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突围之后,我率部属先向北杀,那里是长毛的腹地,也是他们的后方,反尔应当正是他们的七寸。我一路杀去,长毛必然回师追杀,而周大人就可利用这个机会领兵向西,再折向南,救援赣州。”余炳涛颇显大度地说,最后又笑着看看周玉衡,“如果周大人回师赣州解围成功,这就是奇功啊。”

    周玉衡这回是真的有些轻松地笑了,“余大人这个想法是把自己放到了绝境,却把希望留给了本官,本官意在不言中,话就不多说了,一切照余大人的统一安排做。”

    “好,突围的事情我来组织,不过,周大人还要做另外一件事情。”

    “什么?”

    “周大人要细心挑选一个能支撑吉安局面的官员,留下来继续坚守。”余炳涛一咬牙,“绝不能轻易地将吉安交到长毛的手上。”

    周玉衡是更钦佩余炳涛了,这家伙脑子就是好使,突围的同时再留下一只兵马坚守,突围之后人马面临的压力也就自然减轻了。“恩,本官想想,想想留谁更合适?”

    接替周天养指挥前十军,负责西、南两个方向防御的,是随同张遂谋一起来的国宗石凤魁。石凤魁是石达开的远房兄长,识文断字,又颇通晓武功。破安福、下永新,再克泰和及至攻取了庐陵,石凤魁指挥的十军和农军可谓是战无不胜。困城之后,石凤魁坐镇庐陵,利用县城里的父老瓦解吉安守军。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移,偷偷溜出城来,向天军投降的也多了起来。

    当接到庐陵知县杨晓昀愿意献出西门的回复时,石凤魁激动了。在石氏一门中,除去翼王兄弟和石祥桢他不敢比,其他几十个同门兄弟没一个能放在他的眼里。可是即使是这样,在西征大军里,他总是哀怨自己没有得到翼王的真正重视。在翼王未来亲自主持西征之前,他的地位还是蛮高的。东王信任他,在与同样是国宗的韦俊一同前来提督军务的时候,不仅给予了自己等同于侯爵的荣耀,还作为主将指挥一方。可惜好景不长,翼王一到,他的直线下降,甚至连以前是自己副将的韦俊也不如了,哪次大战都是作为副将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直到来到这里,他才终于有了体现自己真正才智的机会。

    他知道,西门,还驻防着那个曾经在怀德叫林凤祥望城兴叹,不久前又叫老将曾天养兵败折戟的余柄涛,这次有了这样的机会,不仅可以替林、曾二人一血前耻,更是会令自己名声大噪。

    石凤魁本来就因为巡视军营耽搁了的晚饭也不顾的吃了,他一面派人飞报驻节吉水的胡以晃和张遂谋,一面赶紧调集人马向城西运动,他要亲自领兵进城。

第三十一章“但愿石凤魁不要误了天朝!”() 
前十军副军帅曾天诰是曾天养的亲弟弟,从金田团营开始,就一直追随兄长麾下作战。比起在天军定都天京前还从未主持过军务的石凤魁来,战场上的经验显然就要多的多了。这个庐陵知县杨晓昀这仓促的献门计划,叫他起疑。请求接应的密信一发出来,仅仅给留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显然,天军就根本来不及全面调整已有的统一部署。万一要是诈降呢?

    面对曾天诰的质疑,年轻自负,又刚愎自用的石凤魁根本听不进去。他有他的道理,时间仓促怎么了?这正说明了这一切都是真的。自从庐陵乡绅有感于天军的仁义,而主动提出来可以劝降杨晓昀,并和杨晓昀接上头后,对方和天军这里的联系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再说,西门的主将是余炳涛,杨晓昀只是协防,对方当然是要寻找到一个最恰当的机会了?机会不是常有的,那要靠碰。

    既然说服不了曾天诰,石凤魁索性顺理成章地把曾天诰留在了庐陵,自己带上卫队,匆忙而去。

    按照统一的围城部署,对吉安的第一道封锁是由各地农军拉成的警戒线,主要是在城外建障设卡,后面才是各主力军的连营。

    石凤魁调齐了两个师的兵力,离开营垒,悄悄运动到西门。照杨晓昀信中的说法,今夜二更天,由于余炳涛的军兵连日防御,疲惫不堪,西门暂时全由他和从庐陵撤进城去的团练守卫。

    二更一过,城头上有几只火把在晃动,这是预定的联络信号。

    “回信号。”石凤魁命令着。

    随着天军回应的火把点燃,西门外壕上的吊桥缓缓放了下来,紧跟着,城门在吱吱嘎嘎的声音中开启了。

    这难道还会是诈降?石凤魁感到曾天诰当初的话有些好笑。他一带马,手里的大刀一挥,第一个跨过被推倒的障碍。

    吉水,胡以晃晚饭后打过针,就早早的回到自己的房间躺下了。他患的是肺痨,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肺结核。天京送来的药品,在连续使用了一阵子之后,他的病势明显有了些好转。

