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五十个其骑兵,吓都痉挛了,这下玩完了。

    韩世忠怕不怕,咱不好说。但他却在危难之中,展现出一代将才的的素养。

    首先命令苏格等人站在高冈之上,不用走动。而后命令从燕山前线溃败下来的士兵聚集在船上,呐喊鼓噪以助声势。

    韩世忠则化生愤怒的小鸟,横刀跃马和敌人撞在一起,往来如入无人之境。

    金国人是“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悬崖如飞,过江河不用舟船,浮马而渡。”现在韩世忠在这帮金国人之中往来如飞,这是什么境界?

    当然韩世忠无论多么勇猛,毕竟金国人多,这帮人撇下韩世忠杀向高冈。

    苏格等人见老韩怎么勇猛,也被打鸡血了,从高冈从下夹击,船上的溃兵也配合着呐喊鼓噪起来。

    这帮溃兵打仗不行,练喊的可以,喊的真不错。金国以为宋军大部队来了,于是退走,韩世忠的瘾头刚上来,你想跑,没门!又是一阵追杀,斩获甚众。

    这是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想想,有没有飞将军李广的感觉?

    这是韩世忠第一次和金国人接仗,打的相当不错,有勇有谋。所以说汉人的战斗力,不可小觑……

    后又从王渊、梁方平进行讨捕盗贼,前后因功被升为武节郎。

    钦宗即位以后,韩世忠随梁方平屯驻浚州。

    金人入侵,梁方平数万兵马不战而逃,韩世忠陷于敌人重围之中,力战得脱,焚烧桥梁而回。这是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想想,有没有燕人张翼德的感觉?

    钦宗皇帝得知此事,诏令韩世忠入朝询问梁方平治军状况。

    韩世忠本就看不起梁方平,双方早有过节。老韩自然把老梁当节过了。于是梁方平人生的茶几上摆了一个大大的“杯具”。

    钦宗皇帝对韩世忠那是大大滴满意,加封韩世忠为武节大夫(当时武官的关节总共有五十三阶,武节大夫是第二十七阶)。韩世忠就步入中层将领行列了。

    后来胜捷军张师正被金军打败,宣抚使李弥就把张师正给斩了,按道理来说,败军之将,被正法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由于当时打败仗的太多了,你偏偏干掉了张师正,张师正的部将李复就不干了,发动兵变,淄州和青州的响应者数万人。

    韩世忠以不满一千之众,前往追击,大破李复军,斩首李复。李复的余党那见过这种杀神,再也提不起抵抗的信念,一路颠颠的继续跑。

    韩世忠追击至宿迁,赶上了这部分军队。

    (本章完)

第98章 099泥马渡康王() 
韩世忠由于追袭的太快,身边没有多少军队,便单骑进入叛军的营帐,大声呵斥说:“官军就要到了,现在投降,我保全你们性命,与你们共享功名。”

    这帮人惊恐至极,韩世忠竟追来了,真是阴魂不散啊。看来不投降,韩世忠是不会放过自己的。站在人生的米字路口,这帮人很彷徨。

    犹豫之中,这帮人也明白了一层道理,反抗到底死路一条,他们被韩世忠的“官军至”给忽悠住了。

    如果投降的话,最差也是死,但还有一点活路。既然都是死,自然选择还有一丝生机的那条路,这帮人决定投降。

    但是这帮人也留了一个心眼,跪着向韩世忠敬酒。你韩世忠是喝还是不喝,对于这帮叛军来说吗,你要是不喝,就说明你还是怀疑我们。既然怀疑我们,还谈什么保全性命,共享功名?对于韩世忠来说,要是这酒有毒怎么办?

    英雄就是与众不同,一般人都是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而韩世忠一饮而尽。这帮人看这种情况,觉得没毛病,便选择了彻底投降。

    第二天,所谓的大宋官军也没有到来,这帮叛军明白了,韩世忠是忽悠自己。但人是铁,范儿是钢。这帮人佩服韩世忠的大腕气度,没有再次反叛。

    韩世忠也因为这件功劳迁升为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后又入朝应对,被授予单州团练使,屯兵滹沱河。

    韩世忠来啦,金国人被打鸡血啦,这小子平时老是虐我们,这次我们也给他点颜色看看,告诉他我们也是开染坊的。

    这帮金国人对韩世忠的营寨是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韩世忠打的是粮尽援绝,身边的部曲就劝韩世忠,江湖险恶,不行就撤,在不跑就来不及跑了。韩世忠不听,给老子接着打。

    韩世忠不是在装逼,不是无缘无故的无理取闹。老韩早就算计好了,这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必有所图。

