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一月二十六日,金国把在陕西占据的宋地送给了伪齐。

    天会十年(1132)绍兴二年。

    正月,韩世忠包围了建州。

    这是怎么回事,听在下慢慢道来。

    宋朝境内有很多贼军叛民,在下主要是写金史,就不一一道来,有些名将参与的战斗,在下在提起。

    占据建州是以范汝为首的乱民,当初这帮人起义的时候,不过就四十人。

    由于闽北正闹饥荒,饥民参加起义的人很多,范汝为的部队就做大了。

    建阳地方官王昌和瓯宁县令黄邦光束手无策,建州知州韩珉派州兵前往镇压,被农民军打败。

    八月二十三日,朝廷命福建安抚使程迈“节制诸军,专一措置”前往讨伐范汝为。

    九月二日,神武副统制官李棒、统领官王民率三千官兵进击农民军。

    范汝为利用官军不熟道路,将官军放入了山内。

    崎岖山路把官军拖得疲困不堪,也没见到一个乱民。出山之后,官军就变土匪了。

    据《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盗贼》记载。

    当时秋稼已熟,官军出山后,竟然忙着去田地里抢粮食。据记载:官军是“争趋田中,既为结穗牵绊,又陷泥淖……”

    官军一旦变成了土匪,那么就会被土匪轻易打败。

    其实范汝为料到了一切,早已埋伏好了军队,待官军混乱之际,突然杀出,官军大部被歼,李棒逃走。

    由于乱军连战皆捷,附近的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队伍已达数万人,神武前军统制王王燮上报的奏文称:“杀散军兵之后,聚众愈多,气焰益炽”,“贼马几数万,已破建阳县”。

    不久,范汝为攻占建州城。

    军事镇压失利,朝廷于十月二十一日派前御史台检法官谢响、迪功郎陆棠前往招安。

    范汝为现在风头正劲,也许有了取代宋朝的想法,也许是因为彩头还不够,所以对招安不予理睬。

    既然给脸不要脸,那就接着打吧。

    (本章完)

第182章 182范汝为的辉煌() 
    十一月十一日,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率万名官军入闽征剿。

    辛企宗率师抵邵武,距离大本营尚百里由余,见范汝为势大,便不敢前进,仅派小股官军前去攻击,均被义军打败。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态势,对于新兴势力,若不能一巴掌将它拍死,后果不堪设想。不能压死对手的压力就是对手的动力,新兴势力会在压力之中越打越强。

    就在老辛尴尬之时,冒出来一个人,这人曾在颖昌府学任教授,是邵武人施逵。此人向辛企宗献招安策。福建路监司也主张招安,老辛别无他法,只好同意招安,便派遣国学内舍人叶招积与施逵同去招安。

    人的胆量往往随着眼界的开阔,会变的越来越小,范汝为就是这样,他在这段时间里,了解到了朝廷的一些事情,他明白朝廷真调集了大军,自己是挡不住的,毕竟韩世忠、岳飞、张俊等人都是声名在外的,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再说了,招安也没有什么不好,归顺朝廷还有官做。想到这一层,范汝为率领部将范擒虎等人出寨接受招安。

