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田庄中的住户而言,这或许是件好事,各个豪族的宗兵家兵越多,庄内的百姓就越安全,可对文丑而言,这却不见得是件好事他是常山国中尉,“掌武职”,职责是保卫常山国,地方上的豪族武装如果太多,必然就会形成一种“群雄割据”的局面,豪族是土著,手下又有兵,很可能就不会太把他这个中尉当回事儿一旦如此,会有损他在国中的威权

    文丑放慢马速,叫田畴近前,问道:“我让你列的表你列好了么?”

    文丑再入常山国就注意到了豪强地主拥有过多私人武装的问题,因此命田畴遣人分去各县,暗查各县豪强武装的具体情况,叫田畴在查清楚后列一个表给他

    田畴作为文丑的左右手,对于这一个任务,很上心,答道:“元氏、石邑、栾城三县的已经列好了,去真定、九门暗访的人尚未归来”虽说文丑掌控了常山国,但是对于国中的豪族右姓的掌控力还是很弱的,如今黑山贼这个大敌已经不足为虑,那么文丑就要整治一番郡中豪姓的问题了。

    元氏在常山国的之中、石邑等县俱在元氏之北,其中石邑离元氏最近,三四十里地,其次栾城,真定九门两县离元氏最远,又以真定最远真定在常山国的最东北边,与巨鹿郡接壤常山国在整个冀州的位置是处在州之西北,南为赵国。东为巨鹿、中山,北为幽州,西边是并州刺史部,与并州的太原上党两郡相接

    文丑颔首。说道:“等他们回来后,你抓紧时间把表列好,呈给我看”

    “诺”

    说起暗查诸县的豪强地主武装,文丑不由又因此想起了另一件事,转顾戏元皓。问道:“元皓,藏身於郡西山泽间的黄巾余部盗贼的情况可摸清了么?”

    “郡西山多林茂,贼寇据之,前些日,我令人私募元氏壮勇,择其中胆壮敏捷能攀山越林并熟悉郡西情形者,共得了十四人,已全部派去了郡西,这几天陆续归来了四五人”

    “情况怎么样?”

    “还没有彻底摸清,只摸清了一个大概现在所知者:郡西的山里至少有五六股贼寇。有黄巾余部,亦有盗寇,最大的一股约近万余人,其余的或三四余人,或一二千人,或数百人”

    文丑心道:“我记得黑山军起时号称百万,这虽是个虚数,定有夸大,但二三十万人总该是有的,现藏身常山国境内的黄巾余部寇贼加在一块儿也才三四万人?”这却是因为文丑在常山的一系列发展。大大挤压了黑山贼的发展空间,再加上他已经剿灭了数支贼寇,是以现下常山境内的黑山贼才如此少。

    黑山军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太行山沿线的太原、上党、中山、赵国、河内等地,常山国是较为重要的一处。

    他揽辔徐行。时望野上田庄,时望郡西远山今天说是出城游玩,从表面上看他晏然从容,轻松自在,而实际上他重任在肩,却又怎能真正的放松?元氏就在眼前。短暂的半日清闲就此将要结束,马上便要继续投入到头绪繁多的军务诸事之上

    到任才刚十余日,急需处理解决的军务就有好几样了:豪强地主的私人武装郡西山里的黑山余部和寇贼郡兵的掌控等

    不过话说回来,他虽然想尽快立下更高的威望,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初来乍到,既尚不太熟悉地形,又还没有摸清郡西黑山寇贼的底细,却也自知此时却非出兵之时,否则急则必败,所以尽管心急,却也不得不强自按捺,以待时机

    到元氏城外时,暮色将至,城门口正是人多之时,他们这一行人皆佩剑,骑骏马,颜良赵云等更披挂甲衣,田丰且带着印绶,县人一见即知此必是贵人出行,纷纷给他们让开道路

    在他们前后入城的有几辆辎车,车中坐的或为元氏豪强士族子弟,或为王国官吏,听见百姓让道的乱声,掀开帘幕向外观之,看到了文丑等人他们中有的在国相冯公或其他王国吏员欢迎文丑的宴会上见过文丑,认识他,有的没有见过,不认识他认识他的,不免停下辎车或者催促车夫加速赶上去,和他打个招呼,说几句话

    大乱过后,消安宁的不但有普通百姓,贵族豪强更消能安宁

    文丑,英武敢战,多谋长,连董卓都被他击败了,有他在,在没有损害到个人利益的前提下,郡中的吏民豪强对他还都是很欢迎的文丑又能克己待人,对人谦虚有礼。

    今经战乱,县中不复以前盛况,行人车马少了许多,不过元氏到底是郡治,贵族豪强多,官吏也多,街上的人车还是有不少的文丑牵马行於人流中,每逢有人给他打招呼,便驻足稍停,含笑对话几句荀彧田丰从行在他的身后,赵云、典韦、李典、刘庆、文霸、等再其后中尉府在城西,他们是从城东门进来的,顺着东西大街向西步行