    你以为只有诸葛亮能看云识天气?韩世忠也能,韩世忠断定当天必下大雪。果不其然雪下的很厚很厚,韩世忠组织了一支三百人的敢死队,半夜时分趁着白雪的映照直捣敌营。

    金国人那个郁闷呀,哪有三更半夜干仗的,你不耽误睡觉吗?而且也不知道究竟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谁是敌人,挥着刀子就是一通乱砍,能不能砍到宋兵不知道,反正砍到自己人的可能性更大……

    金兵的主帅在这一战也被弄死了,老大一躺到,兄弟们肯定是胡吊跑。天亮的时候,这帮人全部溃逃,韩世忠收获自然也是不小。

    韩世忠返回大名府,赵野任命韩世忠为所部前军统制。听到赵构调军得命令以后,赶往济州。

    韩世忠在遇到赵构以前的事迹,就说到这里了。当然了,韩世忠光彩夺目的一生也刚刚开始。

    鄜延副总管刘光世也从陕州赶来,赵构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自然不回吝啬爵位,任命刘光世为五军都提举。

    刘光世这人也位列“中兴四将”,字平叔,保安军人。

    咱们前面说,大宋和北辽交战之时,提到过他的父亲刘延庆。

    刘光世是刘延庆的二儿子,当初因为父亲的关系被任命为三班奉职,三班奉职这个职位是一般入仕的必要条件。

    官二代!就是好!

    小刘有好爸爸罩着,一路从三班奉职,经鄜延路兵马都监,做到蕲州防御使。方腊起义的时候跟随父亲讨伐方腊,因功升为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

    家有大树好乘凉,刘光世战绩其实很一般,和西夏打仗几乎没功劳可言。和方腊打仗?那是打不赢,比打赢还难得战争,就这样做到兵马钤辖,不得了!

    韩世忠之辈只能眼巴巴的羡慕嫉妒恨。

    后来,由于郭药师投降,在刘光世手下当差。刘光世因为招降有功,被任命为威武、奉宁军承宣使。看过本书之前所述,这哪里是他的功劳。没办法,他上面有人。

    后来因为郭药师和高世宣偷袭南京城。高世宣,郭药师不可谓不勇猛。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刘光世没有及时支援,导致郭药师全军覆没,高世宣战死。

    其实就刘光世猪一般的表现,杀头都不过分。郭药师之所以看不起大宋,主要就是源于刘光世。小刘这种少爷羔子,哪有什么本事带兵,就会吃喝玩乐,这种人就该被绑在草船上借箭,岂能当大将?

    当时大宋军民,给刘光世取了一个外号,叫做“长腿将军”。当然不是为了形容老刘的身材好,条子正,是为了说明这个家伙逃跑快。

    搞笑的是,南宋的那些史家,竟能把他于岳飞,韩世忠相提并论。

    刘光世人家世好,运气也不错,关键的时候总有毛贼给他送官。

    当时河北盗贼张迪寇掠睿州地区,刘光世出兵剿灭,于是又恢复了承宣使职务,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运气还没好完呢,靖康元年,金国入侵大宋,西夏乘机入侵杏子堡,但是由于地势太过于险要,不利于防守,西夏人就退军了。

    刘光世乘机入寨,是不战而胜,被升为侍卫马军都虞候。

    金兵二次南下的时候,刘光世率部勤王。朝廷下诏,正在议和,诸军不要妄动。

    所谓议和,只有那些傻不啦叽文官相信,刘光世知道金国人的残暴和野蛮,就把诏令收了起来,继续率兵前进。

    各位看官,不要以为刘光世很忠心是吧?他虽然害怕依然还是顶着恐惧去勤王,是为了他的爸爸。他老爸刘延庆也在京城驻守,他当然要去护着他老爸了。

    当然了,这也说明刘光世是个孝顺的儿子。

    很快前面的溃军有的就来到了刘光世的大营,溃兵自然把京城什么状况都说了,当然也包括刘老爷子被杀的消息。

    刘光世是大哭呀,老爸被金国干掉了,自己成了烈士遗孤了,从官二代“荣升”为官一代。

    (本章完)

第99章 100海上之盟(一)() 
刘光世这一哭,把手下的士兵也哭的是魂飞天外,老将军挂了,小将军又没本事,而且皇帝也没了,我们散了吧。

    听说士兵要散伙,刘光世顿时惊慌失措,他人虽然无能,但还是有脑的,明白自己的身价,就体现在这支部队上。这帮人散了,自己可就什么也没有了。

    他强忍悲痛说:“老将军虽然去了,但是皇上和太上皇已突围,并前往南方了,你们不要有异志,我们同保富贵,共建功业。”

    一阵忽悠,士兵们心也就定了。因为这帮士兵散了,也没有地方去。

    于是小刘的军队就驻扎在陕府,这时范致虚招呼刘光世一起攻打金国,刘光世不愿意去,老爸已经死了,自己不愿再去送死。可老在陕府呆着也不是办法,就想到了康王赵构,于是就带着手下的人马赶来。

    赵构现在是兵多将广,从济州出发,经过单州,到达虞城县,西道都总管王襄率军从襄阳前来会合。

    赵构有些害怕,军队太多了,他没有粮食给军队吃。很多军队在抢老百姓的口粮。赵构没办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月二十四日,赵构一行来到了应天府。

    经过几个回合的再次劝进,赵构在五月初一的时候,登坛即皇帝位,改元建炎,史称高宗。大赦天下,这次大赦,真的是大赦,平常不能赦免的人也赦免了。按道理来说,南宋算是建立了。

    不过赵构有一点也不厚道,怎么就能当年改元呢?

