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5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在这两年期间,秀清同志也的确似乎很少会主动地踏进天王府邸的门。

    但在那个整整的一天一夜里,秀清同志仿佛就像个铁人,纵然到了深夜的时候,也没有显露出丝毫的困倦。他几乎是不停地一会儿帮着天王整理整理这里,一会儿又弄弄那里,甚至还亲手拿起尿壶,替天王接尿。而他的嘴里。更是不停地说着各种各样的,希望能够引起天王兴趣的话题,尽管天王始终保持着沉默。

    这个时候的天王,已经一点儿的食物都不能吃了。

    所以,该到了吃饭的时候,传闻中平素里对一日三餐的饭菜总是很讲究的秀清同志,也完全变了个样子,不仅吃的很勉强,还相当地凑合。看得出来,虽然在表面上秀清同志显得还是那么的很开朗,但他的心里,一定却是相当地沉重和压抑。

    过了午夜之后,天王的病势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奇怪变化。

    本来是一直静静地躺在病棍上的天王,突然抬起了一只面无力地比划着,一面发出一声急促的“喊起来”我要起来”

    从天王的手势上我看的很清楚,虽然此时的秀清同志就坐在天王的病榻边儿,但是,天王的这声“喊”却是明显地冲着我们的。

    天王的身躯原本就很高大,如今全身上下又都浮肿的厉害,尽管我是和另外一个护理姐妹一起,同时去扶天王往起坐,却还是感到相当的吃力。

    而坐起来的天王,仅仅是在粗粗地连喘了几口气之后,就又无奈地摇了摇头,“躺,,下吧!”

    在我们俩人的帮扶下,天王躺下了,他闭着双眼,又恢复了平静。然而,这种平静的时间却实在是太短暂了。就连我们刚刚被累出来的那一身汗还没有来得及完全的消下去,天王的眼睛又睁开了,他那颤抖抖的手又在向我们招呼着,“起!”

    我和另外的那个姐妹几乎是同时不由自主地相互看了一眼,估计在这个时候,谁都会从对方的眼神儿中,感觉到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楚。

    “我来吧”关键的时候,秀清同志笑着冲我们摆了摆手,他弯下腰,用一支强有力的臂膀搂住天王,“呵呵,我说老兄啊,像这种事情你得冲我说,她们两个瘦弱的小毛丫头,哪能搬的动你哦。”

    是啊,我们真的是很难搬动,但是,纵然秀清同志强壮无比,他也承受不住这种劳累。因为,几乎是每隔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天王这种一起一躺,就会重复一回。

    这可不是个事!铁打的汉子也禁不住这样的折腾!

    我一边搭手帮着秀清同志,一边示意身边的姐妹,赶紧去通知沈大夫,多找帮手来。我觉得我做出的这一举动,应该是很隐秘的,可即便如此,也没有能躲过秀清同志的眼睛。

    秀清同志阻止了我的这个做法,他的意思是医疗组的医生们这些天已经忙的够呛了,没有什么特别大事,还是最好不要去惊动他们。当他看到我还在犹豫不定的时候,就探头伏在我的耳边,低低声的说了这样一句,“天王的时间不多了,从金田出来。我们这些老兄弟风风雨雨、磕磕绊绊地同行了一路,现在,是到了我应该为他做点儿什么的时候了。”

    我无语了,心里所剩下的,就只有一个想法,跟着秀清同志一起,接着多做点儿什么。

    整整一个后半宿,天王与秀清同志之间居然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默契。天王的眼睛一直没怎么再睁开,也不再发出任何的声响,但只要他的头有一个稍稍的晃动,就立即可以在秀清同志的帮助下,起来,躺下。再起来,再躺下……

    这半宿下来,秀清同志有多辛苦,天王的心里不会不明白。但只有在达开同志到来,秀清同志微笑着跟天王告别,就要离开的时候,天王终于说出来了这样的四个字,“青袍,谢谢”

    尽管这个时候的他还是没有睁开眼睛,尽管这四个字说的很低,几近是含糊。

    从以上这位洪秀全的护士的回忆中,可以看出,洪秀全对于杨秀清的那种仇恨,是复骨铭心的。所以,直到他的生命都已经即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也懒得与杨秀清有更多的交流。

    其实,洪秀全这种金口难开的情景,不单单只是针对杨秀清一个人。

第二五九章 洪秀全将享受到在的历史当中,唯一一次最高规格的国葬待遇() 
二复是轮到了石达开、郑南、林海丰,洪秀仓在更多的,同样也是保持着沉默,唯一有所不同的,那就应当是在他的脸上,多了一点儿轻松的表情而已。b

