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要是那样,到了这里的我们,也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与文化无缘,不得不更多地把寄托都放在神鬼身上,到处充斥着迷信的色彩的社会里,要想用所谓的现代思想来启蒙人们,是根本行不通的。而他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恰恰是你我所不具备的。

    是啊,是他给我们搭建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我们要感谢他,今天的人民,也都要感谢他,尽管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错误!

    这就是林海丰和郑南的心声。

    太平天国政府和人民为洪秀全所进行的国丧刚刚过去,第二天,英国驻华公使詹姆斯?布鲁斯就赶着前来拜会了太平天国政府的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林海丰。

    其实,早在几天前,布鲁斯就想当面向这位太平天国的军事领袖,抓紧时间要阐明一些问题的。不巧的是,太平天国这里却出现了洪秀全去世的重大事件,而太平天国政府的当权者们,居然还为这个名义上的天王,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实在不能再隆重的特大规模的国葬。

    起初,布鲁斯绝对认为这只不过就是一场政治上的作秀,是太平天国政府的当权者们用来迷惑国内具众的一种障眼法。

    不过,当他参加了国葬期间的几场重大活动之后,尤其是经历了为洪秀全下葬的那种令人震惊的场景之后,他开始庆幸自己没有犯一时的糊涂。

    根据洪秀全生前的愿望,他的遗体没有被火化,而是被葬在了京西的八宝山公墓。

    布鲁斯之所以在洪秀全的下葬活动中感到震惊,灵车由团结区的人民大会堂前往八宝山公墓的沿途,路两旁拥挤着的那数不清的自发前来为已故天王送行的各界民众固然是一个原因。而更要的,还是在灵车抵达八宝山公墓之后的那一方。

    因为在那一刻,装检着洪秀全遗体的红木棺挂,被八咋。“身份特殊”的人扛了起来,在各界民众代表、各国使节的众目睽睽下,在礼兵们的护卫下,缓缓走向洪秀全最后的安息地。

    他们“身份特殊”是因为他们各个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太平天国国家主席杨秀清;

    太平天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石达开;

    太平天国**同盟会主席兼政务院总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郑南;

    太平天国政府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林海丰;

    太平天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洪仁耳;

    太平天国国家工商经济委员会主任胡以晃;

    太平天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黄再兴;

    太平天国国防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同盟会宣传部长李秀成。

    看到这个场面的布鲁斯,真的要深替洪秀全感到荣幸。

    荣幸什么呢?荣幸的是太平天国政府里的这些当权者们,实在是还都很年轻力壮。在这八个人中间,除去五十二岁的胡以晃之外,从杨秀清往下,其他人还都不过三四十岁的好光景。

    所以,洪秀全才能享受到这八个人的抬棺的莫大荣誉。这要是放在其他的某个时代,连年过花甲的老人都成了年轻的国家领导人的时候,您就甭指望他们来给你抬棺了,因为估计棺材没抬到地方,他们自己就恐怕也得往棺材里钻了。

第二六三章 就在土耳其正式对同盟国宣战之后没几天,一件相当令英国人和普() 
以然众都是真的,那就别不知越地夹讨不自在所以,布鲁斯只好暂时先忘掉自己手头上的那件紧急公事,表现出极其沉痛的样子,“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洪天王的各项丧葬大礼之中,毕竟他的这件公事是吓,很敏感的事情,如果不顾一切地在眼下的氛围中摊到桌面上,本就心情火燥的太平天国人,那是绝对不会给他好脸子的。b

    照例,话头切入正题之前。客套话是免不了的。

    望着对面带着一脸的疲惫,正慢吞吞地往烟斗里鼓捣着烟丝的林海丰。刚刚把屁股挨到宽敞明亮的国防军事委员会会客室的椅子边上的布鲁斯。首先是不厌其烦地对洪天王的“不幸离世”再三地表示沉痛地哀悼。随后,又对太平天国政府给洪天王办理的这场举世瞩目的国葬,给予了高度的赞誉。直到看着那位委员长大人的脸上有了些暖色。这才言归正传。

    ,现在整个的欧洲几乎都已经成了一咋,大火药厂,大家打得是一团遭。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人,您当然也知道。战争打到了现在的这个份上。有些时候就很难保证不发生什么意外,或者是出现什么很低级的错误。

    比如说有时会敌友混淆,有时会走火误伤等等,”

