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何罪之有呢?干骜,这雏鹰总是要经历风吹雨打才能成长起来的。我宋军大多是新兵,初经战阵,能在这样的攻坚战当中存活下来已经殊为不易了。”子偃淡淡的道。
“那君上,咱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留下一部分将士,把这些营垒都占领了,其余的都撤回兵营,第二日方可兵临郯城之下。”
“唯!”
……
田忌,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的天下名将,曾经屡战屡胜,大破魏军,赫赫有名的桂陵、马陵之战就是他指挥的,虽然孙膑作为军师有辅佐的功劳,但是田忌作为主将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
在这个时代,能跟田忌相媲美的名将不多了,楚国的昭阳、景驹或许算得上,还有秦国的魏章、嬴疾、公孙衍,赵国的肥义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天下名将,因为他们都是常胜将军。
在原本的历史上,根据史书记载,齐国将相不和,田忌马陵之战的第二年被邹忌用反间计陷害,出逃楚国才对。可是,如今领兵抵挡三国联军的却是田忌!
子偃也搞不清楚,反正他知道田忌这个老家伙挺厉害的,不容小觑。
“什么?敌军已经拔掉了所有的碉堡营垒!这么快,怎么可能!?”接到战报的田忌一脸的不可思议,这一日之间便拔掉三十多座营寨碉堡,这怎么可能,就算三国联军二十余万,分兵击之也不可能这么快啊!
要知道,他先前已经预料到了,为了扫清进军的道路,三国联军势必分兵拔除营寨碉堡,但是田忌已经派出了整整一万骑卒出去支援了呀!这骑兵是南方所稀缺的,二十个士卒里可能才有一个骑卒,所以以骑兵袭扰的方法应该奏效,长途奔袭也绝对没问题,但是敌军凭什么这么快拔除了所有的营寨碉堡?!
负责传递军情的传令兵低头道:“上将军,小的不敢胡说!出去支援的一万骑卒能回来的不到两成,剩下的都被杀死或者俘虏了!根据他们传过来的情况,是这么说的。现在所有的碉堡营垒都被清除了!”
“如此之迅速。难道敌军的战斗力如此强悍?难道三国联军当中有足以媲美魏武卒的强军吗?”田忌很是狐疑。
这时,副将匡章站出来道:“上将军,据末将所知,楚军有材士,宋军有虎贲,越军亦有悍不畏死之蛮族,皆如狼似虎,不容小觑!只是末将也没想到他们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横,一日之内便拔除了我郯城之外的所有营寨碉堡。”
“也是老夫疏忽了。”田忌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自怨自艾地道,“现在敌军即将兵临城下了,是死守待援,还是后撤,跟三国联军展开拉锯战,你们都说说吧。”
将军公孙假道:“上将军,末将认为应该死守待援!现在各地的县兵、守军正在源源不断地赶来,我齐军可以补充有生力量,与敌军势均力敌。而且这郯城城高池深,有坚城之利,又有我近九万齐军的死守,而敌军只有二十余万,围之则不通,坚守十天半个月都不成问题!”
“匡章,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对于匡章这个后起之秀,田忌倒是很想栽培,所以格外地问了一句。
匡章拱手道:“上将军,末将认为公孙将军说的有道理,不妨一试。目前敌军首战告捷,士气正旺盛,而我军新败,若是再度后撤,只怕会有伤锐气,动摇军心!”
田忌闻言,点头道:“不错。三国联军来势汹汹,此乃国难,虽然想要跟敌军展开拉锯战,消耗他们的粮草,最后一战成功!用兵者,有兵家四势,兵权谋为首!我听说宋君偃乃是天下第一勇士,有徒手击杀帝鳄的武力,这样的人是兵形势家,以个人的武力影响全军,若不能一战击败,便祸患无穷,随时都有被翻盘的可能。获水之战便是一个明证!”
田忌所说的,用兵者,有兵家四势,兵权谋为首!
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兵权谋为首的原因就是因为用兵者能够审明内外政治形式,以用兵为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而且在用兵时能够兼顾其它三势。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在田忌的眼中,宋君偃就是一个兵形势家,勇猛无匹,以个人的魅力统率全军,犹如雄狮一般,可以凭借强大的勇气和士气去改变战场的形势,最终逆转战局。兵形势家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这里,战术很强,不过战略却是短板,碰上一个兵权谋家的时候就会一败涂地!
