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日方请求驳斥,并对日方之威胁行为报告各国。”

    中立国代表问:“双方军队能否隔开以免冲突危险?”

    俞鸿钧说:“我**队在本国领土,采取自卫行动,合情合理。如日方撤退,自无冲突危险。中**队当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一贯政策。如日方不向我挑衅,我方决不首先开枪!”

    日本总领事冈本理屈词穷,十分尴尬,无言以对。三小时唇枪舌剑,最终不欢而散。

第019章 中国调兵遣将() 
平津沦陷后,日军南北两线进攻,上海形势日趋紧张。国民政府决定全力抗战。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预定的作战方案,是以战术上“先发制人”为指导方针,与军委参谋部拟制的国防作战计划基本相同。他决心在发生战争时,先以充分兵力进驻淞沪,向敌猛攻,予以重创,争取“一举破敌”。

    为贯彻其指导方针,确保战场主动权,张治中于7月30日致电军委会,要求自行掌握发动进攻时机。军委会认为,先发制人原则与作战方针完全正确,但上海作战对中日战争全局关系巨大,故回电:“卅电悉,应由我先发制敌,但时机应待命令。”

    8月1日。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发布了《告淞沪将士书》和《告淞沪区民众书》,宣告已到“最后关头”,号召军民奋起抗战,进行战斗准备。

    告将士书说:“此日吾民族已临于最后关头!此日吾人民亦陷于生死线上!光荣神圣的民族生存抗战之血幕必且展开。”“日本岛国野心,妄标大论政策,鲸吞蚕食,肆无忌惮。攻城掠地,贪得无厌:‘九·一八’之血迹未干,‘一·二八’之屠杀顿起,长城之役甫停,察绥质变旋作。含垢忍辱现已六年,创剧痛深,几难终日。此复驱师启挑衅,绕我平津,更且大举动,图占冀察。然后挥师南指,侵我中原,跃马而行,纵横朔漠,以遂其逐步吞噬之迷梦。我最高统帅所以认为已至最后关头,抗战到底,以求最后之胜利,而举国人士所以奔走呼号,誓死不能退让者,正以此耳!”“全军将士誓雪国耻,不怕死,不怕敌人,信仰中央,爱护袍泽,长期苦斗,百折不挠,实行连坐法,作为京沪区全体将士精神教育和纪律之基础。”

    告民众书说:“凡我民众,无分男女,无问老少,智者尽其能,勇者竭其力,以绥靖地方,杜绝奸宄,厉同仇敌忾之气,坚至死靡它之心,以听命于政府,则虽不换甲胄,不执干戈,不昌矢石,而其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实且伟大莫与之伦比矣。”“昔孙武子以吴兵复楚,阎应元以江阴抗清,东南为人才文物荟萃之区,孤忠英勇之士,悲壮激烈之操,史不绝书。揆之十步芳草,十室忠信之义,市井田畴,动多壮士,必有闻风兴起者。自由之葩已胎,独立之旗高举,为民族之英雄,抑为子孙之罪人,决于自择。惟我亲爱同胞,共勉前程,共纾大难,时手不再,凛凛之匆忽。”

    8月8日,空军司令部发表了《告空军将士书》,要求空军“奋发抗战,以死报国。”

    为保长期抗战军需之供给,军委会提出《上海各工厂迁移内地工作案》,已由行政院会议通过,并由军政部与资源委员会派人组成监督委员会,和京沪工人代表组成迁移联合委员会,开始着手向汉口迁移。准备全民动员,一切军事准备,均由平时状态转移为战时状态。

    进军上海之前,张治中就打定主意:要改变“一·二八”抗战时被动挨打的局面,制敌先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掉日军在上海的据点。他说,对日作战,可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他打我,我不还手,如“九·一八”东北之役;第二种是他打我,我才还手,如:“一·二八”上海之役;第三种是我判断他打我,我就先打他,这叫做“先发制敌”,又叫做“先下手为强”。这次淞沪抗战,一定要争先一着。

    到上海后,张治中对第36师师长宋希濂说:“作为热血军人,我是决心抗战到底。1932年5月28日,在苏州举行追悼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我读的祭文里有这么几句话:‘誓将北指,长驱出关,收我疆土,扫荡凶残;执彼渠魁,槛车系还;一樽清酒,再告重泉。’这次作战,决心已定,但不知天是否能助我?”

第020章 蒋介石下定决心() 
8月11日,国民政府召开国防会议期间,上海已处于大战前夜,蒋介石还在犹豫着。他在考虑:华北正在激战,**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如果上海再开战,必将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日军急于从华北撕开缺口,实施战略上的中央突破,沿平汉线直扑武汉,将中国拦腰斩断。武汉若失,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和京沪杭重要工业、战略物资将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中国之命运将不堪设想。面对如此形势,如何办好呢?

