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望少年时光的惊艳,轻狂多年不服输,一刹那恍惚,盛夏过了,深秋也过了,走了那么远的路,原来还是一个人的迟暮,一人的归途。那些些空城旧事,徘徊于未央的年华里,寂寞吗?恐惧吗?

    花还是凉了,落下了满地初春和盛夏……

    六月二十八日,大圣皇帝在达斡独山驿站和完颜吴乞买相会。

    七月十日,大圣皇帝到达牛山,八月初一,出现日食。大圣皇帝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八月十五的时候,完颜吴乞买带领宗室亲属及百官拜见大圣。这是大圣皇帝最后一个中秋节了。

    八月二十八日,大圣皇帝部堵泊西行宫龙驭西天了,终年五十六岁。

    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得死。管你是开国之主还是平头百姓都终究会有一死。

    无论谁,生的都不伟大,死的都很窝囊,阿骨打英雄了一世,最终还是不甘心的失去了。

    就如微风乍起,吹动层层涟漪,然后又恢复最初的平静一样。

    估计天祚皇帝是欢喜的不得了,叫你犯贱,死了吧,小样,当年在头鱼宴上没弄死你小子,可你还是死在我前面了,这和我弄死你也差不多把。

    **不是万能的,但意淫可以……

    九月三日,梓宫运到上京。

    五日,安葬在宫城的西南,修建宁神殿。

    六日,大圣皇帝的弟弟完颜吴乞买登基称帝。

    天会三年(1125)三月,太宗皇帝尊谥太祖皇帝叫武元皇帝,定庙号是太祖。在西京另外又建立一座祭庙。

    天会十三年(1135)二月辛酉,将太祖灵柩改葬在和陵,在燕京城南太祖曾经停留暂住的地方立下一座石碑,上书:“开天启祚睿德神功之碑”。

    皇统四年(1144)把和陵改叫睿陵。

    五年(1145)十月,增谥为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

    贞元三年(1155)十一月,又迁葬在大房山,仍然号称睿陵。

    总结阿骨打这一生,在少数名族的开国皇帝中算的上是极有见地的一代君主。一生东征西讨,建立了赫赫的战功,溢美之词在下就不说了,套用脱脱丞相的话:“武元之英略,不足以开九帝之业,非大定之仁政,不足以固百年之基。”

    “武元”便是阿骨打,“大定”则是阿骨打的孙子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容在下慢慢到来。

    第二卷完

    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鲜花,你的没一个支持都是在下前进的动力,谢谢。

    (本章完)

第58章 炸弹和斧头() 
阿骨打也是一个高产的皇帝,有十六子。

    圣穆皇后唐括氏生三子依次为:

    嫡长子(五子)金徽宗完颜宗峻,嫡次子(七子)丰王完颜宗朝,嫡三子赵王完颜宗杰。

    光懿皇后裴满氏生:

    长子辽王(海陵王时为金德宗,金世宗时降为辽王)完颜宗干。

    钦宪皇后纥石烈氏生三子依次为:

    次子宋王完颜宗望,六子陈王完颜宗隽,沈王完颜讹鲁。

    宣献皇后仆散氏生两子:

    三子金睿宗完颜宗尧(原名完颜宗辅),豳王完颜讹鲁朵。

    元妃乌古论生三子:

    四子梁王完颜宗弼,八子卫王完颜宗强,九子蜀王完颜宗敏。

    萧崇妃生三子:

    纪王完颜习泥烈,息王完颜宁吉,莒王完颜燕孙。

    娘子独奴可生:邺王完颜斡忽。

    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从理论上来说这帮人都是有可能接班的,事实上有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但是生前没有一个干过皇帝。

    继承皇帝宝座的是太祖的同母弟完颜吴乞买,前面说过他是世祖第四个儿子,曾经一度过继给穆宗做儿子。

    应该说那个时候金国继承制度可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当年肃宗,穆宗他们干过老大是因为景祖的遗愿。但是完颜吴乞买的即位,在金史中虽然没有明确提过,但太祖让吴乞买干皇帝的这件事,是众望所归的,尤其是在他出征前让吴乞买建国,以及临死之前让吴乞买前来迎接,都到表明了吴乞买接班人的地位

    而且世祖劾里钵的嫡三子完颜斡带已经挂了,老四吴乞买即位也属于情理之中,只是苦了太祖的嫡长子完颜宗峻,这小子郁闷呀,但是还的装出一副高风亮节出来。事情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这是只能最正确的选择,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三俗没有趣。

    完颜吴乞买也搞了点高姿态。所以在九月五日埋了太祖皇帝以后,完颜斜也,完颜昂,完颜宗峻,完颜宗干等人请求完颜吴乞买继承大位的时候,就玩了一出欲拒还迎的好戏。

    但是是这帮人经过和宋,辽,西夏这么多年的交往,已经是八面玲珑了,知道这是人在摆姿态,于是众人就把一件赤褐色袍子给披在了完颜吴乞买的身上,又把玉玺扔到塞到完颜吴乞买手里。