第37章 围点打援()
就在三国联军围着郯城猛攻的时候,齐国各地的县兵已经守军都纷纷向着郯城进发,与此同时,得知齐国边军守备薄弱的消息,秘密在睢水集结的三万宋军,在大都督干梁的统率之下,挥师北上,经过山阳,向着齐国的边境进发。
负隅顽抗的齐军根本没给这三万宋军造成什么伤害,只是阻碍了一下,随后三万宋军长驱直入,迅速攻占了亢父、无盐、阳晋等十几座齐国的城池,辟地六百里,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得到消息的齐国君臣大惊失色,急忙抽调国内本就不多的守备力量,前去抵御来犯的宋军,连齐王的宿卫都出动了不少,可见齐国当前之形势的严峻。
当是时,齐王也听从相国邹忌的谏言,派出使者前往魏国,似乎有意要求援。不过多半是不能成功的,若不是魏国的大部分军力被牵制在了河东郡,跟秦军在那里对峙,魏国可能也要出兵伐齐,去分一杯羹了!
联军大营。
越王无疆有些闷闷不乐地道:“我联军已经攻城半个月了,寸功未立,多次打破城池都被齐人反击回来了!现在联军是损兵折将,齐军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负隅顽抗,如之奈何?而且集结到郯城的齐军越来越多了,此消彼长,何时才能攻破这郯城?”
昭阳也是愁眉不展的,这段日子猛攻郯城,楚军也死伤不少,本来只是想假意攻打齐国的,没成想假戏真做了。
齐军真是缩头乌龟,仗着城高池深,硬是击退了联军将士不要命的轮番攻势,大大地挫伤了联军士卒的锐气。更要命的是,各地的齐军县兵守军正在源源不断地赶过来,齐军是越来越多了,反观联军轮番攻城,损兵折将,实在是太不值当了!
无疆恶狠狠地道:“这郯城的军民也甚是可恶!若是寡人攻破了这郯城,必屠城以泄心中之愤恨!”
越王放出狠话了,子偃和昭阳不相信他能说到做到,是在开玩笑的,毕竟这屠城的事情古往今来还没有过,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干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
但是这郯城实在是太坚固了,又有齐军这么多兵力的把守,说不定联军久攻不下,不得不硬着头皮退兵,最后无功而返了。
但是,这可不是戴偃想要看到的啊,他绞尽脑汁,想了想,援兵,援兵,对!
“越王、令尹大人,寡君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哦?宋君有何办法快快说来!”越王大喜道。
“我们不如围点打援吧。”
“围点打援?”
“不错。”宋君偃点了点头道,“这围点打援,便是围住一个城镇的敌人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其真正目的是打增援的敌人并达到歼灭援敌的战役目的。”
昭阳疑惑地道:“宋君的意思是,围住一个地点的齐国援军,然后诱使齐人派出更多的援兵救援吗?”
子偃道:“正是。不过,目前我们联军已经围住了郯城,所以只需要在外围将来援的齐军逐个击破即可。齐军是分批来援的,数量不多,多是县兵和各地守军,战斗力也不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吃掉来援的齐军,迫使郯城里面的齐军出兵救援,如此,不就能逼迫齐军主力与联军决战了吗?”
“大善!”无疆和昭阳显然都很赞同子偃的这个战术。
昭阳感慨地道:“若宋君你不是宋国的国君,不是一国之君的话,一定可以成为吴起、庞涓一般的天下名将的!”
“令尹谬赞了。”子偃谦虚地道。
围点打援的重心在打援,所以兵力部署的重点是打援的力量,围城的是辅助力量。但根据辩证法的思想,如果围点攻击力度不够,敌人主力就不会增援,打援力量就派不上用场。
所以围点打援有时和攻城打援很容易混淆,因为二者很接近,只是攻城打援要达到两个目的,既要攻下城池也要歼灭援敌,而围点打援只有一个目的,不包含攻下城镇。围点打援的注意点与变化很多,和很多战术都能兼容是很大的特点。
既然已经想好军事计划,联军便刻不容缓地动作起来,以昭阳将的十万联军为中军,负责跟郯城里面的齐军对峙,子偃和无疆则各统率大军五万,开始横扫来援的齐军。
这些齐军多则两三千,少则五六百,好似小鱼虾米,在这两头深海巨兽的血盆大口之中转瞬就被吞了进去。
紧接着,根据三人制定的计划,联军又分兵攻占了郯城附近的坪山、塘边、小沛等诸多城池,连成一片,将一个郯城死死地包围在中心位置。
“齐军危矣!齐国危矣!齐人危矣!”接到战报的田忌久久不能释怀,一连呼号了三个危矣,可见战局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是他一个上将军所能够掌控的了。
这时候,即便是孙武在世,只怕也是无力回天了。田忌很想念自己的老朋友孙膑,有孙膑在旁边出谋划策,他总是有一种安全感,因为孙膑总是能出许多个注意让他裁决,然后他们一起在桂陵之战大破魏武卒,一起在马陵之战逼得天下名将庞涓自杀。
齐军,似乎已经穷途末路了。
“上将军,现在三国联军不仅歼灭了来援的各地守军,还攻占郯城附近的城池,布成了一个大大的口袋阵,等着咱们出去跟敌军决战呢?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公孙假也没了主意,只好向主将田忌问道。
闻言,田忌把眼睛慢慢的闭上了,过了一会儿,又猛地睁开,说道:“为今之计,困守郯城已经没用了。趁着敌军立足未稳,传我军令,诸军将士填饱肚子,七分饱,整装待发,今夜子时随我突围出城,往莒城方向进发!”
