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大抗战-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月底,陈纳德才得到了一点补给,比斯尔将军从巴拿马派来了,一个中队20架飞机的驾驶员和10余架旧飞机。

    10月25日,特遣队袭击了日军去印度和仰光的几个大补给车队。

    特遣队自成立以来,在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频频出击达65次之多,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1942年10月8日,美国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作为罗斯福总统特使访问了中国。

    10月11日,威尔基与陈纳德长谈了两个多小时。18日,威尔基再次与陈纳德进行了长谈。威尔基后来成为陈纳德的有力支持者,正是因为这两次谈话。

    威尔基得知陈纳德的情况后感到震惊。他要求陈纳德直接致函罗斯福总统,汇报驻华空军特遣队的情况。威尔基说,他可将信直接呈给罗斯福总统。陈纳德知道这是个机会,便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长信,汇报了他历任中国空军顾问五年来的情况和战绩、他的空战策略和对特遣队的装备要求等。

    罗斯福总统读完此信深受感动。

    ******赞成陈纳德在致罗斯福总统信中的作战计划,便向华盛顿大声疾呼:在中国的进攻行动,应该是空军,而非地面部队!

    陈纳德希望有一支独立的空军常驻中国,不愿再受比斯尔的遥控,希望能享有在中国空战的自主权。他得到了******和宋美龄、宋子文的强力支持。

    ******希望,中国将来成为盟国攻打日本本土的基地。

    1942年11月,宋美龄在纽约会见罗斯福总统的第一顾问哈里?霍布金斯,进行了长时间会晤。

    宋美龄对霍布金斯说:“尊敬的总统顾问先生,恕我直言,我认为中国并不需要史迪威将军。史迪威将军如果继续留在中国的话,这对中美,包括盟国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极大的伤害。缅甸的失败,损伤了中国的抗战热情。不知顾问先生是否了解史迪威将军?”

    霍布金斯说:“听说过,一位堪称空军里的天才指挥官。”

    宋美龄说:“也许可以这样说吧。陈纳德将军领导的美国空军志愿队和目前的驻华空军特遣队,被中国视为救星了!”

    霍布金斯:“夫人,毫不恭维地说,我很敬重陈纳德将军,还有他的志愿队。”

    宋美龄:“希望罗斯福总统,能给予陈纳德将军独立的权限,或者能出任驻华空军最高指挥官诸类的职务,以便能发挥其才干。”

    霍布金斯:“我可以直言不韪地告诉夫人,总统已有考虑。”

    宋美龄:“中国需要陈纳德将军,总统顾问先生。中国的抗战已经打了五年多,已经快筋疲力尽了。”

    宋美龄这次出访美国,使史迪威在罗斯福总统面前的威信大打折扣,也是致命的一击。

    1942年12月,罗斯福总统向马歇尔下令:给予陈纳德独立的指挥权,并即刻补给一百架飞机,以便对日本军事设施及船只展开轰炸。

    罗斯福总统很赞赏陈纳德的计划,且对史迪威将军有了新的看法。

    1943年2月底,罗斯福让陆军部起草了一份电报告诉******:只要状况许可,飞越喜马拉雅山的空运能够增强此项作战的话,当尽快任命陈纳德为该部队司令官,并准备把该部队的飞机增加到五百架。

    罗斯福总统指责马歇尔说:“史迪威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必须具有空军力的必要,以及蒋总统对陈纳德计划所保持的热情。为了与中国维持良好的国际关系,我们必须接受蒋总统的请求。”

    罗斯福总统警告马歇尔:“史迪威所采取的手法是错误的。如果他继续以高压的态度对待蒋总统的话,他非被免职不可。”

    1942年3月至年底,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在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空战****击落日军234架,自己损失飞机16架;轰炸日军基地65次,投弹314吨,被击落轰炸机一架。

    陈纳德将军说:“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也许是在将级司令官麾下的空军力量最小的一队,当然也是最支离破碎的。但当奉命出战时,它却始终不辱使命。”

第377章 美国第14航空队() 
1943年3月3日,陈纳德由准将晋升为少将军衔。马歇尔和阿诺德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将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第23战斗机大队)扩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被任命为第14航空队司令。

    3月10日,第14航空队正式成立。第14航空队下辖:第23战斗机大队、第51战斗机大队(辖两个战斗机中队)、第308轰炸机大队(辖四个重型轰炸机中队,装备b—24重轰炸机)和第341轰炸机大队(辖三个中型轰炸机中队,装备b—25中型轰炸机)。

