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二,沙陀人和契丹人有渊源,按照辈分来算,老石真就比当时年轻的辽太宗晚上一辈,所以人家认辽太宗为爹,这也算不什么。

    其三,石敬瑭根本不能控制幽云十六州,这地方主要是被赵德钧和赵延寿父子控制,所谓出卖,还不如说是给辽国画了一个大饼而已。

    只是辽国人比较强悍,不久就把赵家父子给摆平了……

    咱们把话题说回来,若有机会,咱们在说说五代史。

    宗望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没什么谈和和请降,只有投降做俘虏。爷也是学你的祖宗,你反对我就是反对你的祖宗。天祚皇帝自然没见过石重贵的凄惨样,但肯定得听说过,想当年自己的老祖宗们也不是省油的灯,把石重贵给折磨的不轻,想想都蛋疼菊紧,自己哪能同意?

    再次谈掰……

    当然了完颜宗望说这个也就是不想在和你谈的意思。天祚现在就是带着皇帝名头的废人,辽国除了沙漠,基本没有领土了,你还想继续在天下人的眼前摆POSE装逼,这可能吗?

    对于一个不能东山再起了两头猪(一头猪已经不能够形容天祚皇帝的愚蠢),谈和的实际意义已经不存在了,

    而且这一次金国收获的不仅仅是天祚皇帝的财宝,还有和西夏国建立了和平的关系。从此以后西夏再也不敢援助辽国了。金国对西夏真不错,西夏几次出于危机边缘都是金国给拉回来的。将来在下可能会专门写西夏的历史,当然前提是金国的历史有人看,毕竟在下也要生活的,嘿嘿……

    有种说法是在这场战斗之中,辽圣宗时代得到的传国玉玺才丢失。这个说法源自于《金史》。

    五月二日,南京(平州)留守叛变,南京的叛变完全不是******的摇摆不定,是金国的暴虐所致,前文曾经说过,金国把一座一座空城还给了大宋。

    其实不仅仅是燕云州郡的百姓被外迁,其他的城池的百姓也是如此,大圣皇帝每搞定一个城池,总是要迁徙百姓往北方去充实自己的老窝。这其实就是一个部落酋长的心态,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升到一个国家皇帝的位置,他还是想让自己的奴隶多一点,家底厚一点,没想过这样做对国家的影响。

    千万别信大圣皇帝怎么照顾百姓的话,那是正史的美化,不可能!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野蛮落后的民族以拳头搞定天下,能有这样那样的好政策么?如果真如大圣皇帝的诏书上所说的,你让唐太宗情何以堪,汉文帝鸭梨倍大……

    好了,闲话不多说,这些百姓有的就经过了平州,其中有人就和留守张觉说:“宰相左企弓不策划守卫燕京,主动乞降,搞的我们这些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安身。您如今抚临大镇,手握强兵,如能对大辽尽忠,必定能使我们回归故土,人心也都会向着您。”

    咱们现不说张觉是什么态度,咱们先来说说他的履历,因为这个人很重要。

    张觉,平州义丰人,考中辽朝进士,官做至辽兴军节度副使。

    辽保大二年、北宋宣和四年、金朝天辅六年(1123年)。前面说了,宋金以“海上之盟”的约定,联合攻打辽国。宋按约攻打燕京(今北京西南)及西京(今山西大同)地,结果被打的满嘴喷屎。

    人家金国一出马,立刻就把辽国打的满嘴喷屎。由于辽国大部被金国占领,张觉也无力回天,就以平州献降了完颜宗翰,被封为临海军节度使,平州知州。

    其实平州也属于燕云十六州之一,但金国只是把南京(燕京)、涿、易、檀、顺、景、蓟划给了大宋朝。平州却没有给宋朝,而是把平州当成南京,张觉出任留守。

    张觉可能长的不好,给人一种不老实的感觉,或者他真的做什么不开眼的事情,就被金国怀疑了,认为他心怀异志。还专门派人前来训斥,说:“平山一郡今为南京,节度使今为留守。恩亦厚矣。或言汝等阴有异图,何为当此农时辄相扇动,非去危就安之计也。其谕朕意。”

    这让张觉有些懵逼,也有些害怕,毕竟金国都是一群狼,自己跟着他们干,多少有点与狼共舞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狼给吃了。

    大圣皇帝北迁百姓的策略有让张觉起了恻隐之心,觉得这什么不知道的百姓太可怜了,于是就召集大家伙商量,是不是要给大圣皇帝上个书什么的,制止这件事情。

    这帮人很搞笑,来了之后,就没商量上书的事情,直接劝张觉,咱们反了吧。这帮人连计划都给张觉想好了,说:“我们应该现在把左企弓等人干掉,遣返百姓,让百姓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然后我们寻找组织。现在天祚皇帝在夹山附近打游击,如果咱们能迎回天祚皇帝皇帝,中兴辽朝,那么咱们就青史垂名。如果不能,我们就据守南京,以南京城献给大宋,大宋平白无故得到南京,自然不会拒绝,那么有大宋撑腰,我们何必去服侍那帮野蛮人。”

