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路有被截断可能时,鲁南兵团在陇海兵团与淮北兵团掩护下,由永城、蒙城间,向太和、毫州撤退。”

    这时,日军的包围圈正在迅速收缩,敌人从北、南、东三面向徐州压缩。5月14日,敌机再次猛烈轰炸徐州,投燃烧弹280余枚,城内平民死伤800多人。15日,敌机一百多架狂炸徐州,无数房屋倒塌,尸横遍野,五十里外已有敌人。16日,徐州告急,城西关已发现敌人便衣队。

    李宗仁、白崇禧只得移至城外的段家花园办公。

    徐州周围有中**队五十个精锐师。直到这时,蒋介石才弄清楚,日军的意图是要围歼中**队主力,才觉察“反包围”战略的错误。蒋介石急忙叫来何应钦、陈诚、研究对策。

    蒋介石说:“日军的意图是要围歼中**队主力,若徐州五十个师被日军吃掉,娘希匹,我们还抗什么战?日军意图已经暴露,我军再守徐州已不可能,无异于自投罗网,‘反包围’措施也已不妥……”

    蒋介石看了看何应钦:“如今,何总长有何高见?”

    何应钦尴尬地说:“我尊重委座的意见。”

    蒋介石面色不悦,又问:“辞修,有何高见?”

    陈诚直截了当地说:“从长期抗战考虑,要保存我军主力,必须命令徐州战区,我军迅速突围!”

    “好!”蒋介石说:“就这么定,马上突围。”

    蒋介石按了一下电铃,机要秘书陈布雷立即进来。

    蒋介石说:“立发急电。”陈布雷准备记录。

    蒋介石踱着步口授电文:“徐州李长官:军委会着你部力避决战,撤离徐州,火速突围!……”

    对大突围,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李宗仁早有准备,接到蒋介石的电令,他立即命令各军按预定计划,分五路突围。突围路线如下:

    (1)战区长官部及廖磊集团军,由徐州沿津浦线南下,至宿县以南,折向西南行,于界沟过涡河封锁线。

    (2)汤恩伯军团及机械化兵团,由陇海线运河站向西南推进,于符李集北越津浦路,突破宿县、永城封锁线,在涡阳突破涡阳封锁线。

    (3)孙连仲集团军及张自忠集团军,由台儿庄向西南退却,过徐州南,越萧县以西封锁线,在永城附近突破封锁线。

    (4)关麟征军一部,由徐州越陇海路,向西北退却,突破黄口、李庄两道封锁线。

    (5)孙震部由津浦线柳泉向东西退却,越陇海线,经泗县折西南行,在固镇、蚌埠之间过津浦线,于怀远以西突破涡河封锁线。各部立即行动。

第222章 惊人的奇迹() 
5月18日,李宗仁放弃徐州。5月19日,板垣征四郎进了徐州。日军损兵折将三万多人,占领的竟是一座空城!

    5月下旬,中国几十万大军巧妙地互相掩护,穿出敌军的间隙,终于完全撤出了日军大包围,日军企图围歼中**队主力的计划被彻底粉碎了!

    5月19日,板垣骑着高头大马,得以洋洋地进入徐州城。他骄横地望着徐州城门说:“强大的大日本帝国皇军,终于打下了徐州!”

    进到城内,在一道残墙上,用白灰写着一行大字:“板垣将军,是我手下败将!”板垣看后,扬着脖子苦笑。板垣走进司令部,坐了许久,突然站起来,怒吼:“中**队哪里去了?怎么不见他们的影子?中国几十万大军,竟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这时,一个参谋来报:“师团长,我们捉住蒋介石一个军长!”那参谋递给板垣一张名片,上印:国民革命军第22军军长谭道源。

    板垣高兴地说:“好!快把谭道源押来!”

    一个浑身泥土、衣服破烂、佩戴下士领章的年轻士兵被带进来。他无所畏惧的望着板垣。

    板垣的眉毛耸动了几下,问道:“你……你就是谭道源?”

    年轻士兵说:“不,我们军长叫谭道源。我是他的勤务兵。”

    板垣说:“这名片?”

    士兵:“军长的名片。”

    板垣:“你们军长呢?”

    士兵:“他,早带我们军队走远了!”

    板垣骂那个参谋:“混蛋!你的眼睛长到屁股上了?快把他押走!”参谋把士兵押走。

    这时,作战参谋双手递给板垣一份电报:“我军四处搜寻,在徐州城里仅抓到敌军几个落伍的病号。”

    板垣忿然骂道:“混蛋,还不赶快下令追击!追击!”

