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后又被提升为为燕京副留守,此间其母去世去官守丧,服丧期满官复原职,后来升做辽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

    这个官升的也算是很快了,可是老时心思很活络,并没有“士为知己死”的打算,生活和生命都不是一锤子买卖。

    完颜阿骨打平定了燕京以后,让平州人韩询持诏招安平州。

    当时奚王萧干就在卢龙岭,为了防止萧干来干自己,时立爱没立即去拜见韩询,但是为了不落于人后,就先派人上书给完颜阿骨打说:“民情愚执,不即顺从,愿降宽恩,以慰反侧。”

    没人给你台阶下,那就自己搬把椅子,机会真的更愿意把自己留给脸皮厚的人,老时的脸皮真是够厚的。

    老时的戏精表现,让阿骨打很高兴,于是下诏说:“朕亲巡西土,底定全燕,号令所加,城邑皆下。爰嘉忠款,特示优恩,应在彼大小官员可皆充旧职,诸囚禁配隶并从释免。”

    对完颜阿骨打来说,话是一口气,屁也是一口,有区别吗?需要区别吗?

    萧干驻军在村落里,已降的蓟州再次叛乱,并把实际情况带来回来,说:“金人所下城邑,始则存抚,后则俘掠。”

    这脸打的是啪啪的响啊,金国就是这么一个货,不会因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而产生任何改变。

    对时立爱来说,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别让人踩在头上就好。

    不让别人踩在头上有两个办法,其一,是自己足够强大,可平定足够弱小,这个不靠谱,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弱笑。其二,是自己变成一坨屎。

    老时在鸡冻万分,欣喜若狂的心情中,决定自己变成一坨屎,上奏章说:“乞下明诏,遣官分行郡邑,宣谕德义。他日兵临于宋,顺则抚之,逆则讨之,兵不劳而天下定矣。”

    你贱或者不贱,汉奸就在那里,不忠不义。这才什么时候,您老就给新主子盘算着打宋朝了?

    阿骨打看到时立爱的奏章,虎躯一震,菊花一紧,花枝乱颤。这简直就是诸葛武侯的隆中对,真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我的前程啊。

    随即下诏给时立爱说:“卿始率吏民归附,复条利害,悉合朕意,嘉叹不忘。山西部族缘辽主未获,恐阴相连结,故迁处于岭东。西京人民既无异望,皆按堵如故。或有将卒贪悍,冒犯纪律,辄掠降人者。已谕诸部及军帅,约束兵士,秋毫有犯,必刑无赦。今遣斡罗阿里等为卿副贰,以抚斯民,其告谕所部,使知朕意。

    这话的大意是:你最初率官吏百姓归附于我,现在又上奏章写出利害,都合我意,嘉奖不能忘。山西部族因为辽国君主没有被俘获,恐怕暗中与他有来往,所以迁到岭东居住。西京人民已经没有了叛乱的愿望,都像过去一样生活。也许有的将士贪婪蛮横,冒犯纪律,掠夺投降的人。我已下诏告谕各部及军中统帅,约束士兵,秋毫有犯者,必斩无赦。现在派斡罗,阿里等做你的副官,用来安抚百姓。你告诉所领各部,让他们知道我的意思。”

    完颜阿骨打回眸一笑,迷得时立爱神魂颠倒,但是精神层面的慰藉,却让老时在现实中显得更尴尬。

    后来,完颜阿骨打把平州改为南京,用张觉做留守,于是时立爱则被“净身出户”。

    老时本以为自己的狼心狗肺,足以喂饱阿骨打了,没想到回眸一笑,不是深情一望,只是出于礼貌。人家早已经把平州城的小爱爱给忘了。

    张觉因为燕京人东迁,大多数怨恨,而叛逃到宋朝,结果被各种天马流星拳给打成浮云了。张觉的故事我们前面说过了。

    时立爱离开平州回到乡里,阿骨打把燕、蓟给宋朝,新城也纳入宋朝版图。我们也知道,这是宋朝挨打的前奏。

    在这前奏中,宋朝多次下诏召时立爱入朝做官,而时立爱明白论武功的话,宋朝就是把吃奶劲都使出来,也没法和金国掰手腕子,挨揍是迟早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和金国结了善缘,虽然暂时被金国遗忘,只要自己坚持住“原则”,那天金国对宋朝动武,还得用自己。

    为了向金国表示忠心,老时告诫宗族人不得做宋朝的官。不管是怎样的猪模狗样,我只一心给你做对象,这就是“顽固”的老时啊。

    完颜宗望再次夺取燕山时,时立爱那个激动啊,也不知道完颜宗望带没带套,就冲入了大帐拜见。

    宗望比完颜阿骨打要儿女情长的多,立即授时立爱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任命了时立爱的儿子和侄子数人。