    元氏城的布局很整齐,从东城门到西城门,从南城门到北城门各有一条宽阔的大街,形成一个十字,在城中心交汇,这两条街是城中的主干道这两条主干道之外,在南北大街的两边,又各有数条支道,把整个县城分成了规模相等的十几个区域这些区域有的是官署,如王府国相府中尉府县寺等,有的是市,有的是手工业区,大部分是县民所居之里

    在主干道和支路两边,皆种有高大的树木,分布着一些酒肆等店铺(。)

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山余寇() 
文丑等沿东西大街而行,快到十字街口时,李宣轻“咦”了一声,说道:“诶,这家酒肆里何时换了酒娘?”诸人顺着他的目光向街南看去,街南边有一个酒肆,肆中分作三堆,坐了七八个人,一个年约二十四五,美貌丰韵的妇人正盘旋其间,给他们上酒九月的天气已变得凉了,这妇人却衣衫单爆只穿了一件绿色的襦裙,襦衣的领口开得很低,半露出丰腴的胸脯,恰好一失手,手上樽里的酒洒到了裙上,裙子一湿,不免沾到腿上,显出双腿的曲线

    文丑心道:“大乱过后,这酒肆的生意本来不好,今天却倒不错,有七八个人”又想道,“乱后缺粮,百姓无食果腹,这酒肆里却还在卖酒,……,明天得找李瑾李公说一说,看看能不能把这酒肆给禁了”他一面盘算这些,一面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那个酒娘。

    酒肆里的酒客大声哄笑,有两个人摸到这酒娘的身边,动手动脚这酒娘应是与他们相识,没有生气,只是掩住湿裙,半娇嗔半勾引的横了他俩一眼裙在下边,她这一掩裙,身子就半弯了下去,白皙丰腴的胸脯顿入观者眼帘,让人看得更加清楚了,姿态涅很是妩媚诱人。

    这只是一个插曲,最重要的还是位于郡中广大山区的黑山贼余寇的清剿问题,一日不除,则常山国一日不能作为文丑的大本营来建设。

    ( 常山国多山,境内山峦起伏,林泽多布,小的山峦数十,大的山峦有二,一名西山,一名黑山

    西山,顾名思义,大体在常山国的中西部,始自栾城县西五六十里处。东西走向,向西绵延数百里直接巍巍太行

    黑山,因其石色苍黑,故得名。南北走向,始自元氏西北约仈jiu十里,蜿蜒绵亘南下,过元氏,贯穿常山国南边的赵国。深入到司隶校尉部的河内郡,长数百里,其山幽深险绝,巉岩峻璧,山中曲涧回溪,盘纡缭绕,向来是盗贼丛起之地,亡命逋逃之渊

    西山且不说,只说这黑山,这黑山便是ri后张飞燕等太行山两侧义军得名之所由来。

    文丑起初不知黑山就在常山国境内。上月底从辰来上任,路经黑山,见此山险峻雄大,峭壁高耸,层峦叠嶂,罔陇绵延,乃询问当地乡民,方知此山即是黑山。

    黑山既在常山国境内,就算在常山国的只是一部分,哪怕只有几万人。他上任后就马上开始着手了解郡兵的情况,并令田畴抓紧时间核查郡中诸县各地的武装力量,又令戏元皓即刻遣人去侦察山中现在的“贼情”

    他非常有“时不我待”之感

    于此,一骑从元氏近郊的乡中驰出。披星戴月地向西北去,经灵山,过紫山,连续奔行了六十余里,到次日上午,到了黑山某处山谷外谷外有放哨警戒戒的武士这人从马上跳下。抓住迎出来的一个武士,急声问道:“将军在哪里?”这武士答道:“在谷中洞里”这人弃马不顾,匆匆地冲入谷中

    这处山谷占地颇大,三面环山,唯西北方有一出口谷中矮树高木,遮天蔽日,山石崎岖,溪流潺潺往日间,这里常有鹿兔狐狼出没,而如今在山壁树下,石上溪边,却搭起了许多简陋的棚屋,棚屋外立坐行卧着甚多的青壮年男子这些男子衣服各异,有的穿着褴褛的粗衣,有的披着黑色的轻甲,有的索性光着膀子,也有的却是穿着妇人的衣服,但却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都带着兵器,尽管五花八门,另一个是都披散头发。

    这些人正是在围攻文丑势力而战败的黑山贼众

    见有人冲入谷中,谷中的这些男子纷纷举目观瞧,大多认得此人,有人高声问话,有的给他打招呼,这人却一概不理,沿着从山谷深处流出来的一条溪水径往谷内奔山谷深约两三里,尽头有个山洞,洞口原本藤蔓缠绕,现在都被清理干净了十几个披甲持矛的壮汉守在外边

    这人说道:“我有紧急军报要报给将军”

    壮汉分出一人进去通报,很快出来,说道:“将军唤你进去”