    布鲁斯端起茶杯,看到对面那个林委员长的脸色并无什么异样。就喝了一口水,继续说到,“眼下,依旧能够大规模经常性地自由往来于苏伊士运河的商务船队,也就仅有贵国的船队一家了。为了避免出现因一些大家都不希望出现的意外的小事情,而破坏了我们两国间始终如一的友好关系,我们的政府让我转告贵国政府,希望贵国政府……希望贵国政府尽量地减少前往欧洲的船队批次,另外,”另外,最好不要再搭载任何的军用物品。”

    林海丰看了眼已经住了口的布鲁斯,脸上的表情既没怎么变。也没有马上开口说什么。进入一八六八年的上半年。以英日为首的协约国跟以法兰西为首的同盟国之间的这场大战,尤其是在欧洲、非洲这两个战场上的形势,是越来越有益于协约国的一方。

    一八六八年三月,俾斯麦充分展现了其“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才能。在普鲁士的威胁和利诱下,波兰正式宣

    而早在此前,俾斯麦不仅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切实保证俄国的所有利益为条件,还承诺一旦战争结束,即可说服协约国的各成员国。同意俄国将波兰全部纳入囊中,以及提供种种的贸易优惠为诱饵,又与俄国人之间搞了吓,心照不宣的秘密协定。

    接着,携灭亡了丹灵,又赶跑了比利时国王的余威,大英帝国亲自出马。威逼荷兰同样进入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于协约国来讲,荷兰、波兰和俄国,这原本可是那个遥远的太平天国政府,在欧渊还能够随时操纵得起来。给他们不断添堵的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一被摆平,令他们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登上了欧洲大陆的大英帝国,一面以大军陈兵法比边境,威胁法兰西的本土,一面与普鲁士军队遥相呼应。有了大英帝**队这个依仗。普鲁士军也是声威再起。

    五月。西线的英普联军,相继在法兰克福和布拉格会战中一举重创法兰西军队。再度逼近维也纳。

    而在东线的普军主力,则不仅横扫斯洛伐克,还在随后进行的布达佩斯会战中,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法,不仅诱使保卫维也纳的奥地利军队来援并加以重创,还几乎全歼了受命同时来援的罗马尼亚军团。

    六月,普军昂首挺胸进入了布达佩斯。

    维也纳再次告急。

    在巴黎如被火烤的同盟国带头大哥拿破仑三世番气急败坏的暴跳和咆哮之后,不得不还要倾其所有,去拉他的奥地利小弟一把。

    在欧陆抢得了先手的同时。大英帝国也没忘了拉上他的西班牙和葡岛牙兄弟,继续扩大他们在非洲的战果。大英帝国尤其更没忘了对地中海和印度洋的争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彻底掐断由印度洋经红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从而进入地中海的这条同盟国的海上生命线。

    俾斯麦连派密使跑去安卡拉小对那个早已落魄了多年,只剩下了一把骨头架子的土耳其帝国进行说服教育,外加打气壮胆。在俾斯麦的眼里,土耳其帝国纵然就是再不济,好歹也是瘦死的络驻比马大嘛。只要土耳其能够坚决地站在以大英帝国为首的协约国一边,就算他们只是出工不出力,那对协约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也是帮助非

    的确。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虽经多年的英勇奋战,但在地中海。却始终也未能与有意大利和奥地利相帮衬的法兰西海军分出个输赢胜负来,换句话说,苏伊士运河通向地中海的口子,一直就没有能够被封堵住过。如果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能够得到土耳其作为基地,近在咫尺的苏伊士运河,岂不是就成了咱协约国的囊中物。

    饱受内部的分崩离析与外部列强一俄国人折腾和蹂躏的土耳其,在俾斯麦的一通扇乎之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头投进协约国的怀抱。在土耳其人看来,这是一条千载难逢的土耳其帝国的中兴之路。

    是啊,想当年正是因为有了大英帝国的无私援助,以及大英帝国将士的浴血奋战,才能最终有了他们“战胜”那个强大的俄国佬的无上荣耀人往往就是这样,就连所谓的感恩,也都是有选择的。比如这咋土耳其。他们偏偏就忘记了在帮助他们抗拒俄国佬的入侵中牺牲远比英国人要更大的法兰西人。如今,若是再能得到大英帝国的青睐,那还有什么事情会办不成呢?