    老范的眼界还是不宽阔啊,对朝廷来说,招安就是一个临时的计策。把老虎招安到笼子里,然后去起爪牙,下一步就会杀掉老虎。

    政府从来都不会放过造反的头目,不管你投降还是不降。

    十二月二十九日,朝廷任命范汝为武翼郎、閤门祗侯,充民兵都统领。

    农民军骁将叶铁被授为忠诩郎、民兵副都统领,并将其改名为彻。

    其余农民军将领被授“官者一二百人”。

    这只是表面文章,朝廷也留了后手,任命谢响、陆棠为措置民兵寨栅官,以监督范汝为。

    范汝为为了表示诚意,在接受招安后,参与了镇压闽北地区的刘时举、廖公昭、余胜等部乱民起义。并与已被招安的张万全、张毅等部互相仇杀。

    老范和朝廷注定不会和谐,双方卡在了部队解散的问题上。

    老范也明白,老虎进了笼子还不算绝望,拔掉了爪牙才是绝望,解散部队就是拔掉自己的爪牙,他是不可能同意的。

    绍兴元年(1131)正月,朝廷下诏令范汝为归辛企宗节制。

    后又多次命辛企宗、谢响,解散范汝为的部队。

    范汝为和朝廷都很尴尬,从老范的角度来说,他离开了军队,基本是死路一条。

    从朝廷的角度来说,都给你们封官了,你们还听老范的,这说明老范的影响力太大了,朝廷根本无法控制这只军队。

    朝廷无法控制的军队,就是和朝廷势不两立的军队。

    老范无奈之下,将所部屯驻在建州城外,立了数十座营寨。

    老百姓跟着老范干,并不是说觉得老范能打下一个江山,而是有饭吃。老范不听朝廷的,朝廷肯定就不给饭吃。

    为了让士兵吃饱肚子,老范勒令地主将处于寨内的田业给自己交税,否则将其驱逐出寨,没收其土地和牛畜,分给农民军耕种。

    不解散军队已经触碰了朝廷的逆鳞,现在又侵夺他人财产,掠夺朝廷赋税,朝廷就准备对老范动手了。

    老范也明白,动手是迟早的事情,他只是有担忧,还想在看看朝廷态度,试试朝廷的底线。

    没想到意外发生了,绍兴元年七月,建阳丁朝佐起义。

    范汝为所部的提辖官熊志宁率众响应丁朝佐。

    老范一下子懵了,自己本来就被朝廷怀疑,手下的人又叛变朝廷,他即便不想造反也是不可能了。

    但是老范依旧没有动手,他还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为自己找一条生路。

    朝廷再次派遣辛企宗移军福州镇压义军

    辛企宗胆小,非常害怕老范,军队徘徊不前。

    九月,朝廷见剿匪不利,只好命监察御使胡世将前往福建路抚谕,想要安抚老范。

    也不知道老胡和老范是怎么谈的,反正是谈崩了。

    十月,胡世将向朝廷汇报:“汝为怀反侧,犹肆剽掠,而招抚官谢响、陆棠顾与贼通”。

    这么一来就把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了,朝廷下诏悬赏擒杀范汝为等农民军首领。

    绍兴元年十月十九日,范汝为重举义旗,率农民军入据建州城。

    知州王浚明以下官吏皆逃遁,瓯宁知县叶斐被拘。

    范汝为便命叶斐暂时负责处理州事,建立地方政权。

    据说范汝为的部队已有了十万之众。

    范汝为便以建州为中心,分兵出击,扩大势力范围。

    十月三十日,叶谅率农民军攻打邵武,驻守邵武的江西兵马副都监李山败溃,退守光泽。

    十一月六日,叶谅所部又克光泽,李山逃回江西信州(今上饶)。

    与此同时,姚达、饶青带领万余农民军进入江西,其游骑深入到抚州(今临川)境内。

    江西安抚大使李回急忙让驻守江州(今九江)的岳飞,分兵保建昌(今南城)和抚州。

    人的名、树的影,岳飞派人将“岳”字旗插在城门上,就把起义军给唬住了,义军内部互相告诫不要触碰了岳飞的虎威。

    姚达、饶青两个不知死活的鬼,逼近建昌,岳飞派遣王万、徐庆率兵于之交战,一战便擒获了姚达、饶青。

    十一月二十日,范汝为又命叶铁率军南下,攻占沙县、尤溪。之后进攻南剑州城(今南平市)。

    驻守城西的辛企宗所部统制官任士安不肯力战,知州张鲎只好率州兵轮番迎战,叶铁不幸中流矢阵亡,农民军败归。

    随后叶铁的儿子为报父仇,又领兵攻南剑,也为官军所败。、

    由此可见,老范的起义军战斗力根本不强,只是老辛太怂了。

    在此期间,另一部农民军进入政和、松溪境内活动。熊志宁所部则来往于崇安、浦城一带。但均收到了阻击。

    农民军西进、南下虽然受挫,却仍控制着闽北大部地区,威胁浙南和赣东北地区。

    受到威胁的州郡纷纷向朝廷告急。

    福建安抚使程迈连续向高宗上书,指责辛企宗“拥兵逗留”,“懦弱玩寇”,要求“改命将帅”。

    (本章完)

第183章 183韩大将军和岳大将军(一)() 
    朝廷明白总算是明白了平叛的经过,这老辛显然是指望不上了,便诏令参知政事孟庾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使。并从抗金前线调回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宣慰副使,率领三万官军先入闽“征剿”,令辛企宗所部改隶韩世忠指挥。

