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夜,武汉十多万民众举着火把游行,火把烧红了武汉三镇的天空,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郭沫若、田汉等文化名人。

    7月7日这天,卢沟桥事变一周年,武汉三镇七家电影院和18个电影放映场,都在连续滚动式地放映,中央电影制片厂拍制的纪录片《抗战特集》:黄河水灾实录。场场座满感情丰富、特易激动的武汉人,使电影场满是痛哭之声。中央大剧院里,一位老太太哭昏过去,竟再也没有醒过来。

    军令部战讯发布组,按上峰意图连续泡制日机炸开黄河大堤的新闻。蒋介石委派陈诚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组织武汉各新闻机构前往郑州实地采访,参观新8师排演的军民堵口场面。……

    虚虚实实尽管是兵家韬略,但作为武汉市民,确实被中央电影制片厂实地拍回来的画面颠倒魂魄了。……滔滔的洪水,淹没的村庄,逃难的民众,遍地的尸体,哭嚎的弃子,枯槁的手臂和行乞的破碗,……控诉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武汉民众的抗战热潮,掀翻了武汉三镇。汉口车站挤满了参军上前线的热血青年,一车五百人,一车又一车。五座固定献金台,三座流动献金台,献金民众达到一百多万人。

    江汉关前,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第18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国民政府参政员王明、博古、董必武、吴玉章、林柏渠、邓颖超等,捐献了他们7月份的全部薪金。

    **从延安打电报到武汉,捐献他参政员的全月薪金。

    武汉卫戍总司令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军委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将一万元支票放进募捐箱,高高地举起双手,向长长的献金队伍致敬。回报他的是热烈的口号。陈诚笑眯眯地走下献金台。

    主演《热血忠魂》的影星黎莉莉,是武汉家喻户晓的人物。她走上世界大剧院的献金台,将刚结婚的纪念戒指从手指上摘下来,放进募捐箱里,捂着脸哭着跑开了。

    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在教师带领下,有的拿着纸币,有的捧着镍币,像交考卷似地排着队走向献金台。

    这一天,绵连不断的献金队伍,包罗了武汉三镇的各色人物。普通市民、各类商贩、报童、车夫、**,……报章载文感叹:“商女也知亡国恨!”

    江汉关有个叫赵义的老汉,是个乞丐,他捐了一角大洋。记者采访他,他说了八个字:“抗日救国,匹夫有责!”

第242章 湖口失守() 
6月26日,马当失守。29日夜,日军继续在彭泽以西登陆,并冲入彭泽县城。次日上午,在彭泽下游约七公里处,又一股日军登陆,彭泽失守。

    罗卓英急调驻守湖口的第77师反攻彭泽,另调驻守南浔、湖口间的第26师推进至湖口。却不料日军占领彭泽后,派一部以汽艇绕至上游登陆。这样第77师尚未攻克彭泽,湖口即已告急。

    湖口地处鄱阳湖口,为九江之门户,若被日军占领,其舰艇即可直入鄱阳湖活动,威胁中**队后方。

    为加强湖口防御,陈诚当即调整部署:指派第43军军长郭汝栋兼任湖口区指挥官,归属第34军团军团长王东原指挥,又命令王东原率部反攻彭泽。

    郭汝栋即以第43军第26师驰援湖口,接替第77师防务;王东原则指挥第77师、第16师及第16军之残部,向彭泽及娘娘庙进击。

    7月2日,第16师以凌厉攻势连破龙山、法官尖、双峰山之敌,推进至彭泽,与日军波田支队约一个团,展开争夺战。第16师多次发动猛攻,经过一夜激战,歼敌数百人。

    日军从马当调兵增援,王东原见该师一时难以得手,即令第16师留下四个营兵力与敌对峙,该师主力集结于太平关以西地区待命。

    7月3日,第77师当面之敌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宁家垅猛攻,敌我几度短兵相接,各伤亡数百人,形成对峙局面。

    同日,日军两个联队在飞机大炮掩护下,沿江向第26师阵地猛攻。守军奋勇抵抗两昼夜,与突入要塞之敌,反复肉搏冲杀,伤亡惨重,日军施放毒气,守军中毒甚多,阵地被敌突破。

    罗卓英命令:第34军团火速向湖口之敌侧击,第11师推进至太平关、王斯温桥之线,截击由彭泽西进之敌,并掩护第34军团侧背,另以一部于黄土岭附近,掩护第11师右侧。

    罗卓英指挥各部队与日军波田支队及第106师团反复冲杀,敌我都伤亡惨重。然而奉命向湖口侧击驰援的第77、第16两师,被日军所牵制,始终不能按要求行动;王东原也始终未能与困守湖口的第26师取得联系。