    日军立即追击突围远去的中**队,结果是无功而返。

    台儿庄血战是辉煌的,但结尾却是那样地令人遗憾;徐州大包围是遗憾的,但突围又是那么神奇!大突围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一个杰作。它的成功,绝不亚于台儿庄大捷,因为它使日军围歼中**主力的战略决策,又一次彻底破产。为后来的武汉大抗战保持了实力,为后来持久抗战和夺取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几十年后,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徐州会战的最后阶段,敌军捕捉我军主力的计划是何等周详,其来势是何等凶猛,但是鏖战月余,敌方不仅没有击溃我军主力,甚至连我军一个上尉也没捉到。这种情形,在双方百万大军的会战史上,也可说是一个奇迹。”

    徐州大突围,一个遗憾中的杰作,竟使中外军事家们琢磨了半个多世纪:六十万大军,为什么能巧妙地跳出敌人几重包围圈呢?就其战术而言,日军追击堵截,前轰后炸,中国几十万大军却在人不知鬼不觉中,全部跳出了包围圈,其中必有许多成功之举!对此,**曾给予高度称赞。这是惊人的奇迹!

第223章 请处电报奖励名单()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副司令长官李品仙,经过七天七夜昼伏夜行、敌机轰炸、人困马乏而到达阜阳后,他们不但没有向蒋介石邀功请赏,反而于6月2日向蒋介石发去一份“请求处分的电报”。电文是:

    “职等于去冬,奉命北上督师,进驻徐郡,拟遵照钧座意,誓以两淮为根据,捍卫齐鲁,屏障武汉。台庄一役,虽获小胜,卒以指挥失当,未竟全功。钧座以最大之决心,转用他战区大部兵力,亦以未能窥破敌之诡计,致视牵制于鲁南;鲁西淮北之敌,两方包围之势已成,虽抽调鲁南之兵,卒以敌机妨碍,运输迟钝,应付不及,现主力虽已突围而出,但徐宿失之过早,有一部被阻于苏、皖之处。敌打通津浦之目的已达,且威胁我汴、郑,又劳我友军致最大之努力,此皆职等措置无方,丧师失地,责无旁贷,追悔无及,忧心如焚,应请钧座从严议处,以明赏罚,而肃纪纲。待罪行间,听候钧裁。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早在5月27日,蒋介石给李宗仁的密电中,就称赞“鲁南撤退各军整然,殊为欣慰”、“吾兄公忠体国,备著辛劳,至深怀念”,现在,又怎能处分有功之臣呢?蒋介石大笔一挥,在电文上只批了两个字:“慰勉。”

    6月7日前后,李宗仁和李品仙向军委会呈报了《徐州会战奖励人员名单》,上面写着:

    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所部固守台儿庄,沉着应战,予敌重创,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指挥主力迂回峄枣挺击敌军,为台儿庄之役获取胜利之基础,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第31军军长田镇南,督励所部攻击台儿庄的彭楼、三里庄一带敌人有功,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第42军军长冯安邦,督励27师作战,固守本军左翼有功,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第85军军长王仲廉,台儿庄战役指挥有方,迭挫顽敌,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第31师师长池峰城,初诱敌深入,继固守台儿庄与敌苦战卒将敌歼灭,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第27师师长黄樵松,占领孟庄后亲率奋勇队解决台儿庄之敌,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第30师师长张金照,解决顿庄闸一带敌人占领南北洛,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第3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夺取兰封隘口不惜牺牲,完成了任务,授予华胄荣誉奖章;

    第31师91旅旅长王冠五,守备台儿庄内最困苦时,犹能沉毅以致全胜,授予华胄荣誉奖章;第31师93旅旅长乜子彬,台儿庄车站处置适宜得以全胜,授予华胄荣誉奖章;第38师师长黄维纲,在临沂之战中亲临战场不怕牺牲,授予华胄荣誉奖章;

    第25师师长张耀明,郭里集、台儿庄歼敌甚多,授予三等宝鼎勋章;第13军副军长鲍刚,台儿庄战役督师有力,适合时宜,授予四等宝鼎勋章;第41师师长陈大庆,在洪山镇、兰陵镇击溃南进之敌,授予四等宝鼎勋章;第20军团参谋长万建蕃,鲁南历次战役尽胆筹划,处事敏捷,授予四等宝鼎勋章;

    第20师师长张轸,台儿庄之役督率所部巩固河防,记大功一次;第27军团军团长张自忠,鲁南各役功绩颇著,记大功一次;第3军团军团长庞炳勋,鲁南等役功绩颇著,记大功一次;第59军副军长李文田,在临沂之役中计划周详,记大功一次;第38师114旅旅长董升堂,在战斗中指挥有方,记大功一次;第五战区参谋张徐祖诒,奉令驻沂协调庞军运筹破敌,记大功一次;……

    蒋介石看后,欣然提笔批示:“如拟。”

第224章 计划“轰炸”日本() 
5月中旬,蒋介石正因徐州会战进展不顺利而心情不好。空军司令周至柔前来报告:“委员长,鉴于目前徐州战局和国际舆论的需要,空军准备派两架飞机轰炸日本本土。此举虽不能扭转战局,但却能给日本一个警告,对国民也是一个鼓舞。请委员长训示。”