    你看,你们这么干,我只好勉为其难,不客气了。

    九月六日得时候,即皇帝位。十六日大赦天下,同时该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当年改元这事有点不厚道,不知道这帮金国人是没文化呢,还是完颜吴乞买故意不给大哥太祖皇帝面子,毕竟按照传统来说新即位的皇帝,为了表示对大行皇帝的尊重都是逾年改元,就一个唐肃宗即位改元被后来人批判的一塌糊涂。当然我们马上还会说道,宋高宗赵构也有这么一手。

    转眼到了十月十一日,天会皇帝给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一百个空头委任状,这权利大了,这意味着你可以拥有提拔一百个人的权利。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历来造反当中最为不义的一个,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跟着安禄山一起闹腾呢?很简单,就是因为安禄山能从唐玄宗那里要来空头的委任状,用来收揽人心,最终造反爆发,大唐一蹶不振……

    当然了金国管事的都是本家,暂时不会反自己。没事翻自己玩的是日本人。

    到了十八日,上京庆元寺的和尚给天会皇帝送来了佛骨,这马屁拍的,有头无脑,金国如此嗜杀的民族能信奉佛教吗?你这一手只能骗骗那些太平天子罢了,在说了好像金国信奉萨满教吧。所以天会皇帝没甩这帮和尚。

    文的搞得差不多了,该搞武的了。咱们在补充说明一点,阿骨打是一个相对来说的“亲宋派”,他并不想和大宋朝开战,可能的原因是不了解大宋的实力,也可能是仰慕中原文化。但吴乞买不一样,他是一个好战份子,所以阿骨打一死,大宋朝的冬天就来了。

    咱们续接上文,雨季过了,完颜阇母和张觉开始动兵了,张觉一战既退,完颜阇母觉得张觉也不过尔尔,咱们金国兵确实是所向披靡,于是带兵冒进,结果在兔耳山遇到张觉的伏兵,完颜阇母军队被打的大败。

    金国真正的大败可以说这是第一场。

    张觉把自己打胜仗的消息,向大宋禀告,大宋大喜,尤其是徽宗皇帝,你们不是说如果和金国做邻居,我们会被打的满地找牙吗?现在满地找牙的是谁?你们这帮不知事的废物,还是童贯,王黼好,淫才!

    于是徽宗皇帝册命张觉为节度使,张敦固等有功的将士,都加封为徽犹阁待制。当然大宋自然不会像金国一样,只进不出,大宋还有银子数万,绢数万匹犒赏军队。不用怀疑,大宋就你是命中的富人……

    十一月三日,消息传到天会皇帝这儿,天会皇帝大怒,什么时候咱们金国也会打败仗了?命令完颜宗望去问罪于完颜阇母。

    过了几天太宗皇帝想想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也给上京路军统帅完颜实古乃、完颜婆卢火等人送去空头委任状。同时诏谕南京,把武、朔二州割给了大宋。从这个角度来说,宋朝和金国初见之时,关系还是相当纯洁的,起码戴了套。

    十四日完颜宗望到达前线,带领完颜阇母军队继续和张觉作战,至于完颜阇母,他是完颜宗望他叔,完颜宗望能把他叔怎么样,也就是做做样询问了一番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个时候的金国,正是天下无敌,蒸蒸日上之时,你都能打败仗,开玩笑!这等于是说,您把一奥黛丽赫本给弄成一站街妹,难度真的很高!虽然没有人批评你,但也够丢人的了。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两军交战于南京城东,完颜宗望果然比完颜阇母厉害许多。张觉大败,都没敢回城,趁夜向大宋境内逃窜。人的运气,跟生理周期一样一样的,都是一阵一阵的。张觉结局如何一会在表。

    且说南京城现在是害怕啦,怎么办?有办法!这帮人狗急跳墙竟然把张觉的父亲以及张觉的两个儿子抓了起来,送给完颜宗望,希望完颜宗望不要攻打南京城。那完颜宗望首先是笑纳了张家祖孙三人,不客气的全部宰了。

    你说这帮人都什么玩意,当年张觉不谋反,你们劝他谋反,现在把人老爸和孩子一锅烩了,这是人干的事情吗?自私自利其实就是天性,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魔鬼。

    你这么一干,完颜宗望当然知道城里人是害怕。于是完颜宗翰秉承当年太祖皇帝以招抚佐攻占的原则,派一个使者前往招抚张觉手下的张敦固投降,张敦固当然明白大势已去,在说自己也不是力挽狂澜的主,也不想在犯张觉的错,投降或许还有一命。