    陈纳德的司令部仍设在昆明。

    中国空军为陈纳德在机场旁边小山坡上新建了一座土坯墙瓦顶小屋,并告诉他,如果他不回美国的话,这座房子可以永久属于他。

    美国陆军部为陈纳德派来一位参谋长格伦准将,一名上校军医和膳务官艾尔索普上尉。中国空军给他派来厨师、司机和守卫各一名。美国陆军航空队还为他配备了一架专机和别克牌轿车。

    3月下旬,陈纳德组织几次出击,对越南老街地区进行轰炸,摧毁了日本在那里的磷矿。

    4月1日,日军攻打湖南零陵,陈纳德令第75中队迎击,将日军打退。

    4月下旬,他派第74中队到腊戍进行了侦察和扫射任务。

    1943年5月初,罗斯福收到******的请求:陈纳德被召回华盛顿去解释从中国进行空中攻势的计划。

    陈纳德向罗斯福总统解释说:他的飞机可对付日本第3空军师;他打算在8月下旬,用桂林的b—25中型轰炸机去轰炸沿长江、沿中国海岸,在海防和海南岛进行还击日军舰船的战役;入秋后,他将派b—25去台湾海峡骚扰日军船只;再晚些时候,他打算派b—24重型轰炸机,去华东协助那里的飞机去打台湾和东京至上海、南京地区。他估计,到年底就可以开始轰炸日本本土了。

    罗斯福总统听完陈纳德的空军作战计划后,表示赞同。他力排众议,态度坚决,不顾马歇尔等的反对,批准成立一支单独的空军由陈纳德全权指挥。

    在华盛顿“三叉戟“会议上,美、英、苏、中四强最终达成了重大协议:收复缅甸,恢复对华交通线,使中国成为太平洋地区的陆上主要反攻基地。

    5月4日,陈纳德第14航空队,对越南日军补给线进行了第一次大袭击。

    5月9日,陈纳德的重型轰炸机队,袭击了广州日军天河机场。

    5月19日,鄂西会战开始,敌我双方都投入了大批空军助战:日本空军在汉口、荆门等地集中了第90、第45、第55、第16、第25、第33、第44战队,共有各型飞机248架;中美空军参战的有第4、第11、第1、第2大队和美国第14航空队,共有各式飞机165架。

    开战当天,陈纳德令中国空军去攻击长江中的日本军舰,令第美国第14航空队,从成都基地去轰炸企图穿越三峡西进的日本地面部队。

    5月25日,中国空军第4大队,轰炸了湖北长阳及宜昌一带日军。

    5月27日,第1大队从温州起飞对日军进行了轰炸。

    到5月底,中国空军装备的苏式飞机几乎损失殆尽。

    中美空军频频出击,使日军地面攻势受挫;接二连三地对日军进攻部队,实施大规模强力轰炸,令日军闻风丧胆。大大提高了中**队的士气,在空军掩护下,中**队向日军凶猛反击,日军最后放弃了进攻计划。

    6月6日,鄂西会战结束。

    会战期间,中美空军共出战53次,对汉口、沙市、荆门、宜昌等地日军机场、前线阵地等主要目标战斗机出战达326架次,轰炸机出战80架次,击落日机41架,炸毁日机六架,炸毁炸沉日舰23艘,炸死日军数百人。更重要的是,中美空军开始出现空中优势的征兆。

    6月中旬,重庆战区统帅部接受陈纳德建议:在印度卡拉奇成立战斗飞行训练中心,派中国空军第1、第3、第5三个大队,分两批赴训练中心受训,学习驾驶美制飞机,及其训练低空编队、轰炸、射击,战斗机与轰炸机协同作战等。并配备一批美国空军人员担任队长、副队长、分队长及地勤官和机械师。

    第一批受训的第1、第3大队,计划于7月初抵达印度;第二批计划于11月派出。

    7月23日,日机袭击了陈纳德的东部基地。日机从汉口和广州起飞,目标指向北京、汉口、广州铁路沿线上的一连串机场。第14航空队的衡阳、零陵及桂林机场,遭到日机猛烈突袭。

    24日,日机38架继续突袭第14航空队机场,日机被击落战斗机十架、轰炸机四架。

    陈纳德在“三叉戟”会议许诺:将倾尽第14航空队力量,打击日军沿海基地和补给线。

    7月下旬,陈纳德集中轰炸了日军沿海船只。海运是日本人生命线的主动脉,若能摧毁在台湾海峡来回穿梭的日本油轮和货船,日本人就会伤筋动骨。到7月底,陈纳德第14航空队轰炸机队,已炸沉了4。2万吨、打坏3。5万吨日军货物。

    1943年8月,罗斯福同意******的建议:批准了陈纳德为中国战区空军参谋长职务,建立一个独立于史迪威的指挥部,由陈纳德全权指挥中国的空中作战;继而比斯尔被召回美国,霍华德。戴维逊准将被任命为驻印第10航空队新司令官。