    因为带来的军报太重要了,这人尽管一夜未眠,驱马奔行了六十余里,但精神却仍很好,快步走入洞中

    洞深五六丈,宽二三丈,阴暗潮湿,两壁插了不少火把地上洒了厚土,土上铺了七八领草席正中的席前摆了个案几席与案几尽皆粗陋,案几只削去了树皮,连漆都没有涂,一看即知是就地取材临时赶制的此时,这几面席上皆有人坐正中席上箕坐着一个壮年男子。

    这男子年约三旬,眉短嘴阔,紫红脸,胡须黑茂如果典韦李典在,他俩会发现这人有些面熟,似与丈八左豹长得有点像这人正是丈八左豹之弟,因其须浓,黄巾军中呼为“左须”

    这时,右边席上一个黄巾小帅说道:“将军,我军兵少,只千余人元氏大城,先时黄巾别部屡攻不破我等要不要通知一下黄髯和王当,叫他们齐来助战?”却是前去探查了文丑势力的斥候。

    王当,是常山国境内山中的另一股势力,不过却不是黄巾,而是寇贼。

    此人是常山国本郡人,数年前杀人犯法,畏惧刑诛,遂与同伴逃入黑山黑山险峻深幽,从前秦时起就是犯法亡命之徒的逃亡藏匿地,并且有一些不愿受州郡管制逃避赋役的强民也多遁身山中,成群结伙,打猎为生,人一多,又悉为强梁不法之辈,难免就会聚集成寇这王党有勇力,轻侠好客,在常山国很有些名气,便被一股寇贼推为了首领随后,山中其它的盗贼或来投奔他,或被他吞并,渐渐的成为山中最大的一股盗寇,拥众千余黄巾乱起,他亦趁机出掠郡县,裹挟丁壮,壮大声势,如今其众已达五千余,远超过左须黄髯两部之众

    左须听了这个小帅的建议,心道,“元氏大城,我部人少,打它的确不易,可是如果叫了黄髯王当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赵云主阵() 
这谋士对那小帅的建议不以为然,说道:“元氏虽是大城,然前常山中尉屡战屡败,至战败身亡,郡兵或死或逃,现在也没剩下多少了此常败窘促之军,不足为虑,这元氏早就被我黑山别部夺下了

    “将军,正因为元氏是大城,所以县内存储之粮谷财货肯定很多与其分与黄髯王当,何不独占之?围攻虽败,尚有十万众散入山中,冬将至,山中寒,各部缺衣食我部若能独击元氏,破之,则将军既扬了情义之威名,又得了粮谷兵械财货,就可以趁机招揽诸部,诸部就算不为将军威名,只为衣食,也会趋之如骛,得此十万众,何愁不能成大事?

    “将军若嫌兵少,可以沿路多打旗帜,行军时以树枝绑马尾,纵马扬尘待至县外,裹挟乡民,号称万人,击之荀贼死,其部无主,县中震骇,我大军至,城定惊乱,取之易矣”

    左须乃从此谋士之言,率本部三千余出山。

    对于黑山、古籍中所记之“(邢州沙河县)黑山,在县西四十里”“(邢州青山县)黑山,一名青山,在县西二十里,幽深险绝,为逋逃之渊,以周太祖讳黑,改黑山为青山”“墨子尝居汲郡黑山”“犊子邺人在黑山,常一黄犊来邺城沽酒”,“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浚县黑山)西北八十里,周五十里,数峰环峙,形如展箕,石se苍黑,巉岩峻璧,曲涧回溪,盘纡缭绕汉献帝初平初,黑山贼张燕等聚众於此,掠河北诸郡县……,或谓之墨山其西又有陈家山,连亘而南,下临淇水石壁屹立,高二十仞又鹿肠山。在县西北,与黑山相接后汉初平四年,袁绍引兵入朝歌鹿肠山,讨於毒等贼是也”“(卫州卫县)黑山。在县北五十五里,汉末眭固白绕等起黑山,聚众十余万,号黑山贼”

    元氏在今之河北,浚县汤阴在今之河南北部。这些地区均有黑山由此,黑山大约是条傍太行山东麓,从河北南部蜿蜒南下及於今河南北部的大山

    当晚,左须带兵出谷。。;

    谷外远处埋伏了两个骑士,见他们借助夜色,出谷向东南边的元氏方向迤逦行去,当即抄小道,亦往东南边打马疾去。

    这两个骑士人带两马,马歇人不歇,疾驰了一个多时辰后先渡过了一条河水。继而到了一处山下。此山名叫紫山,古老相传,昔尝有紫气,与此山接,故此得名。因为山上有战国赵时马服君赵奢的坟冢,亦谓之马服山。

    此山在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处,占地甚广,方圆四五十里,是距离元氏最近的一处大山,其主峰高百余丈。亦是元氏近处最高的一座山峰。其山也,山势耸拔,岭麓回复。立在主峰上南北观之,北边群岫堆螺。南边丘岗起伏绵延数十里。山北四五里外有条数丈宽的河曲折流过。

    既占山水之形胜,又临南北之官道◇须部从西北边黑山的山谷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