    张遂谋独自坐在烛光下,看着书。有人说他的近视是先天带来的,其实不是。金田团营前,张遂谋的家境并不是很好,在勉强读了几年的私塾后,就辍学下地劳作。他爱好读书,一天的劳作之后,凡是能借到的书,不分那一类,他都兴致十足地尽加细读,有时候是借助灶坑之火,有时候是凭借月光。渐渐地,眼睛出了毛病。

    现在,他在看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是他最喜欢的几本书之一,经常带在身边儿,尤其是里面有关诸葛孔明的描写,他更是百看不厌。刚吃过晚饭的时候,十一军白晖怀处送来一个消息,据几个逃出吉安城向天军投降的清军兵勇交代,城里的余炳涛部很有可能要准备突围。

    听到这个报告,张遂谋并没有太介意。围城嘛,自然免不了会遇到城里的对手要突围,四外早已是森严壁垒,各部都是大睁着眼睛,盯着吉安。清妖不突围还好,一露出头来,那就是自寻死路。他甚至都没有把这个事情去告诉一下胡以晃,胡总督的身体刚有些好转,他不想为这点儿小事情来打搅总督。不过,他还是派了个人去庐陵,向石凤魁打个招呼,余炳涛所处的方向,正在石凤魁的防御地段。

    “丞相,石凤魁处有人来了。”一个侍卫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哦,什么事啊?”张遂谋抬起头来,看了看随在侍卫身后,正站在门口的一个军官。

    “石国宗接到庐陵知县密约献城的计划,由于时间上的原因,在派我来禀报您和总督大人的同时,石国宗已经带兵去西门了。”

    “献城?”张遂谋奇怪地看着那个石凤魁的部下,忽然,他的脑子一大,“你说什么,凤魁他居然去打城了?”他嗖地由打椅子上蹦了起来,也不等来人再说什么,就火急火撩地奔出门去。

    胡以晃在半迷糊着。说他半迷糊,是因为他还在发着低烧,浑身乏力,他的手边儿还放着本有关天朝土地法的小册子。可恶的病总是想叫他昏昏欲睡,却又根本睡不安稳。

    在天朝首义的诸领袖中间,胡以晃的身份是不低的。除去首义的六位王,能比他地位高的也就只有秦日纲了。他出身武秀才,团营前,在这些领袖们中间,他的家境是最富有的,为了金田团营,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变卖了全部的家产充实圣库。这也就不难解释最初他在赣北大力推行圣库制度,无条件地没收一切私人财产的心态了。

    一年多来,赣北的大好局面还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他所制造的赣北“小天堂”还是没少受到来自翼王石达开以及天京的东王的责难,赣北在不是很情愿地取消了圣库制度之后,并没有完全纠正以前的斗争扩大化的局势。在军事上,他采取的一直是稳扎稳打的战略,在积极配合东征军取得浙赣交界军事行动的胜利之后,主要是巩固赣中北,而没有急于南下作战。当然,这里面也有他身体上的因素。

    现在,赣州收复了,翼王在指挥部队清剿赣南各地,吉安地区已经是整个江西心脏里的一颗钉子。在围困吉安的同时,各主力军都在利用一切机会拓展自己的空间,小股的部队也在四下讨伐,这个时候是万万疏忽不得的。

    听到气急败坏跑来的张遂谋一说石凤魁那里出现的情况,胡以晃同样先是一惊,本来就汗津津的身子顿时犹如被水打了似的,半迷糊的神志也清醒了许多。“这是诈降!”胡以晃强撑起身体下了床,一把扯出枕头下的宝剑,“这个石凤魁,他是求功心切。我们的任务是围城,要的是整个吉安,杨晓昀既然有机会投降,为什么不出城来?”

    “是啊,我也是这么的认为。晚饭后曾有过来的降兵透露,余炳涛似乎有突围的准备,两下一联系起来……”张遂谋摇了摇头,“凤魁一定是糊涂了。不过,凤魁既然有抢城的念头,不会没有周密的布置,他是个战将。”

    “不要说了,咳咳……”胡以晃剧烈地咳了一阵,身子也晃了几晃。他手按桌案,忍了几忍,拿着剑的手一挥,“要从最坏的地方考虑。马上通知各部加强防御的同时,把这里的机动力量赶紧开赴城北。遂谋啊,我是走不远了,只好由你亲自前去了。一句话,如果清妖窜出了城,无论如何不能叫他们长驱北窜。那是一条清妖的死路,可也是我们的弱点,围城久了,后方麻痹轻敌的现象不会没有。尤其是我们的后勤运输线,一旦被清妖盯上,是个了不得的事情。”

    “好,这里就交由你来坐镇了,我立即动身。”张遂谋转身走了几步,又停住了脚,“胡总督,清妖如果真是借机突围,就决不会是小股力量,或是余炳涛本部。我看一定是城内清妖主力要跑。这样,一旦事情真的发生,在判明清妖的动向后,除少数部队继续围城,主力要尾追清妖打,直到消灭干净为止。”

    “对,这个准备一定要有。我另派白晖怀带人马赶赴庐陵,这里有我和一线的农军在就足够了。”胡以晃说着,狠狠地一擂桌案,“但愿石凤魁不要误了天朝!”