“诺!”
齐人随之焚烧了囤积在郯城的粮草。
当夜子时,齐军悄无声息地摸到北门,趁着对面的联军将士疲弊而在睡梦之时,趁机掩杀出去,好在昭阳也是沙场老将,也留下了不少负责警戒的兵力,才没有造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齐军志在突围,所以也没有和围城的联军纠缠,在打草惊蛇之后,迅速杀了出去,仅有的十万联军将士根本不能阻止齐军的突围,所以在昭阳的统率之下,联军将士马不停蹄地追杀过去,一路追杀四五里地,迫使殿后的齐军被击溃,齐军损失惨重。
得到消息的宋君偃也是无可奈何,他万万没想到田忌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不出兵救援被围困在各地的齐军也就罢了,还趁机突围出去,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齐军的主力。
不过这一下联军可是大破齐军,从围郯城开始,三国联军斩首六万有余,击溃齐军主力,能活着逃到莒城跟田忌的主力会合的齐军,绝对很少,所以在莒城的齐国大军也绝对不超过十二万!
此战报一出,天下为之侧目,齐国震动,临淄震动!
第38章 人间炼狱()
齐军主力已经退守莒城,三国联军十余万,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攻占齐国南方偌大的一片疆土,攻克城池三十七座,大约方圆八百里的地盘。
但是,就在这紧要的关头,联军里面的不稳定因素终于爆发了。
这一日,宋君偃骑着神骏的黑风驹,带着自己的卫队正在巡视一个比较富庶的城邑,一路上看到的,无不是被烧的焦黑的土地。
一个颇有姿色的妇人被三四个身穿墨绿战甲的越兵拖到角落里,衣服被撕扯着,妇人嚎啕大哭着,眼泪止不住地流落下来。越国士兵却好似禽兽一般,不顾妇人的挣扎,呼号,打骂,硬是抽打着她那娇弱的身躯,然后欺身而上……
“你们干什么!?这是我家里唯一的粟米了!还有那只老母鸡,军爷啊,求求你们行行好吧!”被抢劫了两三袋粟米和老母鸡的老汉追出了家门,挡在两个楚军将士的身前,一把跪了下来,老泪纵横地道。
楚兵也不顾老人家凄惶的神情,一脸嫌恶地甩开他抓着自己的战甲的裙角,冷笑道:“老东西,我劝你识相点!今日我们便要一点粮食!若还要追究,小心你的脑袋!”
这面目狰狞的楚国士兵却没有吓到这老人家,老汉又抱住他的大腿哭道:“好歹也给我们留下一袋粟米啊!老汉家中的余粮就这么一点了!你们全都拿走了让我们一家老小怎么过活?至少留下一袋等今年收成啊!小老儿活不成了,至少也能让我的孩儿和孙儿活下去啊!”
闻言,这楚国士兵恼羞成怒了,一脚将这个六旬老汉踢到地上,然后踩着他的脸就踏了过去。
“老家伙,别给脸不要脸了!能让你们活命,已经是大爷们开恩了!不要逼我。”
老汉却是不管不顾,又扑了过去不给楚兵离开,楚兵暴怒之下,抽出手里的匕首插在老汉的脊背上,顿时血流如注,老汉抽搐着身子,已经开始奄奄一息了。
“阿爹!”躲在屋子里的老汉的孩子冲了出来,抡着手里的镰刀就想要杀死这两个楚兵。
这两个楚国的士兵可是凶悍得很,既然已经杀人了,就不能心慈手软地留下后患,斩草除根!在两个楚兵的通力合作之下,老汉,老汉的儿子、孙子,还有儿媳妇,以及一个躺在病床上,卧床不起的老妇人都被残忍地杀死了!
联军士兵的野蛮行径也激起了反抗,激起了民愤,由于齐军主力在撤离郯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