    时立爱伺候跟着完颜宗望数年,谋划很多大事,后被封为陈国公。

    天会九年(1131),时立爱做了侍中、知枢密院事。后加为中书令。

    天会十五年(1137),时立爱退休,加为开府仪同三司、郑国公。

    最后,时立爱寿终正寝,终年八十二岁。你能说什么呢?他这样节操碎一地的人,最后竟然落得个善终,也是奇怪了……

    当时还有很多人都送来财物、丝布用以治丧。

    金国皇上下诏令同签书燕京枢密院事赵庆袭治理时立爱的丧事,丧葬费用由官府支付。

    评价此人到也简单,人生没别的复杂性,就是看准了方向,一条道走下去,条条大道通罗马……

    从时立爱的一生中转回来。

    完颜宗弼、阿卢补抚定巩、洮、河、乐、西宁、兰、廓、积石等州。泾原、熙河两路也随之被平定。

    (本章完)

第177章 177反复小人李成() 
    二月,归来的秦桧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这样一个在放荡中变坏,在沉默中变态玩意,开始走上了左右南宋的血腥之路。

    历史不敢回头,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走的时候,却从来不会分别好坏。

    我们幸运的,因为战乱在我们的远处驻扎了,我们是那群死人中的幸存者。所以我们要分别好坏,以应和当下不易的和平。

    当年高宗皇帝从海里出来,到达了会稽。不知道这一刻,高宗皇帝在想些什么。

    高宗皇帝当人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但是在下以为,高宗皇帝一定会有“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感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对金国的恨超过了所有人。

    恨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又是什么,估计高宗皇帝也不太明白。在下以为,此时的南宋君臣,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拿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金兵虽然退走,但是贼兵蜂拥而至,占据了许多金兵退走留下的空城。

    其实这就跟火烧圆明园一样,英法联军抢劫了财宝,而对主体建筑进行破坏的主要力量,而是京城的百姓,老百姓真的是老实巴交的人吗?在下看未必。

    这个时候孔彦舟占据武陵,张用占据襄汉。

    李成是这帮贼兵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势力,占据江淮、湖湘地区十余个州郡,麾下有数万之人,对整个东南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不过这些人只是草寇而已,他们没有想过,也不想打理这个天下。

    李成前面多次提到,是骡子是驴,咱们这次拉出来溜溜。

    李成,宋雄州人,字伯友。弓手出身,以勇悍闻名。金兵占河北,这小子在淄川聚众闹事,辗转南下,在江淮之间活动。两次接受南宋官职,不久又企图割据。

    建炎二年,任河北、京东捉杀使的李成第一次叛乱,攻打宿州,被刘光世在新息县击败。

    刘光世的军队的素质,咱都是知道,这都能把李成给打的满地找牙,这都是什么玩意?

    就是一帮身穿地摊货,脚蹬温州鞋,身上背个英文名“Gaojipibao”的货色。

    建炎三年,大宋赦免李成,并任命其为宿州、泗州都大提举使。赏赐二万匹绢。

    建炎三年九月,李成再次叛乱攻陷滁州,杀死守将向子伋。从滁州进入淮西,而后入舒州。

    建炎四年,再次赦免李成,任命其为舒、蕲州镇抚使。

    而后再次叛变,建炎四年八月,在江州城下向大宋朝廷投降。大宋朝廷任命其为四州镇抚使,调其所部镇守长江流域。

    九月再次叛变,派遣部将马进进犯兴国军。

    这就看出“建设者”和“破坏者”之间的区别,建设者费心费力的要为这个世界建立秩序,而破坏者往往是打着打破旧秩序的幌子,却没有任何能力建立新秩序。

    当“建设者”无力对抗“破坏者”只能使用拉拢,当然也有可能“破坏者”被消灭。但当“建设者”足够强大的时候,破坏者的末日也就来了。

    无论是什么时期,什么样的朝代,对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你只能跟他翻脸,否则的话,这帮人定会认为四海之内皆父母,谁都得惯着他们。