    要说起来,此时的洪秀全很痛苦。

    当然,这种痛苦并非都是来自病魔的折磨,毕竟,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难以割舍的愕怅。

    在杨秀清和石达开、郑南、林海丰、洪仁耳这五位“巨头”当中,府邸离着洪秀全最近的,就要数杨秀清和石达开了,而又做了邻居的林海丰和郑南,俩人的住处相对说来,离着洪秀全的“天王府”就要远上那么一点儿了。

    再加上今天又轮到了郑南要在洪秀全身边做第二次守护,所以,当林海丰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的时候,杨秀清、石达开、郑南和洪仁砰四人早就都先一步聚齐了。

    可令围绕在病榻边的人们深感奇怪的是,躺在病床上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任凭医护人员以及杨秀清和石达开等这几个老战友们如何的焦急呼唤,都丝毫没有一点儿要醒来的意思的洪秀全,却随着林海丰那急促的进门脚步声,竟然费力地睁开了那双同样也是泛着黄色的眼睛。

    其实,洪秀全不仅并没有完全地糊涂过去,在他的心里,此时此刻似乎还更清醒了许多。他深知,自己的最后时匆就要到来了,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他突然发觉自己的内心深处,居然豁然变得开朗了许多。那些忘不了的纠结,那些放不下的所谓身后事,大部分都开始变得烟消云散。

    当然,所有的这些,他不可能一下子都金部忘却,因为,还有一件必须要惦记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最后的了结。

    人之将死,纵然有再多的荣华与富贵,也总要抛在身后,任你再渴望,却毕竟一样都带不走。

    这就是现在的洪秀全,已经完金想明白了的地方。

    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却无法放得下自己那两个宝贝儿子的未来。

    所以,洪秀全始终在坚持着一口气,静静地等待着那个能够值得他把自己的这个最后念想,委托出去的人的到来。

    这个人就是林海丰。

    一个过去他曾经最仇视的人,又是一个现在不用听声,只需嗅觉就能够感到他的到来的人。

    透过围在身边儿的众人,洪秀全瞅向林海丰的浑浊目光中,明显地有着一种异样的光芒。

    洪秀全的嘴唇使劲地蠕动着,他在努力地把“海丰兄弟”这四个字。最后一次叫出来,而且,还叫得比以往更加地亲切。但遗憾的是,这个最后的呼唤,眼下却已经只有他自己能听到了。

    “天王林海丰俯在病榻边,双手握住洪秀全搭在病榻边的那支看似像是痉李,其实是想抬起来招呼他的手。从洪秀全那冰凉的手上。林海丰已经明白了洪秀全的一切心思。

    林海丰使劲克制了一下自己那就要失控的情绪,扭头瞅了瞅同样也是站在病榻边,却显得既茫然,又手足无措的洪天光和洪天明。然后,他握了握洪秀全那冰凉,还带有一些颤抖的手,“放心吧,天王!”

    洪秀全的喉结一动,眼睛缓缓地闭上了,与此同时。一些浑浊的液体,也溢出了眼眶。终于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洪秀全百无牵挂地告别了这片曾经令他十分的感到荣耀,后来又令他窝囊非凡。痛恨十足,悔意不断的,但最终还是感到了温暖的土地。

    就在刚刚故去的洪秀全的床边,仅仅经过一个短暂的商议,杨秀清、石达开、郑南、林海丰和洪仁砰五人,就针对将要如何来办理洪秀全这位天王的后事,达成了共识。

    洪秀全将享受到在太平天国的历史当中,唯一一次最高规格的国葬待遇。

    一八六八年七月三日,太平天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政务院、国防军事委员会及太平天国**同盟会发布讣告:

    伟大的太平天国的饰造者、天王洪秀全,于一八六八年七月三日凌晨四时二十六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五十四岁”

    同时,还宣布了洪秀全葬礼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名单当中,杨秀清、石达开、郑南、林海丰和洪仁砰,还包括在京的太平天国政府以及太平天国**同盟会的各位要员,都悉数尽在。

    根据葬礼委员会的安排,自一八六八年七月三日起,至七月十二日止的这九天之内,太平天国全境将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以悼念天王洪秀全。

    七月九日、十日、十一日三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代表、在京各大政府机关、企业、乡村的民众,以及在京的各国使领馆人员,都陆续前往设置于团结区内的人民大会堂的灵堂表示悼念,并瞻仰洪秀全的遗容。