    韩大将军和老辛不同,那绝对是出手不凡,他建议说:建安位于闽岭的上流,义军若沿流而下,岭下七郡都将遭受掠杀。

    为了防义军沿闽江顺流而下,韩世忠先从台州(今浙江临海)出海至福州,尔后北取建州。

    绍兴二年正月初,韩军抵达福州,即可急驰建州。

    韩世忠的到来,让范汝为很害怕,便玩了坚壁清野的套路,寄希望韩世忠知难而退。可老韩不是老辛,人家有的是办法搞死你。

    官军到达南剑,桥梁为农民军所焚。面对湍急的河流,韩世忠以马涉流过剑潭,将军都不怕水,士兵们还有什么好说的,遂齐渡而进。

    一座桥不算什么,在通往建州的要道,尽为义军堵绝破坏。

    韩世忠即引军抄山间小道,绕到建州东北的凤凰山。

    初四日清晨,官军骤围建州城,并以天桥、对楼、云梯和火炮昼夜攻城。

    义军倚城顽强抗击。

    初九日夜,韩军乘农民军倦怠之隙,扶梯而上,随即城被攻破。

    万余义军战死,张雄等五百余人被俘,范汝为突围,在源洞自焚而死。

    韩世忠斩杀范汝为的弟弟范岳、范吉,擒获范汝为的谋士谢向、施逵及裨将陆必强等五百余人。

    韩世忠是从泼皮起家,对老百姓没有太多的体恤之心,为了震慑天下,便想要屠城。

    幸亏李纲从福州赶去劝说:“建安的百姓大多无辜。”韩世忠才算罢手。

    其实义军就是农民,若能给农民一条生路,谁愿意做叛军呢?

    韩世忠下令军士立于城上,不得下城,任百姓自相离别,务农者给予牛谷,经商者减轻赋绢,并放松禁令,胁从者全部遣散,只是将叛变的积极份子处死。

    这一手为韩世忠带了好名声,百姓感激韩世忠,据说家家为他立祠。

    建州城被官军拿下,但在外的义军依旧不少,陆必强、叶铁骨、陆必先、张弓手、熊志远等将领率领下分兵出击。

    这种出击更多的是一种绝望的疯狂,首先他们没了统一指挥,只能各自为战,没过多久,相继被韩世忠击败。

    但韩世忠并没有彻底消灭所有义军,范汝为的部将范忠,仍领导千余名农民军坚持斗争到底。

    该部义军于绍兴二年十一月攻占松溪,杀了县尉吴某及知泉州陈戬的妻子,继而进入浙江龙泉,围攻处州(今丽水)。

    十二月初一,朝廷命神武前军左部统领申世景、御前忠锐第六将单德忠率二千官兵驰援处州。

    人于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申和单两人竟不是这支残军的官兵对手,于是“处州复告急”。

    朝廷很郁闷,只好再派忠锐第一将张守忠,以精兵二千攻打范忠。

    义军与四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被官军击败。

    当然这是后话了。

    韩世忠的捷报上到朝廷,高宗皇帝说:“虽古名将何以加。”赐给韩世忠黄金器皿。

    韩世忠上奏说江西、湖南寇贼还很多,请求乘胜加以讨平。

    绍兴元年,贼寇曹成起兵进入汉阳军,李允文招降曹成。

    曹成表面接受了招安,却带兵进入鄂州,又进入江西。

    八月,被朝廷任命为郢州知州的曹成劫掠湖西,攻打沅州,与复州知州李宏一同吞并于浏阳。

    两人虽然都是坏蛋,但性格却不相谐,发生了狗咬狗事情,曹成攻打李宏,李宏逃奔潭州。

    十月,曹成在潭州与马友交战,曹成失败,退回攸县。

    十一月,朝廷命张俊派遣使臣招降曹成。

    同月,曹成攻打安仁县,俘获安抚使向子諲,紧接着进攻道州。

    向子諲的运气不错,在潭州时逃过了金人的毒手,如今有进了曹成的魔爪,却没有被杀。

    十二月,曹成攻陷道州,守臣向子忞逃跑,向子忞的运气也不错,当年在真州逃过了金人的毒手,现在进了曹成的魔爪。

    绍兴二年正月初十,曹成释放向子諲。

    老曹把向子諲给放了,是因为后悔了,他大概看出了朝廷的苗头,自己的份量浑水摸鱼还成,真要和官军打,还真不是对手,接受招安才是王道,放了向子諲算是向朝廷示好。

    朝廷内部也起了变化,有人反对招安,这事就没成。

    曹成见招安无望,便率兵攻打郴州永兴县。

    岳飞率领马友、李宏、韩京、吴锡等共同讨伐曹成。马友、李宏、韩京、吴锡这些人也都是叛军,此时已被岳王爷给收服了。

    岳飞来此之前,还平定张用的叛乱,在下先说说张用。

    张用和岳飞老早就认识了,当年岳飞随杜充南逃,就被张用追杀,二人几次交手。

    后来,张用伙同王善攻打淮宁府,被守臣冯长宁击败。

    建炎三年二月,张用在割据确山,号称“张莽荡”,后又出兵占据汉阳军。

    沿江措置副使李允文见张用势大,便擅自招降了张用,且自行任命张用为鄂州路副总管。

    绍兴元年二月,张用还击败了另一路叛军马友,阻止了马友攻打鄂州的企图。

    五月,朝廷任命张用为舒、蕲州镇抚使。

    按说张用给了朝廷出了力,朝廷也给了张用官位,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此以后各安天命,多好!但张用却没有收心,依旧想干强盗的生活,派兵攻打江西,很不幸,他遇到了岳飞。

    张用也是相州人,与岳飞是同乡,岳飞写信劝告他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