    大宋朝廷决定对这帮反复无常的贼兵翻脸了,任命张俊为江南招讨使,讨伐李成。

    张俊被金国把小心肝打成杂碎,在江南江北,万里嚎哭,但是对上李成,那简直就是折磨没有机器猫的康夫。

    老张兴高采烈的带着老部下杨沂中,陈思恭等人前去讨伐李成。

    老张也并非没留后手,就傻**的去了,而是把岳飞也掉到了自己的帐下。

    看来“跟土豪做朋友”不是现在的口号。

    建炎四年正月十一,岳飞所部进入洪州。

    如果张俊还不足以让李成满脸桃花开的话,那么岳飞的到来,就决定了李成***开的结局……

    不过李成依旧自我感觉良好,我行我素,派遣邵友攻下筠州,临江州。

    张俊的主力部队,得知李成所部的重要将领马进在筠州,率兵赶赴豫章。豫章在江州和筠州之间。

    张俊到达豫章后,对将士们说:我们已经拿下了洪州,击败这帮贼寇是必然的,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养精蓄锐。

    张俊玩了一手以退为进,收缩兵力于城中,并命令:金鼓不得发声,将士不得登城。违令者斩首。

    就这么一手,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马进清楚明骚易躲暗贱难防的,面对张俊的空城计,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选择打,城里就是张俊的大部队,但是不打又怎么办,自己只要一跑,张俊肯定是追着自己打。

    马进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就给张俊写了战书。

    这封战书内容不清楚,但信封真的很大。马进用大信封的意图,还真不揣测,难道物质太丰富了,要浪费一点拉动生产力?

    张俊也很有搞头,给马进写了一份回信,这回信的信封非常小。

    张俊是想用小信封来恶心一下马进,但是马进却以为张浚害怕自己。

    你说这是什么逻辑,信封大小也能让马进看出来害怕或者不害怕?脖子上顶的究竟是夜壶,还是脑袋。

    话说回来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确实喜欢讲这种没意思的逻辑。

    记得汉朝和匈奴之间来往的时候,一个汉朝陪嫁过去的太监中行说,给匈奴单于说了几个针对汉朝的文字游戏。

    当时“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所书“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中行说就让“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并所书“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

    这无非是两国之间的礼仪较量,最多可以表现出一种场面上的优势。但马进和张浚兵戎相见了,还搞这种低级的游戏,显得智商太有限了。

    马进有了信心,紧张的情绪就少了,整个部队又开始洋溢一种即将可以获得,张俊所部的辎重的快乐。

    (本章完)

第178章 178张俊的战功() 
    当马进带着军队浩浩荡荡的向着张俊开来的时候。

    张俊就笑了,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然后撸胳膊挽袖子,要对小马动粗了。

    岳飞给张浚建议说:“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

    这话的意思是:敌人贪图立功而不顾后路,如果用骑兵从上流生米渡处过江,出其不意从敌后发起攻击,必然能够击败敌人。

    岳飞不仅献计,还自请领导这只偷袭的部队。

    张俊自然是很高兴,你愿意干这种危险的事情,那太好了,反正你也不是我的嫡系。你打死敌军,那就平外患,被敌军打死,我就平内乱,最好都死了。

    岳飞身披重甲,带着部队迂回得到了贼军的右侧,发动攻击……

    马进还晕乎乎的继续快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之间眼前一片凶猛的骑兵,心中大骇,有种想要逃跑的冲动。

    当看的仔细了,老马立刻就开心了,对面的军队太少了,我勒个去,我去弄死他。

    马进是这么理解的,岳飞你再凶猛,我伸着脑袋让你剁,你也要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足以布置好战法了。

    想的美,长的丑,是一般人的常态,马进也是一样。机会最终没有来,因为杨沂中的部队也杀了过来。

    贼军的一旦打不过,就会陷入混乱。马进是顶不住了,只好带着残兵奔逃七十余里,逃回筠州。

    岳飞追抵筠州城东,按说败军该好好防守,可马进依旧不长记性,觉得失败是因为对方的出其不意,自己一方人多势众,只要做好准备,必然能赢,于是出城布阵迎敌。

    岳飞确实兵少,但人家有计谋啊。

    为了更进一步迷惑马进,岳飞将大部分军队设置为伏兵。以红色绸缎做旗帜,上绣“岳”字大旗,挑选二百名剽悍骑兵,带着旗帜前往敌阵诱敌。

    马进本就觉得岳飞兵少,现在只来了两百,那是大喜过望,立刻发动了进攻。

    两百人一跑,马进就追的更欢了,结果就到了包围圈。

    马进毕竟人多耐揍,双方陷入了僵持。

    关键时刻,杨沂中渡过筠河前来相助……

    随后张浚的大部队也前来交战……

    马进所部立即崩溃,宋军援军未到,就已经开始撒丫子跑了,然后就是一边倒的追袭屠杀。

    岳飞见宋军杀人太多,心中大为不忍,大喊说:放下兵刃做在地上,就算头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