    本来就有脏水泼在身上,当年改元只能让这脏水更脏。只能说赵构有一些得意忘形了。一般来说,新皇帝为了表示对老皇帝的尊敬,在继位的这一年,依旧使用老皇帝的年号,第二年才使用自己的新年号,这已经是传统和规矩了。

    在大臣们得提醒下,赵构终于想起还有一个哥哥在金国人手里呢。第二天,遥尊乾龙皇帝(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

    在咱们中国,几乎所有帝王,都有异于常人的地方,赵构也难以免俗。

    大观元年(1107)五月二十日,赵构出生在东京开封皇宫,据说当时红光照遍宫室。这绝对够神的。不知道其他王子出生之时,是什么状况。如果很平常的话,那么赵构这么神奇的出生,该会给他带来足够的重视。可偏偏赵构是徽宗皇帝,最为忽略的儿子之一。在下认为,这多半是附会出来的精彩故事。

    当然还有更神奇的,这个故事叫做:“泥马渡康王”。

    故事要从赵构赴金营为人质开始说起,金兵押其北上,途中赵构脱逃,逃至磁州,夜宿崔府君庙。之前的内容,咱们说过,实际上赵构就没去。

    这个故事却说赵构是半路逃脱的,一路之上颠沛流离……

    王爷也开始了穿地摊货,蹬温州鞋,过着全身上下加起来不超过一百块的生活。

    赵构当时的心情那是极度绝望的,就如同买了一大堆彩票,一张都没中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走了这么远的路,赵构同学太累了,就迷迷糊糊的睡觉了,这一觉睡的很爽,做了一个梦。

    梦中见过一神人对他说:“金兵铁骑离此不远,小神已在门外备好良马,王爷赶快起驾吧。”

    赵构估计还“嗯哼”一声,说:“你又调皮了,打扰本王睡觉……”

    赵构梦话没说完,突然想起来,这不是在王妃的床上,这是在逃难的路上。顿时惊醒,睡意全消,跑出庙门一瞧,果然有一匹黄骠马在等着他。王爷也不假思索,飞身上马,马鞭一阵乱抽,黄骠马长嘶一声,蹄下生云,快如闪电……

    赵构吓的是鞭子也不挥了,只是紧闭双眼,抱紧马脖,一阵狂奔跑到了黄河边,河水竟然自动分开一条水路让赵构过黄河(也有一说是长江),将金兵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到了这个时候,赵构发现这堪比飞机的马,突然不走了,赶紧挥鞭揍马,那马如死了一般,也不哀鸣也不动。

    赵构大感到奇怪,下马一瞧,吓的是三魂出窍。原来自己骑的是以匹泥马,身上还滴着水,眼看就要倒架。

    纳尼?!赵构恍然,原来是神仙救了自己。

    正应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赵构后来做了皇帝。

    这事神奇吧?在下以为,这是赵构当了皇帝以后,为了显示自己是天授神权,才编排出这么一个传奇的故事。用来忽悠八九百年前老百姓是够用的。

    不管怎样,赵构的运气是相当不错的,宋徽宗有三十一个儿子,只有他一人逃过大难,否者怎么弄,也轮不到他当皇帝。别说还有皇太子赵桓,和徽宗最喜欢的郓王赵楷。就算是公平的抓阄,三十一分之一的概率也不算大。

    现在赵构同学,却人五人六的干起了皇帝,过了一把暴发户的瘾,运气真的不错。

    现在徽宗和钦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咱们回头看一看《海上之盟》,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之前也提了不少,但不够系统,咱们终结一下。

    海上之盟的表面意思,就是大宋朝从山东登(今山东蓬莱)、莱(今山东掖县)入海前往金国,签订了共同灭辽复燕的军事合作盟约。

    为什么要走海路呢?不是为了浪漫的感觉,也不是被浪催的,而是在陆地之上,宋金两国之间,横着一个马上要死的辽国。

    咱们前面说了,宋政和五年(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辽国被打是左眼青、右眼红,全身上下一片洞开。

    童大公公出使辽国的时候,遇到辽国的光禄卿马植,马植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