    杨晓昀带着几个亲随,跑出洞开的城门,站在吊桥边儿冲着对面的天军挥手。同为国宗的石凤苞一见堂兄一马当先奔向吊桥,赶紧纵马抢上前去,拦住了堂兄的马头,“哥哥,你是一军主帅,不可造次,小弟在前面探路。”不由分说,石凤苞带着几十个随身侍卫就冲过了吊桥。

    一切还是那么安静,眼看石凤苞已经进了城门,石凤魁再也按捺不住兴奋,率领大队人马拥上吊桥,拥进城门。

    穿过瓮城,石凤苞心里一松,他刚想吩咐随后的侍卫们控制城头,月色下,半圆形耸立在城门周围的木栅叫他一惊,木栅后面有明显在晃动的身影儿。“上当了,快撤!”石凤苞大喊一声,随手一刀砍向尚在他身边儿,冷笑着的杨晓昀。

    石凤苞的这声喊叫,顿时打破了宁静的夜。

    木栅后面,城墙上,炮声、枪声骤然而起,利箭、灰石、火药瓶雨点似的丢进天军的队伍中,瓮城,顷刻间变成了个巨大的坟墓。

第三十二章石凤苞完成了他能够完成的一切() 
在密集的抬枪、火铳和弓箭的迎面突然打击下,跟在石凤苞前后的天军士兵很快所剩无几。石凤苞已经掉下马来,他身中数箭,脸上也在流着血,显然是中了枪子儿。剩下的几十个带伤侍卫和跟上来的士兵,慌忙中架起他,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他退进城门洞。

    城里埋伏的清军搬开木栅,叫喊着扑了上来。瓮城内外城门的马道上,大批的清兵也潮水似的涌了出来,杀向措手不及,又乱成一片的天军。

    内城门的门洞里,挤满了躲进来的慌乱不堪的天军将士,以外的打击,使这些曾经是骁勇善战的将士们,一时竟丧失了理智,丧失了抵抗的反应,脸上显露的都是一种人本能的惊恐。

    不知道是血糊住了眼睛,还是哪只眼睛受了伤,石凤苞的眼前只觉得模模糊糊一片,不过,他凭着本能还是看到了迎面扑过来的清妖。“弟兄们,大丈夫宁死阵前,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放一个清妖过去。”他一把推开搀扶着自己的侍卫,顺手夺过一个士兵手里的长枪,“跟着我,顶住清妖,为后面的弟兄们能退出去争取时间!”

    石凤苞狠狠揩了一下双眼,带着粘满一身的鲜血,踉跄着迎向对面蜂拥而至的清兵。“噗”,他手里的长枪扎进一个清兵的小腹,“兔崽子,看爷爷的!”随着这声狮子般的狂吼,他全身的气力叫到了两只手上,枪尖一挑,清兵飞了出去。紧跟着,锋利的长枪又直直地奔向了第二个,第三个清兵……

    这是在一个人生命到了最后的时刻,才能爆发出的一种超常的能量。石凤苞和他的弟兄们用他们那最后的凶猛和顽强,奏响了他们的生命最强音。在刺中第五个清兵的同时,密集的清军队伍后面,又打来一排的枪弹。石凤苞倒下了,跟在他身边儿不少天军将士也倒下了,陪伴他们的,还有冲在前面的清军兵勇。

    这是余炳涛只能采取的一种办法。他集中了三百多的抬枪和火铳,他需要的时间,必须尽快杀出城去,没有时间过多地去考虑是不是会伤到自己的手下。

    石凤苞完成了他能够完成的一切。遗憾的是,后面的石凤魁却没有能够按照他的期望全身而退。刚一进入瓮城,在第一起枪炮声中,石凤魁就不幸阵亡了。只是为了虚幻中的荣耀,他葬送了数以千计的天军优秀将士的生命,葬送了猛虎一般的兄弟,也葬送了他自己。不过,他一手制造出的悲剧,到此,还远远的没有结束。

    清军的伏兵在绞杀进入城内的天军同时,城头上的炮火猛轰天军的后队,打乱了天军行进中队伍。趁乱,清军突出了城门。

    石凤魁布置在城外的炮队,早已跃跃欲试地做好了两种准备,一是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炮火支援前面的步兵。二是携炮进城,投入后面的战斗。现在的突发事件,却使得他们那种准备都运用不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清军的炮火逞凶。主将已经中了敌人的埋伏,城内还有自己的弟兄,这炮根本就不能打了。

    然而,城上清军的炮火却不管这些,一直不停地在吼叫。突出城的清军前队,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