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文丑-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来有必要再同审配先生言谈一番了,看看他是什么看法,想来也不会同意吧不然许攸这个大名士如何会找到自己呢?因该是在审配先生那里碰了壁,方才选择了我这个无名之辈。”文丑暗想到,却也分析的七七八八了。

    翌日,文丑携带着一日的精心准备,再次来到审府,登门拜访这位审家家主这一次的谈话,算是基本奠定了文氏与审氏两族的交往交易。当然这其中是偏向文氏的,也算是审配的一个潜力投资吧。虽说那些物资于自家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文丑来说,却是能够让自己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的。

    当然。对于昨日许攸来访之事,文丑同样咨询了审配的意见。。

    。。。

第五十一章 丑所忧() 
;但是就当下之情况来看,孙坚并没有通从文丑的劝告,还是因为王叡向来轻视他为武人,而趁机报复性的杀掉王叡,而现在他已到南阳,南阳太守张咨正如原本历史上那般的拒绝供应粮秣给孙坚,而孙坚亦是顺势将其斩杀了。

    文丑见田丰似乎还有话言说,问道:“可是孙将军信中还有它言?”

    “不错。孙将军提及,他刚到南阳,驻兵鲁阳的后将军袁术就遣人来见他,问他往何处去,邀他不如共驻鲁阳,言称愿供其军需,并言称愿上表朝中,表举孙将军。”

    “孙将军怎么回答他的?”

    “孙将军信中说:他告诉袁将军的来使,不日就会前往鲁阳会合之。”

    文丑心道:“讨董的诸路联军几乎全是袁绍这边的人,袁术在鲁阳孤苦伶仃,势单力独,自然也就想着能够拉拢、延揽到一些势力为自己诸位了,毕竟他才是‘四世三公’之袁氏的嫡子,而不是现下风光无限的袁绍。”

    原本的历史之中,孙坚也正是投从袁术,一是因袁术也是袁家子弟,二是因他需要有人为他供应粮械,不过如今,文丑和孙坚在暗中搭上线,则必然会影响到孙坚对待袁术的态度,虽说不见得能够得到使得孙坚拒绝袁术延揽之特效。但是孙坚不再受到袁术粮秣限制却是肯定的了。也就是说,孙坚可能得到较之历史之上更为辉煌的战绩。

    文丑对于孙坚接受袁术的延揽也在意料之中,限于他们名声之影响力有限,是以他料到其同孙坚的联盟也只能在暗中进行,他可没有袁氏能够给予孙坚所带来的好处。既然如此,那就是多说无益了,所以他也就是听了一听,问了两句,便不说此事,只是在静等事态的发展。

    郡中军政事物、县人风评议论、迎接孔伷、问及孙坚,这些事情说完。接下来便是要说文丑之所以不入县中、而先到兵营的重要缘故了。

    文丑把左部校尉卢亮、右部校尉韩猛两人叫到近前,说道:“颍川武库的甲械分给你们了么?”

    文丑麾下诸部,前、后、中、骑四部是野战主力,甲械多全。左、右二部是二线预备,军械并不是很齐全,所以当日在从周路那里问得颍川武库存有足够武装三千人的甲械后,他即吩咐周路和军中,这批甲械弄到手后。先选精良的补入前、后、中、骑四部,余下的就都分给左、右二部。

    卢亮、韩猛答道:“我二部各领得兵械一千余套,现已悉数发下,虽仍未足整部所用,可大半部的兵卒也都已甲械在身了。”

    “余下不足之数,我再想办法给你们弄来,现下有几个当务之急,需交由你二人立刻去办。”

    “请将军示下。”

    “孙坚已至南阳,将入鲁阳,方亮。你带你部人马立即赶去郏县,分兵父城,以静观时变。”

    “诺。”

    “荀若,我军已至颍川,不知酸枣情形如何,你带你部人马立即赶去长社,分兵鄢陵,与酸枣之驻兵通声气。”

    “诺。”

    应完诺,卢亮略微奇怪地问道:“明公,察孙将军之兵和酸枣通声气虽都是要紧之事。可似乎却也不必各以一部人马前去吧?”

    文丑麾下除了那两三千新投的颍川轻侠壮士,共有一万三千余人,而卢亮、韩猛两部人马共计四千,一下就分出四千人。只是为了去查看孙坚和与酸枣通声气,这未免有点奇怪。

    帐中都是自己人,文丑也不隐瞒,说道:“后将军袁术屯兵鲁阳,虽同为盟军,我郡亦不可无人驻守郡界;孔豫州将至。他是豫州刺史,又拥四万余众,对我军的到来会有何想法,你我现在都不能知,亦不可不防。”

    卢亮、韩猛明白了文丑的意思。

    鲁阳在南阳郡的最北边,挨着颍川郡,离颍川郡的父城县只有六十里,离父城北边的郏县也不到百里,袁术、袁绍虽共举兵讨董,但他兄弟二人不和,袁术会不会干出什么“亲痛仇快”的事儿,文丑是拿不准的,所以必须要分屯重兵在郏县、父城,名为察看孙坚引兵而来,实为镇守郡界,而文丑深知这是一场诸侯混战、割据建立之战斗,自然会在这一面安排妥当。