    7月4日,湖口终陷敌手。

    1938年6月,日本大本营除了部署兵力于占领区外,还集中了波田支队(台湾旅团)、第16师团、海军陆战队约一个旅团、第2舰队所属各舰及台湾、旅顺舰队各一部,大小舰艇共约六十艘、运输汽艇约七八百艘,准备向西进犯。

    日本大本营《关于攻占武汉作战陆海军协定备忘录》其要领为:

    “一、华中派遣军以第11军由扬子江方面,以第2军由大别山麓方面进行作战,在占领武汉地区要地同时,尽可能大量消灭华军。在此期间,航空兵团进行空中作战。二、中国方面舰队以第3舰队进行扬子江溯江作战,在击败当面之敌同时,占领水路,协助陆军攻占武汉。在此期间,航空部队进行空中作战。”

    根据大本营下达的第133号“大陆令”,参加武汉会战部队已达20余个师团。

    战斗序列是: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参谋长河边正三中将。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中将,参谋长町尻量基少将。该军辖: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第10师团,师团长筱冢义男中将;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第16师团,师团长藤江惠辅中将;骑兵第4旅团,野炮重炮第5旅团,战车第7联队,海军陆战部队。

    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参谋长吉本贞一少将,副参谋长沼田多稼藏少将。该军辖: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第9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第27师团,师团长本间雅晴中将;第101师团,师团长伊东正喜中将;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波田支队,支队长波田重一中将;石原支队,支队长石原常太郎少将;海军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兼);土师池海军陆战队,战车第2联队,野炮重炮旅团。

    直属兵团辖:第15师团,师团长岩松义雄中将;第17师团,师团长广野太吉中将;第18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中将;第22师团,师团长土桥一次中将;第116师团,师团长清水喜重中将;航空兵团,司令官德川好敏中将;第1、第3、第4飞行团。

    日军占领马当、湖口后,日军大本营决定,将原属“华北方面军”指挥的东久迩宫稔彦第2军纳入“华中派遣军”畑俊六指挥。畑俊六以大兵团控制其占领的京、沪、杭地区,防备中**队反攻,企图以第11军、第2军对武汉实行南北呼应,两面夹击。武汉形势危急!

第243章 蒋介石召见陈诚() 
为保卫武汉,蒋介石在武汉官邸召见陈诚,交谈有关事宜。

    蒋介石说:“马当、湖口失守,倭寇全力向我们进攻,武汉形势越来越紧了。你们看现在该怎么办?”

    陈诚说:“现在日寇企图已很明显,下一个目标将是进攻九江。”

    “九江一定不能失守!”蒋介石说,“你告诉张向华,一定要保住九江,一定要保住!”并问陈诚:“辞修,你的作战设想如何?”

    陈诚说:“两天前,部下与张向华和薛伯陵研究过敌情,一致认为,日寇将竭力攻占九江、黄梅我前线阵地,以便集中兵力向我进攻。我军则针锋相对,以击破敌寇于鄱阳湖西岸,及富池口以东长江右岸为目的,即由管枥市经九江至田家镇间,沿湖及沿江拒敌登陆。但是,中外战争史上,极少有计划登陆而失败者,更何况敌寇有强大的海、空军配合,而我军火力相比较弱,对遏制日寇登陆没有强烈火力,是很难奏效的。所以,如果日寇登陆成功,我们再以大兵团予以歼灭。”

    蒋介石强调说:“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军应立于外线,向长江或鄱阳湖方面压迫日寇,迫使其原路退回或就地歼灭!这一点,不仅要向张向华说清楚,还必须向各级部队长说清楚,对于作战要求,必须贯彻到底!”

    他顿了顿说:“我们作战失败,就因为作战要求不能贯彻,有的部队长‘自由作战’,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顾前也不顾后,打不好一撤了之。这种情况,应该由战区指挥官负责任!此外,战区指挥官,也必须做到兵力部署心中有数。部署得当才能指挥有方。这就是所谓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辞修,我想知道第九战区是如何部署兵力的,如何?”