    “轰炸日本?”蒋介石眼睛一亮,心里有点震惊,但更欣喜,微笑着说:“是应该教训他们,不要以为我们中国就没有人,我们老是打不过他们!周司令,你坐,具体谈谈。”

    周至柔落座后,谈了设想的轰炸方案。

    蒋介石亲自签发的命令下达了。轰炸目标:鹿岛、福冈、长崎……

    紧张的模拟训练开始了。空军第14飞行队队长徐焕升率领两架飞机跃上云天。训练是在极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切准备停当。何时出击?用什么炸弹轰炸?周至柔请示刚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主宰空军一切的“第一夫人”宋美龄。

    “走,去委员长那里。”宋美龄与周至柔乘车到了蒋介石官邸。

    周至柔向蒋介石报告:“根据委员长指示,空军司令部已拟定轰炸计划,飞行员训练完毕,待命轰炸日本本土。何时出击?”

    蒋介石说:“此事宜早不宜迟,你们还是快点行动吧!”

    “请委座钦定出击时间,我们一定把炸弹仍在日本人的头上!”周至柔说:“空军内部主张不一:有人主张投杀伤弹,炸炸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有人主张投定时炸弹,说可以延长惊吓日本人的时间;也有人主张仍凝固**,在日本城市里烧几场大火……”

    在旁边的宋美龄说:“把炸弹仍到日本人头上,固然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对日本也是一次小小的警告,不过……”

    蒋介石问:“不过什么?”

    宋美龄说:“日本人野心大得很,进攻中国仅仅是开始。他的空军主力尚留在本土,以对付美、苏等国。如果真用炸弹轰炸日本,一旦激怒了他们,会不会引起别的什么麻烦?再说,把炸弹仍到无辜的平民头上,似乎也有点不够人道。”

    周至柔想:“原来主宰空军一切的‘第一夫人’,不主张轰炸日本。”便说:“夫人高见!夫人高见!”

    蒋介石说:“对,对,是有点不够人道!”

    宋美龄说:“依我看那,不扔钢铁炸弹。我们可以扔精神炸弹——传单。”

    未等蒋介石表态,她又说:“周司令,你就去准备吧,委座选定的出击时间是5月19号或者20号,而且最好不要用苏联的飞机。”

    周至柔想:天哪,飞行员拼着九死一生,去“三岛之国”,只是为了扔几张传单,这值得吗?但他只得说:“是,保证完成任务!”

    出击时间确定后,空军司令部选定宁波栎社机场为出击基地。荷枪实弹的宪兵把守住了通往飞机场的每一条通道。为了迷惑日军,通信部门把空军飞机去增援津浦作战的情报,让日军破译,各轰炸机大队也昼夜频频出动。

第225章 投掷“精神”炸弹() 
5月19日,正是李宗仁撤出徐州的第二天,下午3时30分,随着三颗绿色信号弹升空,两架白色“马丁”B—103重型轰炸机,从武汉机场腾空而起。飞行在前面的长机03号飞行员徐焕升,手握操纵杆,两眼热泪夺眶而出。

    下午5时20分,飞机降落在出击基地宁波栎社机场,加油、充弹。夜晚11时20分,徐焕升等八名飞行员又来到起飞线,列队宣誓:“为吾中华,抗日救国。飞渡重洋,远征三岛。以吾神鹰,警告日寇。唤醒人民,制止战争。”随后,八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夜晚11时48分,飞机跑道两旁草丛中的灯突然亮了。指挥员命令:“起飞!”两架飞机呼啸着扶摇直上,消失在遥远的夜空中。

    深夜11时50分,武汉空军总指挥部二楼会议室灯火通明。国民党军政要员在长方形会议桌两旁落座。

    大厅里响起口令:“蒋委员长到!”军政要员立即全体起立。

    全身戎装的蒋介石走进会议厅,微笑道:“打搅诸位的好梦,对不起了!”

    周至柔快步走到蒋介石身边耳语,蒋介石:“好,好,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周至柔小声说:“按航速计算,大概需要两小时40分钟。”

    蒋介石向大家说:“诸位,现在我要公布一个你们意想不到的新闻:今晚,我们的空军,将对日本本土投精神炸弹!”

    大家听了一片欢腾。

    蒋介石看了看手表,又说:“现在是零点19分,我空军两架轰炸机已经飞行31分钟,让我们一起恭候胜利的喜讯吧!”

    凌晨零点35分,周至柔满面春风地递给蒋介石一封电报。电文:“职谨率全体出征人员,向最高领袖蒋委员长及诸位长官行最高敬礼,以示参与此项工作之光荣;并誓死以最大之努力,完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