    蒋介石召集军事会议,重新研究对策。到会将领们虽纷纷发言,但大都谈不到点子上,蒋介石也拿不定主意了。这时,刚就任新职淞沪警备司令的张治中将军,向蒋介石进言说:“委座,日本已等于向我们宣战。与其让他们打我们,不如我们先动手。如果把日军吸引一部分到华中来,战局也可能向着有利于我方发展。”张治中话音刚落,陈诚忽地站起来。

    蒋介石立刻投去温柔的目光:“辞修,你有什么意见,尽管讲。”

    陈诚是黄埔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曾陪蒋介石受难。他找张学良说情:“汉卿,委员长对我们不薄。”张学良说:“是不薄,我只是要他抗日。”陈诚又试探道:“你不会杀了委员长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张学良反问:“你看呢?”陈诚流着眼泪说:“如果你要杀委员长,就先杀了我吧,免得委员长一人在地下寂寞,又没有人陪他说话。”不料,戴笠将这段对话,汇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深受感动。陈诚本来就受蒋介石宠爱,从此更受蒋介石青睐。

    陈诚年轻气盛,起身拿起指挥杆,走到巨幅军用地图前,指点着地图,面对诸位高级将领,侃侃而谈。他说:“诸位,我觉得日本人,又要在上海点燃战火,对我们倒不失是一件好事。”诸位将领听此高论,不觉一震,目光纷纷投向这位黄埔高材生。蒋介石也侧耳聆听。

    陈诚咧嘴笑了笑,将指挥杆指向华北:“诸位请看,华北属平原地貌,一马平川,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运动,长驱直入,快速推进,一日千里。目前日军精锐部队大多集结华北。我军在平原地带,缺少机动,处于被动挨打境地。而日军一旦突破平汉线,挥戈南下,则武汉指日可下。一旦武汉失守,我国即被拦腰切断,后果不堪设想!”

    会场一片寂静。将领们被此高论震住了。

    蒋介石却心中暗喜:“这小子和我不谋而合呀!”

    陈诚将指挥杆又指向上海:“诸位请看,淞沪遍布泽国水网,江河纵横,街巷叠垒,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运动,而我军在街垒泽国中,则轻便灵活,便于机动。若在这里开战,敌人优势即会转化为劣势,而我军劣势即会转化为优势,这就叫扬我之长,避我之短。”

    蒋介石高兴得笑着称赞道:“讲得好!讲得好!”

    突然何应钦站起来发言。他说:“可是,这样我军就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对这一点,不知辞修可曾考虑过?”

    陈诚解答说:“至于两线作战,这都是对等的。我军两线作战,日军也是两线作战。而且我军是在自己国土上打仗,兵力、物资调动方便迅速;日军远离孤岛,他们调动可就比我们困难多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供委员长和诸位参考。”说罢,走向自己座位,徐徐坐下。

    何应钦面色不悦地也坐下了。

    蒋介石收敛了笑容,目光严肃地在巨幅军用地图上巡视着,突然,他一拳砸在地图上:“娘希匹,打!在上海打!”

    陈诚意犹未尽:“如果委座决心在上海打,那就要舍得下本钱,投入大部队打大仗!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军从华北战场抽兵南下,增援上海,以减轻我华北部队的压力!”

    至此,蒋介石已下定决心进行淞沪抗战。他大声说:“对,增兵!增兵上海!”

第021章 决心围攻上海() 
张治中是在青岛养病时得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就是命令。

    第二天他就拒绝医生的再三劝告,立即赶回南京。大战在即,南京政府任命他为京沪警备司令官。可他手上能掌握的部队不多,除了第87师、第88师和江苏及上海的几个保安队外,协同的炮兵和空军都调到华北去了。

    去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时,从苏州调往西安的第36师还在西安没有回防。幸亏钟松第2师补充旅及时赶到,张治中命令其中一个团更换保安队服装,化装为上海保安队进驻虹桥、龙华西机场担任警戒。另一个团化装为宪兵开驻淞江。

    8月11日,南京军委会决心围攻上海,立即发布命令:京沪杭地区为第三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令张治中率领第87、第88两师立即向上海挺进,以主力扫荡淞沪日本海军根据地,阻止后续日军登陆或乘机歼灭之。令在苏州的炮8团、蚌埠第56师、嘉兴炮2旅、南京第10团等部,星夜开赴苏州归张治中指挥。总兵力约五万人。

    张治中接令后,于11日晚“以准备之火车、汽车输送现有军队至上海,置重点于江湾、杨树浦附近,准备对敌猛烈攻击,攻占敌军根据地而歼灭之。”