    他看了看陈诚。

    陈诚笑了笑,走到墙壁上的巨幅地图前,指着地图从容不迫地说:“根据对敌情的分析,第九战区兵力部署如下:薛伯陵第1兵团,主要任务是阻止敌寇由鄱阳湖入侵。以江西保安团及第74军一部,由管枥市至星子间沿湖设防,并加强工事构筑;以第30军控制于车公、进贤,第66军控制于南昌,第74军主力控制于永修、德安间。

    张向华第2兵团,主要任务是确保九江及田家镇要塞。以第8、第25及第64军担任江防,控制星子、姑塘、九江沿江及沿湖一带;第2军配置于田家镇要塞,第54军配置于码头镇、富田口要塞。第3集团军配置于瑞昌、阳新间;第4集团军配置于黄老门、马回岭之间;第30集团军集结于富安、上高之间;第31集团军集结于丰城、青江之间;第32集团军集结于咸宁、蒲圻之间。第20集团军在南昌、万载之间对东构筑工事;第46军在通城、临湘、城陵矶间对北构筑工事;第197师备守长沙。

    炮兵主力配置于星子、九江、田家镇间沿江地带。武汉警备部队加强工事,完成战备。本战区兵力部署大致如此,并已将此上报军委会批准。”

    蒋介石听了满意地说:“好,一个指挥官,就应该对自己负责的战区兵力部署了如指掌。德邻,我想,如果我们的将领都能像辞修这样,就不会打败仗了。你说是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又问陈诚:“辞修,你看保卫武汉的前途如何?”

    陈诚说:“这已有既定方针啊!保卫武汉只是我们长期抗战中的重要一环,持久消耗战的一部分,达到这个目的就足够了。”

    “那至少也要抵抗三个月。”蒋介石固执地说,“我们必须赢得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否则,我们今后的继续抗战就更困难了。”

    陈诚想:委员长太“迷信”国际了。用将士的鲜血和生命,去换取廉价的“国际同情”,代价未免太昂贵了!仗要根据战局的实际发展打,不能看外国人的脸色行事。他沉默片刻说:“我们尽可能阻遏日寇,三个月内不要失去主动权。”

    蒋介石点点头说:“好,这就好。”

第244章 陈诚治军讲民主() 
陈诚官邸。陈诚与薛岳和张发奎讨论完军机大事,设便饭为两位将领饯行。

    席间,陈诚见他们心情沉重,便安慰说:“两位只管放心地去指挥作战,军需、兵员若有所需,可直接来电,我当亲自督办,决不使前方有缺;战事紧张之时,我当亲到前线,与两位共同指挥作战。”

    薛岳苦笑道:“军需、兵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指挥有效,能得上下理解。前一段时期作战,每每军令不能贯彻,此乃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些将领视作战命令为儿戏,奉命不到位,作战不向前,这仗还怎么指挥呢?一旦失利,委座盛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动辄就训,甚至加以处分,也很难使人接受。”

    张发奎也叹息道:“一些黄埔将领养骄了,自恃是‘天子门生’,根本不把我们的命令当回事。这样指挥起来确有困难啊。”

    陈诚承认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却勉强安慰道:“不听命令的,毕竟是个别人。而且前一段时期,委座已严厉制裁了一些失职将领,我想总会起到一些积极作用的。刚才我说过了:关键时刻我会亲到前线,共同指挥军队。两位都知道,我是不讲情面的,所以若遇有这种事,两位不便处理,请告诉我,由我来处理好了。这一点两位能信得过我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薛、张二人点头。

    陈诚继续说:“至于说到理解问题,两位只管放手去指挥好了。我们每做一件事,只要对得起国家、民众和做军人的良心足矣。我想是非虽一时不明,终有明白之日,何况战局的发展和结果,会证明我们的所作所为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指挥中谁也不能保证不出错,这就是‘战场上无常胜将军’的解释吧。如果我们总是顾忌出错,就不能大胆指挥作战,在战场上谨小慎微,只能被动挨打。两位放心去指挥吧,出了什么问题,有我一力承担。伯陵和我共事时间长一些,了解多一些,当能相信我这不是在开空头支票。”

    薛岳点点头,对张发奎说:“辞修确实是很有肩架的人,过去不少代我受过,否则早受委员长处分了。”

    张发奎说:“辞修的为人我是佩服的。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我一定努力指挥打好这一仗。”

    “那我恭候佳音,但愿捷报一日三传!”陈诚端起酒杯说:“干杯!”

    三人同起杯一饮而尽。

    放下杯,陈诚问道:“向华兄,请问你对敌情的判断如何?”

    张发奎说:“我对敌情有两种判断:第一,日寇可能避开九江正面,以主力向星子附近登陆,进犯南昌指向长沙与岳阳、蒲圻、咸宁,切断粤汉铁路,以大迂回战略行动来包围武汉。如果日寇按此战略进行,至少需要五个师团以上兵力,才能保持遥远的后方联络线。

    第二,日寇也可能于姑塘、九江同时登陆,溯江直上,进逼武汉。如果按此战略进行,虽犯了直接正面进攻之不吉,但使用兵力可较少,与后方水道交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