    土耳其的加盟,着实令英国人和普鲁士人高兴了一番。伊丽莎白女王为此甚至亲自写信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俾斯麦,盛赞他是当今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治家,和最伟大的外交家。

    不过,英国人和普鲁士人的欣喜也就仅仅只维持了几天的时间。就在土耳其正式对同盟国宣战之后没几天,一件相当令英国人和普鲁士人惊愕的事情,却紧跟着也发生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将他们由于土耳其入伙所萌生出来的那一切美好的憧憬,顷刻间就都化成了乌有。

第二六四章 “哦,您听说?呵呵,很有意思,”听了布鲁斯的这种话,林海丰居然还能呵呵地笑出了声() 
希腊居然公开对协约国宣战。

    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创造过瑰丽灿烂的古代文化,被誉为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的希腊,却有着太多的屈辱遭遇。

    自公元三三八年开始,希腊就先后曾被马其顿人、罗马人和拜占庭人等占领。到了一四六零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又成了希腊这块美丽土地的最高统治者,而且一直蹂躏了希腊四百余年。

    从一八二一年到一八二九年,为了推翻残暴的土耳其统治者,希腊人经过了整整八年的不懈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希腊获得新生。

    客观地讲,希腊当年能够最终获得那场独立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与英国、法兰西和俄国诸列强的适时干涉密不可分的。如果不是英国、法兰西和俄罗斯的舰队在一八二七年的纳瓦里诺海战中,一举击溃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和埃及所组成的联合舰队,从而为希腊人的独立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希腊的起义者们就很有可能会被奥斯曼帝国所扼杀。

    不过,同样还是因为各列强的干涉,新生的希腊第一共和国共和国的寿命却并不长。当时曾担任俄国政府的外交大臣,一八二七年由俄国回到希腊,领导希腊民众最后走向独立,并于一八二八年当选为希腊第一共和国首任总统的希腊人约翰?卡普迪斯特里阿斯,仅仅在希腊彻底独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一八三一年,就惨遭阴谋者们的暗杀。

    于是,在一八三二年的伦敦会议上,又是英国、法兰西和俄国三国,把一个来自巴伐利亚的年仅十七岁的王子奥托,强加给了希腊人民,成为了希腊王国的首任国王——奥托一世。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希腊的人民,对这个奥托一世以及他的巴伐利亚王室所带来的种种**统治,由开始的不满,逐渐上升到了反抗。

    一八四三年九月三日,由于奥托一世拒绝接受广大民众所提出的制定宪法及国体改为君主立宪制的强烈的要求,愤怒的希腊军人们包围了皇宫,迫使奥托一世不得不向民众低头。十九年后,奥托一世最终被罢黜。

    如今的希腊国王,已经换成了来自丹麦,被称作乔治一世的威廉亲王。

    自从希腊独立建国之后,多少年来,国内可以说是一直就不怎么太平。尤其是奥托一世登基后,为了转嫁危机,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版图扩张的强烈爱好,他组织和发动了一系列对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在扩张自己的疆域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去招引更多生活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希腊族人回归希腊。

    当然,类似奥托一世这样的心理,现在的乔治一世也是有的。从他即位希腊国王的那一天起,希腊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间,照样是龌龊不断。

    也正因为如此,这位乔治一世才最终选择了要加入以法兰西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尽管当年在他加冕之后不久,英国人就曾把爱奥尼亚岛割让给了他的希腊,以图博取他的感恩戴德,尽管当年他的确也曾为此很感激过英国人。但是今非昔比,为了不叫那个就卧在自己身边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有翻身的机会,他宁愿得罪他曾经的英国朋友。

    道理很简单,一旦土耳其这个已经塌了架的骆驼还了阳,他的希腊就不会有一天的好日子过。

    另外,眼下嚣张一时的普鲁士人是什么人,那个贼眉鼠眼的俾斯麦是个东西,乔治一世和他的内阁大臣们更是都看的很清楚。

    如果希腊不想重演千百年的亡国史,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只能像四十七年前的先辈们那样,拿起武器,哪怕再来一次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折腾了半天,大英帝国还是没有能把自己的脚伸进地中海半步。于是,在欧洲陆地上大打出手的同时,协约国开始把目光移向了印度洋和红海,既然堵不住苏伊士运河的出口,那就从源头堵起好了。

    就这样,印度洋和红海上,同盟国与协约国你来我往,杀的昏天黑地。几番大战下来的结果是,同盟国明显地处于了下风。

    同盟国的这条最便捷的海上运输生命线,基本上处在了瘫痪的地步。

    如此巨大的战果,引不起协约国们的狂喜。

    因为这种所谓的“瘫痪”,只不过就是针对那些曾经频繁出入于苏伊士运河的同盟国的运输船队而言的。现在,虽然同盟国的船队是不敢再明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