    于是出城商谈,完颜宗望派遣一个使者一起回南京城做投降准备。南京城人太变态啦,刚刚杀了人张觉家人,现在这些人又杀了金国使者,拥立张敦固做为都统,据守南京城。这帮人真是个欠砸的杯具。

    张敦固彻底天黑了,人渣不可怕,就怕人渣有文化,一会往东,一会向西。不过张敦固明白一点,你杀了金的使者,这事肯定是没完了,专心和金国干吧,多干一天就多活一天。

    (本章完)

第59章 张觉之死() 
这边完颜宗望知道肯定里面出事了,要不然怎么会这么长时间没消息。

    完颜宗望并不想打南京,毕竟完颜阇母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摆着呢,万一打败了多丢脸,于是完颜宗望就开始搞笑了,上书给天会皇帝要一千道空头委任状,希望通过委任状来搞定南京城。

    这书一上去,估计天会皇帝都傻啦,没搞错吧,一千道?您也太能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的搞怪,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无厘了吧?但又不好直接驳叱完颜宗翰,毕竟人刚刚打了胜仗。

    于是就千道空头委任状德事情搁一边,不予理会,下诏说:“新归附的官吏按照以前的官位予以安置。”同时发了牌十块、空头委任状五十道给完颜宗望,这就很让宗翰尴尬了,竟然不给我面子,咱们走着瞧。

    宗翰是远族,权利有很大,根本不把自己的这个皇帝叔叔放在眼里,不久的将来还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为了几匹绢帛,把自己的这个皇帝叔叔,按在地上打了一通板子……

    其实吴乞买做了皇帝以后,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是用在了和自己这个大侄子博弈上,他对宗翰的跋扈恨的咬牙切齿,却没有办法。

    张敦固这边知道死守下去还是死,不如搏一把,竟然派兵拜忏分兵四路偷袭完颜宗望,结果大败。这就是厨房找便便,找“死”不挑地方,女真兵的骁勇不是张敦固可以预计到的,张觉数万都打不过对方,你八千还是省省吧。

    完颜宗望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是脑子过水了,绝对不攻城,就用文的招抚对方。有人说一颗将爆的炸弹比一颗已爆的炸弹恐怖得多,但是你一个不会爆炸的炸弹还不如一把斧头恐怖。

    张敦固当然不知道完颜宗望的想法,在他的心里认为这帮金国人不可信,就推脱说:“我们曾经屡次抵抗上国,所以不敢投降。”

    完颜宗望就上书给天会皇帝,要求赦免南京军民,天会皇帝也不知道前线究竟如何,就下了这道命令,同时还下了一条诏令说:“现在要向大宋索要张觉,以及逃亡过去的百姓。”当初盟约里就有双方不可以招降纳叛,金国的要求是合理的。

    这个时候迁、润、来、隰四个州的百姓很多围山护寨和金兵对抗,完颜宗望上书请求安排良吏去招抚,天会皇帝烦了,你这是搞毛呀,什么事情都来问,就把完颜宗望给调回京师。

    这一下完颜阇母又当老大了,正要一雪前耻,那还和你客气,一战而下南京,杀掉张敦固。哪来完颜宗望这么多麻烦事。

    在来说说张觉,张觉逃到宋朝以后,当时完颜宗望前来索要。宣抚王安中就忽悠完颜宗望说:“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人,你是不是搞错了。”

    金国人野蛮不代表傻,能信你的吗?继续索要,王安中又想点子了,杀了一个和张觉张的比较像的人送到了金国。这人真倒霉,没想到长的像张大人也是罪过,下次轮回一定要长的有个性一点……

    就这是来说,你杀了一个人李代桃僵,你是不仁,你以为金国这么好忽悠,你是不智。金国当中肯定有人认识张觉的人,你送去肯定能被人认出来。

    王安中只好对张觉表示遗憾:你快出来,我一个人忽悠不来!于是乎,王安中就给张觉编排许多罪状,要杀张觉。

    张觉当然不服,大骂宋朝不讲信义。张觉也算是搞,大宋收留你就已近是不讲信义了,所以大宋能收留你,也能杀了你,能和金国不讲信义,就更能和你不讲信义。

    许多人只有爬到了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架错了墙。其实张觉若不来降宋,对张觉和大宋都是幸福。

    张觉的脑袋就送到了金国,张觉了。

    大宋的外交水平真的太低,要不就不应该收留张觉,以表示和金国的盟友之义。你若收留的张觉,那就做好和金国翻脸的准备,也应该做好和金国开战的准备。

    可是大宋既想当****,还想立牌坊,这么好的事情到哪找,于是不仅金国就看到了大宋的虚伪,给了后来金国攻打大宋一个借口。

    大宋满脸的蛋疼菊紧,关键分辨率又高,高的是个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