    马歇尔和阿诺德决定派空军少将乔治。斯特拉特迈耶(又译:斯特莱梅耶)率领一小批部下到中缅印战区,协调航空队的行政管理、后勤供应、空运、维修、训练等事务。

    史迪威仍为美军驻中缅印战区指挥官。

    8月初,斯特拉特迈耶一到印度,就大力增加给陈纳德的飞机。

    8月中旬,他又增派一批飞机补充给第51战斗机大队。

    美国各通讯社、欧洲和近东各报刊记者,纷纷赴华采访陈纳德,“飞虎队”的故事被许多报刊所登载,并被好莱坞拍成电影搬上银幕。

    陈纳德的照片被美国《时代》杂志登载封面,他面色冷峻神情严肃、紧抿着嘴目视远方,背景是“飞虎队”徽标。陈纳德当选为《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后,很快轰动全美国成为世界知名人士。

第378章 中美空军联合抗日() 
1943年下半年,是中国空军大变动、大改组的时期,经过调整充实增强了实力。在中国战区,中美空军开始从防御转入了空中反攻。仅下半年头两个月,陈纳德第14航空队就击落日机153架,自己只损失27架。

    10月1日,第14航空队出动战斗机20架,掩护轰炸机23架,袭击越南海防日军码头及船舶和仓库,取得重大胜利。

    10月中旬,由中国空军第1、第3、第5大队,美国陆军航空队及原“飞虎队”部分人员,共同组成了中美空军混合团,辖一个轰炸机大队和两个战斗机大队,归陈纳德指挥。中美空军混合团各大队下辖四个中队,各级指挥官由中美双方派人担任。中美空军混合团驻扎昆明基地。

    1943年11月,日军集中十万兵力向鄂西、湘北进犯,“常德会战”开始。日军为配合地面作战,集中了第16、第90、第44、第45、第25、第85等战队及第17、第18、第55独立中队,共计253架各型飞机参战。

    中国方面参战的空军有第2、第4、第11大队,中美空军混合团和美国第14航空队,使用的各型飞机共计200余架。

    11月10日,常德会战拉开战幕。

    日军装甲车部队在坦克、火炮和飞机支援下,向常德连续发起多次猛烈攻击。中**队被打得措手不及,频频向重庆请求空军支援。

    ******电示陈纳德从空中迟滞日军攻势。陈纳德派出飞机迎战。

    25日,中国空军出击常德外围日军,将日军第6连队长击毙。

    28日,数架日机误炸日军主力集结地,伤亡大批日军。

    29日,第4大队空战击落日机四架。

    12月14日,中国空军再次出击。

    常德会战期间,陈纳德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突袭台湾日本空军基地行动。

    11月25日,停在台湾基地的75架日机,被美国4航空队炸毁42架。

    常德会战自11月10日开始至12月23日结束。中美空军共出击216次,出动轰炸机280架次,战斗机1467架次。空中击落日机25架,击伤19架,击毁地面日机12架。

    常德于12月3日曾一度被日军攻陷,8日又被中**队收复,23日恢复会战前阵地。

    常德会战期间,陈纳德还曾于12月1日指挥了一个45架大编队,对香港九龙码头、船坞进行了袭击,炸沉日军大型货轮一艘(据报,该轮运有40架战斗机),炸毁待修日舰一艘,码头遭到严重破坏。

    20日,中美空军混合团起飞34架战机,袭击岳阳火车站,摧毁了目标。

    24日,第14航空队30架战斗机掩护28架轰炸机,袭击了广州日军天河机场,日军损失惨重。

    根据战场形势变化,陈纳德让文森率领一支空军担负东部战场作战任务,在东经108度以东活动。陈纳德又将第51战斗机大队调属第14航空队,并建立了两个混合联队(既有轰炸机又有战斗机):第68、第69混合联队。

    文森负责指挥第68联队,在108度以东地域作战;约翰。肯尼迪指挥第69联队,在108度以西地域作战。

    1943年末,盟国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胜利。尤其是11月22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了会议,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11月28日,美英苏三巨头又在德黑兰举行了会议,德国的灭亡已成定局。

    欧洲战事即将告终,罗斯福总统的目光开始移到亚太战区,他要给日本人点厉害尝尝,以洗刷“珍珠岛事件”美军蒙受的耻辱。

    按照开罗会议的秘密协议,1944年1月28日,罗斯福批准了“以中国为基地从空中进攻日本”的作战计划,代号为“马特霍斯”计划。并决定在成都和昆明修建空军进攻基地。

    中国为“马特霍斯”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