    七月十二日上午九时整,团结区的人民英雄广场上,响起了太平天国工农红军军乐团那低沉的哀乐声。在运里,有近十万的各界民众参加的的追悼大会正在举行。

    太平天国政府主席杨秀清以无比沉痛的心情,亲自为他那个离去的老战友洪秀全致悼词。

    在悼词中,杨秀清从洪秀全始创拜上帝会开始,历数了作为太平天国这场伟大运动的前期主要领袖的洪秀全。对领导太平天国革命所作出的种种巨大贡献。

    他盛赞洪秀全,是组织和领导金田团营,率领着千万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们,打响了驱逐满清殖民者,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的第一枪的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而且,他还在悼词中毫不隐晦地承认,如果没有洪秀全,就不可能有拜上帝会的成立,就不可能有金田团营,也就更不可能有今天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太平天国。如果没有洪秀全早年所进行的那一切不屈不挠的努力,全体中华的民众,还将在满清的黑暗统治中,继续饱受痛苦的煎熬”

第二六二章 因为在那一刻,装殓着洪秀全遗体的红木棺椁,被八个“身份特殊”的人扛了起来() 
二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们一起。b将大平军建设成为了女旧册义卜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的新型军队。

    洪秀全曾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不仅以身悄则,更要求所有的官员们必须要对士兵小心提理视为骨肉一体”因此,在这支队伍中,官兵之间相互都有着一种极其朴素的战斗情谊的官兵关系。

    无论是高官,还是普通的一兵,大家的生活用品大体相同,吃饭时,官兵共坐一桌,再高级的军官的盘碗。也跟最低级的士兵一般无一。

    行军时,长官必须要把马匹让与受伤的“能人”伤员骑坐;必须特别地要保障他们的肉食供给,“以资调养”各级的将领还必须要抽出时间,亲自前往看视自己的伤病下属。

    太平军的军规中甚至还有这样的制度:倘若是遇到了天寒雨雪之夜,各级官长必须将自己的皮袍棉衣,借给衣裳单少的巡更、守卡士兵穿着,以抵御寒冷。

    套用某个时代的话来说,这种制度,可是绝对够的上是相当地人性化了。

    而在对军中各级官员的任用上,洪秀金所积极主张的选贤任能、论功过以定升贬赏罚的机制,也被广泛地加以了贯彻和执行。

    有功者必升迁,必受奖赏。

    当年在永安的时候,林风祥不过才是一个御林侍卫。但因其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每与官兵死战素称亡命”的强悍作风使得他无论是长沙、岳州,还是汉阳和武昌的几场大战中,均屡建军功。由于其功勋卓著,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扶摇直上,一直到了天官副承相的高级岗个。

    在太平军中,不论你出身的高低,也不管你是否有文凭、有资历,大家都个共同的起跑线上。那就是只要你肯在阵前英勇奋战、忘我杀敌,你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有了军功,你可以“朝为散卒”暮擢师帅。

    而你若敢违背天条和命令,导致攻守失利着。轻者不是降职就是革职,重者,脑袋则必然不保。

    洪秀全后来的宠臣蒙德恩,当曾因为攻克永安时立下大功,而被破格擢升为了殿右二指挥。但仅仅几个月后,就因为攻打长沙失利,而被革职。

    不过,那个时候的蒙得恩可不仅仅就是一个善于拍马屁者。在随后的武昌战役中,他并未因自己刚刚被免掉了以往显赫的官职而嫉恨,也未因重新走进“大头兵”的行列而感到没面子或是羞于见人,而是早已忘掉了过去的一切,继续冲锋在前。结果,正是因为武昌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蒙德恩又得以官复了原职。

    连满清一方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在太平天国的军队中,“授职必以能战嗜杀为上,倘皆不为,虽相从日久,未立功绩,断无轻加伪职之理。”

    早期的洪秀全正是以宗教与政治教化的形式,再加上严刑峻法所推动这种铁的纪律的实施,切实保证了太平军内部的统一和团结,强化了将士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了战斗力。官兵一致,军民鱼水,这才是太平天国这场运动刚一开始,就马上能够成为一场强大的革命风暴的最根本的社会基础。

    也正是由于有了洪秀全及其战友们打下的这个基础,林海丰和郑南才有可能对这支军队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造,使这支已经或多或少地都有了些觉悟的农民的军队,变成一支真真正正地知道自己在为谁拿枪、为谁作战的,背负着全中华民族的人民的期望的伟大军队。

    如果没有他早期所付出的那些努力,现在会是个什么

    在给洪秀全守灵的那个夜晚,望着静静地躺在鲜花和翠拍之中的洪秀全,郑南曾这样地问着林海丰。

    如果要是那样,到了这里的我们,也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与文化无缘,不得不更多地把寄托都放在神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