了,要和苏州共存亡。他设计了一个毁城计划,尽管这个计划一提出来,就遭到不少官员的反对,他还是要坚决地执行下去。只要苏州一破,他就要把苏州变成一片瓦砾,给长毛一座废墟。焚毁城西的枫桥,就是他毁城计划的第一步。从前线侥幸逃脱回来的徐丰玉,恰恰就是他最得力的人选。

    今天的枫桥镇,从一大早开始,就谣言四起,“无锡丢了,苏州不保,官府要火焚枫桥!”大家似乎都不太相信。这么大的集镇,官府就靠这里养活呢,哪会说烧就烧了。不过,信也好不信也好,镇上的大户们总是忙乱起来。战事打到现在的样子,只怕传言中的什么“长毛”就要到了,两军开战,商贾倒霉,富豪遭殃,还是准备出去躲躲的好。

    真是越急的时候,越是谣言多。“太平军不扰地方,但是对无主的地产一律没收充公。”什么是无主的地产?谣言说的清楚,就是向外逃的所有人家。于是,想跑的又犹豫了,唉,人跑着简单,放开两脚就好,可是总不能把房子、园子也背上吧?

    就在这一派乱纷纷之际,运河上开来了整船整船的人马。最初,所有人都认定是来了洋人的军队,清一色的土黄色短打扮,腿上打着绑腿,头顶红星,人手的一色“洋枪洋炮”。大户们更乱了。's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枫桥一处一处的火烧了起来() 
。寻常百姓人家是不怕什么改朝换代的,谁也不能说他们这就是愚昧和劣根性。毕竟更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们,没有文化,劳作、糊口,一直就是他们的本分,任你哪个朝代,总是要叫百姓们生存,任你是什么样的朝廷,也总是要靠百姓们来供养,他们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但是,百姓们怕兵火,在他们的心目当中,历来兵就是祸,而火却是灾。

    运河上开来军队的消息不径而走,大户们慌乱不知所措的时候,普通百姓也是提心吊胆,真真实实的兵,还有真假难辩的谣传,把大家都搞乱了,竟然乱到守卫铁岭关的军队在撤退大家似乎都忘记了注意。

    紧连枫桥,有个背靠寒山寺,三面环水的铁岭关。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巡抚御史尚维持为了抵御倭寇而建。嘉靖三十三年(一五五四年),倭寇焚烧阊门至枫桥一带,“焚掠殆遍”,“积蓄纤悉无遗”。一年后,倭寇又自浒墅关窜犯枫桥。经苏州军民英勇奋战,终于全歼寇贼。铁岭雄关,“方广周十三丈有奇,高三丈六尺有奇,下垒石为基,四面瓷砖,中为三层,上覆以瓦,旁置多孔,发矢石铳炮”。平时可以登高撩望,巡视戒备,战时可以举烟报警,藏军固守,与关前的河道、桥梁构成一道扼守苏州城西的重要军事屏障。

    可是到了大清朝,铁岭关的雄关之风已经不在,道光年间重新修缮铁岭关的时候,连关上的楼阁也早已被命名成了“文昌阁”,美其名曰,“以昌文运”。

    驻守铁岭关的守军,只有不足百人的团练,日常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水关码头的税关衙门,征缴各种税费,弹压弹压地方。当接到本来要求他们火焚寒山寺及民宅,退回苏州城内的指令时,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当兵的,没有一个人肯愿意这么去做。他们都是出自本地的子弟,这种丧尽天良,断子绝孙的行为是没有人敢做的。于是,他们“忠实”地执行着第二个指令,那就是放弃关隘,逃之夭夭。

    其实,枫桥现在最慌乱的,还要数位于水关码头的税关衙门里的人。他们今天好象突然变成了后娘养的,每年跑跑颠颠,拼死拼活给总督衙门捞取着百十万两银子的税赋,如今就要把这里付之一炬了,却没有任何人通知过他们。只是在发觉原本驻守铁岭关的军队在悄悄撤退的时候,他们才感到事情的严重。

    税关衙门的官员、衙役此刻就成了一群无头的苍蝇。他们也想跑,可仓库里还有几万两的现银,还有各自盘踞此地多时积攒下来的“家私”,仓促之下,一时又如何带走?正一派乱哄哄,包的包,裹的裹,你叫我骂之际,“红军进关了!”这一连串的高喊声,顿时惊的所有人再不顾什么其它的了,你争我抢夺门而出。红军是什么?他们不管,也不想管,无非就是运河上顺流飞似的飘下来的“军爷”们,不用想,他们也知道那一定不是自己的人,眼下,除去苏州城里,只怕就是想找个自己的兵都困难了。

    红一军警卫旅的一个营和直属队,不费一枪一弹,通过枫桥,跨越铁岭关。

    徐丰玉和迎面退下来的铁岭关守军擦肩而过,他恶狠狠地撇了这帮子退兵一眼,真是他娘的混蛋,该干的不干,跑的倒是蛮利落。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对方向他隐瞒了前面出现敌情的情况。

    其实,即便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结局的。

    进军枫桥之前,林凤祥就已经有了具体的枫桥敌情禀报。他按照安王的总体设想,派出吴定规的警卫旅和陈玉成的教导旅水旱两路朔运河而下。两路兵马先轻取了浒墅关。

    根据情报,陈玉成的教导旅暂时停下了脚步,而吴定规亲率一个营和旅直属队继续沿运河南下直取铁岭关。与此同时,他的另外两个营却直插苏州阊门外的普安桥一线,进抵苏州城下,切断了徐丰玉的退路。只不过令吴定规没有想到的是,铁岭关守敌会跑的那么干净。

    东西约十里的枫桥古街上,不同的地段,人们看到了不同的军队,有向西的,有向东的,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向东气急败坏奔跑的官军队伍里,手中更多的却是些引火的用具。这不象是去打仗的,“官军要毁灭枫桥!”莫非谣传是真的?