    这帮人个个是宅男,一点不明白国际形势。大宋就没有腰杆子,还能撑起你们,你们还真看得起大宋了。

    不过呢,也不能怪这帮人,大宋在政治上的短视和无耻,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谁用谁知道。当这帮人用了以后,且在知道了疗效,张觉就被大宋给整死了。

    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鲜花,你的没一个支持都是在下前进的动力,谢谢。

    (本章完)

第56章 阿骨打的终点() 
张觉还是有点犹豫,自信心不足,这帮女真人太厉害,自己怕不是对手。这时候有个人给他打了一针强行针。张觉平生比较佩服的一个文士李石也劝张觉反金就宋。

    这个文士真不咋地,也是一个宅男,根本不了解天下的形式……

    张觉一琢磨,是呀,大宋是个富婆,自己值得拥有。在说了自己才华横溢,不亚诸葛亮,智比周公瑾,不在这乱世做点什么,那就好比是,买了电脑不连宽带的感觉。

    这么一想就定下了心,派遣五百骑兵,传召宰相左企弓、曹勇义、枢密使虞仲文、参知政事康公弼到滦河西岸。这哪里是传召,简直就是绑架。

    这帮人被绑架了以后,接着就是撕票。

    议事官赵秘校宣读这帮人的罪状,说:“天祚帝流离于夹山。并不立即迎接,罪之一;劝皇叔秦晋王僭号称帝,罪之二;诋毁攻讦君父,降封天祚皇帝为湘阴王,罪之三;天祚帝派遣知阁王耶律有庆前来商议大事,却被尼玛弄死了,罪之四;皇上檄书刚到,你等便有迎秦王拒湘阴之谋议,罪之五;不谋求守卫燕京却出降金人,罪之六;不顾大义,称臣奉事于金,罪之七;将燕民财产搜括尽净,取悦于金人,罪之八;致使燕人飘泊迁徙失去本业,罪之九;教唆金人派兵先攻平州,罪之十。你等有罪行十条,杀之不足以解恨。”于是这帮人就血染的滦河西岸。

    这帮人全是无耻之徒吗?也未必,他们只是想在这个乱世之中保全自己和家小,所做的事情都是见缝插针,以求富贵。以为车道山前必有路,可是没想到,在这条路上却最终刹不住了,只能玩命的向前狂奔,停也停不住,最终为这个时代做了祭奠。

    张觉杀了这帮人,就算是彻底和金国掰了,于是就让百姓各就各位,该是哪的,你就回到哪里,归还百姓田产。百姓嘛,你让他有家可回,有地可耕,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对张觉是感恩戴德。

    张觉还是觉得自己不硬气,必须找个靠山,就让李石改名李安弼和高党前往燕山,送上归附大宋的降表。

    李安弼很会说话,对宋将王安中说:“南京现在有带甲之士万余人,张觉又是文物双全的豪杰,大宋完全可以利用他来保卫自己的边境,如果大宋不允许张觉投降的话,那么将来会成为大宋的边患。”这话说的很在理,但是王安中却忘记了大宋和金国有互相不可以招降纳叛的盟书,你怕张觉成为疥癣之疾,你就不怕金国成为腹心之患?

    王安中想的没那么深,就想到了自己为大宋挣来了平州之地,自己功劳大大滴,就让李安弼与高党前往宋廷,奉上降书……

    徽宗皇帝更搞蛋了,竟然也忘记了和金国的盟约,当然估计忽略更有可能,竟然同意了张觉的归附,并诏令王安中、詹度对他们好生安抚,还免去他们三年的常规赋税。

    张觉一看大宋这么好说话,觉得不错,没毛病,自己选边选对了。

    此时的大宋和张觉一个是故意的智障,一个是假装的白痴。就如同男人和女人一样,说到底,都怪生活不易,全TM靠演技为自己挣点利益。

    只是这个世间不是伊甸园,不仅仅有亚当和夏娃,还有第三者。

    大圣皇帝一听南京反了,自己成了小三,心头火起,就觉得这年头,什么都在涨价,就是人越来越贱。猴急猴急的下诏,诏谕南京的官吏说:“你们当初归附朕,我觉得你们都良民,就把平州府升级为南京,并消减下徭役,减少赋税,给你们的恩惠是大大的,没想到你们这些狼羔子,小绵羊竟然敢造反?现在是农忙时节,不愿意因为攻打你们危害到百姓。而且辽国全部被我占据,你们是孤城自守,咸鱼还能翻身了?所以你们投降吧。我只问首恶,余皆不问。”