    长社在阳翟的东北边,两县接壤,而鄢陵又在长社的东边,这两个县是郡东最北边的两个县,

    虽是离酸枣最近,可文丑分兵在此,主要却是为了呼应阳翟,与阳翟成犄角之势,好抢在孔伷入郡前就站稳脚跟。

    同时,韩猛在郏县、父城,卢亮在长社、鄢陵,还能一镇郡南、一镇郡东。

    文丑虽深得颍川郡人的欢迎,可各县的长吏都是外郡、外州人,他们会怎么想?文丑不确定,现有了韩猛、卢亮这两支人马分镇南、东,而文丑自坐守阳翟,震慑西、北,那么就算有县长吏倾向本州刺史,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或者不敢翻什么风浪了。

    固然,卢亮、韩猛这两部人马都并不是文丑势力的精锐,但是其的战斗力也是非凡的,可到底是几千人员,现又配上了甲械,对付董卓的精兵强将肯定是不行,但镇压一下各县,对付一下刚募兵不久的袁术却是不成问题的。

    而至於孔伷将至,他麾下四万余人马,文丑此时分兵,岂不是自弱声势?却亦不要紧。

    一来,文丑帐下的精锐都被他留在了阳翟,虽只万余人,战斗力却不一定比孔伷的四万余人差。

    二来,已经知道了孙坚兵入南阳,很快就会到达鲁阳,并且其一路而来还杀王叡、张咨,兼并了此二人之部,孙坚此回带的兵马较之原本历史上还要多上不少,再文丑和他联兵就是三万多人,再加上络绎来投的颍川轻侠壮士,料到最后,兵马总数少说也会有三万大多,就是不比孔伷的人马多,但也不会差太多,更何况孙坚的部曲同文丑之兵一般,亦多是老卒,到时两军会合,战斗力更是会远胜孔伷,即便出现矛盾和冲突,也足能稳占上风了。。

第八十九章 丑之忧() 
这一战虽说经胡轸的援兵尽数消灭了,但是文丑、孙坚之兵也有不小的伤亡,这也算是此次出兵以来,打得最为艰难的一仗了,由此可见董卓之军的精锐程度。

    战罢,没有怎么参战的新卒上来打扫战场,参战的兵士到一边儿休息。

    一个又一个的伤员被打扫战场的新卒们从战场上小心翼翼地抬下来,集中到一处,军医匠李当之更是一身血污,亲自上手,带着军医匠们加紧给伤者裹创治疗。

    文丑、孙坚等人巡视伤营,因是临时建筑,营中甚是简陋,上边没什么遮掩物,地上也极少有铺垫,只在外围扎了一圈木栏,以与外界相隔,足有好几百的伤兵就这么露天地坐、卧於土上,伤口流出的鲜血染红了脚下,轻者箭伤刀创,重者臂断腹开,有的伤员伤势较轻,或意志力较强,还好点,只是在低声的,有的伤势较重,疼痛难耐,发出刺耳的惨叫,更有那伤势太重了,疼得受不了,偏又还没有昏过去,恨不得满地打滚,两三个医匠都按不住。

    跟着文丑来伤营巡视的有几个在颍川时来投的文士,目睹此状,都是脸色发白,早先因大胜而产生的兴奋之情早不翼而飞了。

    不久文丑、孙坚等在巡视完毕之后,就回到中军,开始商议下一步方案策略。

    “今战既胜,伊阙以南已无大敌,以我之见,我军当高奏凯歌,趁胜勇进,休整个一日半天后就拔营起军,直去伊阙诸关。以扣洛阳之门。”文霸兴奋言道。

    颜良同意他的建议,言道:“董兵号为凶悍,而将军连胜之,我等连战连胜,士气正高,正应该再接再厉。此去伊阙诸关不到百里,我愿领兵先行,为大兄开道。”

    文丑转而问孙坚道:“文台兄,卿以为呢?”

    孙坚虽是猛鸷,可他久经沙场,又是亲眼见过董卓部中精卒的骁悍程度的,所以并不赞成颜良、文霸的乐观,他说道:“我军虽是连胜,可那是因为历战上阵者多是老卒。新卒多旁观而已,因是才能与董兵抗衡,数胜之。伊阙诸关中董军三万,就算并非全为精卒,可倚诸关之险,兵马又多过於我,而我连战之下,兵卒已疲。当此之时,却非是进击伊阙之时。”

    颜良问道:“那以将军之见。我军现下该当如何?撤回去么?我军三日两胜,歼敌近万,士气正高,此时后撤,恐有伤士气啊。”颜良虽说因为文丑的缘故,对于孙坚颇为尊重。不过却并不怯懦。