    东西对跑的两只军队还没碰头,徐丰玉先撞上了一窝蜂涌来,受惊兔子似跑的飞快的税关人等,“不要再向前了,红军来了!”

    徐丰玉象是迎头撞到了墙上,呼地止住了脚步。红军?他蒙了,什么红军?“啪!”随着前面一声清脆、熟悉的声音,徐丰玉浑身一颤,他马上明白了,红军,不就是无锡城外如狼似虎的那些人吗!他想都没再想,嗖地一掉头,扒拉开挡着去路的随从们,“撤,快撤!”

    枫桥的街巷,大部分都是密布的民房夹挤着曲曲弯弯的小石板路,徐丰玉和他竟相奔逃的兵勇们,就如同是密密麻麻的蛆群,塞满了街巷。逃了没多远,听着后面一阵紧似一阵,一阵近似一阵的枪声,徐丰玉忽然清醒了许多,不能就这么干逃,要放火,只要火势一起,追兵就顾不上别的了。

    “散开,散开撤,后面的赶紧放火,干扰追兵。”徐丰玉连跑边喊。随后,他也不管后面紧拥挤上来,堵满街筒子的溃兵,命令身边儿的亲随引燃火把,随手丢进一旁的院子里。也许是刚巧碰上了院主人家的草垛,霎时间烈焰冲腾,浓烟滚滚。

    随着溃逃的清军越跑越散开,一处一处的火烧了起来。

    枫桥的中南部,枪声、哀叫声、哭喊和咒骂声,夹杂着烈火燃烧的劈啪声,连成了片……

    徐丰玉统领的大股人马还没跑出一里多路,就被迎头响起的枪声截了回来。退路又被抄了!他只好转头向南跑,越跑随从越少,跑着跑着,他心一惊,怎么跑到火圈子里来了?

    四面都有枪声,四面都有他们自己点燃的一块儿一块儿的火光。纷纷跑上街头忙于救火的人群,望着这些东奔西窜的官兵,眼睛里冒出来的都是火……'s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吴定规心情很沉重……() 
。吴定规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到了灭火之中,对付进入枫桥的这些清兵,用不上一个营的兵力一散开,就足够了。由于头天刚刚下过一场尽管不大的雪,再加上扑救的及时,主要街道两侧的火势很块就控制了下来。

    不过,徐丰玉最后逃到的这块儿地域,一是房屋密集,街巷狭窄,二是穷凶极恶的清兵火放的过于集中,几条小巷子的火势很快连成了片。

    眼看着辛辛苦苦置起的微薄家业就这么的官兵被付之一炬,绝望中的百姓们忘记了一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抄起一切能够利用的武器,见到东一股、西一股到处乱窜的官兵,就开始追着猛打。

    徐丰玉和他残余的手下成了过街的老鼠,被团团包围在火场里。烟熏、火燎,豁着命想逃出来的清兵,只要从冒着浓烟的巷子口一露头,用不上红军士兵动手,数不清的百姓就会猛扑上去,连撕带打,眨眼间就成了不会动的,连哼都哼不出来的一堆烂泥,被丢到熊熊燃烧的大火里。

    巷子深处的徐丰玉,用他那被自己一泡尿浸湿的顶带扣在鼻子上,好象还想和周围的烈火做着抗争。终于,他感受到了末日的来临,烟熏的他泪水长流,火烤的他几乎能感到身上出透了汗,似乎再出油,原本又黑又粗,颇为自豪的大辫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被烧掉了半截儿。看着身边儿一个个的兵勇要么摇摇晃晃地跌倒下去,要么消失在浓烟里,他熬不住了,连摸带撞,终于突着烟火,冲出了巷子口。

    刚一冒头,徐丰玉那身尽管已经残破的装束还是被人们认了出来。“狗官,还我的房子!”一个眼泪早已哭干的老妇人撕心裂肺地大叫着,扑了上去,没容迷迷糊糊的徐丰玉有任何反应,他的肩头就被狠狠地咬去了一块儿肉。“妈呀……饶命啊……”徐丰玉疼的浑身一机灵,哀号一声。

    “吃了他!”

    “烧了他!”

    “把这个王八蛋碎尸万段!”

    …………

    雷鸣一般的怒吼声使徐丰玉开始后悔了,后悔不该这么跑出来,就是被烟熏死也总比现在的样子好受啊!

    “哗啦!”不知是谁把一整坛子的灯油,兜头浇到了已经被撕咬的半死的徐丰玉身上,紧跟着,他又被重新丢进巷子里。徐丰玉用他那最后的全身气力,带着熊熊的火焰,跳着他人生最后的一段舞步,尽管不优美,还伴着鬼哭狼号……

    红军士兵们没有、也阻止不了这种群情激奋的场面,他们看着,看着那些因为失去了家园而悲伤和绝望的人们。“父老兄弟、姐妹们,不要难过,只要有我们的天朝在,大家就马上又会重新拥有一切!一定比从前还好!”他们安慰着伤痛中的人们,同时也是在提醒着自己,决不能叫今天这一幕灾难再降临到任何地方。

    望着渐渐被压下来的各处火势,吴定规心情很沉重,如果要是早一步进入枫桥,提前封住普安桥一带,也许就不会有这场灾难了。想想也总算万幸,粗略看起来,枫桥的损失并不大。他一面指挥部队清理火场安抚百姓,一面下令普安桥、木渎关一带警戒的部队向回收拢,同时动员镇东的百姓暂时向西撤离家园,躲避可能会发生的战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