    大圣皇帝一边把老百姓整的是鸡飞狗跳,一边还担心农活干不了,有瑕疵……

    这份诏书你要是发给******,自然是说服力极强,但是人张觉那是膨胀了,要名垂青史,人家是因为你大圣皇帝暴虐而反叛的,替天行道,自然不会理会你说的这些屁话。

    在说了首恶就是他呀,怎么会投降。

    另一件事情,大圣皇帝枉号大圣,十万八千里你不行,你总该知道辽国究竟有多大,事实大圣皇帝真不知道,他现在连一半还没搞定呢,人家老张就等着这个机会号召余下的一半卷土重来呢。

    既然不投降,迎接张觉的只有金国的大兵,张觉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积极备战,带着五万大军屯驻润州近郊,想胁迫迁、来、润、隰四州前来归附,使得自己的势力更大一些,张觉确实膨胀的不行了,竟然敢主动出击金国。

    这个时候金国也集结起了大军,完颜阇母带两千兵马从锦州出发,六月一日,两军交锋,张觉略战就退走了,既然金国派兵来了,自然那四州之地自己是搞不过来了。

    六月份正是梅雨季节,天上下起了雨,双方都不再用兵,完颜阇母也退兵屯驻在海土需。

    乘着金国暂时没有来打张觉,在下把萧干的结局说说。按理说主要说金国,这人可以不提,但是以前做为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结局还是要说明一下。

    萧干这边军队多了,自然吃饭就是一个问题,于是萧干就有了外出觅食的想法,但是金国的城池他是不敢打了的。那就只好打大宋朝了,毕竟打大宋他非常有经验。

    于是兵出卢龙岭,攻破景州,又在石门镇打败胜军将领张令徽、刘舜臣,紧接着拿下蓟州,兵临燕京城。

    萧干原本就是想玩玩抢劫,实在没想到宋军这么菜,于是就有了南下入宋之意。

    你说大宋还装逼,一个萧干打你都不用拿毛子力,还想和金国闹着玩,只能说兔子枕着狼蛋睡,混大胆了。

    装逼的后果就是害怕,于是派遣童贯从开封出发,往前线督军,童贯还挺不要脸的,自己打仗不行,到了前线还骂了王安中、詹度、郭药师等人。

    官腔打完了,童贯也没有披挂上阵,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行,就让唯一能打郭药师带兵平叛。

    郭药师不愧是能文能武,收买了萧干军队中的几个将领作为内应,于是两军在峰山交锋的时候大败萧干,并乘胜追击,越过卢龙岭。生擒奚大将阿噜,并获辽太宗尊号宝检契丹涂金印等。

    不仅仅打了胜仗,老郭还招降奚、渤海五千余人,就连萧干老营,都被郭药师的军队洗劫一空,当然被洗劫这些人,基本都是萧干的拥护者。

    萧干被自己的部将律阿古哲和其外甥乙室八斤所杀,首级被献于宋军,徽宗皇帝大喜,立刻把萧干的脑袋送到太庙告慰祖宗。

    萧干的妻子到是一个烈女子,得知萧干被杀,自尽殉夫。萧干余部后来被金将萧王家奴和突撚所灭。萧干咱们就说玩了。

    写历史,人越来越多,能写完一个,也不容易。

    一个人来到这个人间,究竟是为了什么,尤其萧干这种人,他在历史也留下了一笔,可最终还是阿骨打的配角。

    缘起时,以为会在这个人间,建功立业。缘灭时,也不过就是一场花开花谢。

    花开有情吗?花落无情吗?没有一个结果的结束,也不过就是一场不起眼的轮回。

    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鲜花,你的没一个支持都是在下前进的动力,谢谢。

    (本章完)

第57章 金国的败仗() 
在六月十五日得时候,大圣皇帝感觉到身体不适,自己知道大限已到。于是就传令命令移赉勃极烈完颜宗翰为都统,昊勃极烈完颜昱、迭勃极烈完颜斡鲁为副都统,军队驻扎云中,防备边事。如今的金国,真的不需要防备边事了,所做的一切都是让这些远之人,不能在自己去世的第一时间赶到。

    以为你赶不到,吴乞买的皇位才能做的稳当。

    同时下诏给吴乞买说:“现在天祚皇帝已经完全丧失了军队,已经逃奔到夏国,辽国的特列、遥设等人劫持他的儿子耶律雅里,让这个小孩并做王,我已经留下宗翰等人去搞定他们。我出来巡抚已很长时间了,已经功名已成就了,所获取的州部,政事需要安抚,所以我要回都城去。八月中旬的时候,可以到春州,你率领内戚迎我,如果能迎到豹子崖更好。”

    大圣皇帝的生命就要到终点了,再强的人也有权利疲惫……

    回望少年时光的惊艳,轻狂多年不服输,一刹那恍惚,盛夏过了,深秋也过了,走了那么远的路,原来还是一个人的迟暮,一人的归途。那些些空城旧事,徘徊于未央的年华里,寂寞吗?恐惧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