    文霸亦道:“不错,士气可用,如此时后撤,似为不妥。以我看来,与其后撤。不如进军,

    另一豫州校尉亦提议道:“我连胜董兵,想那胡轸定已震惧,料来是绝不敢再出关来与我战的,便是如将军所言,我军累战,军卒已疲,可既无胡轸出关之虞,我军便自可先到关外,然后筑营,再从容休养体力。”

    孙坚不以为然,觉得颜良、文霸等太盲目乐观了说道,“昔我从故太尉张公讨边章、韩遂,董卓同在军中,屯营虽不在一处,可我也是见过胡轸的,此人虽难与我和子孝相比,却亦沙场一老将,岂会料不到我军连战,兵马已疲?我军如现在就进军伊阙诸关,他连败之下,为提振士气,必然会遣精兵逆击,以我连战之卒,又行近百里之地,一旦遇袭,必败无疑,……断然不可於此时进军!”

    文丑先对颜良、文霸等说道:“二位贤弟及张校尉所言不错,我军目前士气正高。”又对孙坚说道,“然文台兄所言亦对,我军连战之下,已成疲兵,不可冒进。”文丑却是采用了中庸之策。

    对文丑,颜良、文霸是很服气的,颜良说道:“那么,大兄我等现在该怎么办?撤军么?”

    “此次击董,非只有我等一路,孟德、本初亦各为一路。我军现既已打开了通往伊阙的道路,那么以我之见,暂时就不必着急,可先遣骑去孟德、本初处,看看他们两路现下的情形如何,都各是进到了何处,等探清楚了之后,可再商议击伊阙之事。”

    文丑说着这番话时,心中想道:“我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孟德似乎击董不利,兵败险亡,他如仍与原本的历史进程一样差点战死,那只我与本初这两路人马是断难获胜的。”

    袁绍只遣了千人去孟津,人数少不说,离文丑这里还颇远,文丑是指不上他这一路来帮忙的,唯独能指望的只有曹操这一路。

    如果因为自己的参与而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文丑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中,袁绍好像是根本就没有派兵进战,而现下虽然少,可好歹也是遣了千人出战,这应该已算是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了一点历史的进程,那么曹操在原本历史上的命运会不会也因此而得到一点改变?不再战败?如果会,曹操这次没有兵败,那么有他在荥阳、轘辕关一带顶住徐荣,同时分走部分坐镇洛阳的董卓的注意力,文丑和孙坚倒是可以进击伊阙,试试看能否取胜,可如果曹操仍与原本的历史进程一样,兵败了,文丑自忖之:“我也就唯有立刻撤退一途了。”

    “唯有撤退一途”,这不是因为文丑怯战,而是形势使然。

    曹操如没有败,他一方面可以拖住徐荣这一路人马,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散董卓的注意力,可他如果败了,一方面,徐荣这一路董兵就空出来了,另一方面,董卓也就可以不再考虑轘辕关的安危,而可以集中力量对付袁绍和文丑了。

    袁绍派出的兵马只有千,又是在黄河对岸,对洛阳的威胁实在不大,董卓十有|九会先对付文丑。

    因为现今是三面受敌,文、曹、袁三路兵马初起不久,各处战场的战况尚未明了,所以董卓留在洛阳的精锐都还没有出动,在静观变化,李傕、郭汜这些董卓亲信的悍将就不用多说了,只说那吕布,吕布这个人的气节虽不怎么样,可在战场上却是一个强敌,“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他带的并州兵,论精悍程度绝不在凉州兵下,他本人的武勇更是出众,麾下又有高顺、宋宪、魏续、郝萌、成廉、魏越等一班猛士,皆号为健将,远非杨定诸辈可相比。。。

第九十一章 胡轸出兵() 
面对文丑如此语气之问,那人恭谨言道:“小有交战,胜负未显。闻得主公与孙将军等进击连胜,斩获愈万,曹将军欣喜非常,叫我带回话给主公,言说兵家贵重,伊阙诸关有董兵三万,胡轸号为悍将,主公虽连胜,却最好不要急进,可稍待之,等他这边出了战果,再与袁车骑那里联兵三路,共议击讨事。”

    既然曹操安然,那么文丑也就放心了,同样对于袁绍之军的动向也有了兴趣,开口问道:“淳于琼现兵在何处?”

    那人恭谨答道:“在河阳津。”

    文丑皱眉道:“那其可曾同董军交战?”

    那人言道:“淳于校尉只是率兵与董军隔河相持,并未有战。”

    袁绍说是遣淳于琼去孟津,实际上淳于琼并没有去孟津屯兵,孟津在黄河南岸,现是由河内太守王匡的部曲韩浩统兵在驻,淳于琼没有去和他合兵,而是亭在了孟津对岸、黄河北边的河阳,他这里不是与董军对峙的前线,与董军隔着黄河,当然就不会和董军有战事。

    可问题是,他如果不去孟津,只韩浩一人在孟津,靠他的那点兵力,守城尚且勉强,又哪里还会有余力再出击董军,策应文丑、孙坚和曹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