    12日晨,张治中率第87师和第88师到达上海。上午,各部队均按命令到达指定位置,展开并占领攻击出发阵地。张治中司令部驻南翔;第87师指挥所驻大场;第88师指挥所驻真茹(后移闸北),闸北是上海市区制高点,可谓战略要地。张治中从战术要求出发,企图先发制敌,在日军无充分准备之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12日中午,张治中致电蒋介石、何应钦:“本军各部队在黄昏前输送、展开完毕,可否于明日(13日)拂晓前开始攻击?我空军明晨能否同时行动?乞示知。”

    蒋介石从政略需要出发,因英美法德意等国代表组成的停战共同委员会正在开会,为避免造成不利的国际影响,则复电“希等候命令,并避免小部队冲突为要。”

    海军司令官陈绍宽奉命于11日夜,撤除长江航标灯塔;12日,用招商局各轮船公司的船和海军老式舰艇沉于江底,封锁了长江航道。

    随后,国民政府军委会下令,苏浙边区司令张发奎率第57师向浦东推进。第55师及独立第20旅调往上海南郊。第56师和61师进入上海北郊。炮兵第2旅山炮第3团由嘉兴向苏州开进。榴弹炮第10团由南京向苏州开进。第98师由汉口向南京开进。第56师及江苏省两个保安团,担任长江南岸江阴、浏河地区的江防。

    接着,罗卓英第18军,周磊第6师,胡宗南第1军两个师,俞济时第58师及王耀武第51师,向上海集中。

第022 章 淞沪大战在即() 
国民政府军委会任命白崇禧为副总参谋长。听说被人誉为“小诸葛”的北伐名将白崇禧到达南京,消息灵通的日本记者发出电讯:“战神到了南京,中日战争不可避免!”

    一向从严治军的冯玉祥随时准备为抗战牺牲生命,他写好了遗嘱。参加完军事会议后,他应邀到中央广播电台发表题为《我们应如何抗敌救国》的讲演。他对千千万万的民众说:

    “侵略中国的是凶横残暴的日本军阀。至于日本人民,我相信大多数是爱好和平、拥护公理和正义的。但是,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和日本军阀,却决不应该再存有丝毫的幻想。我们只有以抗战手段,才能取得真正的和平,取得国家的自由与平等。”冯玉祥认为,我们要争取抗战胜利,就应当发扬民族精神,如申包胥、岳武穆的忠心报国精神。首先应当把自私、不诚、怕死、为家不为国、明哲保身等观念铲除净尽。他说:“比如土耳其和苏联的反抗战争,都是以民族抗战的精神,而获得胜利的最好榜样!”

    参加国防会议的各方将领一起参与制订了抗日战争作战计划。《作战计划》决定成立抗战大本营。蒋介石任陆海空军大元帅,确定了抗战指导方针,国家动员方案和成立战区,从大本营到各战区的长官重新任命。《战争指导方案》,明确了第三战区当前任务是:“迅将侵入淞沪之敌陆海军及其空军陆上根据地扫荡、扑灭,以准备敌军再来时之应战。对于浙江沿海敌可登陆之地区,迅速构成据点式阵地,防止敌人登陆或乘机歼灭之。”

    8月12日上午,张治中率司令部人员部进驻南翔。他穿一身上将军服,神采奕奕,庄严威武。参谋人员赞叹道:“张司令真威风!”

    张治中风趣地对参谋人员说:“将军若在战场上阵亡,敌军官兵看到,都要敬礼保护,准许将尸体领回,所以要穿戴整齐。”

    一位参谋说:“司令,当年‘一·二八’,我们挨了打,吃了亏;今天要狠狠地回敬它一下。扫荡计划中规定夜间袭击,今晚就可以全力进攻,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张治中说:“委员长指示,敌人先动手打我们,才能回击,否则国际舆论对我们不利。”

    参谋说:“干脆,部队做好进攻准备,晚上派便衣去打几枪,一面进攻,一面向上级报告,就说敌人先动手了。”

    “不能这样欺骗领袖。”张治中命令,“部队在进攻阵地待命,第87师、第88师可派一些营、连级军官换上便衣,潜入敌方阵地侦察。”

    一小时后,第88师师长孙元良来电话说:“我军在八字桥做工事,被日军射击妨碍,继用小炮对我军射击,我乃用迫击炮还击,现尚未止,但不激烈。”

    张治中立即急电蒋介石报告此情,并说“职当严切谕知,除非敌军进攻,不许开枪。”

    蒋介石紧盯着上海,各种消息源源而来:“由于日方增兵,上海局势日益紧张。日本海军陆战队于12日陆续登陆,且在杨树浦、闸北、虹口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